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复习题.docx
《免疫学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学复习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免疫学复习题
1.免疫:
是指机体识别和清除抗原性异物,维持机体的生理平衡与稳定的功能,其通常结果对机体是有利的,但在某些条件下可对机体有害的。
2.免疫的基本类型:
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两类。
☐固有免疫的特征:
先天获得、非特异性,无需抗原激发、发挥作用早,无记忆性
☐获得性免疫应答的重要特征:
后天获得、特异性、记忆性、需抗原激发、发挥作用晚
3.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免疫器官:
中枢和外周,中枢包括骨髓和胸腺
中枢:
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又称初级淋巴器官。
骨髓:
各类免疫细胞与血细胞的发源地;人类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再次免疫应答的发生场所。
胸腺:
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免疫调节功能;自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
4.18世纪末,英国医生EdwardJenner,牛痘苗预防天花
5.20世纪中,澳大利亚Burnet提出抗体生成的克隆选择学说
6.淋巴细胞归巢:
成熟淋巴细胞离开中枢免疫器官后,经血液循环趋向性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或组织的特定区域。
淋巴细胞再循环:
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和组织间周而复始循环的过程称淋巴细胞再循环,是发挥免疫功能的重要条件。
7.抗原:
指能够刺激机体T、B淋巴细胞产生特异性免疫效应物质(即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且能与应答产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的物质,是启动免疫应答的始发因素。
☐抗原的两大特性:
1.免疫原性:
能刺激T、B淋巴细胞产生致敏T淋巴细胞或抗体的能力。
2.抗原性或免疫反应性:
能与免疫效应细胞或效应分子发生特异结合的能力。
☐完全抗原:
同时具备免疫原性和抗原性;
☐半抗原:
仅具备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
☐完全抗原=半抗原+蛋白质载体
8.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影响抗原诱导免疫应答的因素):
一、抗原分子的理化性质
1.)化学性质:
蛋白质>多肽>多糖>核酸>脂类2.)分子量大小3.)结构的复杂性:
含芳香环的氨基酸免疫原性强4.)物理性状5.)分子构象6)易接近性
二、宿主方面因素:
1)遗传因素2)年龄、性别与健康状态
三、抗原进入机体的途径:
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腹腔注射>静脉注射>口服
9.抗原表位:
是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抗原决定簇
依表位的结构特点可将其分为:
①线性表位(即连续性表位)②构象性表位(即非连续性表位)
10.共同抗原表位:
不同抗原之间存在的相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
交叉反应:
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与具有相同或相似抗原表位的不同抗原的反应。
11.抗原种类
胸腺依赖性抗原(TD:
为大分子蛋白质,这类抗原激发B细胞产生抗体,必须有Th细胞参与才能完成;
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
