开放空间绿地系统规划0729副本.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30775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1.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放空间绿地系统规划0729副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开放空间绿地系统规划0729副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开放空间绿地系统规划0729副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开放空间绿地系统规划0729副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开放空间绿地系统规划0729副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开放空间绿地系统规划0729副本.docx

《开放空间绿地系统规划0729副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放空间绿地系统规划0729副本.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开放空间绿地系统规划0729副本.docx

开放空间绿地系统规划0729副本

目录

1.城市公园1

1.1.城市公园绿地的概述1

1.2.城市公园的分类系统1

1.3.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原则3

1.4.城市公园活动内容3

1.5.影响公园布局的因素3

2.综合公园4

2.1.综合公园类型4

2.2.综合公园位置及选址要求4

3.社区公园5

3.1.社区公园类型5

3.2.社区公园选址要求6

4.<公园设计规范>相关指标规定7

4.1.公园游人容量7

4.2.水面和陡坡面积较大的公园人均占有公园面积指标7

5.对公园绿地建设标准的思考8

5.1.中国公园绿地建设标准现状8

5.2.国外公园绿地规模及布局要求9

5.3.与国外公园绿地指标的比9

1.城市公园

1.1.城市公园绿地的概述

(1)城市公园绿地的定义

城市中向公众开放的、以游憩为主要功能,有一定的游憩设施和服务设施,同时兼有健全生态、美化景观、防灾减灾等综合作用的绿化用地。

(2)国外城市公园发展历程

●1843年,英国利物浦市采用税收建造了公众可免费使用的伯肯海德公园(BirkinheadPark,125英亩),标志着第一个城市公园的正式诞生

●1858年美国纽约中央公园

(3)国内城市公园发展历程

●1949年之前:

中国的城市公园是在西方殖民时期的强迫作用下产生的。

●1868年,上海公共花园,现为黄埔公园

●1908年,上海法国公园,现为复兴公园

●1917年,天津法国公园,现为中心公园

●1906年无锡“锡金公花园”

●1926年陈植《镇江赵声公园设计书》

●1929年陈植《国立太湖公园计划》

1.2.城市公园的分类系统

(1)美国城市公园分类系统

A.儿童公园;B.近邻娱乐公园;C.运动公园;D.教育公园;E.广场公园;F.市区小公园;G.风景眺望公园;H.水滨公园;I.综合公园;J.林荫大道与公园道路;K.保留地

(2)德国城市公园分类系统

A.郊外森林公园;B.国民公园;C.运动场及游戏场;D.各种广场;E.花园路;F.郊外绿地;G.蔬菜园;H.运动公园。

(3)日本城市公园分类系统

A.儿童公园;B.邻里公园;C.地区公园;D.综合公园;E.运动公园;F.风景公园;G.动、植物园;H.历史公园;I.区域公园;J.游憩观光城市;K.中央公园。

(4)我国城市公园分类系统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中,公园绿地分为:

G11综合公园、G12社区公园、G13专类公园、G14带状公园和G15街旁绿地五类

 

 

1.3.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原则

(1)表现地方特色,避免千篇一律。

(2)依据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要求,尽可能满足游览活动的需要,设置人们喜爱的各种内容。

(3)充分认识现状自然条件,尽可能利用原有地形、水体、山体、植物等条件,减少对原有自然条件的破坏。

(4)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便于分期建设与管理。

1.4.城市公园活动内容

(1)观赏游览:

观赏山石、水体、名胜古迹、文物、花草树木、盆景、建筑小品、雕塑和小动物如鱼、鸟等。

(2)安静活动:

品茗、垂钓、棋艺、划船、散步、锻炼等。

(3)儿童活动:

学龄前儿童与学龄儿童的游戏娱乐、障碍游戏、迷宫、体育运动、科普教育活动等。

(4)文娱活动:

观看电影、录相、音乐、舞蹈、戏剧,卡拉OK演唱、舞厅及群众自发的文娱活动。

(5)政治文化和科研教育:

展览、陈列、阅览、科技活动、演说、座谈、动物园、植物园。

(6)服务设施:

餐厅、茶室、休息亭、小卖部、摄影部、租借处、公用电话亭、问询处、物品寄存处、指路牌、园椅、厕所、垃圾箱等。

(7)日常管理:

