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两个尺度的统一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20187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9.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坚持两个尺度的统一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坚持两个尺度的统一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坚持两个尺度的统一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坚持两个尺度的统一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docx

《坚持两个尺度的统一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坚持两个尺度的统一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坚持两个尺度的统一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docx

坚持两个尺度的统一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坚持“两个尺度”的统一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摘要]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之一,人类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只有坚持“两个尺度”的统一,才能达到这一和谐的要求。

文章通过对“两个尺度”的标准和人类重视人的需要而忽视“物的尺度”的现实情况的分析,指出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坚持“两个尺度”的统一,有利于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和谐社会;“物的尺度”;“人的尺度”

  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

  在人类创造历史的活动中,建立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关于自由人联合体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表述,都是指未来高级的和谐社会的目标模式。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把马克思的科学论述逐步变成现实。

  什么是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就是人们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用社会学的术语来说,和谐社会就是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和谐的重要体现。

我国古代思想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大多主张调谐统一、天人合一。

“天地万物,与人原为一体。

”按照我国传统文化的观念,人类和万物一样,是天地自然而然的产物,作为一个宇宙生命的整体,则是同根同源;人既不是大自然的主宰,也不是大自然的奴隶,要做大自然的朋友,与环境友好相处,达到天地万物、人我一体的境地,而至于天人调谐之境界。

海德格尔也曾指出,人不是自然的主人,而是自然的托管人,人应当保护这个提供食物和让人在上面从事建设的家园。

  二、坚持“两个尺度”的统一体现和谐思想

  人类通过实践活动,通过对自然的改造使人类得到生存和发展。

从人类最终的自由发展要求看,人与自然应该形成一种主体间的关系,人与自然应该是一个整体中的两个部分,两个部分应该都得到充分尊重和发展。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手稿中谈到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说:

“对象如何对他来说成为他的对象,这取决于对象的性质以及与其相适应的本质力量的性质。

”这就是说,人的实践活动既要考虑人的本质力量所决定的人的尺度(主体的尺度),也要考虑对象的性质所决定的对象的尺度(客体的尺度),马克思还指出:

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

这就是两个尺度(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理论,这里的尺度就是事物的本质、规律、规定性,而美的规律是指主体与客体需要的统一,人类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世界就必须坚持主体和客体需要的统一。

主客体的统一体现了和谐的要求,达到了协调、稳定,相互关照、相互促进的主客体受到尊重,并以彼此为条件达到和谐的目的,按照美的规律获得充分发展,在和谐中体现美,在锻造美中呈现和谐。

  三、偏重“人的尺度”而忽视“物的尺度”的不良后果

  现实中,为了满足人类利益需求,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常体现为一种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这种关系使人与自然处于对抗关系。

我们知道,人的活动之所以不同于动物的活动,在于动物只能按自己的尺度生产,而人能按任何物种的尺度生产,而且还懂得将内在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

这种对内在尺度的运用是人的理性思维的结果、是主体的目的、需要。

然而,正是因为人类能将内在尺度凌驾在其他物种的尺度之上,才使人类不断张扬自己的尺度而忽略他类尺度,只注重人的价值实现而不顾及其他物种的湮灭,表现出人类中心主义倾向,造成人类生存危机、生态危机。

恩格斯曾经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工业垃圾、水资源污染、滥砍滥伐而导致的水土流失等现象成为全球令人头痛的问题,就是自然对人类的惩罚,这是不尊重“物的尺度”而只关注主体需要的恶果。

2005年1月27日,评估世界各国(地区)环境质量的“环境可持续指数”(ESI),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正式对外发布,中国位居第133位,全球倒数第14位。

统计表明,目前我国每年的城市垃圾生产量达到亿吨,并正以每年约9%的速度递增,未经处理堆积下来的垃圾量已达到70亿吨,侵占土地8亿多平方米。

全国每年仍有5600万吨的城市垃圾露天堆放在郊区,2/3的城市陷入生活垃圾包围之中。

全国5000多个大小开发区中有不少存在着严重的垃圾污染问题。

环境问题的存在是人与自然关系处理不当造成的,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冲突。

危害的不仅是当代人的生活,更大的可能是给人类后代的生存带来危机。

第42届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第一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指出:

可持续发展既满足现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人满足需要构成威胁和危害。

这种发展观的提出提醒人们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重新理解人与自然,把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一个新理念——环境友好型社会,旨在提醒人们关注环境、重视环境,重视自然万物的发展。

人与环境关系恶化的背后是人类追求眼前的短期的经济利益所致,工业社会以来经济的发展与环境发展割裂开来,甚至以牺牲环境为工业发展的代价,物质财富增长了而人类的家园却被破坏了。