为多糖类物质,这类种抗原不需Th细胞参与,可单独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
比较
特性
TD-Ag
TI-Ag
化学特性
蛋白质
多糖
结构特点
结构复杂
具有多种不同决定簇,既有T细胞决定簇又有B细胞决定簇
结构简单
具有重复出现的同一种B细胞决定簇
T细胞依赖性
是
否
应答类型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诱导的Ig类型
各类Ig
IgM
免疫记忆
有
无
常见的抗原种类
绝大多数蛋白质抗原(如牛血清蛋白、卵白蛋白、类毒素)
肺炎球菌荚膜多糖、脂多糖、聚合鞭毛素
13.抗体:
机体免疫细胞被抗原激活后,由B细胞分化成熟为浆细胞合成、分泌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是体液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
免疫球蛋白:
具有抗体活性或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14.免疫球蛋白基本结构:
①四条肽链:
2H+2L;②可变区:
分别占重链和轻链的1/4和1/2VL、VH各含3个CDR和4个骨架区;③恒定区:
分别占重链和轻链的3/4和1/2;④铰链区;⑤结构域
●根据重链C区不同分类:
γ、α、μ、δ、ε
●对应的Ig类型为:
IgG、IgA、IgM、IgD、IgE
15.Ig生物学作用(功能)
V区的作用:
特异性结合抗原,对细菌、毒素、病毒等的中和作用。
C区的作用:
⑴激活补体系统:
①IgG1-3、IgM通过经典途径活化补体。
②凝聚的IgA、IgG4通过旁路途径激活补体。
⑵结合Fc受体:
①IgE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的FcεR结合,引起Ⅰ型超敏反应。
②IgG与巨噬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NK细胞的FcγR结合,介导调理作用和ADCC作用
⑶通过胎盘和黏膜:
IgG借助胎盘滋养层细胞表面的FcR穿过胎盘,是婴儿获得天然被动免疫的主要原因。
⑷免疫调节作用
16.单克隆抗体(mAb):
由单一B细胞克隆产生的只针对抗原中某一特定表位(抗原决定基)的高度均一性抗体。
18.补体(C):
是由存在于人和动物正常血清、组织液和细胞膜表面的一组由生物大分子组成的连续而分级的激活反应系统
20.补体的生物学功能:
①溶菌、溶细胞及溶解病毒作用:
活性片段:
MAC
②调理作用:
C3b或C4b、iC3b
③免疫黏附作用:
C3b受体的红细胞,血小板等上。
④炎症介质作用:
1、过敏毒性作用:
C3a、C5a2、趋化作用:
C5a
免疫精确复习
1.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
免疫防御:
即抗感染免疫,主要指机体针对外来抗原的免疫保护作用。
免疫自稳:
免疫系统内存在极为复杂而有效的调节网络,借此实现免疫系统功能的相对稳定性。
免疫监视:
随时发现和清除体内出现的“非己”成分,如有基因突变而发生的肿瘤细胞及衰老、凋亡细胞。
功能
生理反应(有利)
病理反应(有害)
免疫防御
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抗原
超敏反应(过度)
免疫缺陷病(不足)
免疫自稳
清除损伤或衰老细胞,维持自身耐受
自身免疫病(紊乱)
免疫监视
清除突变或病毒感染的细胞
肿瘤
病毒持续性感染
2.论述:
医学相关的重要抗原?
(一)病原微生物及各种生物疫苗
临床上可通过每种病原微生物检测其抗原或抗体诊断相关的疾病;亦可将病原微生物制成疫苗用于预防疾病。
(二)细菌外毒素和类毒素
1.外毒素:
有极强毒性与免疫原性,有致病性。
(有抗原性有毒性)
2.类毒素:
只有抗原性无毒性是免疫制剂。
(三)动物免疫血清
异种动物血清有两重性:
一方面作为特异性抗体,能中和外毒素的毒性;另一方面,它有异物性,作为抗原又可诱导机体产生超敏反应。
(四)异嗜性抗原
医学意义:
①是引起某些免疫病理损伤的物
质基础;②借助异嗜性抗原辅助某些临床诊断。
(五)同种异体抗原
1.ABO血型抗原2.Rh血型抗原3.人类白细胞抗原
(六)自身抗原
1.修饰的自身抗原刺激自身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2.隐蔽的自身抗原
(七)肿瘤抗原:
甲胎蛋白:
是检查血清中甲胎蛋白含量,可作为原发性肝癌或畸胎瘤的辅助诊断指标。
3.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特性和功能
●IgG:
特性:
多为单体,血清中含量最高,半衰期最长。
功能:
①IgG是体内抗感染的主要抗体。
(抗毒素、抗细菌、抗病毒)②激活补体③IgG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Ig,④能结合FC段受体,发挥调理性作用、ADCC效应等。
⑤参与某些自身免疫病及Ⅱ、Ⅲ型超敏反应。
⑥Fc能与葡萄球菌蛋白A(SPA)结合,可用于纯化抗体、建立协同凝集试验;
●IgM:
特性:
1)IgM为五聚体,是分子量最大的2)主要分布于血液中;3)半衰期短
功能:
①IgM是体内抗细菌、抗病毒的主要抗体,在免疫防护中起先锋作用②含5个FC段,IgM活化补体的能力比IgG强大;③IgM是个体发育中及抗原刺激后出现最早的Ig④天然血型抗体为IgM;⑤膜表面IgM是B细胞抗原受体(BCR)的主要成分⑥参与自身免疫病及Ⅱ、Ⅲ型超敏反应。
●IgA特性1)血清型IgA主要以单体形式存在;分泌型IgA(SIgA)为二聚体;
2)SIgA主要存在于胃肠道和支气管分泌液、初乳、唾液和泪液中。
●IgD:
单体是B细胞分化成熟的标志。
未成熟B淋巴细胞仅表达mIgM,,成熟B淋巴细胞可同时表达mIgM和mIgD,活化的B淋巴细胞或记忆B淋巴细胞其表面得mIgD逐渐消失。
●IgE:
单体,血清中含量最少,参与I型超敏反应。
4.补体活化的经典途径:
主要特点(主要区别):
①激活物主要是由IgG和IgM结合抗原形成的抗原复合物,C1q识别抗原抗体结合物是该途径的起始步骤。
②C3转化酶和C5转化酶分别是C—4b2a和C--4b2a3b。
3)其启动有赖于特异性抗体产生故在感染后期才能发挥作用。
旁路途径:
主要特点:
1激活物是细菌的内毒素、酵母多糖、葡聚糖等,可直接激活C3;
②C3转化酶和C5转化酶分别是C—3bBb和C—3bBb3b;
③存在正反馈放大环路;
④无需抗体存在即可激活补体,故在感染早期或初次发挥作用。
MBL激活途径:
主要特点:
①激活物质主要是多种病原微生物表面的N氨基半乳糖或甘露聚糖,由MBL区别。
②除识别机制有别于经典途径外,后续过程基本相同。
③对经典途径和旁路途经具有交叉促进作用。
④无需抗体参与可激活补体,可在感染早期或对未免疫个体发挥抗感染效应。
比较
经典
MBL
旁路激活途径
激活物
Ag-Ab复合物(免疫复合物)
微生物表面的N-氨基半乳糖或甘露糖
某些细菌,LPS,酵母多糖等
补体成分
C1C4C2C3C5~C9
C2~C9,D,B,P因子
C3,C5~C9,D,B,P因子
C3转化酶
①C4b2a
①②
②C3bBb
C5转化酶
①C4b2a3b
①②
②C3bBb3b
功能
参与特异性体液免疫效应阶段
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在感染急性期起重要作用
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可被直接活化,自身放大,在感染早期起重要作用
5.细胞因子(CK):
是由免疫原、丝裂原或其他因子刺激细胞所产生的具有调节免疫应答和多种细胞生理功能,以及参与炎症反应等多种生物效应的低分子量可溶性蛋白质。
细胞因子的分类
*白细胞介素*干扰素*集落刺激因子*肿瘤坏死因子*趋化因子*生长因子
干扰素(IFN):
是病毒及其它干扰素诱生剂诱导细胞产生的一种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及调节免疫功能的糖蛋白。
7.名解:
1).白细胞分化抗原:
是指造血干细胞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分化的不同阶段及成熟细胞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记分子。
2)CD抗原:
人白细胞分化抗原通常是应用单克隆抗体来鉴定,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所鉴定的同一分化抗原称CD;
3)粘附分子:
是介导细胞间与细胞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接触和结合分子的统称。
8.组织相容性抗原:
