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简本.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264422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62.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评简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环评简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环评简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环评简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环评简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评简本.docx

《环评简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评简本.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评简本.docx

环评简本

目录

第一章总论1

1.1项目由来1

1.2编制依据1

1.3评价目的和原则2

1.4评价标准2

1.5评价等级5

1.6评价内容及重点6

1.7保护对象6

第二章区域环境概况7

2.1自然环境概况7

2.2社会环境概况8

2.3项目建设地环境概况9

2.3.4生态环境现状11

第三章工程分析13

3.1项目概况及地理位置13

3.2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3

3.3医疗废物焚烧工艺13

3.4污染源分析15

第四章环境影响预测分析17

4.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17

4.2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19

4.3水环境影响分析19

4.4噪声环境影响分析19

4.5生态环境影响分析19

第五章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20

5.1施工期大气污染影响分析20

5.2施工期噪声影响分析21

5.3施工期水污染影响分析23

5.4施工期建筑和生活垃圾的处理23

第六章污染防治对策24

6.1水污染防治对策24

6.2废气污染防治对策24

6.3噪声污染防治对策24

6.4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对策24

6.5环保管理和监测计划25

6.6项目地址的合理性分析25

6.7安全防范措施25

6.8环境保护投资估算25

第七章结论26

7.1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26

7.2大气污染环境影响结论26

7.3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结论26

7.4水污染环境影响结论26

7.5噪声环境影响结论27

7.6项目建设可行性27

附1: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

附2:

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3:

附图2项目总平面布置图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由来

随着环境保护工作的日益重视和**县创建全国生态示范区的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防治法》中“禁止将危险废物混入非危险废物中贮存”的规定,已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医疗垃圾的无害化集中处理已迫在眉睫。

针对**县现有现状——原有配备的焚烧炉由于结构不合理和选址不合适的原因,致使医疗垃圾的焚烧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产生了一定的污染,尤其会产生强烈致癌物质二恶英并排放大量的黑烟。

绝大多数医疗垃圾则与生活垃圾混在一起,在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尤其会污染大气环境和地下水源。

故建设医疗垃圾集中焚烧处理站具有很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根据国务院(98)第253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县建设局委托**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编制本建设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我所在接受委托后,马上收集资料,现场踏勘,向环保主管部门了解有关情况。

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省环境保护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委托审批通知书》(浙环建函[2002]58号)的精神,按照环境评价的技术要求,编制了本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供环保主管部门审查、审批,以期为建设工程实施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1.2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5.15修订);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4.29修订);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29修正);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5.10.20);

(6)国务院第253号令[199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7)《危险废物防治的技术政策》;

(8)《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

(9)**省环保局,浙环开[1999]165号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条例》实施意见的通知;

(10)国家环保局,《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93和HJ/T2.4-1995;

(11)**省环保局颁发《**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程序的通知》;

(12)《**县医疗垃圾集中焚烧处理可行性报告》,**县宁绿环保设备技术经营部,2002.10.8;

(13)《**县医疗垃圾集中焚烧处理方案》,广州金川环保设备有限公司,2002.10;

(14)《关于印发**县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攻坚阶段工作任务的通知》,宁政发[2003]5号,2002.2.28;

(15)**县建设局委托杭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编制本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委托书。

1.3评价目的和原则

1.3.1评价目的

根据项目的可研报告和有关环境监测资料,分析工程在建设期间、建成投入营运期、填埋封场后可能产生的污染因子,估算污染源强,预测可能会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程度及范围,分析存在的环境风险,并从环保角度提出污染防治措施和建议,为项目的建设及运行管理提供环保依据。

1.3.2评价原则

本评价坚持污染物“达标排放”、“三同时”和“总量控制”原则;坚持客观、谨慎的原则。

1.4评价标准

1.4.1环境质量标准

(1)水环境质量标准

根据**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纳污水体白峤港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Ⅱ类水标准,见表1-1。

表1-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部分指标单位:

除pH外为mg/l

水质参数

标准值

水质参数

标准值

pH值

6.0~9.0

硝酸盐(以N计)≤

10

溶解氧≥

6

亚硝酸盐(以N计)≤

0.1

高锰酸盐指数≤

4

氨氮≤

0.5

五日生化需氧量≤

3

非离子氨≤

0.02

化学需氧量≤

15

总磷≤

0.1

石油类≤

0.05

(2)环境空气

评价区域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见表1-2。

氯化氢执行前苏联工作区和居民区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见表1-3。

表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单位:

污染物

SO2(mg/m3)

NO2

(mg/m3)

TSP

(mg/m3)

CO

(mg/m3)

HF

(μg/m3)

标准值

一小时平均

0.50

0.24

/

10.0

20

日平均

0.15

0.12

0.30

4.0

7

表1-3前苏联工作区和居民区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

序号

物质名称

最大允许浓度(mg/m3)

工作区

居民区

最大一次

昼夜平均

1

氯化氢(HCl)

5

0.015

0.015

(3)环境噪声

根据当地环保部门声环境功能区划,建设地环境噪声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的3类标准,见表1-4。

表1-4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类别

等效声级Leq,dB(A)

昼间

夜间

3

65

55

1.4.2污染物排放标准

(1)废水

污水排放执行(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

见表1-5。

表1-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单位:

mg/L,除pH外)

水质参数

pH

CODCr

BOD5

SS

氨氮

磷酸盐(以P计)

一级标准

6~9

100

20

70

15

0.5

(2)废气

医疗废物焚烧炉及废气排放等相关规定执行《危险废物焚烧控制标准》(GB18484-2001),见表1-6,表1-7,表1-8,表1-9。

表1-6焚烧炉排气筒高度

焚烧量(kg/h)

废物类型

排气筒最低允许高度(m)

≤300

医疗临床废物

20

除医疗临床废物以外的第4-2条规定的危险废物

25

300~2000

第4-2条规定的危险废物

35

2000~2500

第4-2条规定的危险废物

45

≥2500

第4-2条规定的危险废物

50

注:

第4-2条除易爆和具有放射性以外的危险废物均可进行焚烧。

表1-7焚烧炉的技术性能指标

指标

废物类型

发烧炉温度()

废气停留时间(s)

燃烧效果

(%)

焚毁去除率(%)

焚烧残渣的热灼减(%)

医疗临床废物

≥850

≥1.0

≥99.9

≥99.99

≤5

表-8危险废物焚烧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极限值

序号

污染物

不同焚烧容量时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mg/L)

≤300(kg/h)

300~2500(kg/h)

≥2500(kg/h)

1

烟气黑度

格林曼I级

2

烟尘

100

80

65

3

CO

100

80

80

4

SO2

400

300

200

5

HF

9.0

7.0

5.0

6

HCl

100

70

60

7

NO2

500

8

汞及其化合物(以Hg计)

0.1

9

镉及其化合物(以Cd计)

0.1

10

砷、镍及其化合物(以As+Ni计)

1.0

11

铅及其化合物(以Pb计))

1.0

12

铬、锡、锑、锰及其化合物

(以Cr+Sn+Sb+Cu+Mn计)

4.0

13

二恶英类

0.5TEQng/m3

(3)噪声

厂界噪声执行GB12348-19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中的III类区标准,见表1-9。

表1-9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单位:

dB(A))

区域类别

昼间

夜间

III类

65

55

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GB12523-90),具体指标见表1-10。

表1-1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单位:

dB(A))

施工阶段

主要噪声源

噪声限值

昼间

夜间

土石方

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

75

55

打桩

各种打桩机

85

禁止施工

结构

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电锯

70

55

装修

吊车、升降机

65

55

1.5评价等级

(1)水环境

项目建成后污水产生量约4.3t/d,水量较少,根据导则有关规定,确定水环境影响评价在三级的基础上进一步简化。

(2)大气环境

安全填埋场在正常情况下无大气污染物排放。

焚烧炉排放的废气,含烟尘、SO2、NO2、CO、HF、HCl、二恶英类等。

各污染因子等标排放量Pi均小于2.8×108m3/h,根据导则规定,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

(3)声环境

建设项目处于2类区域噪声区,项目建成后对周围声环境影响很小。

根据导则,噪声评价等级为三级。

1.6评价内容及重点

1.6.1评价主要内容

(1)调查和监测项目拟建址附近的大气、水、声等生态环境现状,并对现状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分析;

