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湖职校度工作总结及度工作安排.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225728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64.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西湖职校度工作总结及度工作安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东西湖职校度工作总结及度工作安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东西湖职校度工作总结及度工作安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东西湖职校度工作总结及度工作安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东西湖职校度工作总结及度工作安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西湖职校度工作总结及度工作安排.docx

《东西湖职校度工作总结及度工作安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西湖职校度工作总结及度工作安排.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东西湖职校度工作总结及度工作安排.docx

东西湖职校度工作总结及度工作安排

坚定方向,探索前进,在改革中促进发展

——2012年工作总结及2013年工作要点

武汉市东西湖职业技术学校

2012年,在上级各部门大力支持下,我校确立了“坚定思路、夯实基础、提升队伍、探索举措、强化管理”20字的工作思路,各项改革工作稳步推进:

继续推行专业化管理,尝试专任教师竞聘上岗模式;学生管理工作取得实效,校企合作与重点专业建设继续深化,电子、数控等五大专业相继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以“工学结合”为主的模式改革初显效果,学生职业技能在以实训实习教学为主的模式下稳步强化;招生工作与毕业就业等工作顺利完成,招生1656人;示范校和重点专业建设按照《实施方案》和《任务书》落实推进,任务完成率较好,形成阶段性成果20个;生产性基地建设取得进展,在区政府的支持下,基础建设基本完成,企业签约,进驻园区;校园基础能力建设成效明显,校园功能分区取得阶段性成果,新食堂宿舍楼开始动工。

本年度,学校取得一系列荣誉:

1月,获得“武汉市首批群众满意中小学”称号;5月,获得“市级语言文字示范校”称号;5月,被中共武汉市委教育工委、武汉市教育局授予“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法律进学校”活动先进集体称号;6月,被武汉市教育工委授予“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9月,被武汉市教育局、人社局授予“教育系统师德建设十佳集体”称号;10月,获得省级“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称号;12月,通过了武汉市教育系统“五星级民主管理”评估。

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校重点工作及取得的成效

(一)明确方向,坚定发展思路

1.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教学与生产相结合

学校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在保证完成学历教育的同时,推行职业技能培训和教产结合服务。

(1)对外培训规模逐渐扩大

全年为社会(从业人员、社会人员、退役军人)进行工程机械驾驶培训,至11月份,累计培训近200人,考证276人,复审87人。

企业内电工作业人员职业技能鉴定结业32名。

承担东西湖区劳动就业局组织的出租车驾驶人员培训、考核600人。

与武汉力硕职业培训学校联合办学,建设了工程机械驾驶培训基地,大量学员将进入。

学校建立技能鉴定站事宜已开始前期摸底工作,并聘请专家来校指导。

与区民政局保障科联系关于养老护理员培训工作,经过护理专业教师的努力,实施性教学计划已完成。

我校被武汉市劳动就业管理局确定为2012年度技能培训定点单位,学校四大专业涉及六个工种的培训工作将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6月,被武汉市人事局和财政局授予职业技能培训定点单位。

(2)教产结合服务社会和学生

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培训学生。

各专业教产结合项目和校中厂提供实习(生产)岗位600个,为企业和社会生产,为师生提供免费纯净水,轮训学生1840人次(一周以上),对外承接加工、改造等生产服务业务,生产产品(工件)数万余套(件)。

纯净水生产线为食品专业轮训学生260人次,加工中心为数控专业轮训学生300人次,吉利航汽车修理厂、校内汽修实训厂为汽修专业轮训学生350余人次,校园超市为物流专业轮训学生500人次,各种外出演出活动和幼儿园教学为学前教育专业提供400人次实习机会。

其中纯净水生产线年生产量为50944桶,汽修专业制作93副乒乓球桌、5副篮球架、防护罩50套、简易砂轮机20台。

2.以学生为中心,强化德育队伍建设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高团队业务能力

——校内与校外培训。

邀请了市、区著名德育专家来校进行班主任工作讲座,交流和探讨学习,先后组织班主任45人次参加市级以上德育工作培训,组织了15人次德育主任外出考察学习。

通过培训考察,开拓了他们的德育工作视野,学习了先进的德育管理理念与方法,对我校德育工作有比较明显的指导效应。

下一步拟邀请区内区外专家蹲点指导学生工作。

——案例交流。

我学校把案例交流作为德育工作交流的主要方式,对典型事例进行总结,提炼,形成案例,并组织班主任定期研讨交流。

本年度编写了学生管理工作案例12篇,极大提高了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使德育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竞赛活动。