代表个体特异性的同种抗原(诱发移植排斥反应的抗原)。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具有高度多肽性的基因群。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A):
能引起较强移植排斥反应的抗原。
9.人类HLA复合体:
定位第6号染色体短臂3600Kb
HLA复合体的遗传特点:
●高度多态性,针对的群体。
●单元型遗传●连锁不平衡●共显性遗传
10.HLA-Ⅰ类分子:
不表达成熟的红细胞、神经细胞和成熟的滋养层细胞。
由α链和β2微球蛋白组成,分4个区
◆肽结合区:
由α链的α1、α2二个功能区组成,是抗原肽结合部位,呈深槽状,可容纳8~1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短肽
◆Ig样区:
由α3功能区和β2m组成,α3区是T细胞CD8分子识别部位
◆跨膜区:
含疏水性氨基酸,为固定分子。
◆胞浆区:
传递细胞内外信息。
HLA-Ⅱ类分子:
表达:
B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激活的T淋巴细胞及胸腺上皮细胞
α、β两条多肽链组成,分为4个区:
◆多肽结合区:
α1与βl区组成呈沟槽状,是抗原肽结合部位可容纳13~17个氨基酸残基
◆Ig样区:
由α2区与β2区组成,β2区是T细胞CD4分子识别部位
◆跨膜区:
含疏水性氨基酸,有固定作用。
◆胞浆区:
传递细胞内外的信息。
11.未成熟的B淋巴细胞:
可以表达完整的mIgM(由完整的重链和轻链组成)
成熟B淋巴细胞:
可同时表达mIgM和mIgD。
B淋巴细胞占外周淋巴细胞总数的15%~20%。
12.B细胞表面分子及作用
(一)B淋巴细胞抗原受体复合物
1、mIg:
可特异性结合抗原
2、CD79分子:
传导BCR同抗原结合产生的活化信号
(二)B细胞共受体
CD19、CD21、CD8非共价连结组成,能加强B淋巴细胞第一活化信号的转导
(三)协同刺激受体
1.CD40分子:
◆表达于成熟B细胞表面
◆CD40的配体:
CD40L(CD154)表达于活化的T细胞表面。
◆产生B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
2.CD80与T淋巴细胞表面的CD28结合产生T淋巴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
(四)其他表面分子:
CD20、CD22、CD32
13.B淋巴细胞的功能
(一)产生抗体介导体液免疫应答(问体液免疫应答的生物学功能)
◆中和作用◆调理作用◆ADCCIgG◆参与补体的溶细胞或溶菌作用IgG和IgM
(二)提呈可溶性抗原
(三)调节免疫应答
14.T淋巴细胞;约占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的60%~80%。
15.T淋巴细胞在胸腺中的发育:
①阳性选择:
意义:
经阳性选择的DP(双阳性细胞)细胞存活并得以发育、分化成为SP(单阳性细胞)细胞。
②阴性选择:
意义:
经阴性选择发育后,T淋巴细胞获得了中枢免疫耐受性。
16.论述:
T细胞表面分子及其功能?
(一)TCR-CD3复合物(产生第一活化信号)
TCR:
产生T淋巴细胞第一活化信号(双重识别,即既识别抗原肽的表位,也识别自身MHC分子)。
CD3:
转导TCR识别抗原所产生的第一活化信号
(二)CD4分子和CD8分子(加强第一活化信号)
CD4分子是MHCⅡ类分子受体,CD8是MHCI类分子
(三)协同刺激分子:
●CD28分子+APC上的B7分子(T淋巴细胞第二活化信号)
●CTLA-4分子上的B7分子提供T细胞活化抑制信号
(四).丝裂原受体
(五).细胞因子受体
17.T细胞活化的双信号:
第一信号:
TCR、CD3分子复合物、CD4或CD8
第二信号:
协同刺激分子CD28
B细胞活化的双信号:
第一信号:
BCR-CD79分子
第二信号:
多种粘附分子:
CD40/CD40配体
抗原提呈细胞(APC)第一信号:
MHC-抗原肽复合物
第二信号:
协同刺激分子B7
18.T细胞亚群
(一)按活化状态不同●初始T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性T细胞
(二)据TCR肽链组成不同●γδT细胞;●αβT细胞
(三)按CD分子不同●CD4+T细胞;●CD8+T细胞
19.抗原提呈细胞(APC):
能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信息提呈给T淋巴细胞的一类细胞.
