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古诗词三首》.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296152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2.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1《古诗词三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1《古诗词三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1《古诗词三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1《古诗词三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1《古诗词三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1《古诗词三首》.docx

《21《古诗词三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古诗词三首》.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1《古诗词三首》.docx

21《古诗词三首》

教学设计

单元

课题

1.古诗三首

主备人

张清兰

课型

新授讲读课

二次备课人

三维目标

知识和能力

1、会写“亭”“1个生字,理解“闲”“厌”“和”“孤”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默写《独坐敬亭山》。

3、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感受诗人孤独寂寞的情感。

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重点难点

1.感悟诗词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 体会诗人的情感。

2.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默写《独坐敬亭山》

学情分析

对诗作的背景不了解学生可能对古诗的意境感悟需要老师点拨。

教学策略

采用“问题导”、“板书导”的方法,以学为主,先学后导,反复诵读、合作学习,疏通文意,体会情感。

教具准备

1敬亭山的PPT

学具准备

1预习古诗查阅资料

2了解作者的生平和作品

3收集描写山水的诗词

第一课时

预习导航

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

1自学生字词语。

2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反复读诗。

3收集有关李白的资料。

 

 

 

 

一、导入:

背诵古诗

 (背景屏幕出示“古诗”)让学生读读屏幕上的字。

背背喜欢的古诗。

二、介绍诗人及写作背景。

师:

同学们,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很多优秀的古诗作品,写出这些古诗的作者我们把他们叫作(“诗人”)。

咱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位诗人。

 屏幕演示:

出现李白像,让学生介绍一下对李白的了解。

 师(介绍了作者写诗的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离开长安后,经过了长达十年的漫游,来到宣城时写的。

在长期的飘泊生活中,他饱尝了世态炎凉的滋味,增添了孤独寂寞之感,然而傲岸倔强的性格仍一如既往。

这期间,他写了大量的借游仙、饮酒的方式排遣苦闷的诗,也写了许多寄情山水、倾诉内心情感的诗。

三、从图画意境进入古诗

1、课件演示:

看,这是什么时候,李白在干什么?

2、揭示诗题

3、齐读课题。

知道这首诗吗?

自由读诗。

四、认读生字

读字正音

 ⑴指名读古诗

 ⑵在书圏出本课生字,边圈边读

 ⑶同位互相检查,互读互听。

(出示课件)

五、学习诗文

1、体会诗意

 ⑴指名读古诗

 ⑵“这首诗讲的是什么意思呢?

”小组讨论交流,不懂的地方互相问一问

 ⑶小组比赛,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你们是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来的

 相机理解“尽”、“孤”、“独”、“闲”、“只有”

⑷提出不懂的地方

   

2、入境朗诵

⑴学生自由练读

⑵指名读,大家评议,教师针对指导

 导情:

想一想李白的心情是怎样的?

如果你离开了爸爸妈妈,十分想念他们,却无法相见,你的心情怎样?

 ⑶师范读,配乐读

 ⑷学生练读,朗诵

 

当堂达标反馈

达标检测题目

1、李白相对敬亭山说:

“连白云和小鸟都不喜欢我了,只有你愿意留下来陪我。

我们俩真是------

2、李白还想对敬亭山说:

“我们两个孤独的好朋友在这么清静的地方,真是”

敬亭山也想对李白说:

“------------------------------------------------------------”  

 

作业设计

基础题

1、练习背诵并默写《独坐敬亭山》。

2、熟练朗读《望洞庭》和《忆江南》

拓展题

1、选读李白的古诗。

2、尝试给《独坐敬亭山》诗歌配上画面。

板书设计

1古诗词三首

独坐敬亭山唐李白

                        鸟飞尽

                        云独闲  孤独寂寞

                        山相对

教学反思

学生课堂表现

相对应教师的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单元

课题

1.古诗三首

主备人

张清兰

课型

新授讲读课

二次备课人

三维目标

知识和能力

1、会认读本课中“螺”“等生字,会写”“庭”“潭”“螺””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默写《望洞庭》。

3、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体会作者对洞庭湖的赞美之情。

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重点难点

1.感悟诗词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 体会诗人的情感。

2.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默写《望洞庭》

学情分析

对诗作的背景不了解,学习古诗的方法单一。

教学策略

采用“问题导”、“板书导”的方法,以学为主,先学后导,反复诵读、合作学习,疏通文意,体会情感。

教具准备

洞庭湖的图片PPT

学具准备

1预习古诗查阅资料

2了解作者的生平和作品

3收集描写山水的诗词

第二课时

预习导航

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

1.收集有关刘禹锡和洞庭湖的资料。

2.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反复诵读古诗和书中的注释。

 