正如奥雷利奥·贝切伊指出的:

“我们时代的不幸和危机是人类陷入自己设下的陷阱,我们常常为自己所取得的一点胜利而冲昏头脑,人们在依靠科学技术时,忘却了哲学、道德、信念等因素的力量对人类的支持,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

”工业文明以来,人类陶醉于征服自然的喜悦,不断地开发利用自然环境,甚至不惜预支未来的自然资源。

马克思和恩格斯很早就发现人类生产活动所带来的环境问题。

马克思当年就批评说:

工业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破坏着人与土地之间的物质交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

”可见人类一味地从自然中索取,甚至破坏物的尺度来满足人的需要,只能满足一时的需要。

却会带来更多的危害。

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在人类实践活动中坚持两个尺度的统一,保证自然与人的良性发展,用整体性和统一性解决人类活动带来的恶果。

  四、合理把握“两个尺度”,建构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提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这里的和谐是对坚持“两个尺度”的统一的必然要求。

只有了解主体对象的规律,把物的尺度纳入人的活动中,有计划、有限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遵循自然万物生长规律,合理利用资源,坚持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两个尺度”的统一。

人的尺度是多样的,物的尺度也有多种,怎样准确把握,需要人类不断提高主体能动性,在实践中进行摸索、检验,提高实践的批判能力。

  1.我们要能正确认识自然、认识人本身。

关于自然,我们一直认为自然提供生产和生活资料给人类,而人类运用自己的能力去改造它,使它满足自己的需要,好象自然界的存在是为了人类的发展。

这是忽略了自然相对于人类的先在性和基础性,在人类产生以前自然就存在,它按自己的规律发展着,它的存在是宇宙的一部分,它的规律也不会因人类存在而改变,人类要很好地利用它,从自然中吸取更多的生存资料,必须要适应它,并遵循自然的规律。

关于人本身,他有自己的内在本质,有内在需要,但人类自身是不断发展的,在最初的人类社会仅仅满足生存的需要,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物质财富、利益有了更多的要求,在精神需求方面也有了大的进步,每一代人有不同的需求,有不同的特性,我们考虑这一代的要求,还必须关注下代的需要。

可见坚持“两个尺度”必须要了解和认识两个尺度,既了解人的发展需要、发展规律,同时也要认识物的规律,认识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

  2.在实践中坚持“两个尺度”的统一。

在实践中,我们只有尊重规律,建立良好管理和实施系统,从宣传教育到具体实施,能形成整体意识和全民行动,才能推动人与自然关系的改善,才能相互得到更好的发展。

作为社会管理者——我国政府已经认识到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密切关系,并出台了相关政策,给予人与自然关系正确引导和管理。

但是由于缺乏前瞻性和整体性的思考,以破坏环境来换取发展的习惯和行为仍然存在。

第一,实现利益的公正占有,将有助于两个尺度的兼顾。

由于个体利益所趋,“物的尺度”难以兼顾。

人们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从自然界获得直接原料,使部分人成为财富的拥有者,主体利益的迅速获取是环境问题存在的直接根源。

对自然的开采是对宇宙利益的占有,没有人可以独自占有,公正的分配应是包括人类后代在内的所有人类,不正当的利益追求是环境问题的存在的根源所在。

第二,提高主体道德素质有利于推动实现“两个尺度”的统一。

主体道德素质的缺乏,影响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实质上是人与人的关系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照直接影响人对自然及周边环境的行为,对社会有责任心、对他人有关爱,以良心来约束自身行为,不要因为自己的生活享受而影响别人的正常需要,不要因为当代人的需要而危害人类后代的生存。

因此,在实践中应通过各种途径、措施规范社会主体的行为,提高个体道德素质,有助于改善人与人之间关系,以此推动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发展。

第三,绿色科技的推广运用,是坚持“两个尺度”统一的关键所在。

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在为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又给人类带来大量的科技问题,生产力提高,物质极大丰富,但生存隐患又接踵而来。

自然的惩罚使人类社会不得不思考科技带来的环境问题,对科技从盲目陶醉逐渐转到理性思考,人们追求绿色科技的问题,开始思考对科学技术的合理利用,对生态的可持续开发。

和谐社会是科技进步的社会,同时更是以绿色科技为动力的现代社会,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党的重要历史使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造福人类的千秋伟业,但要人们暂时牺牲当前利益而尊重自然的发展,给自然发展留下空间,给人类发展留下可用的资源,在理论上容易使人明白,但现实中却难以使人做到。

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形成一种整体性思维方式,将有利于环境的经济发展模式、社会行为、政治制度、科技支撑和文化纳入到有机统一的科学发展框架下,想尽办法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真正在人类实践中达到“两个尺度”的统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