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三单元导学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21136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三单元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三单元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三单元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三单元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三单元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三单元导学案.docx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三单元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三单元导学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三单元导学案.docx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三单元导学案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三单元导学案

  二单元分析:

  本单元由《水变咸了》、《怎样加快溶解》、《做一杯饮料》、《水里有什么》四组成。

  本单元与之间以“水的溶解”为主线串联为一体。

《水变咸了》、《怎样加快溶解》主要是探究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的特性以及加快溶解的方法,重点探究水能溶解固体物质的特征。

《做一杯饮料》、《水里有什么》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逐步深化探究,了解到水不仅能溶解固体,还能溶解液体、气体物质,进而拓展到水的净化等方面的探究。

  本单元在引导学生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借助生活经验,研究生活现象,应用于生活实践,有效整合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的多种资源进行学习,拓展了学生学习的空间,让学生摆脱了书本的束缚,使科学探究和学生生活密切联系,丰富了学习经历,有利于学生学科学、用科学习惯的养成。

  时安排:

4时

  

  4、水变咸了

  教学目标:

  、能从身边常见的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够自己设计实验,探究水能溶解固体物质的特性,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和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2、体验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意识到科学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水有溶解物质的特性;能定性地描述溶解变化;了解溶解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观察材料,科学猜想

  、(出示白开水和食盐)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杯白开水和一汤匙食盐,请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

食盐是白色颗粒状的固体,而白开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假如把食盐放入白开水中,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学生回答:

盐会不见了,水会变咸了,水位上升等)。

(板书:

水变咸了)

  二、初步验证,产生问题

  、刚才,同学们说出了自己的猜想,想不想亲自做一做,验证我们的说法?

(各小组学生亲自做实验,调制并品尝盐水,发现猜想正确,教师予以表扬,并板书:

食盐——>不见了)。

  2、对于这样的现象,我们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自由回答,如“食盐是怎样到水里的?

”、“还有哪些物体放到水中,也像食盐一样看不见了?

”、“食盐不见了与什么有关系?

”、“怎样看到一种物体到水里的过程?

”等问题)。

  3、大家的问题真有趣,讨论一下这些问题的答案,好不好?

  4、通过小组讨论,你们有什么发现?

(学生回答出白糖、味精到水中也不见了,教师板书:

白糖、味精。

学生可以提出观察深颜色的物体在水中的变化)。

  三、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出示高锰酸钾)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种叫做高锰酸钾的药品,请看它与食盐有什么不同?

(学生答出它是一种紫红色的固体粉末状颗粒)。

  2、下面,我们观察把它放入水中后发生了哪些现象?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为:

高锰酸钾变成了一些微小的颗粒,烧杯中的水变成了均匀的紫红色,在杯子底部没有沉下的高锰酸钾。

  3、看到这里,你们有什么想法?

(学生自由回答,如认为“高锰酸钾是均匀分散到水中的”“食盐、白糖、洗衣粉也是均匀地分散到水中的”等等。

  4、小结:

像食盐、白糖、高锰酸钾一样,放入水中后变成了一些微小的颗粒,均匀地分散到水中的现象,我们把它叫做溶解。

(教师板书:

高锰酸钾——>溶解)让我们再看一下这个溶解过程(出示高锰酸钾分子由大变小,均匀分散到水中的过程)。

  四、联系生活,自主探究

  、刚才,我们研究了高锰酸钾等物体在水中溶解的现象,研究到这里,你们有什么想法?

(教师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提出各种问题,如“还有哪些物体能溶解到水中?

是不是所有物体都能溶解到水中?

小苏打、面粉、肥皂、石灰会不会在水中溶解?

”)

  2、问题提出来了,那你们想怎样研究?