 

 

 

(一)整体读,感知美。

1、师导入:

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山青水秀,美不胜收。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追随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足迹,到湖南岳阳的洞庭湖走一走,看一看。

板书:

望洞庭

2、学生介绍了解的刘禹锡和洞庭湖。

(刘禹锡,唐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字梦得。

洛阳人。

刘禹锡工诗能文,兼擅书法。

所著有《刘宾客集》。

洞庭湖,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绵延八百里,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听朗读录音,学生边看插图边听读,整体感知美。

4、自己练读,达到正确、流利。

5、同位互查读,力争人人过关。

(二)理解读,洞察美。

1、学习古诗意在读出它的韵味,它的意境,读好古诗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2、学生各抒己见。

3、学生读诗,先说说能够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1)自由理解。

(2)小组内研讨。

(3)全班交流。

相:

相互和。

镜未磨:

未被磨拭过的铜镜

遥望:

远望

重点研讨“镜未磨”:

为什么把湖面比喻成未经磨拭的铜镜呢?

学生想象:

作者观察时恰逢晚间,在月光照映下,湖面迷迷蒙蒙,不是很清楚,而未经磨拭过的铜镜应该就是一种模糊的感觉。

4、凭借课文插图,叙说古诗大意。

(1)生观察课文插图,发挥想象,大胆述说古诗意思。

(2)小组内练说,不爱发言的同学先说,其余同学做好补充。

(3)指名到台前看投影上的插图解说。

重点理解“白银盘里一青螺”:

A学生演示:

一个大白盘子里放着一颗青螺。

学生谈看到的感受。

B质疑:

诗中的“白银盘”是指什么?

“一青螺”又指什么?

C再与课文插图对照,洞察艺术之美。

D古诗大意:

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明月的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经磨拭的铜镜一样。

在皓月银辉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远望如同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5、练读,读出诗的韵味,感受诗的意境。

(1)自由练读,想象画面。

(2)同位赛读,欣赏插图。

(3)展示评读,美化诗境。

6、背诵古诗,水到渠成。

(三)对比读,深化美。

1、投影映示:

   望洞庭

潭面无风镜未磨,

湖光秋月两相和。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2、对比读,比较内容的不同之处,说说原诗的精妙之处。

3、自由理解的基础上,同位交流。

4、指名汇报。

(正因无风,湖面才会如此宁静、和谐;正因作者在远望洞庭的山山水水,君山才显得小巧玲珑;之所以是“白银盘”,正因是在皓月银辉下。

(四)延伸读,升华美。

1、自由组合练习诵读

2、再次背诵全诗 

当堂达标反馈

达标检测题目

1、理解词语

和:

------

青螺:

----

2、说说“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的意思。

3、洞庭湖位于我国-----省境内,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我还知道其他的四大淡水分别是 -----  ,---,---,----。

 

作业设计

基础题

1用自己的语言把“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改成比喻句。

 

2《望洞庭》是一首描写秋天美景的诗,你能再默写出一首反映秋天景色的古诗吗?

拓展题

1、写一写:

想象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色,写下来。

2、画一画:

把这首诗描绘的景色用多彩的画笔表现出来。

3、找一找:

收集刘禹锡的其它诗作,与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潭面无风镜未磨,

湖光秋月两相和。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教学反思

学生课堂表现

相对应教师的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单元

课题

1.古诗三首

主备人

张清兰

课型

新授讲读课

二次备课人

三维目标

知识和能力

1、初步认识词这种文学样式,了解词的结构、认识词牌名《忆江南》。

2、有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3、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象画面。

4、体会诗人对江南的思念和眷恋之情。

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重点难点

1、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象画面。

2、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体会诗人对江南的思念和眷恋之情。

学情分析

在学习前两首诗的基础上,学生在对语言的感悟和情感熏陶中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还是需要老师的点拨。

教学策略

整合学习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环境,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读为本;合理巧妙地进行课内课外的延伸,促进学生发展。

教具准备

忆江南的课件

学具准备

1预习古诗查阅资料

2了解作者的生平和作品

3收集描写山水的诗词

第三课时

预习导航

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

1自学生字词语。

2借助学过前两首诗方法,反复读诗。

3收集有关白居易的资料。

 

 

 

 

 

 

 

 

一、创设意境,释题入情

   1、导入:

诵读有关赞江南的诗文佳句。

   2、揭题:

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与“春”有关的文章——《忆江南》。

    

(1)简介诗人“白居易”。

    

(2)了解“江南”:

江南就是长江以南的部分地区,包括江苏南部、上海、浙江、江西、安徽等地区,当然,我们台州也属于江南。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回味一下咱们江南的迷人风光吧!