(2)采用类比监测等方法,分析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因子,估算污染源强,预测产生的污染物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分析影响范围和程度,并提出污染防治对策措施;

1.6.2评价重点

重点评价焚烧排放烟气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并兼评水、噪声、固废大周围环境的影响。

1.7保护对象

(1)环境空气:

拟建场址东北方向1000m的雪坡村。

(2)水环境:

纳污水体白峤港的水质。

第二章区域环境概况

2.1自然环境概况

2.1.1地理位置

**县位于浙东沿海、天台山东麓,地处象山港和三门湾之间。

拟建场址地处**城关镇东侧白桥埠头,距城关镇约6公里。

有盛宁线公路在场址南侧通过,交通方便。

项目地理位置具体见附图1。

2.1.2地形、地貌

**县地形属沿海丘陵平原区,地势西高东低,起伏不平。

天台山脉自西向东北绵延入境,西部山峦重叠,东北部亦多山脉。

中部和东部有面积大小不等的海滨冲击平原,山地丘陵面积占74%,海岸线曲折,港湾交错。

河流大多由西向东注入三门湾或象山港。

2.1.2气象条件

**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海洋气候影响,气候温暖湿润,明显具有海洋性气候特点。

雨量分布主要集中在5—7月的梅雨季节和8—9月的台风季节,冬季雨量小。

主要气象要素如下:

年平均气温16.2℃

最热月平均气温(8月)28℃

最冷月平均气温(1月)5.3℃

极端最高气温38℃

极端最低气温-5.2℃

年无霜期230—240d

年平均日照时数1902.7h

年平均降水量1558.4mm

夏季主导风向SSW和SES

冬季主导风向NEN

2.1.3水文特征

该项目拟建场址周围主要水系为白峤港,白峤港主要由白溪和青溪两条溪流汇合而成,其中白溪是**最大的溪流,主流长66.5公里,流域面积627平方公里,年径流总量7亿立方米,水力蕴藏1.407万千瓦。

白峤港位于三门湾西北部尾端,港湾起自白桥埠,狭长似向鼻状,呈东南斜向,纵深11000米,港口宽800米,最狭处雪坡村南仅200米,水深0.5~2米,大潮时通航100~500吨船舶,港湾中部梅岙建有300吨码头一座,年吞吐量为6万吨,是**县主要海运港口之一。

2.1.4地质地貌

场址范围内无大构造体积和不良地质体。

基岩为晶屑凝灰岩,致密坚硬。

总体来说厂区地基稳定。

场址范围出露的地层为洪坡积含块(碎石)亚粘土、残坡积亚砂土及晶屑凝灰岩。

洪坡积含块(碎石)亚粘土分布在沟底,顶部30cm为耕土,厚0~0.3m,渗透系数0.038m/d;晶屑凝灰岩块状构状,致密坚,节理较发育,裂隙大多呈闭合状。

场址内未发现断裂构造和不良地质现象。

场区内整体而言,地下水径流从地热高处向低处排泄,最终汇集于构状处,大部分以表流形式由北向南排泄。

沟谷平坦,排泄缓慢。

雷雨季节,洪水位高出公路路面。

2.2社会环境概况

**,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段,**省东部沿海,象山港和三门湾之间,天台山、四明山山脉交汇之处,计划单列市**市属县。

全县下辖17个镇乡,人口58.3万,总面积1931平方公里,海岸线176公里,滩涂2.6万公顷,山林12万公顷,耕地3.5万公顷。

**具有悠悠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自然景观,是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开篇地。

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生息劳作,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始建**县,至今已有1700余年历史。

境内山川秀丽,气候温和,旅游资源丰富。

县北南溪温泉藏于深山奇幽之处,是全国三大著名温泉之一;雁苍山,气势雄伟,为**市新十景之一;县南莲头山冷泉,能疗关节炎等症,自清于今,民间作“仙水”治病,久盛不衰。