(学生回答,可以亲自做实验。

  3、下面,老师给大家充足的时间进行研究,看哪些物体能溶解到水中,哪些物体不能溶解到水中,把我们的发现记录下来。

(各小组学生自主探究,教师指导学生细致观察,并做好记录。

  五、汇报交流,深度探究

  、我发现大家的研究热情很高,肯定有很多发现,让我们来交流一下。

(学生可以回答出:

小苏打、洗衣粉、肥皂等溶解于水,石灰、粉笔末、石子、黏土等材料不溶解于水。

再如:

“发现有的材料溶于水,有的材料不溶于水。

”、“水有溶解别的物质的性质。

”、“石灰放入水中会沉淀到烧杯底部,它不能均匀分散到水中,可见石灰不溶于水”等。

老师引导学生多方面汇报实验发现,并用鼓励性语言予以评价。

教师板书:

石灰、粉笔末、石子、黏土——>不溶解)

  2、在研究中,大家还有没有重大发现,让我们分享一下?

(学生可能发现“过多的可溶性物质放入水中,可能会出现沉淀现象”、“使用玻璃棒搅拌会加快溶解”。

此时,老师引导学生围绕“过多的可溶性物质放入水中会怎样?

”、“怎样加快溶解”让学生深度探究。

学生实验探究,教师巡回各小组指导,学生将食盐不断放入,发现开始时食盐溶解了,后来食盐沉淀了,通过讨论可以得出:

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是有限度的,由此可以想到“有些物质在水中的溶解也是有限度的”。

针对“怎样加快溶解”,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桌上的烧杯、温水、冷水、玻璃棒、肥皂、糖块、小锤等材料自主设计三种有对比度的实验,得出用玻璃棒搅拌、用温度高的水做实验、将可溶解的物质颗粒变小都可以加快溶解。

  六、堂评价,问题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谁来评价一下,小组同学及老师的表现?

你们还想研究哪些问题?

  、怎样加快溶解

  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探索“怎样加快溶解”的过程中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的科学探究过程。

  2、引导学生在“哪一块食盐溶解得快”的活动中,经历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探究过程,并认识影响物体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几个因素。

  3、引导学生在研究活动中大胆设想,精心设计,并能控制实验条,用对比法的原理进行科学的验证过程。

  4、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学习更需要综合小组的建议,并通力合作。

  教学重点:

  经历利用对比的方法验证肥皂溶解速度变化的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

  明确实验中的变量和不变量,经历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探究过程。

  教学准备:

  (小组用)筷子、玻璃杯、热水和冷水、小刀、糖块、表、食盐、汤匙、水槽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探索。

  、出示一杯纯净水,请一位学生上来喝一喝,说说水的味道。

  2、在纯净水中加入两个糖块,马上让这位学生再喝一喝,说说现在水的味道。

  3、教师设问:

加了两块糖,水为什么还不是很甜呢?

  4、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

  、教师提出探究的任务:

你有什么办法能加快糖块在水中的溶解呢?

  6、学生提出自己的方法,教师板书:

搅拌、加热(热水)、切碎、……

  二、探究哪块糖溶解得快

  、教师设问:

你们提到的方法真的都能加快糖块溶解的速度吗?

你有办法让人信服呢?

  2、学生提出自己的设想。

  3、教师设问:

如果把热水、搅拌和切碎几种方法综合起来实验,能说明每种方法都有加快糖溶解速度的作用吗?

  4、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

  、教师再设问:

要看清每种方法是否加快了溶解,加快了多少时间?

你们觉得还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6、学生小组讨论。

  7、学生交流,提出要用冷水与热水、搅拌与不搅拌、切碎与不切碎的对比方法。

  8、引导学生注意对比实验中的注意点。

  

(1)、教师设问:

比方冷水与热水的对比实验中,你们认为哪些条要相同,哪些条必须不同呢?

  

(2)、学生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设想。

  (3)、教师再次设问:

另外两个对比实验中,你们认为哪些条要相同,哪些条必须不同呢?

