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练习第讲生物的进化.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19117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20.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练习第讲生物的进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练习第讲生物的进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练习第讲生物的进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练习第讲生物的进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练习第讲生物的进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练习第讲生物的进化.docx

《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练习第讲生物的进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练习第讲生物的进化.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练习第讲生物的进化.docx

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练习第讲生物的进化

第20讲 生物的进化

A组 基础过关

1.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出现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B.种群中的个体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C.人工选择是进化最重要的动力和机制

D.生物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与环境发生协同进化

答案 A 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出现生殖隔离,A正确;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B错误;自然选择是进化最重要的动力和机制,C错误;在自然选择过程中,生物与环境发生协同进化,D错误。

2.(2018江苏单科,4,2分)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群体中近亲繁殖可提高纯合体的比例

B.有害突变不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C.某种生物产生新基因并稳定遗传后,则形成了新物种

D.若没有其他因素影响,一个随机交配小群体的基因频率在各代保持不变

答案 A 群体中近亲个体携带相同基因的概率较高,故子代纯合体的比例较高,A正确;各种类型的突变均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B错误;生物通过基因突变产生新基因并稳定遗传后,与原种间未形成生殖隔离,没有形成新物种,C错误;小群体极易因遗传漂变而导致种群基因频率改变,D错误。

3.(2018浙江4月选考,14,2分)下列关于自然选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动力

B.自然选择加速了种群生殖隔离的进程

C.自然选择获得的性状都可以通过遗传进行积累

D.自然选择作用对个体存活和繁殖有影响的变异性状

答案 C 考查生物进化理论的相关知识。

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动力和机制,A正确;自然选择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当种群的基因频率改变使生物之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时,说明产生了生殖隔离,标志着产生新的物种,B正确;自然选择获得的性状有的可以遗传给子代,有的不能,如遗传漂变,C错误;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生物的表现型,对影响个体存活和繁殖的差异进行了选择,D正确。

4.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中林下(封闭)环境的蝴蝶体色显著深于开阔生境的蝴蝶。

通过“假蝴蝶实验”,发现封闭生境里深色翅膀蝴蝶被捕食率显著低于亮色翅膀蝴蝶。

这种现象体现了(  )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自然选择主导着进化的方向

C.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D.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答案 B 热带植物园中林下(封闭)生境较开阔生境暗,封闭生境里的深色翅膀蝴蝶的体色与环境色彩相似,不易被天敌捕获,在生存斗争中生存的机会多,而亮色翅膀蝴蝶的体色与环境色彩反差大,易被天敌捕获,这说明自然选择主导着进化的方向,B正确。

5.(2017江苏单科,7,2分)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某物种仅存一个种群,该种群中每个个体均含有这个物种的全部基因

B.虽然亚洲与澳洲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但两洲人之间并没有生殖隔离

C.无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作用,都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D.古老地层中都是简单生物的化石,而新近地层中含有复杂生物的化石

答案 A 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

种群中的一个个体一般不会含有这个物种的全部基因,A错误;亚洲人和澳洲人属于同一个物种,二者不存在生殖隔离,B正确;在自然选择或人工选择的作用下,具有有利变异或人工选择的变异的个体留下后代的机会多,种群中相应基因频率也会不断提高,C正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结构越简单、越低等;越年轻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结构越复杂、越高等,D正确。

6.某医院对新生儿感染的细菌进行了耐药性实验,结果显示70%的致病菌具有耐药性。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孕妇食用了残留抗生素的食品,导致其体内大多数细菌突变

B.即使孕妇和新生儿未接触过抗生素,感染的细菌也有可能是耐药菌

C.新生儿体内缺少免疫球蛋白,增加了致病菌的耐药性

D.新生儿出生时没有及时接种疫苗,导致耐药菌形成

答案 B 细菌可通过突变产生耐药性,抗生素通常只起选择作用而不起诱变作用,A错误,B正确;体内是否有免疫球蛋白或是否对新生儿接种疫苗只影响个体的特异性免疫能力,与细菌耐药性无关,C、D错误。

7.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新物种产生不一定发生了生物进化,生物进化一定产生新物种

B.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没有阐明遗传变异的本质,但解释了进化的实质

C.野生型红眼果蝇群体出现了白眼突变个体,该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D.长期使用抗生素容易使细菌产生抗药性的变异,进而使细菌产生较强的耐药性

答案 C 新物种产生一定发生了生物进化,生物进化不一定产生新物种,A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这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B错误;突变会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C正确;抗生素只是对变异进行了选择,不能定向诱导细菌产生抗药性变异,D错误。

8.下图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B.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标志生物的进化

C.图中B表示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D.图中C表示生殖隔离,指两种生物不能杂交产生后代

答案 B 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的是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畸变,A错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生殖隔离,C错误;生殖隔离指的是不同物种的个体不能相互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

9.有关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遗传漂变导致基因频率改变是自然选择的具体表现

B.四倍体西瓜的形成,证明新物种的形成不一定需要隔离

C.单倍体到二倍体发生的染色体变化,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D.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

