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水稻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27552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291.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水稻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推荐水稻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推荐水稻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推荐水稻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推荐水稻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推荐水稻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推荐水稻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水稻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推荐水稻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推荐水稻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水稻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1章项目摘要

1.1项目提要

1.1.1项目名称

xx省xx县水稻良种繁育基地。

1.1.2主管单位

xx省农业厅。

1.1.3建设单位

xx省xx县农作物种子管理站。

1.1.4项目由来

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的一系列支农扶农政策,提出要集中力量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加强大宗粮食作物良种繁育,优先支持粮食主产区推广一批有重大影响的优良品种,为促进农民增收提供基础保障。

xx县是xx省粮食主产区之一,通过开展水稻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可以促进和带动本县及周边地区发展粮食生产。

为全面贯彻实施党和国家粮食产业政策和行业规划,依据农业部《关于提前开展2008年部分农业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农计发[2007]14号)文件要求,特申请xx县水稻良种繁育基地项目建设。

1.1.5建设地点及规模

xx县水稻良种繁育基地项目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地点定在xx县xx村,总建设规模为18000亩,其中原种生产基地200亩,良种生产基地17800亩;种子检测楼建设用地2.8亩,地点在xx县新市镇申公路中段,北依xx新阳大道,西与规划的xx行政中心相接。

1.1.6工艺技术方案

集原种提纯到良种扩繁为一体,以xx省农科院为技术依托单位,xx国宝桥米有限公司为协作单位,引进“鉴真二号”、“鄂中5号”等原种,在本地实施原种生产与良种繁育,选择具有成熟性、可靠性、实用性、先进性的“三圃制”原种生产及良种繁育技术体系,不断加快良种更新换代步伐,促进水稻良种大范围推广应用。

1.1.7主要建设内容

1、土建工程

新建农机具室209平方米;新建种子储藏室258平方米;新建生产资料室256平方米;新建种子检测室140平方米;新建种子样品室93平方米;新建种子考种室133平方米;新建种子挂藏室123平方米;新建晒场5000平方米。

2、田间工程

新建泵站6座,装机93千瓦;开挖疏浚沟渠80条45公里,衬砌硬化渠道22条41公里;完成渠系配套建筑物566处;新建拦河坝8处,维修拦河坝3处,增加蓄水12万m3;改良平整土地500亩;修建机耕路30条25公里,其中砂卵石硬化路4条6公里;栽树1.5万株(白杨树)。

计划完成土石方30万m3,砼0.8万m3,浆砌块石0.2万m3,标工11.7万个。

3、仪器设备

购置仪器设备184台(套),其中种子检测室仪器设备23台(套),种子加工设备12台(套),农机具149台(套)。

1.1.8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

1、投资规模

该项目总投资996万元,其中土建工程177.39万元,占17.81%;田间工程607.55万元,占61%;仪器设备购置费125.06万元,占12.56%;工程建设其它费用46万元,占4.62%;基本预备费40万元,占4.02%。

2、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996万元,其中申请中央投资829万元,地方配套资金167万元。

1.1.9建设期限

该项目建设工期为两年,xx年元月至xx年12月。

1.1.10运行成本

项目建成后将新增运行成本80万元(其中管理费用40万元,固定资产折旧15万元,技术培训费15万元,维修费用5万元,其它费用5万元),主要通过地方财政拨款及收取种子经营管理费等途径解决。

1.1.11经济、社会效益

1、经济效益:

该项目建成受益后,每年可生产“鉴真二号”等水稻良种712万公斤,种子生产基地农户年增收384万元,种子经营企业新增利润221万元。

2、社会效益:

712万公斤水稻良种可供142万亩大田生产用种,每年可新增效益2.13亿元。

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建成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

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值

备注

土建工程

1

新建农机具室

平方米

209

2

新建种子储藏室

平方米

258

3

新建生产资料室

平方米

256

4

新建种子检测室

平方米

140

5

新建种子样品室

平方米

93

6

新建种子考种室

平方米

133

7

新建种子挂藏室

平方米

123

8

新建晒场

5000

田间工程

1

新建拦河坝

11

2

新修泵站

6

装机93千瓦

3

开挖疏浚沟渠

公里

45

4

新建衬砌渠

公里

41

5

渠系建筑物配套

566

6

土地平整

500

7

新修机耕路

公里

25

8

农田林网植树

15000

白杨树

仪器设备

台(套)

184

1

购置检测室仪器设备

台(套)

23

2

购置加工设备

12

3

购置农机具

台(套)

149

产量

万公斤

712

总投资

万元

996

1

工程建设费

万元

910

2

工程建设其它费用

万元

46

3

基本预备费

万元

40

资金来源

1

中央投资

万元

829

2

地方配套

万元

167

效益

万元

605

1

农户增收

万元

384

2

企业增效

万元

221

建设期限

2

1.2结论与建议

1.2.1结论

1、综合评价

xx县是xx省粮食主产区之一,开展水稻良种繁育基地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粮食产业政策和区域布局,是国家和行业投资的重点领域与主攻方向。

