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册7单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17680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8.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2册7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12册7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12册7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12册7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12册7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2册7单元.docx

《12册7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册7单元.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2册7单元.docx

12册7单元

红钢城小学备课纸

课题

19空城计

课型

讲读

课时

2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准确地复述故事的内容。

4、探究空城计成功的原因,感受诸葛亮的智慧和过人胆识。

教学重点

通过情节感受人物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学习习惯培养结合点

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注重感悟,开拓其思维,培养其创新精神。

课堂文化探索结合点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趣

1、共同欣赏《三国演义》主题曲

2、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三国演义》这本书?

3、在《三国演义》众多人物中,你们最敬仰谁?

喜欢他什么特征?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国演义》中一篇表现诸葛亮超人智慧的精彩篇章,即选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的《空城计》。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计”是什么意思?

“三十六计”你知道哪些?

4、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第三十二计——空城计。

它是一种怎样的策略呢?

学完课文,你们将会明白。

二、检查预习

 1、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在朗读过程中要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同时注意理解文章的内容。

 2、大家理解文章的内容吗?

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师提醒方法:

谁?

干什么?

怎么样?

三、快速浏览全文,整理故事情节

1、事情的开端、起因是什么?

——司马懿兵临城下。

发展:

临危之际,诸葛亮开始使用妙计。

高潮是什么?

——司马懿中计

结局呢?

 诸葛亮释计

2、教师:

文章引人入胜,不仅因为情节吸引人,还因为人物形象生动,课文的情节围绕着诸葛亮施空城计展开。

四、通过情节分析人物

 下面我们就从情节入手来看看文章是如何具体表现诸葛亮的智慧的。

 

(1)开端 司马懿兵临西城:

这一部分写的是诸葛亮施用空城计的背景。

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军情紧急?

这对表现诸葛亮的智慧有何作用?

是从什么角度表现的?

 (教师板书:

“军情紧急”及“侧面”。

 

(2)发展 诸葛亮临危施计:

面对如此紧急的军情,诸葛亮是怎样施计的?

(教师板书:

“处变不惊”及“正面”。

 (3)高潮 司马懿中计:

诸葛亮精心安排了一个旨在迷惑敌人的空城计,久经沙场的魏国名将司马懿有这么容易上当吗?

请大家在文中找出表明司马懿态度变化以及他采取的相应行动的词语。

 (不信——为什么?

→望——见什么?

→大疑——疑什么?

何根据?

→退——表现了诸葛亮的什么品质?

是从什么角度表现的?

 (教师板书:

“镇定自若”及“侧面”。

 本层中写到诸葛亮的笑,请大家联系当时的情况,思考他的笑中有何含义?

(4)结局 诸葛亮释计:

司马懿终于领兵退去了,我们也替诸葛亮长舒了一口气,然而,我们也不免产生疑问:

诸葛亮凭什么断定司马懿会上当?

古人云:

“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诸葛亮为何要冒险设计而不赶紧撤退?

五、完成课堂小字作业

修改意见

板书设计

19空城计

孔明:

足智多谋、处乱不惊、

神机妙算、临危不惧

司马懿:

疑心病重、老谋深算、

多疑自负、狡诈多端

  空城计:

出“奇”不意

课后小节

红钢城小学备课纸

课题

19空城计(第二课时)

课型

讲读

课时

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准确地复述故事的内容。

3、探究空城计成功的原因,感受诸葛亮的智慧和过人胆识。

教学重点

通过情节感受人物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学习习惯培养结合点

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注重感悟,开拓其思维,培养其创新精神。

课堂文化探索结合点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一、复习上节课梳理的全文梗概,导入新课

二、自学,思考:

1、故事里出现了哪些人物?

(孔明、司马懿、司马昭)

写到孔明的几次笑呢?

请你找出文章里面有关笑的词语。

从笑中你读出了诸葛亮的智慧吗?