**人杰地灵,名士辈出。

古代有藐视灭十族之灾的方孝孺、率众起义的农民领袖王锡桐;现代有“左联”五烈士之一柔石、国画大师潘天寿、著名画家应野平,等等。

改革开放以来,**县国民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走在了全省前列。

农业资源丰富,山有竹木茶桑果之盛,海有鱼虾蟹贝藻之丰,誉称浙东鱼米之乡;全县海洋水产养殖面积达21.8万亩,为**省海水养殖面积第一大县;“望海茶”、“望府银毫”茶叶为全国优质名茶,对虾、泥螺、蛏子等水产品闻名海内外。

**社会经济和城市综合实力增长迅速。

2001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68.2亿元,财政收入7.1亿元。

**对外经济贸易快速发展,2001年全县进出口贸易额达到2.35亿美元,其中出口2.11亿美元。

全县已形成以**经济开发区、科技工业园区、新兴工程园区、模具城为重点,全方位、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利用外资的质量、效益和水平进一步提高。

到2001年底,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225家,项目总投资3.8亿美元,实际直接利用外资突破1亿美元。

目前,全县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经营状况良好。

2001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162.4亿元,同比增长15%,外贸自营出口2.11亿美元,经济外向度达39%。

目前,全县共有工业企业4100余家,形成了机械设备、模具制造、家用电器、塑料橡胶和金属制品、五金阀门、文体用品、纺织服装、食品、化工、汽车配件十大类为主体的工业经济格局,一批企业和一批产品脱颖而出,饮誉国内外市场,拥有双林集团、天明电子、金海化工、豹王电池、志清阀门等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拥有一休牌童装、爱妻牌压力锅、大梁山牌啤酒、西林牌液压搬运车等省级以上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通讯发达。

同三线高速公路和规划中的沿海铁路纵贯县境,34省道甬临线是一级公路,和盛宁线、象西线组成陆路交通主骨架,县城距**机扬64公里,离北仑港80公里。

5000吨级强蛟码头投入使用,北通**、上海、大连,南达温州、厦门、香港,水陆客货周转能力大大提高。

程控电话容量达到10.9万门,移动电话、无线电话、传呼均与全国联网。

电力充足,水资源丰富,劳动力素质高,服务优良。

开放的**正按照**市副中心城市规划的要求,大踏步向一个现代化中等城市迈进。

目前,全县上下共同致力于“重科教、强工贸、兴山海、治水患、美环境”,一心一意抓经济,努力把**建设成一个经济结构合理、综合实力较强、社会文明安定、环境优美整洁、人民生活水平全面达到小康的生态型经济强县。

2.3项目建设地环境概况

为了解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状况,本环评对其周围的水、大气、声、生态环境及污染源状况进行了调查。

2.3.1水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县环保监测站2003年5月的监测结果(见表2-1),断面1-1水质较好,除氨氮超标外,其余指标均符合II类水体的要求。

断面2-2氨氮和总磷均超标,其余指标符合II类水体的要求。

表2-1水环境现状监测结果(单位:

mg/L,除pH外)

水质参数

pH

DO

CODMn

BOD5

氨氮

总磷

石油类

断面1-1

6.39

7.83

0.58

0.50

1.64

0.055

<0.05

断面2-2

6.68

7.15

2.0

1.37

1.18

0.256

<0.05

II级标准

6~9

6

4

3

0.5

0.1

0.05

2.3.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根据**县城关镇2002-2003年部分大气监测原始数据,该区域环境空气监测数据见表2-2。

表2-2**县城关大气常规监测监测结果

项目名称

日期

TSP

(mg/m3)

SO2

(mg/m3)

NO2

(mg/m3)

2002(平均值)

0.095

0.013

0.008

2003.1

0.124

0.0057

0.014

2003.2

0.125

0.0096

0.016

2003.3

0.114

0.0069

0.014

从表2-2来可知,监测结果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进行比较,监测因子SO2、NOX、TSP均未出现超标现象,且浓度都很低,远低于任何一次标准浓度。

说明在项目拟建区得大气环境质量良好,污染物本底值很低。

这主要由于该项目拟建区周围1公里范围内无居住点,平时人类活动较少,且该区域环境空气现状良好。

2.3.3声环境质量现状

(1)声环境监测

为了解拟建场址地声环境状况,本环评对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进行了监测。

车辆方法按《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方法》进行,各测点地监测结果见表2-3。

表2-3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单位:

dB(A)

