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麦哨》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28350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62.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4《麦哨》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4《麦哨》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4《麦哨》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4《麦哨》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4《麦哨》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4《麦哨》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

《24《麦哨》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4《麦哨》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4《麦哨》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

24《麦哨》公开课教学设计

24、《麦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麦哨》给我们带来的是盛夏时节乡间田野里即将丰收的景象和孩子们在其间玩耍嬉戏的情形。

本篇课文的语言非常优美,展现给大家的是乡村生活的欢快、柔美、舒适,文中许多语句值得学生去品味积累。

让学生以文本语言为通道,细品田园之美,最终到达文本所描绘的唯美境界,产生情与美的共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目的。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理解新词。

 

2.感受乡村美景富有情趣,体会农家孩子的生活充满童趣。

教学过程

一、直接揭题,明确要求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陈益先生的一篇散文——《麦哨》 

2.看老师板书课题。

一起读读课题。

 

3.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板书:

加上星号】,我们在学习这类课文的时候,可以借助阅读提示自主学习。

阅读提示:

古人描写的乡村生活多么富有情趣。

认真读读下面的课文,看看文中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

找出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再对同学说说喜欢的理由。

 4.谁来读读阅读提示,想想阅读提示提出了哪些要求。

 (指名读)阅读提示要求:

1.认真读读下面的课文,看看文中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

2.找出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再对同学说说喜欢的理由。

(1)认真读读下面的课文,看看文中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

 

(2)找出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再对同学说说喜欢的理由。

 

二、初读课文,理清画面 

1.师:

带着这些要求走进课文,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读顺,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想一想,乡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认读生词 

(1)指名带读 课文中有一些难读的生词,谁来带着大家读一读?

评价:

你们读得声音响亮,字音准确。

 

(2)齐读。

全班一起来。

 

3. 概述印象:

那乡村孩子的生活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无拘无束、无忧无虑、自由自在、丰富多彩、快乐) 

4.师:

是呀,乡村孩子的生活是快乐的。

【板书:

快乐】 

5.理清画面:

 

(1)师:

我们在前面几篇课文中,学习过读文字、想画面的阅读方法。

【板书:

读文字,想画面】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想一想课文描绘了孩子们哪些活动的画面?

这些画面分别出现在哪几个自然段?

用笔圈出来。

(预设接话:

哪几个自然段描述了这幅画面、这幅画面出现在课文的哪个自然段?

只有这一处吗?

还有吗?

) 

(2)生自由读文,指名反馈交流【贴板书,写序号】 

吹麦哨(1、2、7、8) 割草

(3) 翻跟头 竖蜻蜓 摔跤比赛 尝“茅茅针”(6) 

(3)总结方法,进行过渡:

同学们真能干,运用“读文字 想画面”的方法迅速找出了孩子们这些活动的画面!

 

(4)师:

请同学们再看看这些自然段的序号,你发现了什么?

生说:

少了第四自然段。

自由读一读,这段描绘了什么画面?

生说:

(铺)田野丰收的画面。

 

5.师小结:

是呀,这片丰收的田野就是孩子们天然的娱乐场,他们在这儿吹麦哨、割草、翻跟头、竖蜻蜓、摔跤比赛、嚼“茅茅针”,让他们的乡村生活充满了无限乐趣!

(板书:

大括号) 

三、紧扣画面,选点品读 

1.师:

这么多快乐的生活画面,你最喜欢哪一个?

默读课文,找出喜欢的画面读一读,再完成表格。

我最喜欢的画面

喜欢的理由

 

2.四人小组交流

3.师:

我们全班交流交流

4. 生:

我喜欢的画面是——, 

师:

你能读一读吗?

师:

你为什么喜欢这画面?

 

机动:

(第3自然段评价语:

劳动的孩子,晶莹的汗水怎能不让人心生喜欢!

) 

(第4自然段评价语:

是呀,这色彩斑斓的画卷让人流连忘返。

 (第5自然段评价语:

孩子们能在天然的运动场上玩耍,多幸福呀!

) 

4、品读“吹麦哨”画面 

(1)解释“麦哨” 生:

我喜欢的画面是——, 师:

你能读一读吗?

 

师:

你为什么喜欢这样的画面?

 

师:

大家知道什么是麦哨吗?

瞧,这就是麦哨。

关于麦哨,作者陈益是这样说的。

谁愿意来读读(指名读)【课件再出示陈益语段:

摘取一种称作“麦叫叫草”的荚子,去除荚中的豆豆,捏扁以后,放在嘴里吹。

】荚字要出拼音。

 

(2)吹麦哨——以读代讲重点句 

师:

①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几段:

前几天,田野里还是鹅黄嫩绿,芽苞初放。

转眼间,到处都是浓阴。

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

麦田换上了耀眼的浅黄色新装。

每根麦秆都擎起了丰满的穗儿,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想想:

你听到了怎样的麦哨声?

