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知识点总汇之单质和氧化物.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19660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7.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知识点总汇之单质和氧化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化学知识点总汇之单质和氧化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化学知识点总汇之单质和氧化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化学知识点总汇之单质和氧化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化学知识点总汇之单质和氧化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知识点总汇之单质和氧化物.docx

《化学知识点总汇之单质和氧化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知识点总汇之单质和氧化物.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知识点总汇之单质和氧化物.docx

化学知识点总汇之单质和氧化物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汇之单质和氧化物

(物质的内容相对比较简单,但是知识点很多,要用心的记一下)

一、碳单质及其化合物

先来掌握这里面常见的化学反应

 

2C+O22CO

C+O2CO2

C+2CuO2Cu+CO2↑

CO2+C2CO(此方程式北京地区不作要求)

2CO+O22CO2

CO+CuOCu+CO2

CaCO3CaO+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Ca(OH)2+CO2CaCO3↓+H2O(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

CO2+H2OH2CO3

(11)H2CO3H2O+CO2↑

点燃

(12)CH4+2O2=====CO2+2H2O

点燃

(13)C2H5OH+3O2=====2CO2+3H20

(一)、碳的几种单质

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

可用于制铅笔芯、

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滑块等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分子的构成不同。

3、无定形碳:

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

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

1、常温下的稳定性强

2、可燃性:

                                                                   点燃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  :

 C+O2=====CO2

                                                                             点燃

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

2C+O2=====2CO

                                    高温

3、还原性:

C+2CuO===== 2Cu+CO2↑   (置换反应)     应用:

冶金工业

   现象:

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高温

                        2Fe2O3+3C =====4Fe+3CO2↑

现象:

红色的粉末变黑,石灰水变浑浊。

(三)、二氧化碳的制法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原理、装置、检验)

(1)发生装置:

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探究性实验可以做借鉴):

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

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         CO只能用排水法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   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

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CaCO3+2HCl==CaCl2+H2O+CO2↑

2)选用和制氢气相同的发生装置  

3)气体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

4)验证方法:

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验满方法:

用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

证明已集满。

3、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高温

 煅烧石灰石:

 CaCO3=====CaO+CO2↑

生石灰和水反应可得熟石灰:

CaO+H2O=Ca(OH)2

(四)、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干冰。

2、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H2O==H2CO3      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H2CO3==H2O+CO2↑ 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O2+Ca(OH)2==CaCO3↓+H2O

本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3、用途:

灭火(灭火器原理:

Na2CO3+2HCl==2NaCl+H2O+CO2↑)

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温室肥料

4、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过多排放引起温室效应。

(五)、一氧化碳

1、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2、有毒:

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少氧气而中毒。

3、化学性质:

(H2、CO、C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①可燃性②还原性)

                                     点燃

1)可燃性:

2CO+O2=====2CO2  (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H2和O2的燃烧火焰是:

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

2)还原性:

CO+CuO  =====Cu+CO2(非置换反应)  应用:

冶金工业

  现象:

黑色的氧化铜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高温

 Fe2O3+3CO=====Fe+3CO2(现象:

红棕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石灰水变浑浊。

 

  例题

例1.二氧化碳能灭火是由于它具有的性质是(  )

  A.温室气体      B.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C.能与水反应     D.能溶于水

 答案为:

B。

例2.要除去一氧化碳气体中的少量二氧化碳,应将气体(  )

  A.通入灼热氧化铜         B.通入石灰水

  C.通入水             D.点燃

答案为:

B。

  

  

例3.下列关于物质的用途与其所依据的性质不符合的是(  )

  A.金刚石用于刻划玻璃----金刚石硬度最大

  B.活性炭用于冰箱除臭剂----活性炭有吸附性

  C.一氧化碳用于冶炼生铁----一氧化碳有可燃性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干冰气化时可吸收热量

答案为:

C。

例4.地球表面的大气中CO2的含量增多易产生温室效应,会对人类产生很大的影响,有人说温室效应的产生有利也有弊

(1)你的观点呢?