测点

测点位置

昼间

夜间

1

拟建场地东侧

53.3

42.5

2

拟建场地南侧

53.9

48.6

3

拟建场地西侧

57.2

44.5

4

拟建场地北侧

52.1

42.9

(2)声环境评价标准

采用《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的3类标准,即昼间65dB,夜间55dB。

(3)声环境现状评价

根据现状监测结果:

拟建场址本底现状昼间52.1~57.2dB(A),夜间为42.5~48.6dB(A)。

对照评价标准,各测点现状均基本满足相应标准要求。

其中拟建场址南侧由于受**县生活废弃物处理场的影响,监测值略有偏高,该区域人类干扰较少,故声环境背景较好。

2.3.4生态环境现状

**县地处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暖湿润,雨季集中在夏、秋两季,无霜期较短,日照数在1300~1600h之间。

该地区土质以偏酸性黄壤为主。

由于**县为滨海地带,故受海洋气候影响较大。

根据中国植被区划,该地区植被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区域,为典型底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部亚热带。

该地区以常绿阔叶林为主,间或暖性针叶林和荒地灌丛。

该地区常绿阔叶林基本建群以壳头科、樟科为主。

在上层乔木层中,青冈属、棱属、木荷属、石栎属为优势种,在亚乔木层中则以樟科占优,而下层灌木层中则常见山茶属、柃属。

该地区常绿阔叶林群落盖度为0.3~0.5,物种丰富度指数较高,群落结构较为负责多样,抗逆性强。

该地区也有一定量暖性松林——马尾群落地存在。

马尾松多于一些常绿树种如青冈、石栎等共同存组成建群种,下层以低矮的灌木及灌草丛组成。

群落结构单一,物种结构简单,随演替的逐渐深入而逐步为常绿阔叶林所取代。

总体来看,该地区植被状况良好,人为干扰较少,植被覆盖率高。

植物群落呈镶嵌性分布,事物网结构稳定,物质及能量流通顺利,系统运作正常。

2.3.5周围污染源状况与分析

本项目周围主要的污染源主要是南面的**县生活废弃物处理场,该处理场的库容为100—120万m3,规划使用年限为15—20年。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县生活废弃物处理场各年份规划垃圾填埋量,填埋气体、甲烷、氨气、H2S、CODcr等产生量见表2-4。

表2-4**县生活废弃物处理场不同年份各污染物产生量

年份

垃圾量

(万t/a)

填埋气体

(Nm3/a)

甲烷

(Nm3/a)

NH3

(t/a)

H2S

(t/a)

CODcr

(t/a)

2000

6.21

56.7

11.3

5.38

0.55

204.3

2005

7.41

265.6

32.8

35.35

3.62

713.8

2010

8.84

378.1

189.1

71.89

7.28

1148.3

2020

12.59

439.0

219.5

164.67

16.85

1049.4

**县生活废弃物处理场产生的污染物对周围环境比较敏感的是甲烷、氨气、硫化氢等填埋气体和渗滤液。

填埋气体可能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我们对杭州市第一垃圾填埋场(天子岭垃圾填埋场)进行了调查。

杭州市第一垃圾填埋场(天子岭垃圾填埋场)填埋有效库容540万m3,设计使用年限13年。

工程于1991年6月正式投入运行,已实现了500多万t城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

根据杭州市第一垃圾填埋场作业区和生活区大气监测点1992~2000年历年监测资料表面,生活区NH3和H2S浓度除1994年以前出现相对较高外,1994年至2000年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且基本控制在前苏联居民区中有害物质最大允许浓度范围之内;作业区H2S、NH3和TSP浓度近几年基本维持相对稳定的趋势,其各年监测值均符合《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规定的相应标准。

杭州市第一垃圾填埋场自1998年收集填埋气体利用于发电后(其气体收集率约70%—80%),场区及周围空气环境质量有明显改善,场区空气中CH4达到安全生产范围,不存在爆炸危险,填埋场臭味有明显改观。

通过类比,本环评认为**县生活废弃物处理场只要做好填埋气体的收集和周围场地的安全工作,无组织排放的甲烷等气体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大的影响。

目前,**县生活废弃物处理场渗滤液每天的产生量约205m3,场址地下水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而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