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26048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76.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绿色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绿色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绿色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绿色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绿色施工方案.docx

《绿色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施工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绿色施工方案.docx

绿色施工方案

绿色施工方案

一、现场管理措施

1.严格执行国家建设部、建委关于“文明施工”的有关条例,争创“市级文明安全工地”。

施工现场实行封闭式管理,围挡坚固、严密,高度为2m。

施工现场的大门和门柱要牢固美观。

施工工地在围挡入口处设置统一式样、统一规格的施工标牌,标牌写明工程名称、施工单位、施工范围、项目负责人、联系电话、开竣工日期等。

大门内有施工现场总平面图、安全生产、消防保卫、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制度板。

标牌面积为1×1m,字体仿宋体,标牌底边距地面1.2m。

2.施工区域、办公区域和生活区域有明确划分,设标志牌,明确负责人。

施工现场和生活区要进行绿化。

办公室、宿舍和更衣室要保持清洁有序。

施工区域内不得晾晒衣物被褥。

2.建立建全文明施工组织机构及责任制,对施工的全过程,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管理人员责任制,强化文明施工管理。

推行现代管理方法,科学组织施工。

3.组织全员进行“文明施工”教育,提高文明施工认识,作到每个施工人员达到懂法、守法,共同创造便民利民不扰民的良好社会环境。

使职工有较高的文明意识,较强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4.所有管理人员统一着装与社会人员有严格区别,以保证社会人员的安全;管理人员全部佩戴胸卡,以落实文明施工责任制。

5.施工现场设有施工日志和施工管理各方面专业资料,其中对现场管理中所发生的各种问题有记录,有处理措施和处理结果。

6.与施工区域周边地区的单位保持经常的联系,随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随时纠正与防止违反规定的事情发生,提高企业的声誉。

7.施工期间确保社会交通通畅,对临时便线要有照明装置。

8.对施工车辆及土方运输车辆出现场设置专人拍土、清洗轮胎,并有清扫人员,确保不遗撒,对施工及生活垃圾做到及时清运。

9.路口、施工现场出入口设专人指挥、监护;

10.施工现场内达到整洁、卫生,合理组织材料进场,减少现场材料堆放量,按平面布置图分别标识整齐码放,不在施工区外堆料堆物。

二、资源节约

2.1节约土地

1、施工现场物料堆放应紧凑,施工道路宜按照永久道路和临时道路相结合的原则布置,减少土地占用;如施工现场场地狭小,需选择第二场地进行材料堆放、材料加工时,应优先考虑利用荒地、费地或闲置的土地。

2、挖出的废土,有场地堆放的应提前进行挖添平衡计算,或与临近施工场地之间的土方进行资源调配,尽量利用原土回填,做到土方量挖填平衡。

因施工造成裸土的地块,应及时覆盖沙石或种植速生草种,防止由于地表径流或风化引起的场地内水土流失。

施工结束后,应恢复其原有地貌和植被。

2.2节能

1、施工现场应在各项施工活动和工序中,做好电机节能、余热利用、能量系统优化、绿色照明、办公节能以及节能监测和服务体系建设等工作,优化使用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采用低能耗施工工艺,充分利用可再生清洁能源。

2、建设工程临时设施的节能由改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提高空调采暖设备和照明设备效率来分担。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参照《公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1—621—2005执行。

3、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执行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标准的通知》和北京市的有关规定,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26℃,冬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高于20℃。

空调运行期间应关闭门窗。

4、室外照明宜采用高强度气体放电灯,办公室等场所宜采用细管荧光灯,生活区宜采用紧凑型荧光灯。

在满足照明的前提下,办公室节能型照明器具功率密度值不得大于8W/m

5、宿舍不得大于6W/m2,仓库照明不得大于5W/m2。

6、建设工程施工用电必须装设电表,生活区好施工区应分别计量;用电电源处应设置明显的节约用电标识;同时,施工现场应建立照明运行维护和管理制度,及时收集用电资料,建立用电节电统计台帐。

针对不同的工程类型/如住宅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厂房建筑、仓储建筑、设备安装工程等进行分析、对比,提高节电率。