  9、在选择基础上协调成4个组做搅拌与不搅拌的比较;4个组做切碎与不切碎的比较;4个组做热水与冷水的比较。

教师巡回指导。

  0、各小组交流研究结果。

教师谈话小结。

  三、研究怎样加快食盐的溶解。

  、教师谈话:

你熟悉的可以溶解在水中的物质还有什么?

  2、学生说说。

  3、教师谈话:

现在我们用食盐来进行一场比赛。

比一比,哪个小组先把它完全溶解在水。

你觉得怎样才能使比赛更公正?

  4、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明确需要控制食盐的数量、水的多少、开始实验的时间等因素,而加快溶解的方法可以是不同的这的重要点。

  、各小组讨论加快溶解的方案。

  6、各组比赛。

  7、请速度快的小组说说自己是怎么想和怎么做的?

速度快的经验是什么?

  8、请速度慢的小组说说自己是怎么想和怎么做的?

速度慢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四、体验与记录奶片溶解的时间。

  、小结前面部分的活动。

  2、教师谈话:

以上这些加快溶解的方法是否也适合另外的物体比如奶片呢?

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加以验证?

没有比刚才更简便的方法呢?

  3、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

  4、教师出示记录表,让学生研究表格,提出对这个本活动的注意点或建议。

  、学生推测结果,并说明理由。

  6、分发奶片,实验。

  7、交流结果。

  

  6、做一杯饮料

  教学目标:

  .能提出制作活动的思路,能对制作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制作的结果进行客观的评议,体验科学探

  

  究的乐趣,培养坚韧不拔的毅力。

  2.善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愿意合作与交流,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

  3.学会思考的方法,在实验时能对计划做及时调整。

  教学准备:

  橘子粉白糖奶粉蜜桃粉苹果粉玻璃棒小勺小瓶盖一杯开水前做个人们喜欢喝什么饮料的调查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生活切入提出问题

  师:

1、老师先调查一个问题:

喜欢喝饮料的同学请举手!

  2、你最喜欢喝哪种饮料?

为什么?

(生答)

  师:

那你们知道大多数人喜欢喝的饮料是什么吗?

请看这张调查统计表。

(出示调查统计图表。

  师:

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出喜欢喝醒目和椰汁味道的较多。

因为醒目和椰汁味道比较好喝。

那么它们的味道与什么有关系?

(生猜测)

  师总结:

饮料中的糖、橘子粉、橘子汁、二氧化碳、香精等等,都是饮料的原料,饮料中所含有的每一种原料以及每一种原料的多少,就是饮料的配方。

配方不同,味道就不一样。

看来一种饮料是否好喝,与它的配方有着密切的关系。

  今天我们就来自制一杯饮料,看谁制作得好喝。

教师板书题:

6、做一杯饮料

  二、制定方案

  师:

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妖?

以及每一种原料的多少,就是饮料的配方。

配方不同,味道就不一样。

看来一种饮料是否好喝,与它的配方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单元分析:

  本单元由《植物的身体》、《植物的根》、《植物的叶

(一)》、《植物的叶

(二)》、《植物的茎》五个题组成,主要是研究植物各种器官的作用,使学生感受植物世界的丰富多彩。

  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常见植物的基础上,对植物的各部分进行细致的研究。

再加上学生对植物比较熟悉,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所以进行本单元的科学探究并不困难。

本单元在整套教科书的总体编排上还体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学习本单元,能为后续研究植物与土壤的关系、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植物的一生、植物的繁殖等问题打下探究技能与知识的铺垫。

  本单元与之间也有紧密联系。

《植物的身体》是本单元的第一,主要让学生认识植物的六大器官,感受植物的多样性;后面几通过细致观察、对比实验等方法对植物各个器官的作用进行了详细研究。

本单元从整体上遵循了一般到特殊、由整体到部分的认识事物的规律。

  时安排:

  

  8、植物的身体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植物体(限于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的。

  2.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交流活动,让学生知道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的。

  教学难点:

  学生正确的分析、总结植物的组成部分。

  教学准备:

  、凤仙花的挂图、凤仙花的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