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历年核心考点重要习题根据老师划的历年重点和试题原创整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03191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6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历年核心考点重要习题根据老师划的历年重点和试题原创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宏观经济学历年核心考点重要习题根据老师划的历年重点和试题原创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宏观经济学历年核心考点重要习题根据老师划的历年重点和试题原创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宏观经济学历年核心考点重要习题根据老师划的历年重点和试题原创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宏观经济学历年核心考点重要习题根据老师划的历年重点和试题原创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历年核心考点重要习题根据老师划的历年重点和试题原创整理.docx

《宏观经济学历年核心考点重要习题根据老师划的历年重点和试题原创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历年核心考点重要习题根据老师划的历年重点和试题原创整理.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宏观经济学历年核心考点重要习题根据老师划的历年重点和试题原创整理.docx

宏观经济学历年核心考点重要习题根据老师划的历年重点和试题原创整理

宏观经济学

历年核心考点、重要习题

(根据老师划的历年重点和试题原创整理)

考点一: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1.名词解释:

财政政策:

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一般定义:

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做的决策。

货币政策:

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

(一般定义:

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及通过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就是货币政策。

挤出效应:

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

财政政策

2.运用IS-LM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

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是通过影响利率、消费、投资进而影响总需求,使就业和国民收入得到调节。

(1)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中的凯恩斯极端主义

1、LM曲线越平缓,财政政策效果越明显,收入增长,挤出效应小。

2、IS曲线越平缓,财政政策效果越不明显,收入增长,挤出效应大。

3、垂直的IS曲线与水平的LM曲线(lm的凯恩斯区域)相交时,财政政策完全有效。

4、倾斜的IS曲线与水平的LM曲线(lm的凯恩斯区域)相交,财政政策仍然十分有效。

都不存在挤出效应。

5、水平的IS曲线与垂直的LM曲线(lm的古典区域)相交时,财政政策完全无效,货币政策完全有效。

(2)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中的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

(3)两种政策同时使用

3.运用IS-LM解释“挤出效应”

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的四个目标:

①充分就业:

广义上,指一切生产要素(包含劳动)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

失业率:

失业者人数对劳动力人数的比率。

自然失业率:

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作用时,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

奥肯定律:

(描述GDP变化和失业率变化之间存在的一种相当稳定的关系)——GDP每增加2%,失业率大约下降1个百分点。

②价格稳定:

指价格总水平的稳定。

③经济持续均衡增长:

经济增长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

④国际收支平衡。

财政的构成和财政政策工具:

国家财政由收入(税收、公债)和支出(政府购买、转移支付)两个方面构成。

自动稳定器:

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货币创造乘数(商业银行是如何实现存款创造功能的?

):

中央银行新增一笔原始货币供给将使活期存款总和(亦即货币供给量)将扩大为这笔新增货币供给量的一个倍数(1/rd),这个倍数称为货币创造乘数。

货币政策及其工具: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哪些以及其应用?

①再贴现率政策:

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

②公开市场业务:

央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

(应用:

国库券)

③法定准备率:

通过提高和降低准备金率来控制贷款量,增减货币供给量。

④道义劝告:

指央行运用自己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威望,通过对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劝告,影响其贷款和投资方向,以达到控制信用的目的。

货币需求三个动机:

(货币需求动机有哪些?

各自受到哪些因素影响?

①交易动机,指个人和企业需要货币是为了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

(收入,收入越大交易数量越大)

②谨慎动机或称预防性动机,指为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

(与收入成正比)

③投机动机,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

(利率,负向变动)

流动性陷阱:

当利率极低,人们会认为这是利率不大可能再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价格不大可能再上升而只会跌落,因而会将所持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

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在手中,这种情况称为“凯恩斯陷阱”或者“流动偏好陷阱”

货币需求函数:

①货币总需求函数:

K为衡量收入增加时货币需求增加多少,是货币需求对于收入变动的系数;

h为衡量利率提高时货币需求增加多少,是货币需求关于利率变动的系数。

货币需求量与收入正向变动,与利率反向变动。

②名义货币量与实际货币量

m为实际货币量,M为名义货币量,P为价格指数或称一般价格水平。

③名义货币需求函数:

④货币总需求函数图

货币供给均衡和利率的决定:

狭义的货币供给是指硬币、纸币和银行活期存款的总和(一般用M1表示)。

广义的货币供给在狭义的货币供给上加上定期存款(一般用M2表示)。

再加上个人和企业所持有的政府债券等流动资产或“货币近似物”,便是更广泛意义上的货币供给(一般用M3表示)

总需求:

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这一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里来表示。

无论是扩张性财政政策还是扩张性货币政策都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从IS-LM图形推导总需求曲线:

  

在货币市场上,价格水平上升,导致实际货币供给下降,从而使LM曲线向左移动,均衡利率水平上升,国民收入水平下降。

在产品市场上,一方面由于利息率水平上升造成投资需求下降,总需求随之下降;另一方面,价格水平的上升还导致人们的财富和实际收入水平下降以及本国出口产品相对价格的提高,从而使人们的消费需求和国外需求减少,由乘数原理最终引起国民收入下降。

可以从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即IS-LM模型中,推导出总需求函数。

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通货膨胀:

当一个经济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时,宏观经济学就称这个经济经历着通货膨胀。

分类:

①按上升速度——温和的(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10%以内,对经济和收入增长有积极的刺激作用)、奔腾的(10%-100%)、超级(100%以上);

②按对价格影响的差别分类:

平衡的(每种商品的价格都按相同相同比例上升)、非平衡(各种商品价格上升的比例不完全相同);

③人们的预期程度:

未预期到的、预期到的。

原因:

(通货膨胀的原因有哪些?

1.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又称超额需求通货膨胀),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

2、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又称供给通货膨胀),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3、结构性通货膨胀,指在没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情况下,只是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也会出现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

试用总需求-总供给分析模型说明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需求拉上通货膨胀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导致的通货膨胀。

当物品与劳务的需求超过按现行价格可得到的供给,物价总水平便会上涨。

总需求的过度增长及通货膨胀的形成与货币供给的过快增长密切相关,因此,通货膨胀被描述为“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商品”。

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有哪些?

答:

通货膨胀来源于三个方面,即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货币增长和产量增长。

若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且收入处于其潜在的水平上,那么通货膨胀的产生主要是货币供给增加的结果,即货币供给的增加是通货膨胀的基本原因。

画图说明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菲利普斯曲线: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就是预期通货膨胀率保持不变时,表示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

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

宏观经济学中,“飞利普斯曲线”描述的是()

A.通货膨胀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B.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C.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

D.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飞利普斯曲线”描述的是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

【补充例题·单选题】(2010年)

“菲利普斯曲线”反映的是()

A.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的矛盾

B.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

C.充分就业与稳定物价的矛盾

D.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飞利普斯曲线”描述的是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

2.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的矛盾—经济的增长大多伴随着物价的上涨

3.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

①经济增长通常会增加对进口商品的需要,可能导致贸易逆差。

②就资本项目来说,要促进经济增长,就要增加投资,在国内资金来源不足的情况下,必须借助于外资。

1.GDP概念

2.投资的概念

3.用支出法和收入法计算

4.储蓄投资恒等式(二部门、三部门)

Y=C+S

二部门:

由得I=SY=C+I

Y=C+I+G

三部门:

由得I=S+(T-G)

Y=C+S+T

名词解释:

储蓄-投资恒等式:

国内生产总值总等于消费加投资,即Y=C+I;国民收入=工资+利息+租金+利润=消费+储蓄,即Y=C+S,由上而得的公式I=S。

两部门经济的恒等式:

I≡S;

三部门经济的恒等式:

I+G≡S+T或I≡S+(T-G)——T是政府净收入(净税金)=T0-Tr=全部税金-转移支付,(T-G)为政府储蓄;

四部门经济的恒等式:

I+G+X≡S+T+M+Kr或I≡S+(T-G)+(M-X+Kr)——Kr是其他国家从本国得到的收入,(M-X+Kr)外国对本国的储蓄,投资=储蓄:

I≡S+(T–G)+(M-X+Kr)

,投资=私人储蓄+政府储蓄+国外储蓄

5.边际消费倾向MPC、边际储蓄倾向MPS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边际消费倾向MPC:

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之比率,也就是增加一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

边际储蓄倾向MPS:

储蓄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是该点上的储蓄增量对收入增量的比\

率(类比MPS的定义)

相互关系:

MPC+MPS=1

6.二部门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1.二部门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y=c+i

c=α+βy

7.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

投资乘数(k):

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

k=1/1—β

k=1/1—MPC=1/MPS

政府购买乘数(

):

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

税收乘数(

):

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的比率。

1.财政政策:

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2.货币政策:

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需求的需求的政策。

3.货币创造乘数:

中央银行新增一笔原始货币供给将使活期存款总和(亦即货币供给量)将扩大为这笔新增货币供给量的一个倍数,这个倍数称为货币创造乘数。

中央银行新增一笔原始货币供给将使活期存款总和(亦即货币供给量)扩大为这笔新增原始货币供给量的1/rd倍。

4.货币需求三个动机P494

1.交易动机,指个人和企业需要货币是为了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

2.谨慎动机或称预防性动机,指为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

3.投机动机,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

5.流动性陷阱:

当利率极低,人们会认为这是利率不大可能再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价格不大可能再上升而只会跌落,因而会将所持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

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在手中,这种情况称为“凯恩斯陷阱”或者“流动偏好陷阱”

1.挤出效应:

指政府支出增加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

其大小取决于

(1)支出乘数的大小、

(2)货币需求对产出的敏感程度、(3)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4)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

比较优势是经济学的概念,解释了为何在一方拥有较另一方低的机会成本的优势下生产,贸易对双方都有利。

可分为静态比较优势和动态比较优势。

当一方(一个人、一间公司或一国)进行一项生产时所付出的机会成本比另一方低,这一方便拥有了进行这项生产的比较优势。

绝对优势:

是指一个国家较之另一个国家在生产同种商品中拥有的绝对高的劳动生产率——表现为单位劳动投入带来的产出率较大,或是指一个国家较之另一个国家在生产同种商品中所具备的绝对低的生产成本。

宏观政策、挤出效应、

论述题: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综合作用的效果、

挤出效应判断财政政策的效果

一定会考求均衡收入、利率

自然失业率、奥肯理论

论述题:

失业和通胀

五、计算题(共26分)

1、假定价格具有伸缩性,且经济满足Y=C+I+G+X,其中Y=5000,消费C=470+0.9Yd,投资I=600-3000r,净出口X=400-0.9Y-1000r,货币需求L=0.8Y-7000r,名义货币供给M=2580,税率t=0.2,政府购买G=700,求:

(1)利率r;

(2)价格水平P;

(3)若政府支出减少到620,利率和价格水平各为多少?

(4)若货币供给减少为1720,利率和价格各为多少?

2、根据下列统计资料(见表),计算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净值(ND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及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单位:

亿美元

净投资125

净出口15

储蓄25

资本折旧50

政府转移支付120

企业间接税75

政府购买200

社会保险金130

个人消费支出500

公司未分配利润100

公司所得税50

个人所得税80

五、计算

1、解:

(1)由Y=C+I+G+X和其他条件知:

Y=470+0.9Td+600-3000r+700+400-0.09Y-1000r

已知Y=5000,Yd=Y-T=Y-t·Y=5000-0.2×5000=4000

故有5000=470+0.9×4000+600-3000+700+400-0.09×5000-1000r

化简得4000r=320

r=0.08,为所求利率水平。

(2)由M=2580,L=0.8Y-7000r,Y=5000,

r=0.08和M/P=L可知:

2580/P=0.8×5000-7000×0.08

即2580/P=4000-560=3440

P=0.75,为所求价格水平

(3)在Y=5000。

Yd=4000和其他已知条件不变时,若政府支出减少到620,则由T=C+I+G+X得:

5000=470+0.9×4000+600-3000r+620+4000-0.09×5000-1000r

化简得240=4000r

r=0.06,为所求利率水平。

将r=0.06代入货币需求函数,得L=0.8Y-7000×0.06

由M=2580,M/P=L,Y=5000知:

2580/P=0.8×5000-7000×0.06=3580

P=2580/3580≈0.72

(4)若货币供给减少到17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于Y,C,I,G,X没有发生变化,仍可由Y=C+I+G+X解得利率r=0.08,然后由M=1720,M/P=L,Y=5000和L=0.8Y-7000r可得:

1720/P=0.8×5000-7000×0.08=3440

P=0.05

可见,货币供给减少只会降低价格水平,而不会影响利率。

2、解:

(1)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

=500+(125+50)+200+15=890(亿美元)

(2)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资本折旧=890-50=840(亿美元)

(3)国民收入=国内生产净值-企业间接税=8890-75=765(亿美元)

(4)个人收入=国民收入-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金

+政府转移支付

=765-100-50-130+120=605(亿美元)

(5)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所得税=605-80=525(亿美元)

3.(P40813)假定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d,意愿投资i=50,政府购买支出g=2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税收t=250,求:

(1)均衡收入

(2)试求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3)假定该社会达到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国民收入为1200,试问:

1)增加政府购买;2)减少税收;3)以同一数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以便预算平衡)实现充分就业,各需多少数额?

解:

(1)由方程组c=100+0.8ydyd=y-t+try=c+i+g

可解得:

y=100+0.8(y-t+tr)+i+g=1000,故均衡水平为1000。

(2)我们可直接根据三部门经济中有关乘数的公式,得到乘数值

  投资乘数:

ki=

=5

  政府支出乘数:

kg=5(与投资乘数相等)

  税收乘数:

kt=-

=-

=-4

  转移支付乘数:

ktr=

=4

平衡预算乘数等于政府支出(购买)乘数和税收乘数之和,即

  kb=kg+kt=5+(-4)=1

(3)原来均衡收入为1000,现在需要达到1200,则缺口为:

△y=200

1)增加的政府购买:

△g=△y/kg=200/5=40

2)减少税收:

△t=△y/kt=200/4=50

3)由题意有:

1200=100+0.8[1200-(t+△t)+tr]+i+(g+△g),且△g=△t,解得:

△g=△t=200即同时增加政府购买200和税收200就能实现充分就业。

7.假设货币需求为L=0.20y,货币供给量为200亿美元,c=90亿美元+0.8yd,t=50亿美元,i=140亿美元-5r,g=50亿美元。

(1)导出IS和LM方程,求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

(2)若其他情况不变,g增加20亿美元,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各为多少?

(3)是否存在“挤出效应”?

(4)用草图表示上述情况。

解答:

(1)由c=90+0.8yd,t=50,i=140-5r,g=50和y=c+i+g可知IS曲线为

  y=90+0.8yd+140-5r+50

=90+0.8(y-50)+140-5r+50

=240+0.8y-5r

化简整理得,均衡收入为

  y=1200-25r

(1)

由L=0.20y,MS=200和L=MS可知LM曲线为0.20y=200,即

  y=1000

(2)

这说明LM曲线处于充分就业的古典区域,故均衡收入为y=1000,联立式

(1)、式

(2)得

  1000=1200-25r

求得均衡利率r=8,代入投资函数,得

  i=140-5r=140-5×8=100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政府支出增加20亿美元将会导致IS曲线发生移动,此时由y=c+i+g可得新的IS曲线为

  y=90+0.8yd+140-5r+70

=90+0.8(y-50)+140-5r+70

=260+0.8y-5r

化简整理得,均衡收入为

  y=1300-25r

与LM曲线y=1000联立得

  1300-25r=1000

由此均衡利率为r=12,代入投资函数得

  i=140-5r=140-5×12=80

而均衡收入仍为y=1000。

(3)由投资变化可以看出,当政府支出增加时,投资减少相应份额,这说明存在“挤出效应”,由均衡收入不变也可以看出,LM曲线处于古典区域,即LM曲线与横轴y垂直,这说明政府支出增加时,只会提高利率和完全挤占私人投资,而不会增加国民收入,可见这是一种与古典情况相吻合的“完全挤占”。

