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265576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7.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泸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泸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泸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泸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泸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泸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docx

《泸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泸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泸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docx

泸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四川省泸州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II卷。

第Ⅰ卷1至6页,第II卷7至8页。

2.考生作答时,选择题用2B铅笔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其余各题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宇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3.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共63分)

一、现代文阅读。

(26分)

(一)阅读下列文章,完成1—3题。

(10分)

大陆滨海一带不仅生活着千奇百怪的海洋生物,还有许多五彩缤纷的珊瑚,特别是在热带、亚热带海域,那大大小小的珊瑚礁就如同生机勃勃的海底花园,美丽而又富饶。

然而近些年来,世界各地的珊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现象。

2019年9月,有数位科学家在英国著名的《自然》杂志上联名发表文章,称全世界的珊瑚礁到2070年可能会全部消失。

事实上,早在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们就已经发现了珊瑚退化现象,而且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

1998年、2002年和2016年的3次大规模珊瑚白化事件,更对全球的珊瑚礁造成了严重破坏。

据科学家研究证实,目前世界上约有10%的珊瑚礁已经完全退化,大约有60%的珊瑚礁正处于危险之中,到2030年,全世界超过50%的珊瑚礁可能会遭到破坏。

大面积的珊瑚退化,将引发一连串的环境效应,甚至造成严重的生态灾难。

如同森林植被可以防风固沙一样,珊瑚礁这片“海底森林”是极其重要的天然防波堤。

健康的珊瑚礁能够吸收大约97%的海浪能量,缓冲海浪对海岸线的侵蚀破坏。

甚至可以说,未来海浪增高的主要原因并非是气候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而是珊瑚退化。

珊瑚退化还将威胁其他生物,包括鱼类、海鸟等的生存。

例如最近几年的研究发现,地处非洲与阿拉伯半岛之间的红海,一些紧邻城市的海域不仅出现了珊瑚礁大量退化的现象,而且那些依靠珊瑚礁生存的鱼类也在急剧减少。

除此之外,珊瑚退化还将严重影响沿海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由于珊瑚退化造成鱼类锐减,必将降低海产品的产量。

据估计,东南亚地区近95%的珊瑚礁正遭受威胁,其中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滨海地区所受威胁最大,数百万人的生活将会因珊瑚退化而遭受严重影响。

珊瑚虫十分脆弱,对生存环境要求较高,它们喜欢在温暖、清澈、含盐度较低的浅海环境中生活。

目前,全世界发现的造礁珊瑚主要分布于水深不超过90米的海底,且水深20米以内地带发育最盛,适宜水温为15℃~29℃,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不利于其生存。

如果水温变化超过1℃~2℃,或者海水含盐度发生变化,就会导致一些珊瑚物种死亡。

然而,全球气候变暖是个大趋势,所以珊瑚退化的情况也将持续恶化。

特别是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年份,海洋表层水温超过正常温度,这对珊瑚来说是致命的。

一份2016年3月的研究报告预测,珊瑚退化现象将比以前想象的更加严重,尤其是澳大利亚大堡礁最原始的北部区域将会受到重大影响。

仅仅一年之后,《自然》杂志刊发的一篇论文显示,在大堡礁北部海域大约800千米的广阔范围内,大量的珊瑚已经在2016年厄尔尼诺现象导致的温度过高的海水中死亡。

不仅如此,海洋污染、过度捕捞海产品、人工采集珊瑚和河流注入海洋导致浅海水域的盐度降低等因素,都对珊物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威胁。

2018年3月,泰国新闻媒体报道称,当地著名的旅游景区玛雅海湾和碧列海湾已经有80%的珊瑚出现退化现象。

究其原因,主要是游客数量太多,据统计,每天有大约4000人或者200艘船进出这些景区。

面对全球范围的珊瑚退化现象,人们究竟该怎么做呢?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科学家们通过长期的深入研究,大胆提出了在海底种植珊瑚的想法:

科学家们从海洋中采集珊瑚虫的受精卵进行珊瑚的人工培育,把它们培育成为耐受性强的珊瑚幼体,然后再把珊瑚虫投放到适宜生长的海城;或者通过无性繁殖的方式,把珊瑚切成细小的断枝,在海底搭建的人工支架及浮床上进行培育,然后再移植到特定的海域。

据媒体报道,以女科学家黄晖为首的研究团队,已经在我国南海部分海域种植了约10万平方米的珊瑚,其中2016年底播种的无性繁殖的珊瑚断枝成活率约75%。

尽管珊瑚礁生长极其缓慢,通常每年只长几毫米至几厘米,但在海底种植珊瑚的计划给人类拯救珊瑚礁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我们坚信,通过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美丽的珊瑚王国在不远的将来必将重现光彩。

1.文章围绕珊瑚主要写了哪四个方面的内容?