开展了主题班会展示课观摩竞赛活动,各专业进行预赛,推荐优质课参加全校展示比赛,所有参赛者都精心策划,准备,制作课件,呈现了较高的水平,实现了活动的有效性,提高了组织、策划能力。

——德育队伍获奖情况。

本学年有2人被评为省职业院校优秀班主任,2人被评为市中职学校优秀班主任,1人被评为市师德先进个人;德育论文获省级一等奖1篇、三等奖2篇,市级一等奖3篇、二等奖2篇。

(2)强化日常行为管理,对接职业道德教育

——细致管理,制度育人。

在这方面,有两大特点。

一是精细化管理。

从管理内容上来看,涵盖考勤、卫生、活动、寝室等若干方面,共计有24套德育工作机制和预案。

从获得信息的来源来看,有报告、统计、巡查和抽查,比如学生考勤管理方面,班主任每天将信息通报给专业德育主任,德育主任根据通报进行核实,再统一上报政教处汇总,政教处组织人员复查、抽查,并将结果予以公布,每周进行考勤数据分析,横向比较各专业数据,纵向对比本专业的考勤情况,指导专业考勤管理。

从安全检查形式上来看,实行安全检查日报表制,由各专业填报,政教处汇总,及时发现、整改安全隐患。

二是制度化、企业化管理。

我们推行“上学如上班,上课如上岗”的理念,逐渐按照企业化要求管理学生。

这种要求贯穿学生在校学习时段,进出校门必须出示有效证件,上课、到办公室必须亮明身份,符合企业“员工”和“学生”身份要求,遵守实训规程和社交礼仪,德育评价中还有来自实训指导老师的等级评定,力争全面真实的反映学生的岗位意识和能力。

——正面教育,心理疏导。

我们感受到了“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其身心发展规律,帮其树立信心带来的好处。

在实际工作中,不挫伤学生自尊心,了解原因,帮助学生分析利弊,以朋友的口吻给学生以建议与期望。

坚持激励、肯定的方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对少数学生采取跟踪管理的模式,定期进行谈话,了解学生进步情况。

多鼓励,少批评,多帮扶,少指责,鼓励班主任和教师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创造条件将其优点表现出来。

在这一块,我校最大的特色是让大量的学生参与到日常管理中来。

各专业各班推行“今天我是值日生”活动,让学生轮流值日,参与管理,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一是定期聘请校内外心理专家讲座和指导,稳固正确导向;二是重点控制,在每月重点学生排查中,增设了心理状况一栏,对潜在的、需要进行心理干预的学生,通过心理咨询室开展集体的、个别的学生心理干预工作,帮助学生建立阳光心态。

——弱化监管,强化服务

在正面引导的背景下,弱化监管,强化服务,就是从单纯的监督监管学生,向引导学生、教育学生,与学生建立感情方面转化,向服务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困难方面转化,为学生提供各类服务。

(二)夯实基础,增强综合实力

1.软件基础,思想政治素质建设

(1)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将党建工作与学校“创国家示范学校”“创全国文明城市”双创工作相结合,将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重点工作这个平台上来做。

首先是进一步发挥专业党支部的作用,将其逐渐变为工作实体,全权负责专业思想政治工作,除开展专业团队活动外,作为示范校建设负责人之一的专业书记组织领导专业改革建设,将任务落实到每一位教师,在此背景下,比成绩,比贡献,在实实在在的工作中构建稳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形成工作合力,更快地推进各项工作。