答案 D 遗传漂变、自然选择、突变等因素都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改变,A错误;新物种的形成一定需要生殖隔离,B错误;单倍体到二倍体发生的染色体变化属于染色体畸变,这种可遗传变异不能决定进化方向,C错误;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D正确。

10.大约一万年前,某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两个种群现在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分化,过程如下图所示,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新物种的形成都必须先经历a过程

B.b过程的实质就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C.①~⑥只能表示物种形成过程中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D.品系1和品系2种群基因库出现了较大差异,立刻形成物种1和物种2

答案 B 图中a为地理障碍,b为自然选择。

多倍体的形成,可以不经过地理障碍形成新物种,A错误;①~⑥表示物种形成过程中变异是不定向的,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C错误;只有当品系1和品系2出现生殖隔离时,才会形成两个物种,D错误。

11.某植物种群,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则种群的A、a基因频率分别是      。

 

答案 55%、45%

解析 AA=30%、Aa=50%、aa=20%,根据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基因频率=AA基因型频率+1/2Aa基因型频率=30%+1/2×50%=55%,a基因频率=1-55%=45%。

12.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0名,对他们进行调查时发现,女性色盲基因的携带者为15人,患者5人,男性患者11人。

那么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

 

答案 6%

解析 XBXb=15、XbXb=5、XbY=11,Xb=﹙15×1+5×2+11)÷﹙200×2+200﹚×100%=6%。

13.某一小麦大种群中,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锈病(T)对易染锈病(t)为显性。

某群体中高秆、抗病植株=63%,高秆、易染锈病植株=21%,矮秆、抗病植株=12%,矮秆、易染锈病植株=4%,从理论上计算DDTT为   。

 

答案 9%

解析 dd=16%,d=4/10,D=6/10;tt=25%,t=5/10,T=5/10。

DDTT=(6/10)2×(5/10)2=9%。

14.某地区的人群中ABO血型频率为:

A型=0.45,B型=0.13,AB型=0.06,O型=0.36。

请计算基因IA、IB、i的频率。

        

答案 IA=0.3 IB=0.1 i=0.6

解析 IA、IB、i为复等位基因,设IA的频率为p,IB的频率q,i的频率为r。

即IAIA的基因型频率为p2,IAi的基因型频率为2pr;IBIB的基因型频率为q2,IBi的基因型频率为2qr;ii的基因型频率为r2;IAIB的基因型频率为2pq。

O型血的基因型频率=r2=0.36;A型血的基因型频率=p2+2pr=0.45;B型血的基因频率=q2+2qr=0.13;AB型血的基因型频率=2pq=0.06。

解方程即可得出IA的基因频率为0.3;IB的基因频率为0.1;i的基因频率为0.6。

B组 能力提升

1.(2018海南单科,18,2分)为判断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两个种群的鸟是否属于同一物种,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了解这两个种群所在地区之间的距离后作出判断

B.观察这两个种群个体之间是否存在生殖隔离现象

C.将两个种群置于相同环境条件下,比较其死亡率

D.将两个种群置于相同环境条件下,比较其出生率

答案 B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若两个种群之间形成了生殖隔离,即两者不能交配,或交配的后代不育,则两个种群属于不同物种,B正确。

2.(2018海南单科,24,2分)甲、乙两物种在某一地区共同生存了上百万年,甲以乙为食。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的进化可能与该地区环境变化有关

B.物种乙的存在与进化会阻碍物种甲的进化

C.若甲是动物,乙可能是植物,也可能是动物

D.甲基因型频率改变可能引起乙基因频率的改变

答案 B 根据共同进化的观点,物种乙的存在与进化会促进物种甲的进化,有利于提高生物多样性,B错误。

3.某一野生动物种群的栖息场所被两条交叉的高速公路分割成4块,由此形成4个完全独立的种群。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这4个种群的突变和基因重组对彼此的基因频率有影响

B.个体的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对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影响

C.高速公路的开通会诱导4个种群发生不同的变异及进化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从而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答案 D 不同种群形成不同的基因库,4个独立的、互不干扰的种群各自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导致的基因频率改变是互不相关的,A错误;基因频率是种群内某种基因占该基因全部等位基因的比率,如果某种群的个体数因各种原因而改变,则必然影响种群基因库中某些基因的个数和其全部等位基因的个数,所以个体的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对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有影响,B错误;4个种群发生的变异具有不定向性,且高速公路的开通与否也不是诱导种群发生变异的因素,C错误;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的表现型从而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正确。

4.下列有关育种和进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杂交除了可以选育新品种外,还可获得杂种表现的优势

B.基因工程可以实现基因在不同种生物之间的转移

C.基因频率是指某个基因占种群中全部基因数的比率

D.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答案 C 杂交育种是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进行的新品种选育方法,通过杂交获得的大量杂合子在自然界中还可表现出杂种优势,A正确;基因工程的实质就是让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导入另一种生物的细胞内实现基因表达的过程,B正确;基因频率是指某种基因占种群中该种基因的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C错误;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由于不能产生有生育能力的后代,二者存在生殖隔离,分属不同物种,D正确。

5.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统一性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不同种个体间无法交配,不能产生后代,被称为生殖隔离

B.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体现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C.若变异的性状影响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