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

(4分)

2.请指出文章倒数第二自然段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任选一种分析其作用。

(3分)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什么特点?

请简要分析。

(3分)

目前世界上约有10%的珊瑚礁已经完全退化,大约有60%的珊瑚礁正处于危险之中,到2030年,全世界超过50%的珊瑚礁可能会遭到破坏。

(二)阅读下列小说,完成4—7题。

(16分)

古榕酒香飘

卢涛

远远地望过去,黑暗里只有看不见的宁静。

四周的山丘似乎凝固了时间,这是1939年的夏天。

怦怦怦,阿九的心跳得厉害,他把挡在身前的杂草往右边拨了拨,顺势把肩膀上的扁担往上颠了一颠。

脚底下踩着的泥土仿佛一根黑色的绳,绑住了阿九疲惫的神经,但是阿九似乎忘记了自己已经不停歇地走了大半天。

阿九只想着,还有大半个时辰,走过前面那个渡口,再转一个弯,就进城了。

进了城,就能看见小篮子了。

小篮子最喜欢仰着头,步履蹒跚地朝阿九跑过来,口齿不清地叫着“哥,哥……”阿九还记得,把狗尾巴草往小篮子的脖子后面挠一挠,小篮子会一边哭一边笑,扭着头抗议:

“哥……哥,坏……坏”。

阿九会刮刮小篮子的鼻子,取笑她:

“你这个小娃崽,又哭又笑,黄狗撒尿。

阿九的家前面有一棵大榕树。

从小老人就说,那是古榕精,就算活了几百岁,还是那样都郁葱葱。

在那片古榕树的绿荫下,小篮子会拉着阿九的大手,围着大树转圈圈。

这条街的街坊阿伯,会摇着蒲扇,吸着水烟,围在一张不知年岁的石桌旁下象棋。

妇女们会在这里择菜、聊天……在这个南方的小城里,看上去平静的生活会让阿九忘记了战争的存在。

天上的飞机,这几天越来越多。

原本湛蓝的天空,被这些坏东西污染得不成样子。

阿九的师父才叔,曾经望着天上飞过的那些黑家伙,往地上呸一口口水,然后咕噜咕噜灌进大口大口的桑葚酒。

不知不觉就走过了渡口,原来还算繁华的码头一片死寂。

以前停泊在这里的小货船,早已不见踪影,只留下呜咽的柳江河水在静静流淌。

再往前走,就进了城门。

虽已是凌晨两点,可沿街的骑楼却依稀有着灯火。

阿九定睛一看,那些在黑暗中隐隐约约的灯火竟然是一盆盆纸钱燃烧后发出的光亮。

原本宁静的空气中传来了高低起伏的悲戚哭声,在寂静的夜中,显得悲凉而又凄清。

再往前走,阿九看到了大榕树,它还在。

可是,它憔悴了。

原本舒展到天空的枝叶,如今只剩下光秃秃的躯干。

树下一片狼藉,石凳石桌东倒西歪。

触目惊心的一滩滩红色印记,像诅咒的符号一样刻在地面上。

“快点走,别停下。

”一个声音打断了阿九的思绪。

一个穿着黄色军装的人,恶狠狠地说。

阿九没出声,默默地把扁担拽得更紧了。

扁担挑着的是才叔的毕生心血。

阿九是才叔的关门弟子。

才叔的桑葚酒,是方圆几十里最好的。

全城最古老的酒曲,到才叔这一辈已经传了三代人。

早些时候,进城的日本人知道了才叔的桑葚酒。

听说司令山本五太郎特别好酒,所到之处总喜欢搜罗各地美酒。

今天上午,他派了一个小分队去了位于城郊的“才叔酒坊”。

阿九眼见着才叔被日本人用锋利的刺刀抵着胸膛。

平日颇有些骨气的才叔却一反常态地卑躬屈膝。

看着才叔脸上那谄媚得快要垂到地面的胡子,阿九心里有说不出的厌恶。

才叔把埋在地下快十年的酒坛子麻溜利索地挖出来,打包装车。

才叔说:

“长官,这都是我酒坊里最好的酒,您拿回去给太君,好好尝尝。

连同阿九在内的所有伙计们,都为才叔的不争气愤怒着。

阿九气鼓鼓地把手里装酒的大勺“扑通”扔在了老窖池旁。

才叔向阿九眨眨眼,把他叫到了身边,耳语了几句。

没多久,才叔和阿九就被日本兵押着往城里走,连同满满一车的酒坛子和阿九扁担上那一筐老酒曲。

……

几年之后,城郊的墓园里常有人来祭拜在战争中被日本人残害的亲人。

每逢清明,人们总会看到一个女孩和一个青年男人站在一块石刻的墓碑前。

两人肃穆地伫立着,一动不动。

“小篮子,阿九,又来看才叔啊?

”有相熟的人问道。

他们转过头冲着人们笑笑。

阿九在心里又回忆起了那个熟悉又遥远的故事……

在才叔把酒曲带到日本人的军营之前,他找了个借口把阿九支开。

山本五太郎犒劳军队的盛宴正在进行中,军营里的大部分人都在纵情狂欢,氤氲的酒香飘散在整个营房的上空。

但没过多久,只见军营里传来一声巨响,随后火光映天,哀嚎声四起……

阿九仿佛又听到了才叔那天在他耳边轻声说的话,“我在酒坛里放了白磷,只要温了酒,就能让这帮王八蛋全部上西天。

阿九,记住,一定要活下去,你要把我的酒坊传下去。

小篮子拉拉阿九的手,“哥,想什么呢?

阿九摇摇头,定定地望着远处的山丘和初露的霞光。

那棵古榕树依旧立在那排骑楼前,仿佛空气中飘来了熟悉的桑葚酒香。

现在,已是1945年的夏天了。

(有删改)

4.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文中划线句的作用。

(4分)

5.标题“古榕酒香飘”中“酒香飘”三字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意作简要分析。

(3分)

6.小说塑造阿九这个形象有何用意?

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4分)

7.抗日战争胜利后的第一个清明节,阿九和小篮子又来到才叔的墓前,请你代阿九写一段话,表达对才叔的思念与崇敬之情。

要求:

结合小说内容,突出人物品质,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80—100字。

(5分)

二、古诗文阅读。

(31分)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8—11题。

(17分)

【甲】小石潭记

唐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

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乙】石钟山记

宋苏轼

《水经》云:

“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是说也,人常疑之。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自以为得之矣。

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余固笑而不信也。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舟人大恐。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螳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因笑谓迈曰:

“汝识之乎?

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螳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螳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B.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螳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C.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螳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D.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螳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布:

投映

B.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蛇:

像蛇一样

C.而此独以钟名名:

名字

D.自以为得其实实:

真相

10.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甲文是作者柳宗元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到湖南永州,为排解内心苦闷,探山访水而写的一篇精短游记。

B.乙文以游踪为顺序,先交代作者夜游石钟山的原因,再抓住景物的特点,生动再现了作者月夜独游石钟山时的见闻和独特感受。

C.甲文在景物描写中巧妙传达出作者情感的变化:

听见水声的高兴——发现小潭的欣喜——欣赏美景的愉悦——难耐凄清的悲伤。

D.虽然都是游记,但两文在写法上却各有千秋。

甲文记叙和描写相结合,融情于景;乙文重在明理,以记叙、描写和议论为主。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句子。

(8分)

(1)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4分)

(2)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4分)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12—13题。

(8分)

宿翠微寺

唐马戴

处处松阴满,樵开一径通。

鸟归云壑静,僧语石楼空。

积翠含微月,遥泉韵细风。

经行心不厌,忆在故山中。

12.“鸟归云壑静,僧语石楼空”一联在写景上颇有特色,请简要分析。

(4分)

13.诗歌尾联采用了什么打情方式?