其次是加强宣传和引导工作,确保正确的舆论导向。

此项工作的基础是创造条件让“教师有成就”,创设各种平台,发挥教职员工的聪明才智,让教师在工作中取得业绩,获得成功。

在此基础上,强化宣传与引导作用,大力宣传学校、专业和广大师生获得的成绩和荣誉,引导师生阳光向上、文明健康的生活和工作,在互敬互帮、互比互进中创建文明校园和和谐校园。

(2)强化师德师风师能建设

一是抓好制度文化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师能建设。

首先是学习制度,组织学校和部门、专业层面的师德师风各类学习,有制度,有事例,有校情(包括专业、部门)通报。

其次是交流制度,定期举行专业内交流会,推广好思想好做法,纠正错误行为。

再次是培训制度,初步形成教师进修、下企锻炼的机制,主抓教师的业务,提高职业实践能力;定期邀请专家讲学、讲座。

二是抓好精神文化建设,树立身边典型先进人物。

结合学校文化和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宣传身边的榜样,打造德育名师和专业(专技)名师。

定期召开榜样教师汇报会和心得会,把好思想好做法传递给教职工。

继续开设好“东职讲堂”,党委牵头,专业、部门负责,让更多的教师在这里交流经验,碰撞火花,“东职讲堂”逐渐成为我校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

6月,我校被市教育系统授予“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9月,被武汉市教育局、武汉市人事局授予“武汉市师德建设十佳集体”称号。

2.硬件基础,校园基础能力建设

(1)完善实训场所建设。

——实训场所的建设。

一是加强场所建设,克服一切困难确保所有专业均有独立的实训场所,目前十个专业共有实训室102间(不含学前教育专业57间琴房),建筑面积12770平方米(不含生产性实训基地),占学校总建筑面积的17.6%;除了现有的教学实训场所建设以外,学校还正在抓紧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

二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在摸清家底的前提下,根据示范校建设要求和专业发展实际更新改造设备200余套、添置新设备91台套,目前全校共有设备2554台套,设备总值2100多万元(不含即将到位的市教育局支持学前教育专业的200万元设备),能够满足全校3000多在校生的教学和实训所用。

——实训场所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一是引入6S或8S管理要求,加强实训场所规范化的布置,使之达到准企业化标准;二是引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结合实训场所和学生的实际,制定实训场所环境整治,设备维护保养等实训场所管理制度,提高设施设备的使用寿命;三是为了提高实训场所利用率,学校进行了实训场所资源整合,专业之间调整了实训场所布局,合理调整不同专业之间的实训课程安排,保障公共功能室的利用;四是继续推进明星活动和兴趣小组活动,并通过长达二个多月的技能节活动促进学生加强技能训练。

五是加强实训模式的探究。

各个专业充分发挥现有设施设备作用,结合专业就业岗位群的需要和学生实际特点进行大胆探测,逐步摸索出各具特色的实训模式。

经过努力,目前全校所有专业的实训开出率达100%,实训场所的利用率达95%.

(2)校园网建设开始启动。

前期工作基本结束,50M宽带已经安装调试到位。

学校行政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教学管理系统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正在进行中。

教学管理系统中以电子、数控等五大专业为主的教学资源库建设已经初显成效,实现专业内部和省市兄弟专业互惠共享。

(3)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驶入快车道。

学校生产性实训基地道路管网建设基本就绪,改造项目完工,新建项目正在招投标中。

前期,武汉鑫天源饮水科技公司、武汉唯力克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吴家山吉利航汽修店三家企业已经与学校签订了合作协议并入驻基地,开始接纳在校学生实训。

随后拟引进4家左右企业入驻,主要由对方提供设施设备和管理技术,全部建成后,可提供生产实习岗位200多个。

(4)逐步完成校园整体规划。

校园功能性分区改造工程基本完成,搬迁工作完成,校园学习实训区、生活区和运动区布局形成。

新食堂宿舍综合楼已经打围开工,预计2013年底投入使用。

校园美化绿化亮化规划已经制定,将于2013年初具体实施,继续完善生活娱乐设施条件。

(三)提升队伍,培养教师能力

1.更新观念,解放思想

在学校工作计划中明确把“进一步更新观念,解放思想”作为重点,组织学习交流、参观考察,让教职工理解和把握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和方向,结合学生实际,形成职教观念,把这种观念带到实际工作中去,真正让学生听得懂、学得进。