(4)草图如图15—1。

图15—1

8.假设货币需求为L=0.20y-10r,货币供给量为200亿美元,c=60亿美元+0.8yd,t=100亿美元,i=150亿美元,g=100亿美元。

(1)求IS和LM方程。

(2)求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

(3)政府支出从100亿美元增加到120亿美元时,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有何变化?

(4)是否存在“挤出效应”?

(5)用草图表示上述情况。

解答:

(1)由c=60+0.8yd,t=100,i=150,g=100和y=c+i+g可知IS曲线为

  y=c+i+g=60+0.8yd+150+100

=60+0.8(y-t)+150+100

=60+0.8(y-100)+150+100

=230+0.8y

化简整理得

  y=1150

(1)

由L=0.20y-10r,MS=200和L=MS得LM曲线为

  0.20y-10r=200

即   y=1000+50r

(2)

(2)由式

(1)、式

(2)联立得均衡收入y=1150,均衡利率r=3,投资为常量i=150。

6、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3)若政府支出增加到120亿美元,则会引致IS曲线发生移动,此时由y=c+i+g可得新的IS曲线为

  y=c+i+g=60+0.8yd+150+120

=60+0.8(y-100)+150+120

3、你知道月食的形成过程吗?

化简得y=1250,与LM曲线y=1000+50r联立得均衡收入y=1250,均衡利率为r=5,投资不受利率影响,仍为常量i=150。

(4)当政府支出增加时,由于投资无变化,可以看出不存在“挤出效应”。

这是因为投资是一个固定常量,不受利率变化的影响,也就是投资与利率变化无关,IS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y的直线。

(5)上述情况可以用草图15—2表示。

1、我们每天都要消耗食物和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许多垃圾。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图15—2

11.某两部门经济中,假定货币需求L=0.20y,货币供给为200亿美元,消费为c=100亿美元+0.8yd,投资i=140亿美元-5r。

1、说说你身边物质变化的例子。

(1)根据这些数据求IS和LM的方程,画出IS和LM曲线。

2、你知道日食的形成过程吗?

(2)若货币供给从200亿美元增加到220亿美元,LM曲线如何移动?

均衡收入、利率、消费和投资各为多少?

1、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

我们身边的书、橡皮、电灯、大树、动物、植物包括我们自己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3)为什么均衡收入增加量等于LM曲线移动量?

18、大多数生物都是由多细胞组成的,但也有一些生物,它们只有一个细胞,称为单细胞生物。

如草履虫、变形虫、细菌等。

解答:

(1)先求IS方程,根据s=i,得-100+0.2y=140-5r,解得IS方程为:

y=1200-25r。

再求LM方程,根据M=L,得200=0.20y,即y=1000(亿美元)。

可解得均衡收入y=1000(亿美元),均衡利率r=8。

IS曲线和LM曲线的图形如下(见图15—5):

22、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30万千米,光年就是光在一年中所走过的距离,它是用来计量恒星间距离的单位。

答:

可以,馒头中也含有淀粉,淀粉在咀嚼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变得有甜味了。

图15—5

(2)若货币供给从200亿美元增加到220亿美元,则LM曲线将向右平移100个单位(因为此时y=1100亿美元)。

均衡收入y=1100(亿美元)时,均衡利率r=4,消费c=100+0.8×1100=980(亿美元),投资i=140-5×4=120(亿美元)。

(3)由于L=0.2y,即货币需求与利率无关,只与收入有关,所以LM曲线垂直于横轴(y轴),从而也使得均衡收入增加量等于LM曲线移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哲学历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