项目建成后,有利于改善xx县水稻良种繁育体系和手段,提高全县粮食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利于优化全县水稻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进一步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项目实施将会收到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项目建设十分必要。

xx县自然条件优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交通通讯畅通,技术力量雄厚,农业基本项目建设及管理经验丰富,项目承建单位、协作单位及技术依托单位在技术力量、基础设施、项目管理等各方面均具有较强的实力,项目建设具有较好的配套设施与环境条件。

2、结论意见

xx县开展水稻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各方面基础条件较好,项目设计合理,目标明确,技术先进,地方财政配套资金有保障,社会多方鼎力支持配合,项目实施对改善项目区生产环境,提高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产增收效果明显。

本项目建设切实可行。

1.2.2建议

建议农业部批准该项目立项建设,并尽快付诸实施。

 

第2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

2.1.1项目由来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不断深入,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

为迎接挑战,我国通过开展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等有效途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加入WTO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强烈冲击,但是农民增收困难,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尤其是粮食生产区农民种粮效益低下,种粮面积锐减,产量明显下降的问题,直接威胁着我国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

为了从根本上扭转上述严峻局面,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0年)》及《种子法》等重大政策、法规,强调加速农业科技发展与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非常明确地提出实施农作物良种科技行动计划,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加速农作物优质高产新品种(组合)的选育,加强良种繁育技术开发,推动良种产业化。

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以1号文件又提出选择一部分有基础、有潜力的粮食大县,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国家优质粮食基地,加强大宗粮食作物良种繁育,强化技术集成能力,优先支持粮食主产区推广一批有重大影响的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

围绕1号文件精神的贯彻实施,农业部制定了一系列措施,xx省也通过各种途径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各级支农扶农政策及措施的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以水稻为重点的粮食生产得到迅猛发展。

xx县是国家首批50个商品粮建设基地县市之一,是全国最早的种子“四化一供”试点县。

现有耕地面积84万亩,粮食生产作为xx县农业经济的主导产业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常年种植面积100万亩以上,全县粮食总产连续多年来稳定在50万吨以上。

通过开展水稻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依靠xx县在良种繁育方面多年的丰富经验和技术优势,充分利用丰富的农业资源,采取综合有效措施,全面提升良种繁育能力和水平,上述问题与不足就必将得到有效解决,xx县的粮食生产能力也必将会随之大大提高,同时还可有效带动周边地区粮食生产发展。

因此,建立水稻良种繁育基地,完善水稻良种繁育体系,健全水稻良种生产、加工、供应体系,对推进水稻区域化种植和规模化生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2项目符合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宏观政策和环境要求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生产是基础的基础,粮食是安天下的产业。

粮食既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物质保证,又为改善人们生活促进小康社会建设提供物质基础。

因此,粮食生产既有战略意义又有经济意义。

《农业法》明确规定,要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增长,全面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国家还提出,在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的同时,首先要保证粮食生产稳步增长,决不放松粮食生产,始终把粮食生产摆在农业首位,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在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提高品质、提高商品率上下功夫,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近年来,围绕推动粮食生产,国家出台了多项优惠扶持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粮食生产能力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国家粮食安全得到了极大的保证。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良种繁育是搞好水稻生产的核心。

从目前我国水稻良种繁育体系来看,提高良种生产力,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内在要求。

通过开展水稻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提高完善现有基础条件,配套提升优质品种开发能力,配套完善技术操作规程,提高水稻良种研发和供应能力,建立健全水稻良种科研、生产、推广、销售体系,对促进水稻规模种植,稳定粮食生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因此,建设水稻良种繁育基地符合我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宏观政策和环境要求,项目建设十分必要。

2.1.3项目符合国家优质粮食产业政策和布局规划要求

近年来,国家对大宗农产品生产,坚持走“高产、优质、高效”的发展道路,从政策上予以大力倾斜,建立了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和良种补贴制度,在全国各粮食主产区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配套制定鼓励龙头加工企业发展等一系列促进和保护措施,以进一步调动粮食主产区农民种粮积极性,恢复粮食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

实践证明,2004年以来,全国各地农民种粮积极性空前高涨,粮产区农民收入明显增加。

但从今后发展趋势看,粮食消费不仅在总量上会有新的突破,而且在品质上会有更高更新的要求。

实施水稻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推进水稻产业发展,能有效地恢复粮食生产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迅速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粮食加工业发展,实现粮食生产良性循环。

2.1.4项目符合农业产业布局规划、建设规划的要求

xx县位于xx省中部,属于大洪山南麓向长江流域江汉平原过渡的丘陵地带,适合种植水稻。

拟建的水稻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符合国家《农业七大体系建设规划》中的种养业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要求。

根据《xx省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10)》,xx县是xx省21个粮食主产区之一,通过开展水稻良种繁育基地项目建设,积极引进、培育和推广优良品种,搞好相应示范,能够极大地促进水稻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促进和带动相关产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