一是外出考察学习。

组织数百人次赴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宁波鄞州职业学校、刘国钧高等职业学校、成都铁路卫生学校等职业教育发达地区和国外参观、学习、取经,开阔视野,转变观念。

组织专业主任和专业教师等300多人次到相关企业调研,了解企业文化,了解企业需要和岗位要求,并以此指导教育教学。

二是组织学习。

组织专业教师进行系列培训200多人次,学习最新最前沿的理念和做法。

多次邀请职教专家到校指导和参与示范校建设工作,指导、讲析如何制作落实示范校建设子任务,要求各专业主任和相关老师,站在改革发展的高度,尽快投入到工作之中。

三是典型交流,一方面通过人性化管理,充分建立全员参与的管理平台,发挥教职工主人翁的作用,共同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一方面通过专业交流会将其符合改革发展又符合学生实际的新方法新举措予以推广。

四是组织开展“访万家”活动,深入学生家庭走访,了解学生及家长的内在需求,宣传学校政策,密切家校关系。

通过以上举措,目前全校教职工已基本形成符合职教特点的学生观、教师观、教育教学观,师生关系、家校关系、校企关系和谐,学校各类模式改革稳步推进。

2.培训锻炼,提升素质

示范校建设和学校改革发展需要更多高素质教师,我们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送到大专院校脱产培训,提升专业素养;今年落实4名专业教师到高校进行国家级专业培训。

二是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深入生产一线学习新工艺、新设备的使用,有2人到企业参加国家级培训,电子电器3名教师到武汉美的空调企业时间研修1个月,数控2名专业教师暑期在武汉机床厂时间研修1个月,通过下企培训和研修教师既转变了观念,又提升了技能水平;(以上外出学习培训185人次)三是组织校本培训,学习新技能、新技术、新观念,让老师了解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职业教育,帮助老师建立职业教育的新认知,知道职业教育的价值和社会意义,培养教师成就感。

四是组织了10多次全校性讲座,数十次专业内讨论。

通过培训学习,专业教师的思想认识和职业技能有了提高,形成的调研报告对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技能实训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五是组织教师参加各类评比和竞赛活动,借以促进教师主动钻研和提高。

仅今年1-10月份,教师在各类竞赛和论文评比中获得市级以上奖励37人次。

5名教师参加“创新杯”全国说课大赛,2人获全国一等奖,2人获国家二等奖,1人获国家三等奖,培养了2名市级学科带头人。

(四)探索举措,推动改革发展

1.探索教学改革举措

在以往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把教学改革作为学校整体改革的重要内容,并与示范校建设结合起来。

重点是构建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体系。

“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实际,改革教学内容,加强对教学内容的处理,逐步构建“教师好教、学生易学、评价多元”的教学体系。

教学模式改革方面。

依托专业与企业合作,强化工学结合、顶岗实习,逐步形成校内实训——校内生产实习——企业实习(生产)逐层拔高的技能训练模式,各专业以实训基地为依托,强化实训教学,真正推行做中学、学中做的方式。

推进项目教学法和基于工作岗位的行为导向教学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课程体系建设方面。

组织大量教师到社会、行业、企业调研,了解其需要和要求,了解生产新工艺,形成5个调研报告。

在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指导下,各专业通过选、增、删、改、编等多种方式,建设既满足岗位要求又符合学生特点的教材体系和特色教材,另外编写校本教材,改进课程设置,积极投入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数字化资源共享共建项目,累计投入资金84万多元。

实训教学方面。

在教学中树立“以技能培养为核心”指导思想,重视学生技能水平和职业能力的培养;除抓好课堂45分钟的技能训练外,还大量组织课外技能训练,明星小组、兴趣小组、校内技能检测与竞赛等活动有声有色;加强校内现在实训场所的管理,提升服务水平。

本学年来有108个兴趣小组和明星小组,分别有1032人次和1068人次参加各类小组,开展活动800多次,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投入到技能训练之中,提升了专业技能水平。