    (3)播放江南春景图,用词赞江南。

       师:

是啊,江南山清水秀,景色宜人。

这里小桥流水,河湖交错,水网纵横;古镇小城,田园村舍,古典园林,如诗如画;啼莺流转、柳绿花红,令人心旷神怡。

这就是我们引以为自豪的水乡──(江南)。

   3、师生交流诗人创作的背景(课前查阅的资料):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曾在苏杭为官,江南的旖旎风光给他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

回到洛阳多年以后,他对江南依然魂牵梦绕,六十七岁那年,写下了一组绝唱——《忆江南》。

   4、播放古筝曲,教师范读。

   5、介绍“词”与“词牌名”。

  二、探究诗意,以知促情

   1、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顺、流畅。

   2、指正读音(注意“谙”这个生字,读准字音,区别与“音”的发音)

   3、齐读。

  三、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忆”是什么意思?

(回忆、思念)

   

(一)忆景

     1、诗人忆的是江南的什么呢?

      

(1)“日出江花红胜火”

         说说自己的理解(你看到了什么)指导朗读(红艳、激烈、热情)[娇艳欲滴、热情似火、争奇斗艳的江花]

      

(2)“春来江水绿如蓝”

         说说自己的理解(你看到了什么)指导朗读(朴素、典雅、温婉、平静)[水平如镜、波光鳞鳞、微波荡漾、水波涟涟的江水]

      (3)红与绿的映衬之美

         春天百花盛开,太阳出来了,使鲜艳的江花更红得耀眼。

春天的江水碧绿,而红艳艳的阳光洒满了江岸,更显得绿波粼粼。

这红与绿相互映衬,于是红的更红,绿者更绿。

      (4)“风景旧曾谙”

         理解“谙”与“曾”的含义。

   2、想象说话:

曾经,你在这迷人的江畔做过什么?

   3、于是,诗人忍不住赞美:

江南——好。

     引读: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江南好——日出江花红胜火;

        江南好——春来江水绿如蓝;

        江南好——能不忆江南。

  

(二)忆人

   1、赏析反问句“能不忆江南?

   2、诗人忆的仅仅是江南的景吗?

     出示资料:

诗人曾在江南做官十年,为人民作了很多好事,当地百姓和他的感情很深。

后来,他生病了,不得不谢任苏州刺史一职,在他离任回洛阳时,苏州的人们不舍得他走,都哭着为他送别。

他的好友刘禹锡曾在《白太守行》中写道:

“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

     忆的还是什么?

(江南的人)

     带着江南人民对诗人的爱戴,读——能不忆江南?

     带着诗人对江南人民的思念之情,读——能不忆江南?

     带着诗人对江南春色的无限眷恋之情,读——能不忆江南?

     带着诗人那忘不掉、抹不了的江南情,读——能不忆江南?

  (三)浓浓的江南情

     一个忆字勾起了诗人对江南的深深思念,于是他又写其二和其三,我们一起来赏读一下。

     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再重游?

     其三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1、自由读

      2、说说从这两首词中读到了什么?

      师:

江南景色秀丽迷人,江南人民情深意重,这叫诗人又怎能忘记?

(读词)

      师:

曾经多少次,诗人朝着江南翘首以望;曾经多少回,诗人在梦中喃喃以念:

江南啊江南,我何日才能重游?

(读词)

  四、回归生活,珍惜现在。

    师:

回首江南,思念江南,他悲伤,他感怀,他深情,然而,他又十分甜蜜,因为他庆幸——

    1、补充句子:

诗人庆幸。

(庆幸曾经去过江南,为江南的百姓做过许多好事,珍惜了在江南的每一分每一秒。

    2、总结: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

只要拥有时懂得珍惜,那么,离别也是欢喜的挥手,回忆更是美丽的幸福。

同学们,让我们珍惜与同学的相识、珍惜与朋友的相知、珍惜与亲人的相聚,珍惜眼前人,珍惜眼前事,让痛苦与后悔远离过去,让幸福与甜蜜永随回忆。

 

当堂达标反馈

达标检测题目

1、谈谈词与词牌名的区别。

2、“理解忆”的意思。

思考:

诗人忆的仅仅是江南的景吗?

 

作业设计

基础题

1、练习背诵并默写《独坐敬亭山》。

2、熟练朗读《望洞庭》和《忆江南》

拓展题

1、选读李白的古诗。

2、尝试给《独坐敬亭山》诗歌配上画面。

板书设计

忆江南(景、人)

江花江水

红绿

赞美思念

教学反思

学生课堂表现

相对应教师的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自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