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精品题库人地协调发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23664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精品题库人地协调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地理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精品题库人地协调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地理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精品题库人地协调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地理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精品题库人地协调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地理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精品题库人地协调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精品题库人地协调发展.docx

《地理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精品题库人地协调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精品题库人地协调发展.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理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精品题库人地协调发展.docx

地理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精品题库人地协调发展

第四章人地协调发展

第一部分五年高考题荟萃

2009年高考题

(09年全国卷文综Ⅰ第10题)

我国南水北调方案中涉及的某水源地总面积约94700km²,表1为该地区域部分土地覆盖类型面积构成,下图示意该区域部分土地覆盖类型的地形构成。

表1部分土地覆盖类型面积构成

类型

箭竹及灌丛

阔叶林

旱地

水田

石砾地、裸地

高山灌丛草甸

比重(%)

28.90

25.30

10.40

3.10

5.70

1.保护该水源地山地阳坡生态环境应采取的主要对策是()

A.保护高山灌丛B.防止水土流失

C.维持林地的采育平衡D.扩大梯田面积

答案B

(09年全国卷文综Ⅱ第2题)

2.近期研制出利用玉米叶片加工、编织购物袋的技术,这种购物袋易分解且物美价廉,以该种购物袋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同类产品,对环境保护的直接作用是()

A.减轻大气污染B.减轻“白色污染”

C.促进生物多样性D.减轻酸雨危害

答案B

(09年北京文综第2,3题)臭氧层保护是当今全球最重要的环保议题之一。

下图反映了9月份30°S~80°S平流层臭氧总量多年变化状况则随年份的推移,

2.臭氧总量()

A.最大值所在位置南移

B.随维度的增高而递减

C.在高纬地区递减明显

D.随大气CO2浓度而增

答案C

3.平流层臭氧总量多年变化状况臭氧总量减少直接导致()

A.太阳紫外线辐射减小B.平流层气温降低

C.酸雨区面积缩小D.地面辐射强度减弱

答案B

(09年福建文综第9题)

近年来,苏州市沿江地带形成以冶金、能源、纺织、化工、粮油等基础产业为主的产业群体。

下图中的Ⅰ、Ⅱ、Ⅲ示意苏州市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走廊。

4.促进Ⅲ走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A.建设具有功能结构趋同的城市群

B.进一步推进原有单一的重化工业发展

C.加强重化工业与港口工业的新技术应用,促进产业升级

D.依托当地的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冶金与能源等产业

答案C

(09年浙江文综第2,3题)专家认为,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等原因,预计到2100年全球平均增温,这对地球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完成。

5~6题。

5.对全球变暖的环境响应,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热带地区降水减少;海平面上升

B.灾害性天气频繁,中国自然带北移

C.洋流发生变化;大部分动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改变

D.北欧影响最大:

北半球亚热带地区降水增多

答案B

6.在节能减排中,公众可参与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行动是()

A.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B.采用节水措施;开发利用无污染能源

C.多种水稻;充分利用风能

D.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自备购物袋

答案A

(09年江苏地理第9,10,11,17,18题)

图5是某区域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示意图。

读图回答7~9题。

7.图中字母含义表述正确的是

A.a表示污水处理,b表示污水收集

B.a表示污水排放,b表示污水处理

C.a表示水的利用,b表示水的污染

D.a表示水的污染,b表示污水处理

答案A

8.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要求增大供水量,可采取的措施有()

A.减少区内水体蒸发量B.增加区内降水量

C.提高区内水资源重复利用率D.增加地下水储量

答案C

9.如果区内某水体发生了富营养化,可行的治理措施是()

A.增加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B.减少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

C.减少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D.增加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

答案A

2009上海国际车展上,展出的新能源车型和清洁能源车型比以往任何一届都多。

据此回答10~11题。

10.若新能源车被广泛使用,将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A.缓解城市交通压力B.减轻大气污染

C.促进经济快速发展D.提高能源利用率

答案B

11.若现阶段大量使用清洁能源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将会产生的影响是()

A.缓解土地荒漠化B.加剧粮食供应紧张局面

C.减轻耕地压力D.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

答案B

(09年上海文综第14题)

12.2009年3月28日晚上8时30分至9时30分,全球上千座城市,数千万人参与了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的熄灯活动。

该活动的主旨是()

A.节约用电B.观察星空C.宣传环保D.纪念爱迪生

答案C

(09年山东文综第26(3,4)题)

13.充分认识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图7为该地区某地生态农业模式图。

读图回答第(3)题.

(3)分析在当地农村推广使用沼气对农业生产、生活及生态的意义。

(8分)

图8为A地所在省、浙江、广东及全国2001~2008年第二产业占各自GDP比重的变化

目。

读图回答第(4)题。

(4)比较分析A地所在省第二产业比重变化的特征。

(4分)对该省工业的发展,有人提出今后应大力发展外向型农副产品深加工工业。

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

(3分)

答案(3)对农业生产:

提供能源、沼肥、沼液、沼渣,有利于农林牧渔业的发展;对生活提供燃料,充分利用废弃物,净化居住环境,对生态:

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

(4)2001-2006年持续增长,2007、2008年略有下降,

低于浙江和广东,但高于全国。

答案一:

赞同。

理由:

农副产品种类丰富,劳动力充足,靠近港澳台位置优越;与台湾合作前景好,著名的侨乡。

答案二:

不赞同。

理由:

技术水平较低,资金较缺乏,山地丘陵区交通不便。

(09年海南地理第21,23题)