20.DC(树突状细胞)的生物学功能;◆抗原提呈与免疫激活作用◆免疫调节作用◆免疫耐受的维持与诱导
21.抗原加工:
抗原提呈细胞获取抗原,对抗原进行处理,形成小分子多肽表达在MHCI类或MHCⅡ类分子的表面。
抗原提呈:
加工处理好的抗原表达在在MHCI类或MHCⅡ类分子的表面供给T细胞中的CD8分子为阳性的T细胞或CD4分子为阳性的T细胞的识别的过程。
抗原加工的本质是把大分子物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是由抗原提呈细胞完成的。
22◆MHC-Ⅰ类分子:
主要提呈内源性抗原肽;
◆MHC-Ⅱ类分子:
主要提呈外源性抗原肽;
23.适应性免疫应答:
是机体对抗原性异物所发生的一系列生理反应,包括抗原提呈细胞对抗原的加工、处理和提呈,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自身活化、增殖、分化及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
初次免疫应答的场所是淋巴结、脾脏及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是骨髓。
24.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1)抗原提呈与识别阶段:
2)活化、增殖与分化阶段;3)效应阶段。
25.CD4+T细胞的活化需要的双信号:
①第一信号:
TCR-CD3与APC表面的抗原肽-MHCⅡ类分子结合所产生的信号;②第二信号,协同刺激信号,是由多对黏附分子(CD28与B7分子);
CD8+CTL的活化需要的双信号:
第一信号TCR-CD3与APC表面的抗原肽-MHC-I类分子;第二信号即协同刺激信号。
26.T淋巴细胞效应阶段:
①CD4+TH1释放的细胞因子IL-2刺激淋巴细胞使淋巴细胞增殖;
②促进B细胞产生调理性的抗体IFN-:
能够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
③活化中性粒细胞(淋巴毒素和TNF-α):
直接杀伤靶细胞。
27.细胞毒性的生物学功能:
CTL特异性杀伤靶细胞:
病毒感染细胞和肿瘤细胞;
28.B淋巴细胞活化需要的双信号:
①第一活化信号,蛋白抗原与CD79分子特异性结合;②第二活化信号:
B淋巴细胞表面的CD40分子与TH2细胞表面的CD40配体结合
29.抗体产生的规律及其意义:
1)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的规律:
●初次应答是指抗原物质第一次进入机体时引起的免疫应答。
●再次应答是指抗原物质再次进入机体时引起的免疫应答。
2)抗体产生的顺序规律:
产生的顺序是IgM、IgG、IgA、IgE
意义:
1)临床上通过检测某种病原体的特异性IgM类抗体作为疾病早期诊断或宫内感染诊断指标之一。
2)在预防接种及制备动物免疫血清时,根据抗体产生规律制定最佳免疫方案。
30.体液免疫的生物学效应
1)中和作用
2)调理作用
3)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作用)
4)激活补体介导的溶菌、溶细胞的作用(CDC作用)
5)抗体参与I型Ⅱ型Ⅲ型超敏反应。
31.固有免疫:
是生物在长期种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防御机制,亦称非特异性免疫或天然免疫。
32固有免疫主要组成:
组织屏障、固有免疫细胞、固有免疫效应分子
组织屏障:
皮肤粘膜、血脑屏障、血-胎屏障
33.
1)巨噬细胞主要表面受体:
◆模式识别受体
◆调理性受体:
IgGFc受体(FcγR)、补体受体
◆细胞因子受体
巨噬细胞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摄取病原体,清除、杀伤病原体;◆参与炎症反应;◆杀伤靶细胞;◆加工、提呈抗原;◆参与免疫调节。
2)树突状细胞(DC)
功能:
◆摄取、加工处理和提呈抗原,从而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
◆免疫调节作用。
◆胸腺中的DC,参与T细胞中枢免疫耐受的形成
3)自然杀伤性细胞
功能:
◆直接杀伤靶细胞◆通过表面表达的IgGFc受体借助ADCC作用杀伤靶细胞。
◆参与免疫应答的调节
4)NKT细胞:
功能:
◆非特异杀伤靶细胞;
5)γδT细胞:
功能:
◆有细胞毒作用,是皮肤黏膜局部早期抗感染免疫的主要效应细胞
6)B-1细胞:
表面标志:
CD5+、mIgM+识别抗原无特异性。
34.免疫耐受:
指机体免疫系统在接受某些抗原后产生的特异性免疫无应答状态。
1945年Owen首先发现的。
35.Ⅰ型超敏反应
●参与细胞:
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特点:
胞膜上具有IgEFc高亲和性受体(FcRI);胞浆中含有嗜碱性颗粒。
●参与反应的主要活性介质及其作用:
(1)颗粒中储备的介质及其作用:
①组胺:
▲使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刺激平滑肌收缩;▲促粘膜腺体分泌增加;