并说明原因。

(2)为控制温室效应的产生应采取哪些措施(至少答两点)

  

  简答:

(1)有利,原因:

CO2增多会促进光合作用,使一部分作物增产。

      有弊,原因:

由于温度升高,致使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而淹没沿海地区。

    

(2)大量植树造林  研究开发太阳能等无污染新能源代替含碳矿物燃料等

二、空气和氧气

1、空气

组成(体积分数):

氮气(78%或4/5)

氧气(21%或1/5)

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0.94%)

1、红磷足量

2、装置气密性好

3、实验结束,冷却到室温才能打开弹簧夹

二氧化碳(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空气成分的发现者:

法国科学家拉瓦锡

证明空气成分的演示实验: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

粉尘和有害气体(CO,NO2,SO2等)

2、氧气:

物理性质:

常温下为无色(固体,液体为淡蓝色)无味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化学性质(较活泼):

O2+非金属单质非金属氧化物

O2+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

O2+有机物二氧化碳+水(完全燃烧)

用途:

供呼吸(潜水,航空,医疗等),助燃(氧炔焰,炼钢等)

实验室制取原理:

2KMnO4K2MnO4+MnO2+O2↑

2H2O22H2O+O2↑

工业制法:

分离液态空气(利用物理变化)

3、几种可燃物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比较

反应物

火焰或光

生成物

化学方程式

铁在氧气中燃烧

火星四射并放热

黑色固体

3Fe+2O2Fe3O4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白光并放热

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O2CO2

硫在氧气中燃烧

硫在空气中燃烧

明亮蓝紫色火焰

淡蓝色火焰并放热

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S+O2SO2

磷在氧气中燃烧

火焰黄色并放热

大量白烟

4P+5O22P2O5

例题:

  

例1.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生蓝紫色火焰    

D.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答案为:

B

 

例2.下列关于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可以在氧气中自燃        

B.氧气极易溶于水

C.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氧气可以做燃料

答案为:

C

例3.一般说来,空气中O2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自然界中,既有消耗O2的过程,也有产生O2的过程.请按下列要求各举一例:

(1)消耗O2:

____    

(2)产生O2:

____

答案为:

(1)物质的燃烧(或缓慢氧化,呼吸等)  (2植物的光合作用

例4..实验室制取O2,某同学按如下步骤设计:

①连接仪器②装药品③将装有药品的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加热⑥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⑦熄灭酒精灯⑧将导管移出水面.问该同学的操作是否有误?

____若有错误,请你将正确操作顺序写出来(按序号排列)______________,若最后两步操作顺序错了,会有什么后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为:

有错误  ①④②③⑤⑥⑧⑦  

水槽中的水会沿导管倒吸入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

三、水

水:

存在:

覆盖了地壳表面3/4

淡水不足总水量的1%,且分布不合理,并不断被污染

造成水污染的原因:

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

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组成:

电解水实验证明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质量比为1:

8

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液体,4℃时具有最大密度,冰的密度比水小

化学性质:

(1)通电分解(正极得氧气,负极得氢气,体积比1:

2)

通电

2H2O====2H2↑+O2↑

(2)CO2+H2OH2CO3

(3)CaO+H2OCa(OH)2

作用:

生物,工业和农业的命脉

氢气:

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最小,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

常温下稳定

可燃性:

2H2+O22H2O(点燃前要验纯)

例题:

例1.实验室制取氢气不需要的仪器是(  )

A.大试管    B.导气管    C.集气瓶     D.酒精灯

答案为D.

  

例2.据了解我国北方大部分城市严重缺水,为了解决这个严重的问题,请你提出两点切实可行的措施?

答案为:

1)海水淡化

(2)节约用水[(3)南水北调等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例3.下列做法不会造成水污染的是(  )

 A.化工厂排放的废水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滥用化肥              D.喷洒农药

  答案为:

B

 例4.清洗盛放过浓硫酸的铁槽时应严禁烟火,为什么?

  答案为:

因为铁与稀硫酸反应会产生氢气,明火易引燃氢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发生爆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