2、司马懿应该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三、集体讨论:

1、孔明的这几次笑具有哪些不同之处,请小组讨论,并选出小组的代表发言。

   第一次笑是“满面笑容”,故作轻松,故作姿态的笑;

   第二次笑是“拍手大笑”,是对司马懿的嘲笑,也是自豪的笑。

2、体会诸葛亮的智慧

  (足智多谋)因为他传令“将旌旗尽皆隐匿……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围绕“空”设了一道计谋吓退司马懿。

   ( 处乱不惊)因为他没有像文武百官吓得不知所措,他“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笑容可掬”地施展他的计谋。

   ( 神机妙算)因为他料到司马懿疑心重,“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借他的疑心来使自己的计谋得以成功。

   ( 临危不惧)因为“众官尽皆失色”,他却敢于在司马懿的敌军面前,镇定自若,面对敌人“笑容可掬,焚香操琴”设了一道空城计,以少胜多

3、司马懿应该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学生讨论

明确:

1.联系《三国演义》整部小说的故事发展来看,在“空城计”之前,司马懿刚打了胜仗,占了街亭,可见在街亭一仗中,司马懿是深思熟虑。

在《空城计》这个文章里,提到司马懿料孔明“平生谨慎,不曾用险。

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可见司马懿是老谋深算的。

4、司马懿既然是一个老谋深算的人,那他为什么会中了孔明的计?

请各个小组组织讨论,归纳本组的意见,选出一个代表来发言。

    司马懿输在他的大意,老马也有失蹄的时候。

孔明赢在他的临危不惧,司马懿输在他的生性多疑。

司马懿输在孔明的出奇计、用奇招,因为孔明“计”高一筹,知道司马懿“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

孔明“出奇计、用奇招”,其实这也是诸葛亮的“空城计”得以施计成功的重要原因。

(板书:

出奇不意)

5、教师对本环节小结:

总的来看,这篇文章是从两个方面来表现诸葛亮的智慧的。

如果说情况紧急、处变不惊、镇定自若表现的是诸葛亮的“胆”的话,那么他对形势的准确分析和判断充分表现了他的“识”。

全文写司马懿也是为了衬托诸葛亮的足智多谋:

司马懿狡诈多端,诸葛亮更是“计”高一筹。

司马懿善“识人”,而诸葛不仅善“识人”更能“治人”。

司马懿也谨慎,但却比诸葛亮少了几分灵活变通的智慧。

6、学生讨论拓展

(1)假如这次魏国领兵的不是司马懿,而是他的次子司马昭,诸葛亮还会用“空城计”吗?

(2)诸葛亮身为蜀国的丞相,在当时的形势下,他的生死可谓关系到蜀国的存亡。

而此时诸葛亮却把自己置身于作战的最前沿,还冒险用了空城计,如果他的计谋不够周密,如果他的部下表现得不够镇定,如果司马懿并不完全像他设想的那样多疑,如果司马懿能听取他儿子的意见,如果司马懿也冒险进攻等等,后果都将不堪设想,三国的历史恐怕也要重写!

你对诸葛亮的这种冒险做法有何看法?

 (教师小结:

能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这正是其智慧过人之处。

谨慎而不胆小,冒险而不盲目,这种冒险精神对我们处理生活中的问题是有启示的。

7、在《三国演义》中还有许多表现诸葛亮智慧的故事。

你还能列举出其中的一些吗?

四、布置课外读一读《三国演义》。

修改意见

课后小节

红钢城小学备课纸

课题

20鲁智深行侠桃花庄

课型

讲读

课时

2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且能准确地复述故事的内容。

3、了解鲁智深桃花庄行侠的事迹,感受鲁智深机灵勇敢、富有智慧的侠士形象。

教学重点

能准确地复述故事的内容。

教学难点

了解鲁智深桃花庄行侠的事迹,感受鲁智深机灵勇敢、富有智慧的侠士形象。

学习习惯培养结合点

抓住语言,动作等体会人物形象。

课堂文化探索结合点

通过提问,层层深入,引导学生走入人物内心世界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请学生介绍〈〈水浒传〉〉,并介绍小说中的人物鲁智深。

2 师述: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根据小说的第四回改编的。

3 生读书中正文前面的背景介绍。

二 读题质疑,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齐读课题,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谁?