办公室、会议室、苗圃、温室、花棚、花圃、食堂、值班室、宿舍、变电站或配电间、水泵、水闸、水塔、广播室、工具间、仓库、地窖、车库、修理场、堆场、杂院等。

1.5.影响公园布局的因素

(1)风土民情:

公园内可考虑按本地人所喜爱的活动、风俗、生活习惯等地方特点来设置项目内容。

(2)公园的位置:

处于城市中心地区的公园,一般游人较多,尤其是节假日,公园里的游人便骤然增加,要考虑不同年龄、不同爱好的游人的游憩要求。

在城市边缘地区的公园则较有条件考虑安静观赏的要求。

(3)公园附近的城市文化娱乐设施情况:

公园附近已有大型文娱活动设施,如剧场、舞厅等,则公园内可不再设置这些项目。

(4)公园规模大小:

规模大,游人多,游览时间上,服务设施也应相应增加。

(5)公园的自然条件:

充分利用现状自然条件,减少对原有自然条件的破坏。

与地形、水体、植被、山石岩洞相结合,因地制宜。

(6)时代风尚:

公园也是社会生活风貌的一面镜子,各种流行的时代风尚都会很快地反映到公园的活动内容中来。

 

2.综合公园

2.1.综合公园类型

(1)全市性公园

●定义:

为全市居民服务,是全市公共绿地中,集中面积最大、活动内容和游憩设施最完善的绿地。

●规模:

公园面积一般在100公顷以上,范围上留有可发展的余地。

●服务半径:

约为2~3km,步行约30~50min到达,乘公共汽车约10~20分钟到达。

●人均公共绿地指标:

5.0㎡/人。

(2)区域性公园

●定义:

在面积、人口较大的城市中,为一个行政区的居民服务的绿地。

●规模:

公园面积按该区居民的人数而定,一般在10公顷以下。

●服务半径:

约1~1.5km,步行约15~25min到达。

乘公共汽车约10~15分钟到达。

●人均公共绿地指标:

5.0㎡/人。

2.2.综合公园位置及选址要求

(1)位置:

综合公园在城市中的位置,应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确定。

在城市规划设计时,应结合河湖系统、道路系统及生活居住用地的规划综合考虑。

(2)选址时应考虑:

●综合公园的服务半径应使生活居住地内的居民能方便地去使用,并与城市主要道路有密切的联系。

●利用不宜于工程建设及农业生产的复杂破碎的地形、起伏变化较大的坡地建园。

这样既可充分利用城市用地,又有利于丰富园景。

●可选择自然条件优越、人文景观丰富或现有树木较多的地段建园,这不仅投资省,见效快,而且还有利于保存民族文化遗产。

●公园用地应考虑将来可持续发展的余地。

 

3.社区公园

3.1.社区公园类型

(1)居住区公园

●定义:

指服务于居住区内居民的、有较完整的基础设施、面积大于1公顷的居住区配套建设绿地,是人们日常生活、娱乐的场所,也是城市交往的空间。

●规模:

用地规模不小于1公顷,一般1~2公顷左右。

服务区规模一般为1万~1.5万户居民,3~5万人。

●服务半径:

服务半径一般在800~1000m之间,步行8~15min,相当于一个城市街道办事处管辖的范围

●人均公共绿地指标:

0.5㎡/人。

(2)小区游园

●定义:

为居民提供工余、饭后活动休息的场所。

●规模:

用地规模不小于0.4公顷,服务区规模约2~3千户,1万人左右

●服务半径:

400~500m。

步行约5~8min左右到达。

●人均公共绿地指标:

0.5㎡/人。

 

3.2.社区公园选址要求

(1)合理的社区公园选址应该和居住区建筑布局一起考虑.。

(2)对于现有的居住区进行社区公园选址的时候,应综合考虑居住区总体规划,使公园能妥善地与周围城市园林绿地衔接。

(3)在居住区中心设置社区公园,可以和居住区公共活动或商业服务中心结合起来,方便居民的游憩和日常生活活动,从而增加社区公园对居民的吸引力。

(4)在规模小的居住区中,可以沿着小区道路两侧或转弯处布置小区游园,这样可以形成绿化隔离带,减弱干道的噪音对临街建筑的影响,还可以美化街景。

 

