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学教案西华师范大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21916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15 大小:89.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文学教案西华师范大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水文学教案西华师范大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水文学教案西华师范大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水文学教案西华师范大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5页
水文学教案西华师范大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文学教案西华师范大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docx

《水文学教案西华师范大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文学教案西华师范大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docx(1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文学教案西华师范大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docx

水文学教案西华师范大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教案

课程名称水文学

课程编号101000107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教学时数64

教学对象地理科学专业

授课教师许武成

职称教授

 

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

2009年8月

 

(一)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目的: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地球上各种水体的分布、性质及其运动规律,并运用水文学理论对水文现象予以分析,构建学生可持续的水资源利用观及为学生今后从事地理教学、科研、参与国民经济建设打下一定的基础。

要求:

掌握各种水体的组成、性质、现象、运动变化及其时空分布规律、水资源及其利用;掌握水文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以及实践意义

(二)课程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2、难点: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

(四)课时安排

(一)总课时:

64课时。

(二)课时安排:

课 程 内 容

各教学环节的学时分配

讲课

习题课

实验

设计

绪论

2

 

 

 

地球上水的性质与分布

6

 

 

 

地球上水的循环

14

 

 

 

陆地表面水的组成与运动

14

课程中期小结与练习

2

海洋的结构与海水的运动

10

地下水的结构与运动

10

人类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

4

课程终期小结与练习

2

总计(学时)

60

4

(五)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试采用笔式、闭卷的方式。

2、成绩构成

课堂成绩10%;课外成绩10%;期终考试80%。

(六)参考教材

(1)丁兰璋.水文学与水资源基础.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

(2)胡方荣.水文学原理.水利电力出版社.1991

(3)天津师范大学地理系.水文学与水资源共概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绪论

教研室:

地理科学教研室教师姓名:

罗熙

课程名称

水文学

授课专业及班次

地理科学专业2007级

授课内容

绪论

授课方式及学时

讲授法,学时:

2课时

目的要求

(1)掌握水文学研究的对象、内容、任务及学科体系;

(2)了解水文学发展简史和水文学的地理研究方向;

(3)理解水文现象的主要特点;初步认识水文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水文学研究的对象;水文现象的主要特点;水文学的研究方法。

(2)教学难点:

水文现象的主要特点。

讲授内容及

时间分配

(1)水文学研究的对象。

(2)水文学发展简史。

(3)水文学体系。

(4)水文学的地理研究方向——地理水文学。

(5)水文现象的主要特点。

(6)水文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7)水文学的课程性质及教学目的要求。

课的类型

讲授课

参考资料

(1)丁兰璋.水文学与水资源基础.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

(2)胡方荣.水文学原理.水利电力出版社.1991

(3)天津师范大学地理系.水文学与水资源共概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教学过程:

一、水文学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

(一)研究对象

1、水文学——研究地球上水的性质、分布、循环、运动变化规律及其与地理环境、人类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水体——以一定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水的总称。

水的形态包括大汽水、河流水、湖泊水、海洋水、湖泊水、沼泽水、冰川水、地下水、土壤水、生物水等。

(二)水文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本课程的内容结构

1、主要内容

(1)水分循环及水量平衡(水文学的核心内容)

(2)水的数量、质量及分布

(3)各种水体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4)各种水体的类型结构及运动规律

(5)水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与生态系统、地理环境、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

(6)水资源开发利用及人类活动的水文效应

2、本课程的内容结构

二、水文学的发展简介

水文学经历了从萌芽到成熟、从经验到理论、从定性到定量的历史发展过程。

(一)水文现象定性描述阶段

1、时期:

远古——14世纪未

2、标志

(1)世界上最早的水文观测:

中国和埃及(大禹冶水、随山刊木)

(2)水经注吕氏春秋定性描述各大河流的源流、水情、水文循环的初步概念

(3)特点水文观测定性描述经验积累

(二)水文科学的形成阶段

1、时期:

15世纪初——19世纪未

2、特点:

(1)概念描述进入定量描述

(2)水文理论的形成

3、标志

(1)1674年p.佩罗提出了水量平衡概念

(2)1775年谢才提出了谢才公式(明渠畅流等流速公式)

(3)1802年道尔顿提出蒸发公式

(4)1856年达西定律形成

(三)应用水文学阶段

1、时期:

20世纪—20世纪五十年代

2、特点

(1)水文观测理论体系进一步完善

(2)应用水文学发展

3、标志

(1)工程水文学成为应用水文学的主要分支

(2)产汇流理论计算公式

(3)森林水文学、城市水文学的形成

(四)现代水文学阶段

1、时期:

20世纪50年代以来

2、特点

(1)水文技术科学的发展

(2)分支科学不断诞生

(3)研究方法趋向综合

(4)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评价成为重点

3、标志

(1)雷达测雨

(2)中子散射法测土壤含水量

(3)放射性示踪测流

(4)同位素测沙

(5)卫星遥感及GIS的利用

(6)水文模拟、随机分析、系统分析方法

(7)水文研究自动化

(8)水资源的评价、管理、优化利用

三、水文学体系

(一)按水体的分类(对象)(传统分类法)

(二)系统水文学体系

1、水文学的学科体系

2、普通水文学:

水文学基本理论、方法

3、水文测验学

4、区域水文学

(1)流域水文学

(2)河口水文学

(3)山地水文学

(4)平原水文学

(5)坡地水文学

(6)干旱区水文学

(7)岩溶区水文学

5、应用水文学

(1)工程水文学

(2)城市水文学

(3)森林水文学

(4)农业水文学

(5)土壤水文学

6、新技术方法

(1)随机水文学

(2)模糊水文学

(3)系统水文学

(4)遥感水文学

(5)同位素水文学

四、水文学地理研究方向及其与其它学科的联系

(一)、水文学的地理研究方向

1、水文学的三个研究方向

(1)地理学方向

(2)地球物理学方向

(3)工程学方向

2、水文学地理方向(地理水文学)

(1)水文学与地理学共同隶属、分别分支

(2)侧重水体运动变化的自然规律,总体演化趋势,与其它地理要素相互关系的综合研究;水体差异的区域性研究

(3)特点:

宏观性、区域性、综合性

(二)、水文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

1、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2水文学是地理学自然地理的学科分支学科

自然地理包括气候学、地貌学、水文学、土壤地理学、生物地理学等。

五、水文现象的基本特点

(一)水文现象——水循环过程中,水的存在和运动的各种形态,统称为水文现象。

(二)水文现象的特点

1、水循环永无止境

2、周期性与随机性(时间变化上)

(1)、周期性:

年周期、季周期、月周期、日周期

(2)、随机性:

不重复性

3、地区颁布上的相似性和特殊性

(1)相似性:

地带性规律

(2)特殊性:

区域性(差异性)

六、水文学的研究方法

(一)、传统研究方法

1、成因分析法(物理学原理为基础进行水文解释)

2、数理统计法相关分析——经验性模型

3、地理综合防治法——等值线法(地带性规律、非地带性规律)

(二)、新技术方法

七、水文学课程性质及教学目的要求

(一)水文学的学科性质

1、学科性质:

综合性学科

2、部门自然地理学分支学科

(二)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课程(必修)

(三)教学目的

1、掌握水分循环与水量平衡

2、掌握各种水体的运动、变化相互转化的理论及计算方法

(四)、本课程内容结构

 

邵阳学院城市建设系

教案尾页

一、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水文学、水体、水文现象

2、简述水文学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

3、简述水文学的发展简史

4、简述水文学的学科体系地理学中的地位

5、简述水文现象的特点

二、参考文献

1、邓绶林《普通水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

2、天津师范大学地理系合编《水文学与水资源概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三、课后分析

 

第一章地球上水的性质与分布

教研室:

地理科学教研室教师姓名:

罗熙

课程名称

水文学

授课专业及班次

地理科学专业2007级

授课内容

地球上水的性质与分布

授课方式及学时

讲授法,学时:

6课时

目的要求

(1)掌握天然水的主要理化性质;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水资源涵义与特性;

(2)了解世界及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水的形态及其转化、水温、水的密度;天然水的矿化过程及天然水的分类;世界水资源、我国水资源。

(2)教学难点:

水的形态及其转化;天然水的矿化过程。

讲授内容及

时间分配

(1)地球上水的物理性质:

水的形态及其转化;水的热学性质;水温;水的密度;水色与透明度。

(2课时)

(2)地球上水的化学性质:

天然水的化学成分;天然水的矿化过程;天然水的分类;水体的化学性质。

(2课时)

(3)地球上水的分布与水资源:

地球上水的分布;水资源涵义与特征;世界水资源;我国水资源。

(2课时)

课的类型

讲授课

参考资料

(1)丁兰璋.水文学与水资源基础.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

(2)胡方荣.水文学原理.水利电力出版社.1991

(3)天津师范大学地理系.水文学与水资源共概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教学过程:

第一节地球上水的物理性质

地球上水的物理性质包括:

水的形态及其转化、水的热力学性质、水温、水的密度、水色及透明度

一、水质形态及其转化

地球上的水以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形式存在,在常温条件下三相可以互相转化。

(一)水分子的结构

1、单水分子结构

(1)单水分子结构图

(2)氧原子附近形成负极,氢原子附近形成正极;水分子具有极性

2、水分子聚合体

由于水分子具有极性,故有聚合体

(1)双水分子聚合体

(2)三水分子聚合体

(二)水的三态及其转化

1、冰点与沸点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纯水0℃为冰点,100℃为沸点

2、水的三态与水温

(1)不同水温水分子聚合体的分布(%)

类型

温度

冰(0℃)

水(0℃)

4℃

38℃

98℃

单水

0

19

20

29

36

双水

41

58

59

50

51

三水

59

23

21

21

13

(2)三个结论

a)随着水温的升高,单水分子比例升高,聚合体比例下降,当温度高于100℃以上时,主要为单水分子。

当温度高于100℃呈气态时,水主要由单水分子组成。

b)随着温度的降低,水分子聚合体不断增多,单水分子不断减少。

水温达到0℃结冰时,单水分子为零,三水分子增多,因三水分子结构特性,使液态水变成固态冰时,体积膨胀10%,若冰变成液态水时,体积减小10%。

c)水温在3.98℃时,二水分子占比重大,而二水分子结合紧密,故密度最大,其为1。

(三)固态水(冰)的结构

1、冰的结构的形成:

氢键起着强烈的缔合作用

(1)每个氢键以等键距与另外四个氧原子相连结,在冰晶中的水分子则具有比较完整的正四面体结构形态

(2)键角增为109°28',键距亦增至1.01A。

2、冰晶中的内在矛盾主要表现为氢键的凝聚力和氢核的振动、水分子的热运动,前者为吸引因素,后二者为排斥因素。

(四)液态水结构的主要理论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