照明运行维护和管理制度应执行《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相关规定。

7、施工现场有条件时可利用太阳能作为照明能源,办公区、生活区宜安装太阳能装置提供生活热水。

8、建筑材料的选用应缩短运输距离,减少能源消耗。

2.3节水

1、建设工程施工用水必须装设水表,生活区和施工区应分别计量。

施工现场应及时收集施工现场的用水资料,建立用水节水统计台帐,并进行分析、对比、提高节水率。

2、施工现场用水器具必须符合《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164-2002)标准中的规定及《节水型产品技术条件与管理通则》GB/T18870的要求。

如;盥洗池、卫生间采用节水型水龙头低水量冲洗便器或缓闭冲洗阀等,推广使用变频泵等节水器具,提倡使用环保型移动厕所好和冲厕技术。

3、建设工程施工中抽取地下水不仅不利于地下水资源的保护,还会不同程度地形成人为的地质灾害,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施工降水应遵循保护优先、合理抽取、抽水有偿、综合利用的原则,优先采用连续墙、护坡桩+桩间旋喷桩、水泥土桩+型钢等帷幕隔水施工方法,隔断地下水进入施工区域。

因特殊情况需要进行降水的工程,经过专家评审并通过后,可以采用管井、点井等方法进行施工降水。

进行施工降水应当安装抽排水计量设施。

4、制定合理的地表雨水径流计划,最大程度降低地表径流,减少雨水径流的流量和流速,通过采用可渗透的管材、路面材料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增加现场雨水径流的渗透量,使雨水能回渗入地层,保持水体循环。

有条件时应收集地面雨水再利用。

5、应对施工现场的污、废水等非传统水源进行综合处理,努力提高水循环利用率,减少污、废水排放量。

2.4节约材料与资源利用

1、架设工艺及模板支护等专项方案应予会审、优化,合理安排工期,加快周转材料周转使用频率,降低非实体材料的投入和消耗;推广先进工艺、技术,降低材料剪裁浪费;合理确定商品混凝土掺和料及配合比,降低水泥消耗。

2、统计分析实际施工材料消耗量与预算材料消耗量,有针对性地制定并实施关键点控制措施,提高节材率;建筑钢筋损耗率不宜高于预算量的2.5%,混凝土实际使用量不宜高于图纸预算量。

3、在施工期间,应充分利用场地及周边现有或拟建道路、给水、排水、供暖、供电、燃气、电信等市政设施、场地内现有建筑物或拟建建筑物的功能,减少资源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再利用率,节约材料与资源。

三、环境保护

3.1扬尘污染控制

1、施工现场主要倒也应首先考虑利用场地及周边现有或拟建道路,场地硬化时,应根据用途进行处置。

如:

走重型车辆道路可采用可重复利用的承重砖(构件)进行处理;一般走道,可铺设可重复利用的渗水砖;裸土的地块应及时进行覆盖或种植速生草种。

施工现场应尽量减少土方开挖量和土方转运频次,有场地堆放条件的应提前进行挖填平衡计算,减少施工现场的土方存放量。

2、根据《北京市建设归纳过程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标准》(DBJ01-83–2003),从事土方、渣土和施工垃圾的运输,必须使用密闭式运输车辆。

施工现场出入口处设置冲洗车辆的设施,出场时必须将车辆清理干净,不得将泥沙带出现场。

3、对施工现场、施工周边环境,应进行适当的绿化和美化工作,改善施工现场环境。

4、根据《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47–2004),建设单位在机械能拆除房屋的施工作业7日内,应向环境卫生管理局申请办理等级备案手续;房屋拆除施工作业前,施工单位应当制定房屋拆除施工方案,房屋拆除施工方案应当制定清理积尘、拆除体洒水、设置隔档等防止施工扬尘等措施。

拆除施工现场应当设立垃圾渣土存放场地,并及时清运。

垃圾渣土运出房屋拆除施工现场时,应按照批准的路线和时间到指定的销纳处理场所倾倒。

5、施工现场使用预拌混凝土应按照北京市有关规定执行,对工程浇筑剩余的预拌混凝土要进行妥善再利用,严禁随意丢弃。

3.2废气排放控制

1、施工车辆、机械设备等应定期维护保养,使其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车辆尾气中有害物质成分的含量(如:

选用清洁燃油、代用燃料或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和高效燃料添加剂等)。

2、防止大气污染

1).土方施工时沟槽设密封式围挡,施工土方要覆盖处理。

2).工地出口处,设清洗池,运输车辆驶出施工现场要将车辆和槽帮冲洗干净,防止车辆带泥出场。

从事土方、渣土和施工垃圾的运输,必须使用密闭式运输车辆,防止路上遗洒。

3).所有工地道路采用铺设砂、石等硬化措施,洒水压尘。

结合规划合理安排临时道路。

4).本工程各类管线开挖时,弃土要集中存放,并采取覆盖或洒水降尘措施。

5).遇有4级以上大风天气,停止土方施工,并做好遮盖工作。

6).垃圾、渣土要及时清运,严禁凌空抛洒垃圾、渣土。

7).施工现场设专人负责扬尘治理工作,成立文明施工保洁队,由环保员及各段施工工长负责,配洒水设备,并进行洒水降尘工作。

8).现场生活区的锅炉、茶炉、大灶设有消烟除尘设备,使用清洁燃料。

9).施工现场使用预拌混凝土。

水泥、石灰和其他易扬尘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安排在库内存放或严密遮盖。

施工现场搅拌机的机棚必须封闭,并配备有效的降尘防尘装置。

3.3水土污染控制

1、施工现场污水排放应达到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要求。

施工现场宜采用环保移动厕所、微生物处理机和可进行酸碱综合处理污水的先进设备及污水处理技术,定期委托清运单位及时清理。

清运单位须持有相关部门批准的废弃物消纳资质证明和经营许可证;

2、防止水污染

1).搅拌机前洗车沉淀区的废水不得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经二次沉淀后循环使用或用于洒水降尘。

2).生活区临时食堂,设简易有效的隔油池,加强管理,定期掏油,防止污染。

3).生活废水不得直接排入农田、灌溉渠及河道,生活区污水实行暗排放。

4).施工期间施工物料如水泥、油料、化学品的堆放严格管理,防止物料随雨水径流排入地表造成污染。

3.4噪声污染控制

1、减少施工噪声影响,应从噪声传播途径、噪声源入手,减轻噪声对施工场地外的影响。

切断施工噪声的传播途径,可以对施工现场采取遮挡、封闭、绿化等吸声、隔声措施,从噪声源减少噪声,鼓励采取先进的施工工艺,选用噪声标准较低的施工机械、设

备,对机械、设备采取必要的消声、隔振和减振措施,同时做好机械设备日常维护工作。

施工现场场界噪声应符合下表规定。

3.5施工阶段噪声限值表

施工阶段

主要噪声源

噪声限值(dB)

昼夜

夜间

土石方

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

75

55

打桩

各种打桩机等

85

禁止施工

结构

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电锯等

70

55

装修

吊车、升降机等

65

55

3.6施工固体废弃物控制

1、建筑垃圾是主要的固体废弃物,其主要物质是:

土、渣土、散落的砂浆和混凝土、剔凿产生的砖石和混凝土碎块、打桩截下的钢筋混凝土桩头、金属、竹木材、装饰装修产生的废料、各种包装材料和其他废弃物等。

鼓励施工单位将施工、拆除和场地清理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将其中可直接再利用或可再生的材料进行分类回收、再利用。

四、职业健康与安全

4.1场地布置及临时设施建设

1、办公区的布置应靠近施工现场或设在施工现场出入口,确保在施工坠落半径和高压线安全距离之外;如因条件所限办公设置在坠落半径区域内,必须有可靠防护措施。

生活区宜布置在施工现场以外,生活区必须统筹安排,合理布局,满足安全、消防、卫生防疫、环境保护、防汛、防洪等要求。

2、现场临时设施的建设要达到市建委颁布的验收规范,保证使用安全。

施工现场办公、生活临时设施的设置执行《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生活区设置和管理标准》(DBJ01—72—2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