4.<公园设计规范>相关指标规定

4.1.公园游人容量

●公园游人容量:

是指游览旺季高峰期时同时在公园内的游人数。

公园游人容量应按下式计算:

C=A/Am

式中:

C—公园游人容量(人);

A—公园总面积(㎡)

Am—公园游人人均占地面积(㎡/人)

在我国,市、区级公园游人人均占有公园面积以60㎡为宜;最低游人人均占有公园的陆地面积不得低于15㎡。

风景名胜公园游人人均占有公园的面积宜大于100㎡。

4.2.水面和陡坡面积较大的公园人均占有公园面积指标

●《公园设计规范》规定,水面面积与坡度大于50%的陡坡山地面积之和超过总面积50%的公园,游人人均占有公园面积应适当增加,其指标应符合下表:

水面和陡坡面积较大的公园游人人均占有公园面积指标

5.对公园绿地建设标准的思考

5.1.中国公园绿地建设标准现状

●公园绿地作为城市中的主要开放空间,是居民开展户外游憩活动的重要载体。

是一种重要的城市游憩资源。

因此,公园绿地的合理规划、适度的建设规模、在有限的投入中尽可能满足市民的游憩需要就显得十分重要。

●目前在城市绿地建设中,公园绿地建设得到国家各部门、各行业的高度重视.特别是近年出台的各项行业标准对公园绿地的建设要求都有明确的规定(表1),如国家园林城市标准中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的最低标准为7㎡从。

人居环境奖参考指标体系中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的最低标准为8㎡/人等。

通过各部门所规定的类似指标,可以看出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社区层面上的公园绿地指标相对完善,不仅包括人均指标,而且还包括分布指标,而城市层面上公园绿地虽然类型多样、规模不等,却只有“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500m见绿”2项总指标控制。

●许多城市为了提高城市的环境品质,还绿于民,造绿于民,纷纷大力建设城市公园与绿地。

但其建设过程不乏一定的盲目性,特别是缺乏对公园绿地规模和类型的合理分配.不是只建设一批小型的街旁绿地,就是所谓的借鉴国外经验。

建设面积超大的中央公园.其结果造成市民利用上的困难和内容上的单调。

因此,在日趋成熟的城市绿化建设中上有必要对公园绿地建设的合理性做出更加细微的考量,对相应的人均指标做出更为具体的规定.便于为以后的建设指导和管理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5.2.国外公园绿地规模及布局要求

●国外有关城市公园绿地的建设标准有多种。

如美国公园协会、美国国家游憩协会、的公园分类(表2、3),日本《都市计画公园绿地的建设方针》㈦(2006年)中的公园分类及人均指标(表4)。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一些特点:

一是社区层面上,日美两国有关公园绿地的类型、规模和布局要求十分详尽,考虑到学校设施与公园绿地的结合,注重学生的游憩活动和环境教育。

二是城市层面上,对城市公园的规模和布局也作了相应的规定,如美国对特殊公园设施也有具体规模和布局的要求.虽然规定范围较为宽泛。

但具备一定的可操作性;而日本对城市公园的要求则是落实到人均面积上,非常易于操作。

值得借鉴。

三是社区层面的绿地规模相对较大,尤其是美国的社区公园面积可达10hm2,相当于我国的区域性综合公园。

 

 

5.3.与国外公园绿地指标的比

●虽然各国的文化背景、用地标准、游憩行为有所差异,但日美两国在公园绿地标准制定上的深入和细致程度值得我们学习。

●若将我国的公园绿地建设标准整理后与东京的指标进行对比,可以形成(表5)显示的结果。

从中发现:

社区层面的公园绿地与城区层面的公园绿地的比例东京为1:

1.8。

而我国为1:

4.3.可见我国社区层面公园绿地所占的比例非常小,且社区公园内部3类绿地之间的比例为1:

1:

1,与东京的1:

2:

1相比,我国的小区游园不论在3类绿地中所占的面积比例,还是实际单体规模,都显得有一些差距,进一步说明我国日常型游憩绿地建设中需要加强小区游园的建设力度,以期更好地发挥小区游园的核心作用。

●从(表5)中还可以看出.城区层面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