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170805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63.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

合题意)

1.许多成语对声现象有着生动描述。

下列成语中描写声音响度的是()

A.声如洪钟B.曲高和寡C.悦耳动听D.余音绕梁

2.生长在沙漠中的仙人掌的叶子为针状,有助于减少水分的()

A.蒸发B.升华C.液化D.沸腾

3.天气炎热,小明在吃冷饮时观察到一些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包装盒外面的霜,是液化造成的

B.将冷饮从冰箱里拿出时,感觉到“粘”手是凝固造成的

C.打开冷饮包装纸,看到有“白气”生成是升华造成的

D.吃冷饮时感到凉爽,主要是凝华造成的

4.

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5.

如图所示,小华用照相机对着平面镜中的“她”拍照.当小华逐渐远离平面镜时,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平面镜中成实像,像大小不变

B.平面镜中成虚像,像逐渐变小

C.照相机中成实像,像逐渐变小

D.照相机中成虚像,像逐级变小

6.物体距凸透镜20cm时,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实像,若把物体向透镜

方向移8cm,又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则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20cmB.10cmC.9cmD.5cm

7.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苏州地区冬季最低气温可达—25CB.一本初中物理书的质量约为3kg

C.人正常心跳一次的时间约2sD.一根筷子的长度约23cm

8.周末,小明乘坐“今世缘”号有轨电车去周恩来纪念馆参观,在有轨电车行驶过程中,小明觉得

自己是静止的,他选取的参照物是()

A.轨道旁的行道树B.沿途的路灯杆

C.有轨电车的车厢D•迎面来的轿车

9.用高速摄影机拍摄于子弹穿鸡蛋前后的两帧画面,如图所示,已知拍摄两帧画面的时间间隔为

6.0X10—4s,则子弹的速度约为()

A.80m/s

B.180m/s

C.280m/s

D.380m/s

10.对密度定义式p=m/V的下列几种理解中,正确的是()

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B.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C.密度由质量和体积共同决定D.密度与质量、体积无关,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11.铜常被用来制作导线,因为它具有()

A.良好的导电性B.良好的导热性C.良好的弹性D.较大的硬度

12.如图所示,电视节目中“闯关游戏”的笔直通道上每隔8m设有一个关卡,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

闭,放行和关闭时间分别为5s和2s,当小强正通过关卡1左侧9m远的A处时,关卡刚好放行,若

他全程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最先挡住他前进的关卡是()

s。

处减弱噪声。

(红外线/紫外线)工作的。

16.

铝的密度是2.7X103kg/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17.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水污染日益加剧,因此污水净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图所示为小明

设计的太阳能净水器,在污水净化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C。

钨是晶体,它的熔点为3410C,则它的凝固点为

(第17题图)(第18题图)(第19题图)

18.如图所示的透镜是透镜,用这种透镜制作的眼镜可以用于矫正

眼.(选填“近视”或“远视”)

19.分别由甲、乙两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两种物

质的密度之比p甲:

p乙为

20.有A、BC三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g、400g、60g,体积分别为16cmt

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

50cmt12cm3.在AB、C三个金属球中,若只有一个是空心的,那么的体积是cm3。

21.

如图所示,用水壶烧水,水烧开后能看到壶嘴周围有“白气”产生,

(第21题图)(第22题图)(第23题图)

22.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底,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

在A处又能看到“硬币”•这是因为光从斜射入_中时发生了现象.

23.某兴趣小组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记录并绘制了物距、像距之间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则该凸

透镜焦距为cm.当物体从距凸透镜30cm处移动到12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大/变小)

24.汽车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所需要的时间叫反应时间。

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

过程中,若驾驶员发现前方70m处有障碍物,采取制动后,汽车行驶60m刚好停在障碍物前,已知

该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5s,则制动前汽车行驶速度为m/s.

25.泡沫钢是含有丰富气孔的钢材料,可作为防弹服的内芯,孔隙度是指泡沫钢中所有气孔的体积与

泡沫钢总体积之比.已知钢的密度为7.9x103kg/m3,—块质量为0.79kg,边长为1dm的正方体泡沫

钢,孔隙度是_%.

三、解答题(本题共9小题,共48分.解答28题时应有解题过程)

26.(8分)按要求作图:

⑴当光线从水中射向空气时,它的反射光线如图甲所示,请画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2)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请在图乙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3)请在图丙中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完成光路图。

(4)将一矩形玻璃砖从中间斜切后,向左右沿水平直线拉开一小段距离,如图丁所示•一条光线从左侧面垂直射入,画出这条光线从右侧玻璃砖射出的折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27.(4分)小明坐在一列从苏州开往南京的动车上。

在路上动车通过一座大桥,已知大桥长1000m,

小明从上桥到离开桥,小明通过大桥的时间是20s,则动车速度是m/s.已知动车长150m则动

车全部通过大桥所需要的时间是s.

28.(4分)小明用天平、玻璃瓶、水测量酱油的密度,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33、

(p水=1.0x10kg/m)

问:

(1)玻璃瓶的容积有多大?

(2)酱油的密度有多大?

29.(3分)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小红将一可沿ON折转的白色硬纸板ABCD

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可在ABCD平面内看到反射光线.