14.图6是某海湾围海造地前后的对比图。

指出围填海前后的变化,并就其中一项变化,说明其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10分)

答案围填海前后的变化:

湿地消失、山林被破坏、海滩消失、新增人造大堤和填海土地、海湾消失等。

负面影响及对策:

(8分)(选任何一项变化,负面影响答对得4分,对策答对得4分。

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评

湿地消失——负面影响:

影响生物多样性、海洋生物繁殖和鸟类栖息。

对策:

在新生土地上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可建设人工湿地和水域。

山林被破坏——负面影响:

填海采石场破坏山林景观,诱发岩坡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对策:

对岩坡进行生态恢复,结合工程措施,防治崩塌、滑坡灾害。

海滩消失——负面影响:

造成海滩旅游资源破坏。

对策:

利用新增围海大堤和土地资源,开发新的旅游项目,可营造人工湖泊和人工沙滩。

新增人造大堤和填海土地——负面影响:

大堤容易造成排水不畅、诱发次生盐碱(渍)化。

对策:

开挖人工湖泊、降低水位以及加强围填海区抗洪排涝能力等。

海湾消失——负面影响:

海湾渔业和养殖业迁出,影响渔民的生产生活。

对策:

应通过合理的补偿安置,解决该区域渔民的生产生活问题。

2005---2008年高考题

一、选择题

1.(08全国卷Ⅱ9~11)对下列各地区环境问题叙述不正确的是()

A.西北草原退化B.东北平原土壤酸化

C.华北平原土壤盐渍化D.南方丘陵水土流失

答案B

2.(06广东6)对冰川加速融化产生的结果表述错误的是()

A.可以改变当地地貌B.可以加速水土流失

C.从长远看,可以改善灌溉条件D.增加了灾害危险

答案C

3.(06广东7)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技术进步能解决人类面临的所有问题B.人类的发展来自于对自然的征服

C.人类活动都会对生物体带来灾难D.人类对自然的维护就是对自身的保护

答案D

二、综合题

4.(08山东32)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下图是我国2006年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图(一次能源指在自然界现成存在,不改变其形态就可直接取用的能源)。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示能源消费结构下,能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大气环境问题有哪些?

(2)水能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可再生能源,说明在其开发利用过程中应注意的环境问题。

答案

(1)总悬浮颗粒物增多,导致空气质量下降;CO2增加,增强温室效应;SO2等酸性气体增多,导致酸雨蔓延。

(2)生态系统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质变化(水污染);对地质环境的不良影响(泥沙淤积、地震、滑坡等)。

5.08江苏30—D)下图为“1951~2000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受沙尘暴影响强度比例统计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北部受沙尘暴影响强度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2)北京市受沙尘暴影响的强度总体上为度。

我国北部的沙尘暴多发生在季,主要是因为该季节我国北部地区气候,植被稀少,且常有天气系统活动,风力强劲。

(3)首钢集团的搬迁使北京市的大气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首钢搬迁所运用的主要环境管理手段是(填选项字母)。

A.行政手段B.法规手段C.经济手段D.教育手段

(4)为贯彻“绿色奥运”理念,你认为进一步改善北京市的大气环境质量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

(1)由西向东逐渐减弱

(2)轻春干燥(少雨)冷峰(3)A(4)改善能源结构;控制废气排放;植树造林;加强风沙地区的生态建设。

6.(08广东37)我国东南部某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

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4)题。

资料一:

气溶胶粒子是指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它们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悬浮体。

大气中某些气溶胶粒子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形成混浊天气现象,造成大气污染。

资料二:

 

(1)该市混浊天气出现日数最多的是月,出现日数最少的是月。

(2)出现混浊天气的主要原因是(填正确项字母)。

A.大量工业废气的排放B.交通运输工具的增多

C.连续的阴雨天气D.近地面存在逆温现象

E.城市森林覆盖率高

(3)该市SO2污染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分析原因。

(4)防治该市大气污染可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

(1)127

(2)ABD

(3)空间分布特点:

工业区工业污染比重大(主要集中在工业区)原因:

工业区污染源多(主城区和其他区工业污染源少)。

(4)措施:

①控制污染源;②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③使用清洁能源;④健全环境法规(加强环境执法)。

7.07江苏34)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江苏省正在加快开发沿海产业带。

能源工业是沿海产业带开发的主要方向之一。

图1为“江苏沿海产业带位置图”,图2为“江苏沿海产业带简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图2

(1)图2a、b、c三处中,风力发电场最宜建在处,主要原因是、

(2)沿海建设风力发电场最有可能产生的影响是(填代号)。

A.大气污染B.水污染C.影响鸟类栖息D.影响沿海气候

(3)沿海产业带新建的火电站宜选择在港口附近,主要原因是。

(4)田湾核电站二号机组已于2007年5月成功实现首次并网发电。

请简要分析江苏发展核电的主要原因。

答案

(1)b风能资源丰富用地条件较好

(2)C

(3)利用海运条件运进煤炭资源

(4)江苏经济发达,用电量大;常规能源资源缺乏;核电是清洁能源(新能源)

8.(07广东37)某沿海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快速推进,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材料见下图。

雨频率年际变化该地区污水排放量变化

根据所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4)题。

(1)1998年以后,该地区酸雨出现频率的变化趋势是。

(2)1999年以后,该地区赤潮发生次数明显增多,其主要原因有(填正确项字母)。

A.潮汐与洋流作用加剧B.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

C.热带气旋活动频繁D.生活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