圈出相关的词语。

 

②交流(交流时课件随机点红关键词)

 生1:

欢快柔美的麦哨声。

 

生2:

忽高忽低的麦哨声。

 

生3:

此起彼落的麦哨声。

 

生4:

你呼我应的麦哨声。

 

③分层次指导朗读“麦哨声”:

 

A.师总结过渡:

是呀,这些词语让我们如同听到了那悦耳动听的麦哨声,想不想亲自吹吹?

 

湖边的草又肥又嫩,只消用手拉拉,竹篮很快就装满了。

男孩子跑到铺满青草的土坡上面,翻跟头,竖蜻蜒,还有摔跤比赛。

草地柔软而有弹性,比城里体育馆的垫子还要强,这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

B.指名读:

(指名一位学生吹:

请你来读一读!

师相机评价:

真好听!

还有谁想吹?

你来!

(再指一人读!

) 

评价过渡:

一个人的麦哨声是如此悠扬美妙!

那两个人的麦哨声呢?

 

C.同桌两人读:

 

师:

谁想和同桌试试?

指名学生:

你来呼,你来应。

评价:

你们配合得真好!

还有谁想来?

(再指名两人!

) 

(师相机评价过渡:

这样的麦哨声真是你呼我应,此起彼落。

老师也忍不住想和大家一起吹吹麦哨了!

) 

D.师生合作读:

 

师:

老师呼,你们应。

(师生合作读:

三个回合) 

总结评价:

刚才我们的麦哨声“一声呼,一声应,忽高忽低,”难怪作者会说

“那么——(生:

欢快)那么——(生:

柔美)”。

 

(3)朗读课文:

过渡:

这样欢快柔美、此起彼落的麦哨声让人真想一吹再吹!

接下来咱们男女生再合作读一读这吹麦哨的画面吧!

女生读一、二自然段,男生读七、八自然段。

 

(4)总结写作方法:

同学们把“吹麦哨”的画面读得真美!

像课文这样,在前文有交代,后文又有回应的写作方法就叫——首尾呼应。

 5、品读“嚼‘茅茅针’”画面 

(1)师:

你还喜欢哪个画面?

 

      读相关段落(课件12出示)       

理由是—— 

(2)品读重点句:

 

①师:

这一段中哪个句子让你觉得最有趣?

指名读。

②这么有趣的画面,作者是怎么写的?

自由读一读,说说你的发现。

(预设:

他描写了很多动作。

) 

③请同学们快速把这句话中的动作圈出来。

谁来读读你圈的词语?

(课件点红动词) 

剥开、抽出、嚼嚼、吮吮 

④师小结方法:

瞧,作者借助这一系列的动作将孩子们嚼“茅茅针”的画面生动的展现在我们眼前。

 

⑤指导朗读。

 a指名读(2人)。

 

师:

谁愿意读读这有意思的画面?

 

评价语1:

你把这几个动作读得很清楚,让我们仿佛看到孩子们在嚼茅茅针的画面!

还有谁想来?

 

评价语2:

你的朗读让我们看到了孩子们嚼嚼、吮吮等细微动作!

 B.全班读:

让我们一起学着他的样子读读这生动的画面吧!

(3)理清段落脉络:

 

①师:

再仔细读读这部分,看看作者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②指名答。

(先写了样子,再写了怎么尝的,最后写了味道。

)评价:

你的阅读能力真强!

 

③引读理脉络:

是呀,作者先写了茅茅针的样子是——(课件依次变红)      再写了怎么尝——      最后写了味道是—— 

④师小结方法:

像这样按照一定的顺序,抓住具体动作进行描写,就能把画面写得生动有趣。

 

四、拓展方法,训练仿写 

1.师:

我们也学着作者的写法,练一练吧!

要求:

仿照课文嚼“茅茅针”的部分写一写你最爱吃的食物。

注意先写清楚食物的样子,再写是怎么品尝,最后写它的味道。

赶快动笔吧!

 

2.学生写。

 

3.交流(学生自己读自己写的)师相机评价:

我们来看,他先写了(桂圆)的——样子,再写了怎么吃(桂圆),最后写了(桂圆)的味道,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还抓住了一系列的动作,将吃(桂圆)的画面具体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五、总结全课,断课结语 

同学们,今天我们运用读文字、想画面的方法学习了《麦哨》这篇课文,感受到了乡村孩子们快乐的生活,学着抓住动作有序地把画面写具体。

下课!

 

要求:

仿照课文吃“茅茅针”的部分写一写你爱吃的食物。

注意先写清楚食物的样子,再写是怎么吃的,最后写它的味道。

 

                                                                    

板书设计:

       24  麦哨 

              吹麦哨(1、2、7、8)               读文字,想画面                    

割草(3)                                 

翻跟头 

快乐    竖蜻蜓(5)                               

摔跤比赛                                       

 嚼“茅茅针”(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