实验中使用可折转的硬纸板,除了能呈现光路外,另一个作用

是。

为了得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规

律,应当。

 

(第29题图)

30.(10分)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探究冰熔化特点”的实验.

(1)将装有适量碎冰的试管置于烧杯内的温水中,在碎冰中再插入温度计。

图甲中温度计是根据液

体的性质制成的,示数为C;读数时视线应与液柱上表面。

(2)小明设计了一个记录实验过程的表格,表格中(a)、(b)两处应填的内容是:

(a);

(b)•

(a)…

温度/C…

(b)…

(3)图乙是小明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一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

冰属于(选填“晶

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C。

(4)图乙中第3min时,物质处于态,第7min时,物质处于态.

(5)从吸放热和温度变化的角度分析,冰的熔化过程和水的沸腾过程具有的共同特点

31.(6分)在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小明找来大小不同的塑料块和某种液体做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应将

平衡螺母向调,使天平横梁平衡。

(2)图甲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使用托盘天平的情景,他的错误是.

(3)小明正确操作,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画出了塑料块和液体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1分析图像可知:

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选填“相同”或“不同),物理

学中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定义为密度,塑料的密度为kg/m3.

3

2往烧杯内倒入10cm的液体,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_碁,若烧杯内液体的体积为20cm5,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应为g.

32.(4分)某兴趣小组在“自制水膜透镜”活动中,如图所示,将内径4mm的细铁丝圆环在清水中

浸一下后取出,布满圆环的水膜犹如透镜.实验过程中,小张和小华发现该透镜的观察范围太小,想制作更大的水膜透镜,但又易破裂•为研究液膜的增大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做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

可能与制作圆环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

可能与液体的种类有关.

(1)为了验证猜想一,小华选用细铁丝、细塑料片、细铝条制成圆环,改变圆环直径后,分别浸入水中获取液膜,测量出液膜即将破裂时的最大直径•实验前,他应该控制三种材料横截面的

和相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小张找来比水粘稠的透明的色拉油、胶水,将细铁丝圆环分别浸入两种液体中,重复上述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于是小张就得出结论:

液体越粘稠,液膜的最大直径越大。

小张的实验过程存在两个主要问题:

实验次数太少;②.

(3)实验中,将大小相同的胶水膜和水膜,放在书本前相同距离处,发现透过胶水膜观察到的正立

的“字”更大一些,原因是:

33.

(3分)住在热带贫困地区的居民,由于没有电,夏天无法用电冰箱保鲜食物,英国学生发明了无电“冰箱”,它的内桶用金属制成,外桶用木头、塑料等常见材料制成,两层之间的空隙可以填充沙子,外桶上有数个圆孔,用水浸湿沙子后,把桶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保持沙子湿润,这样能使金属桶内部空间温度维持在6C左右,从而使食物保鲜,

(1)该无电“冰箱”的工作原理是;

(2)内桶用金属材料而不用塑料制作的原因是:

金属材料的(导热性/隔热性)较好;

(3)把桶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保持沙子

湿润的目的是•

34.(6分)某同学利用图示装置来研究凸透镜成像。

(1)实验前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2)

A处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利用此时的成像特点

;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烛焰的像将位于光屏中心的

如图甲所示,当凸透镜位于光具座上

可制成(投影仪/照相机/放大镜)

(上方/下方);

甲乙

(3)在保持

(2)中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将凸透镜向右移到B处(图中未标出).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成的是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

(4)在上述探究活动中,若已知蜡烛与光屏间的距离为Lo,与凸透镜第一次所在位置A间的距离为

L,如图乙所示•则该透镜焦距f_L(选填“>”、“<”或“=”).透镜先后两次所在位置A、B之

间的距离s=(用Lo、L表示)。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八年级物理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

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8分)

13.14.

15.

16.

17.

18.19.

22.23._

24.25.

三、解答题(本题共9小题,共48分.解答28题时应有解题过程)

26.

(8分)

27.(4分)

28.(4分)

29.(3分)_

30.(10分)

(2)(a)(b)

(3)(4)

(5)

31.(6分)

(1)

(2)

(3)①②

32.(4分)

(1)

(2)②

(3)

33.(3分)

(1)

(2)(3)

34.(6分)

(1)

(2)(3)

(4)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八年级物理答题卷

、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

 

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A

B

D

C

C

D

C

B

D

A

B

共28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空1分,

 

25.

24.20

90

、解答题(本题共9小题,共48分.解答28题时应有解题过程)

26.(8分)(略)

 

 

 

 

27.(4分)5023

28.(4分)

:

(1)20cm?

(或2X10-5m5)

(2)1.25g/cm(或1.25x103kg/m3)

I

I

:

过程略,必须写出字母表达式

29.(3分)垂直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

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多次试验

31.(6分)

(1)右

(2)在称量的过程中调节平衡螺母

3

(3)①相同1.2X10②37.445.4

32.(4分)

(1)大小液体种类

(2)(②选用的液体种类太少

(3)胶水对光线的折射能力强

33.(3分)

(1)水蒸发吸热

(2)导热性(3)加快水的蒸发

34.(6分)

(1)同一高度

(2)投影仪上(3)缩小

(4)_<_L0-2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