学生获奖的层次不断提升。

学生参加各类竞赛,168人次获奖,其中获得省级奖项31个,其中湖北省技能大赛获4个省一等奖,3个省二等奖,3个省三等奖。

组织学生参加双证考试,本学年中有1178人参加考试,平均通过率91.8%。

电子、数控、护理、汽修和学前五大专业共计形成20个阶段性成果(案例形式),5篇专业示范校建设中期报告,1篇学校示范校建设中期报告,示范校专题网建设有声有色,过程详细,内容丰富,获得专家好评,在区域内有一定影响。

2.探索德育活动模式

积极探索有职教特色的德育活动模式,创设各类条件,让学生“动起来”,在活动中展示学生才华,培养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引导学生阳光活动,快乐学习。

(1)体育类活动。

倡导“每天运动一小时,健康工作4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主要开展了篮球、足球、乒乓球、女子毽球、拔河、跳绳、广播操等比赛,共4000余人次参与了各类活动,另外还开展了迎元旦趣味运动会,通过活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培养团队凝聚力,增强班级间、专业间交流,有利于促进学生管理与和谐校园创建。

(2)文艺类活动。

倡导“让文艺影响生活,让艺术熏陶人格”。

主要开展了“唱红色歌曲,颂爱国情怀”纪念“一二·九运动”歌咏比赛,经典诵读,校园十佳歌手比赛,舞动青春“舞林大会”比赛,元旦联欢会等文艺活动,学生和老师参与热情高,报名积极,排练认真,参赛作品质量较高,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展示才艺的舞台,培养了学生的自信,更丰富了校园生活,有力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学生参加第九届全国文明风采获多个省级奖项:

一等奖2个,二等奖14个,三等奖18个,优秀奖22个。

(3)社团类活动。

倡导“追求个性发展,展示个人才华”。

以专业为单位,启动社团活动计划,前期建立了象棋、舞蹈、太极拳、演讲、写作等30多个学生社团,每周专门开设了半天作为社团活动的定点时间,由指导老师协调指导,由学生自行组织开展活动,引导学生开展校园活动,丰富学生生活,使学生在活动中锻炼综合素质,增强自信。

(4)其他类活动。

倡导“了解学校,了解中国,了解世界”。

首先是爱校教育,新生进校第一课就是让其参观校园和各专业技能场所,各专业均设有专人(学生)介绍。

这样能很好的教育学生,锻炼学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

其次是晚自习活动管理,把每周设置专门时间观看校内外新闻作为学生信息获取的重要通道,通过看新闻(部分为学校自制节目)等,让学生了解国内外和学校新闻,把技能节、学生活动等制作成光盘播放,让学生了解教育教学新动向。

活动让校园更加和谐,学生更愿意“呆在”学校。

学生流失率处在2.4%左右的低位。

校园环境整洁有序,学生出入校门主动出示校牌,主动向老师问好。

3.探索招生就业新路子

(1)招生工作

今年招生形势比以往更加严峻,我校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就业质量和办群众满意学校作为招生宣传的重中之重,除此之外还有三大强化措施:

一是分片包干。

学校制定了分工负责,包片到人的原则,所有领导都挂点负责1-2个生源学校,与初中学校经常保持联系;同时,将负责学校招生工作的落实与蹲点领导的绩效考核挂钩。

二是宣传发动。

组织宣传专班,宣传特色亮点;积极推行“阳光招生”政策,公开、公平;组织学生充当义务宣传员,以身说法宣传;发放《招生简章》《新生指南》等宣传资料,全面介绍学校发展情况。

三是现场观摩。

今年最重要举措是,利用体育中考、技能节学生技能展示等机会,邀请兄弟学校教师和本区初中学校师生来校参观、观摩,把职业学校最亮的“点”呈现给他们,同时认真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观摩活动使参观师生感受很深,影响较大。

在全省初中毕业生人数持续下滑、东西湖区初中毕业生比去年减少200人(本区应届毕业生为3000人左右)的情况下,我校今年仍招收新生1656人,其中本区外生源达600余人。