②激肽原酶:
使血浆中激肽原水解成激肽样物质,其中缓激肽具有:
▲刺激平滑肌收缩,使支气管痉挛;▲使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吸引嗜酸性和嗜中性粒细胞。
(2)新合成的介质及其作用:
①白三烯(LTs,脂氧合酶途径):
▲使支气管平滑肌强烈持久收缩;(比组胺强100-1000倍)▲使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促粘膜腺体分泌增加
②前列腺素D2(PGD2.环氧合酶途径):
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
③血小板活化因子(PAF):
凝聚和活化血小板,使之释放组胺、5-羟色胺等活性物质。
●Ⅰ型超敏反应发生的过程和机制:
1.致敏阶段、2.激发阶段、3.效应阶段
●临床上常见的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1.全身性过敏反应2.呼吸道过敏反应3.消化道过敏反应4.皮肤过敏反应
●Ⅰ型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
(一)检出抗原并避免接触
(二)脱敏疗法和减敏疗法
(三)药物治疗:
抑制生物活性介质释放的药物:
色苷酸二钠;
.生物活性介质拮抗剂:
扑尔敏;
改善效应器反应性的药物:
肾上腺素
(四)免疫新疗法:
IL-12
35.Ⅱ型超敏反应:
●特点1.抗体:
IgG、IgM参与;2.抗原在靶细胞表面;3.在补体、吞噬细胞和NK细胞损伤靶细胞。
●临床上常见的Ⅱ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1.输血反应2.新生儿溶血症3.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4.肾小球肾炎和风湿性心肌炎5.甲状腺功能亢进(Graves病)6.肺-肾综合征
36.Ⅲ型超敏反应
●特点:
1.IgG、IgM类抗体参与;2.中等大小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沉积是致病的关键;3.补体及中性粒细胞释放溶酶体酶是引起组织损伤的主要原因;4.免疫病理变化以血管炎和血管周围炎为主。
●Ⅲ型超敏反应的常见疾病:
(一)局部免疫复合物病
(二)全身免疫复合物病:
1.血清病2.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3.系统性红斑狼疮4.类风湿性关节炎
37.Ⅳ型超敏反应:
●特点;反应发生慢,消退也慢;与抗体和补体无关;引起以单个核细胞侵润和细胞变性坏死为主的炎症反应;无明显个体差异。
●临床常见的IV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①传染性迟发型超敏反应②接触性皮炎③移植排斥反应。
38.凝集反应:
细菌、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形成凝集团块称凝集反应。
沉淀反应:
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出现沉淀物称沉淀反应。
免疫标记技术:
用荧光素、酶、同位素等标记抗体或抗原用以测定相应抗原或抗体的技术称为免疫标记技术。
特点:
敏感、特异、快速,能定性、定量、定位。
39.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特点比较:
项目
人工主动免疫
人工被动免疫
输入体内的物质
抗原(疫苗、类毒素等)
抗体
产生免疫力的时间
1-4周
立即发挥作用
免疫力维持时间
长,半年-数年
短,2-3周
主要用途
预防
紧急预防或治疗
40.人工主动免疫是机体输入抗原类物质,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从而获得抵抗相应病原体感染的方法也称预防接种。
生物制剂:
死疫苗;伤寒、霍乱、百日咳、狂犬病。
减毒活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
类毒素:
白喉类毒素。
41.人工被动免疫是给人体注射含特异性抗体或细胞因子的制剂,以治疗或紧急预防感染的措施。
生物制剂:
抗毒素:
破伤风抗毒素、白喉抗毒素。
人丙种球蛋白:
甲肝、麻疹、脊髓灰质炎等疾病的预防。
细胞因子和单克隆抗体。
42.计划免疫概念:
是根据某些特定传染病的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状况分析,有计划地用疫苗进行免疫接种,预防相应传染病,确保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最终达到控制以至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而采取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