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

(4分)

(三)古诗文默写。

(6分)

14.根据课文内容,用规范汉字在下列横线上补写出相应的句子。

(6分)

(1)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角声满天秋色里,▲。

(李贺《雁门太守行》)

(3)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两句表达了戍边将士们虽思乡心切,但战事未平、功名未立、归家无期的复杂心理。

(4)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中通过写蝉和猿的叫声来衬托山林宁静的句子是:

▲,

▲。

三、名著阅读。

(6分)

阅读下列三则材料,回答15—16题。

(6分)

在他的眼里,她是个最美的女子,美在骨头里,就是她满身都长了疮,把皮肉都烂掉,在他心中她依然很美。

她美,她年轻,她要强,她勤俭。

假若祥子想再娶,她是个理想的

人。

保尔看到一个陌生的姑娘手抓柳枝站在那儿,低低地俯向水面。

她穿着领子上有蓝条的白色水兵衫和浅灰色短裙,带着花边的袜子紧紧裹住匀称、黝黑的双腿,脚上是棕色便鞋。

栗色的头发束成一根粗粗的辫子。

难道就因为我贫穷、低微、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

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

我跟你一样,有着鲜活的灵魂,有着敏感的心肠!

别看我现在难以跟你分别,如果上帝赐予我些许美貌和大量的财富,我也会叫你跟我难分难舍。

我说这话,是抛开了习俗以及传统观念,甚至可以说这不是人与人之间的对话,而是灵魂与灵魂的对话,就仿佛你我已经离开了现世,一起来到了上帝面前,完全是平等……人与人本来就应该是平等的!

15.上面三则材料写到了名著中的三个女性形象,她们分别是:

甲▲乙▲丙▲(3分)

16.人们常用花来形容女性,请结合上述材料中三个女性形象的不同特点,从下面有关花的诗文中任选一句,送给其中某个女性,按照给出的句式将你选择的句子和人名写出来,并说明理由。

(3分)

①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袁枚《苔》)

②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③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

句式:

我将“▲”送给▲,因为▲。

第II卷(积累表达题,57分)

四、积累与运用。

(17分)

17.下列词语书写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秩序(chì)龟裂豢养(huàn)穿流不息

B.草垛(duò)妩媚粗糙(cāo)郑重其事

C.酝酿(niàng)惦量追溯(shù)坦荡如砥

D.愧怍(zuò)诬蔑纤维(xiān)怪涎不经

18.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小明相信天道酬勤,在“停课不停学”期间全程参与网上学习,没有放松对自我的要求,面对中考,他胸有成竹,信心百倍。

B.新闻报道重在真实,但有的媒体为了吸引公众的眼球,获取更大利益,故意夸大或捏造事实,报道的内容与真实情况大相径庭。

C.在新冠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为确保居民健康安全,社区要求各个小区实施封闭式管理,但有个别居民强词夺理,拒不配合。

D.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广大扶贫工作者创新思路,见异思迁,既扶智又扶志,千方百计为贫困户解决实际问题。

19.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我国成功发射的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是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充分体现了航天科技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

B.由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研发的第一艘航空母舰“山东号”于2019年12月17日在海南军港交付海军,表明中国已经通过了建造航母的毕业考试。

C.赤水河红军大桥是古习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大桥建成后,太平镇至贵州习水镇的行车时间减少了10倍,极大地改善了沿线百姓的出行条件。

D.近年来,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扩大社会影响力,许多博物馆大胆创新,利用“云端”开设网上展厅、介绍馆藏,加快了数字化建设的步伐。

20.我市某中学准备开展有关“诚信”的系列活动,请根据下列相关要求回答问题。

(8分)

(1)校团委准备组织一次对我市“诚实守信好人”的采访报道活动,下面是该活动方案的框架图,请将该框架图转换成一段文字。

要求:

语言简洁流畅,条理清晰。

(5分)

(2)八年级将组织以“诚信之旅”为主题的研学旅行活动,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要求:

主题鲜明,使用对偶句,总字数不少于10字。

(3分)

 

五、作文。

(4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写作。

(40分)

《现代汉语词典》对“样子”一词有以下几种解释:

①形状;②人的模样或神情;③作为标准或代表,供人看或模仿的事物;④形势,情势。

无论是文学作品里,还是生活中,都有许多令人难忘的“样子”:

周敦颐笔下莲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样子,“父亲”为朱自清买橘子时努力的样子,“嫦娥四号”月背着陆时专家们热泪盈眶的样子,李兰娟院士摘下口罩时满脸勒痕的样子,老师们在课堂上妙语连珠神采飞扬的样子,同学们在运动场上生龙活虎斗志昂扬的样子……

对于“样子”,你有怎样的感受和思考?