干什么?

在什么地方?

2.再读课题,你还想了解什么?

(鲁智深为什么要在桃花庄行侠?

结果什么样?

3.学生浏览课文,简要回答提出的问题,然后要求学生联系课题,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 理请小说的顺序。

1 学生默读课文,按故事发展的顺序把课文分成几个部分。

2 交流反馈。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鲁智深前往东京大相国寺的途中,因天色以晚,边决定借宿桃花庄。

第二部分(第3-7自然段):

鲁智深了解到刘太公的小女被恶人强逼成亲的事后,决定帮助他们。

第三部分(第8-10自然段):

鲁智深假扮新娘,痛打山大王。

第四部分:

(第11自然段):

鲁智深痛打山大王,吓跑喽罗,解除了刘太公心头的烦恼。

四 品读人物言行,感受人物形象。

(一)再次细读课文,勾画出问中鲁智深的语言和动作的词句,表现鲁智深形象的有关语句,从细节处体会人物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二)自学静思

(三)小组讨论。

修改意见

板书设计

课后小节

红钢城小学备课纸

课题

20鲁智深行侠桃花庄(第二课时)

课型

讲读

课时

2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且能准确地复述故事的内容。

3、了解鲁智深桃花庄行侠的事迹,感受鲁智深机灵勇敢、富有智慧的侠士形象。

教学重点

能准确地复述故事的内容。

教学难点

了解鲁智深桃花庄行侠的事迹,感受鲁智深机灵勇敢、富有智慧的侠士形象。

学习习惯培养结合点

抓住语言,动作等体会人物形象。

课堂文化探索结合点

通过提问,层层深入,引导学生走入人物内心世界

一、导入新课

二、继续学习新课:

集体交流从人物言行中感受到的人物形象:

1、读课文相关自然段,用“---”画出描写鲁智深语言的句子。

2、指导学生朗读这些句子,注意从人物的语言中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人物的形象。

示范指导:

智深一听,心里觉得奇怪,嘴里故意说:

“看你闷闷不乐的样子,不会是因为我来打搅了你吧?

(1)学生读句子,思考:

“闷闷不乐”这个词写出了刘太公怎么样的神情?

从“看你闷闷不乐的样子”中体会到鲁智深怎样的品格?

鲁智深的到来“打搅”了刘太公吗?

他明知刘太公是个热情待客的人,为什么还要这样说?

从这句话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2)再读鲁智深的这句话,在朗读人物语言中想象人物的形象。

三、体会鲁智深鲁其他的语言,感悟鲁智深的精神形象。

1.“太公你真是个痴人,女儿出嫁烦恼什么?

”故作轻松的一句笑问,又让刘太公主动告诉鲁智深烦恼的具体原因。

越是问的自然,就越显得心思的细腻。

2.在引导学生学习鲁智深的第四句话时,要求学生注意带点的语句“我在五台山学过如何劝人,就算是铁石心肠的人,也能把他说动。

”并思考从中体会到什么。

3.“叫你认你的老婆!

”感受鲁智深当时说这句话的语气,体会鲁智深当时说这句话的内心。

三、演义故事,再现侠士英雄气概

1.精读鲁智深仗义行侠的部分,边读边琢磨人物的动作神态。

2.扮演角色,演义“行侠”情节。

3.学生自主评价各个角色的表演情况。

4.引导学生通过评价,再次给人物画像,让人物形象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鲜明的形象。

四、 课外阅读〈〈水浒传〉〉。

修改意见

20鲁智深行侠桃花庄

有勇有谋有义

课后小节

红钢城小学备课纸

课题

21“诺曼底”号遇难记

课型

讲读

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交通运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