(2)就业工作

——建立密切型校企合作关系

在与学校合作的600家企事业单位中,挑选一部分企业,作为重点合作伙伴,建立密切型合作关系,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60家(东西湖42家),其中12家的生产线(车间)作为我校对接电子、数控、汽修等重点专业的工学结合基地,接纳学生开展轮训或者流水线作业,让学生全面了解企业生产工艺和要求。

——建立教学化见习实习模式

在密切型合作企业的支持下,按照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把学生到企业见习实习作为教学内容和方式之一,使学生到企业实践成为实训课的重要内容,逐渐改变以往见习实习“看企业时间表”的状况。

如安排2011级学生到真维斯物流园、爱立德公司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教学实习活动。

组织2010级学生到TCL、柯达、美的空调、武汉统一、智讯创源等企业短期实习。

——建立常态化岗前培训制度

逐渐形成岗前培训制度,主要内容为职业规范、综合素质、企业文化等,主要形式为讲座、研讨、军训、参观等。

岗前军训强化学生的纪律观念和团队意识;组织劳动,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的精神;邀请法律专家讲座,增强学生法律意识;邀请行业、企业专家上课,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和工作要求;邀请优秀毕业生讲座或就业创业专题讲座,激发学生爱岗敬业,在工作中创造自己的价值。

本年度邀请校内相关老师讲课100多节,35名企业经理、毕业学生等分别对学生授课。

——建立综合性实习管理模式

综合性实习管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把实习管理教师驻厂管理服务与教师下企锻炼培训结合起来,管理教师一方面管理服务该专业的实习生,帮他们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一方面跟班到生产线操作,提高其实践水平。

二是把常驻厂管理和流动管理结合起来,除固定的管理人员外,以专业为单位委派组织教师下实习点管理服务,并了解企业用工情况。

今年,共组织了48名老师280次下实习点,对稳定学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家长和企业对此都表示满意。

2010级应推荐实习学生为1111人,目前已经推荐的为1089人,占应推荐人数的98.1%,并对382名同学进行了2次以上的再次推荐。

学生顶岗实习对口率、稳定率、在岗率分别为76%、84%、97%;学生、家长、企业满意率95%。

4.探索新型教科研

(1)推广科研成果,编写出版教材,论文发表、参评获奖。

在去年市级重点课题《中职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结题之后,学校加强推广,到目前为止,学校教师主编或参编出版教材17本,其中正式出版特色教材13本,校本教材4本,展示了学校教师的科研实力。

学校八个专业和三个学科参与了全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计划,目前已完成了基本积件编写任务。

22名教师的论文参加省市区论文评比获奖,多名教师论文在刊物上发表。

(2)积极申报研究课题,认真开展教学科研。

今年又申请了市级重点课题《中职学校工学结合环境下实践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已经市教育科研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立项,成为十二五首批立项重点课题。

同时还申报了2个个人课题,已获批准。

2010年申报的省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的普通课题《中职学校文化课程职业模块教学策略研究》正在准备结题之中。

承担了中国教育学会课题《武汉市中职学校准企业管理环境化育人模式实践研究》的子课题《准企业化管理环境下中职学校管理制度创新的实践研究》已完成研究报告,上交总课题组准备结题。

(五)强化管理,提高行政效率

1.管理体制改革推进

2011年,学校探索校系二级管理体制改革,在全校范围内公开竞聘系部负责人,明确系部负责人的人岗责,推行一年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基层管理团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被调动起来,初步实现了专业人做专业事的目标。

今年,学校继续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全员竞聘,目前已经实施了系部负责人岗位竞聘和系部教育教学教辅人员岗位竞聘2个批次的竞聘,专业的实体性进一步增强;同时,按照校系二级管理的需要,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指导下,在总结一年实施经验的基础上,学校重新拟定全校范围内人岗责和各项工作运行机制,并进一步按照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细化日常管理规范,以此理顺学校、职能部门、系部之间的关系。

职能部门的角色从策划指挥考核向提供咨询服务,开展督导考核方向转变。

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使学校在原有层级管理的基础上融入扁平化管理,减少了管理中间层,管理重心向基层转移,减少了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失真现象,学校的决策更加贴近实际,管理效率进一步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教育学心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