请以“样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②不得抄袭、套作;③用规范汉字书写,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题号

8

9

10

17

18

19

答案

A

C

B

B

D

D

一、现代文阅读。

(26分)

1.(4分)①珊瑚退化现象严重;②珊瑚退化带来的危害;③珊瑚退化的原因;④珊瑚退化的防治方法。

(一点1分,大意相同即可。

2.(3分)举例子、作诠释、列数字。

(答对1个不给分,答对2-3个1分。

①以“中国科学院南海研究所科学家黄晖的研究团队”为例,(1分)说明了在海底种植珊瑚的可行性。

(1分)(若学生回答以“2016年底的播种情况”为例,也可给分。

②“海底种植珊瑚”用了作诠释的方法,(1分)具体地说明了“海底种植珊瑚”的做法。

(1分)

③“10万平方米”“75%”用了列数字的方法,(1分)准确地说明了科学家们在海底种植珊瑚的面积及其成活率。

(1分)(三种方法任选一种分析即可)

3.(3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1分)“目前”从时间上对珊瑚礁退化的现象作了限定,表意更准确。

(1分)“可能”表猜测,说法不绝对。

(1分)

4.(4分)①照应标题中的古榕,突出其历史悠久;②写出了南方小城民风的古朴;③突出了小城的宁静祥和;④与后文小城被日本人侵犯后的惨象形成鲜明的对比;⑤表达了人们对昔日美好生活的留恋和对战争的痛恨。

(5点任选4点作答,意思相同即可。

5.(3分)①才叔酿的酒好,芳香四溢;②才叔酿酒的技艺得以传承;③才叔的高尚品质永远激励着后人。

(一点1分,意思相同即可。

6.(4分)用阿九见证才叔的英雄事迹;用阿九的见闻来串联小说的情节(或阿九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让阿九来传承才叔的酿酒技艺和高尚品质。

(任意回答两点即可,每点2分。

7.(5分)师父,我和小篮子又来看您了。

昨晚我又梦到您了,告诉您一个好消息,赶走了小日本,咱们酒坊的生意可好啦!

您在生死关头,机智勇敢,舍生取义,您就像一盏不灭的明灯,照亮着我们前行的路!

(表达思念之情1分,突出才叔品质2分,修辞1分,语言符合语境和人物身份1分。

二、古诗文阅读。

(31分)

8.(3分)A

9.(3分)C[解析]名:

命名

10.(3分)B[解析]“以游踪为顺序”说法不准确;“独游”与原文不符合。

11.(8分)

(1)(4分)因为(认为)小石潭的环境过于凄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就记下这番景致离开了。

(“清”“居”“去”各1分,句意1分。

(2)(4分)现在把钟磐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更何况是石头呢?

(“置”“虽”“鸣”各1分,句意1分。

12.(4分)①用了动静结合(以动村静、反衬、视听结合)的手法来写景;②“归鸟”“僧语”是动景,“云壑”“楼”是静景;③以“归鸟”和“僧语”衬托出“云壑”和“楼”的静;④突出夜晚翠微寺的清幽、宁静。

(手法1分,分析1分,作用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13.(4分)直抒胸臆,或直接抒情:

(2分)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分)

14.(6分)

(1)独怆然而涕下

(2)塞上燕脂凝夜紫(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4)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一句1分,错一字该句不得分。

三、名著阅读。

(6分)

15.(3分)甲:

小福子乙:

冬妮娅丙:

简·爱(一空1分,有错别字该项不得分。

16.(3分)

参考答案一:

我将“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送给简·爱,因为她从小父母双亡,寄人篱下,就如苔花一样卑微,虽然长相平庸,但她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坚定不移地去追求一种光明、圣洁、美好的生活。

参考答案二:

我将“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送给小福子,因为她命运悲惨,在污秽的环境中被蹂躏践踏,直至香消玉殒,就像“零落成泥碾作尘”的梅花一样,但是她美丽纯洁,温柔善良,是祥子心中美好的象征。

参考答案三:

我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送给冬妮娅,因为她虽然出生于贵族阶层,但在少女时期却如纯洁的莲花一般,并没有被上流社会的世俗习气所熏染,她个性开朗,坦率真诚,追求进步,坚持做最真实的自己。

(诗句选择符合人物特点1分,原因分析2分,要紧扣人物经历和性格特点,言之成理即可。

如果学生有其他选择,也可酌情给分。

四、积累与运用。

(17分)

17.(3分)B[解析]A.秩序(zhi)川流不息C.掂量追溯(si)D.怪诞不经

18.(3分)D[解析]见异思迁:

看见不同的事物就改变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

19.(3分)D[解析]A.搭配不当;B.“设计、建造、研发"语序不当;;C.减少不能用数。

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