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东西北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练习题100道.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163772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4.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东西北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练习题100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粤东西北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练习题100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粤东西北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练习题100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粤东西北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练习题100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粤东西北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练习题100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粤东西北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练习题100道.docx

《粤东西北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练习题100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东西北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练习题100道.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粤东西北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练习题100道.docx

粤东西北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练习题100道

一、判断题。

(共20题)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普遍关心,对后进生也应如此,不需要对他们过多关照。

()

解析:

错。

教师的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针对个别学生因材施教。

2、社会本位论的教育目的观认为:

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价值只有有助于个体发展时才能体现出来。

()

解析:

错。

社会本位论主张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本位论主张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

3、教师设身处地地体现学生精神世界的能力,亦即“进入学生心灵世界”的能力属于教师的反思能力。

()

解析:

错。

教师的反思能力是教师以自己和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决策、行为、方法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分析、调整的能力。

从教师工作的思考对象上划分,反思能力可以分为自我反思能力、德育反思能力、教学反思能力、课程资源开发反思能力和生活反思能力等。

4、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首先是教学目标的制定,其次是学生起始状态的分析,教学内容的分析与组织、教学评价与教学媒介的选择,最后是教学效果的评价。

()

解析:

错。

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学效果的评价不应是最后进行的,应该是贯穿教学过程始终的。

5、全纳教学属于特殊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指把具有身心障碍的特殊学生编入普通班级中,与普通学生共同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

()

解析:

对。

全纳教学:

它容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是一种没有排斥、没有歧视、没有分类的教育。

6、教学理念和实践的桥梁是教学策略。

()

解析:

错,教学理念和实践的桥梁是教学模式。

7、教学过程必须以传授和学习系统的直接经验为主。

()

解析:

错,教学过程的规律:

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直接经验为辅

8、“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运用在教育中强调的是因材施教。

()

解析:

对。

因材施教原则:

是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获得最佳的发展。

9、课堂教学管理主要表现为教师的管理行为,其着力点应是教师进行单边教学活动并保持课堂安静,尽可能使全体学生全身心、高效率地投入学习。

()

解析:

错。

课堂教学管理是在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中进行的。

10、课堂标准、教材、学校、教师和家长是影响课程实施的基本因素。

()

解析:

错,影响课程实施的基本因素:

改革本身的因素、学校内和学校外等因素。

11、直接教学适合于概念、模式和抽象理念的教学,间接教学适合于事实、规则和动作序列的传授。

()

解析:

错。

直接教学适用教授那些学生必须掌握的、有良好结构的信息或技能。

间接教学:

适用于教学具有建构性的知识,如概念、功能关系等。

12、评价和反馈是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基础,教师的教学监控过程都是从其教学活动的反思、评价与反馈开始的。

()

解析:

错。

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目标,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它是教师的反省思维和思维的批判性在其教育教学中的具体表现,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要素。

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的计划和安排;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检查、评价和反馈;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节、矫正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

13、教育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成绩作出判断的过程。

()

解析:

错。

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的收集信息资料和分析整理,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为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14、“矮子里拔将军”属于绝对评价。

()

解析:

错。

这是相对评价,是从群体集合中找出相对位置的人。

15、随着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对学生发展的评价,已从考核掌握文化知识内容为主的测试扩展到教育目标的多个方面,鼓励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允许学生通过分工协作的形式共同完成任务。

()

解析:

对。

新课程强调发展性评价,主张评价的多元化。

16、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可操作性的手段,透过系统收集有关教学信息,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做出价值上的判断,从而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和教师教学效果的提高。

()

解析:

对。

教学评价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是对教学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

17、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常用的间接批评方法有:

暗示法、幽默法、肯定法、榜样法、宽容法、启发法。

()

解析:

对。

所谓间接批评,是指不直接指出对方的错误,而是通过其他途径,用比较谦和的态度、婉转的语言,让对方认识和改正错误.相对于直接批评来说,间接批评更加讲究方式方法,也往往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18、正确舆论树立与否,是衡量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

()

解析:

对。

“班主任工作内容”中“良好班集体的建立”中提到-正确的舆论与良好班风的建立,是衡量班集体的是否形成的标志。

19、班级活动管理的内容包括确定活动内容、进行班级活动的准备、组织开展班级活动、总结班级活动情况。

()

解析:

对。

班级活动管理的内容。

20、因势利导是处理班级学生突发事件的一种正面教育方法。

()

解析:

对,因势利导-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向有利于实现目的的方向加以引导。

二、单项选择题(共70题)

21、受学生尊重的教师其威信来自于他的()。

A.权力

B.威严

C.人格

D.权威

解析:

C,教师威信源于人格影响力和职权影响力。

22、教师的天职和师德的核心是()。

A.爱岗敬业

B.关爱学生

C.教书育人

D.为人师表

解析:

B。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规定。

23、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教师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领路人”。

这句话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中的()。

A.教师劳动目的和任务的特殊性

B.教师劳动对象的特殊性

C.教师劳动手段的特殊性

D.教师劳动产品的特殊性

解析:

A。

苏霍姆里斯基的这句话提出教师的劳动目的和任务是知识教员和学生引路人。

24、教师如果根据对某一学生的了解而形成一定的期望,就会使该学生的学生成绩和行为发生符合这一期望的变化,这一现象被称为()。

A.皮格马利翁效应

B.晕轮效应

C.多米诺效应

D.霍桑效应

解析:

A。

期望效应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

期望和赞美能产生奇迹。

25、要求一个5岁的学龄前儿童保持某种站姿是比较困难的,但如果让他在游戏中扮演某个有兴趣区的角色,就能保持某种站姿较长时间,这表明了动机的()。

A.启动作用

B.维持作用

C.监控作用

D.指向作用

解析:

B。

动机的维持功能:

当个体的某种活动产生以后,动机维持着这种活动针对一定目标,并调节着活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26、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解析:

C。

循序渐进教学原则:

就是按一定的顺序、步骤逐渐进步。

即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顺序进行逐步教育。

27、在编制义务教育课程时,应着眼于整个学龄人口,而不是着眼于智力水平在20%或者30%的学龄人口,这体现了教育的()。

A.人道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创造性原则

D.民主性原则

解析:

C创造性原则,智力不能太低

28、现代学校制度的核心是()。

A.促进学校发展

B.促进教师事业发展

C.协调师生关系

D.促进学生发展

解析:

D现代学校制度是一种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制度安排。

在现代学校制度的框架下,所有的规则体系都是围绕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来构建的,从而更加凸显了教育的独立性和学校的自主性。

29、提出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教育家是()。

A.杜威

B.布鲁纳

C.布鲁姆

D.加涅

解析:

A。

杜威是实用主义理论代表人物。

30、《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不满()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A.14

B.15

C.16

D.18

解析:

C。

《预防未成人犯罪法》规定:

不得让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单独居住。

31、初中二年级的小刚由于太淘气,经常跟同学打架,被校长以影响学校教学秩序为由开除回家,学校的做法违反了《义务教育法》中()。

A.学校不得乱收费的规定

B.学校不得开除学生的规定

C.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的规定

D.以上答案都不对

解析:

《义务教育法》规定:

不得随意开除学生。

32、某寄宿小学派车接送学生,途中有学生提出要上厕所,司机在路边停车5分钟。

5分钟过后,司机没有清点人数就将车开走。

学生王某从厕所出来发现车已经开走,急忙追赶。

在追赶过程中摔倒在地,门牙掉落三颗,王某的伤害应由()承担责任。

A.司机

B.该寄宿学校

C.司机和该寄宿学校

D.司机和王某

解析:

C。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33、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

A.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品质

B.专业技能、专业思想、专业品质

C.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D.专业技能、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解析:

C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即是专业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过程。

34、职业倦怠的核心成分是()。

A.情绪衰竭

B.去个性化

C.低个人成就感

D.行为失当

解析:

A.职业倦怠一般包括以下三方面:

1.情感衰竭:

指没有活力,没有工作热情,感到自己的感情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

它被发现为职业倦怠的核心纬度,并具有最明显的症状表现。

2.去人格化:

指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忽视的态度,对工作敷衍了事,个人发展停滞,行为怪僻,提出调度申请等。

3.无力感或低个人成就感:

指倾向于消极地评价自己,并伴有工作能力体验和成就体验的下降,认为工作不但不能发挥自身才能,而且是枯燥无味的繁琐事物。

35、某学校充分利用历史名人资源,改进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以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操。

这体现了教学环境设计的()。

A.整体性原则

B.主体性原则

C.转化性原则

D.校本性原则

解析:

C。

转化性原则,即将历史名人的榜样示范通过校园环境转化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36、仅仅依据一种理论建立起来的课程是不适宜的,是站不住脚的,应该通过平衡和协调教师、学生、内容和环境四个要素之间的联系,对所有的理论进行“择宜”或折中,使其成为确定课程的理论依据。

这是施瓦布提出的课程编制模式中的()。

A.目标模式

B.过程模式

C.探究模式

D.情景模式

解析:

C。

施瓦布是美国课程理论家。

倡导科学探究的教学和学习方式,推动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课程改革。

37、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用“不论我们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思想来反对传统的“倉库式”的教学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教学模式

A.“发现学习”

B.“掌握学习”

C.“程序学习”

D.“非指导性”

解析:

A。

布鲁纳倡导发现学习。

38、《中庸》提出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荀子也主张“闻、见、知、行”,这些教育思想包含着()理论的萌芽。

A.教学目标

B.教学过程

C.教学原则

D.教学评价

解析:

B。

这是教学过程的理论萌芽。

39、教师朗读所选文章:

用慢速重读一遍,让学生记下要点,讲解文章大意,逐字分析,联系其他学科进行分析,让学生记忆课文,布置班长检查每一学生背诵这段课文是否正确,奖励优秀学生,该教学过程设计用到的教学策略是()。

A.提问策略

B.讲述策略

C.讨论策略

D.角色扮演策略

解析:

B。

这是讲述策略。

讲述是教师向学生描绘学习的对象、介绍学习的材料、叙述事物产生发生变化的过程。

40、通过集思广益、聚集众多人的智慧解决问题,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表现出高水准的创造力,这种讨论法的方式是()。

A.辅导式

B.任务导向式

C.头脑式风暴

D.探究主导式

解析:

C,头脑风暴法:

无限制的自由联想和讨论,其目的在于产生新观念或激发创新设想。

为了保证群体决策的创造性,提高决策质量,管理上发展了一系列改善群体决策的方法。

41、“理解代数式的概念,能正确分析数量关系和列出代数式。

”这属于()。

A.学科教学目标

B.课程教学目标

C.课时教学目标

D.单元教学目标

解析:

C。

这是设计到具体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即课时教学目标。

42、在教学模式理论中,杜威的“五步教学法”和皮亚杰的“活动教学法”属于()教学模式。

A.“传递——接受”

B.“自学——辅导”

C.“目标——导控”

D.“引导——发现”

解析:

D引导-发现教学模式又称问题-探究模式,杜威和皮亚杰的理论是该教学模式的理论来源。

43、“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一些知识,大家回去还做了一个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纸盒,现在请大家找一找它们的面。

请从两个纸盒中任选一个喜欢的面,把它画在纸上。

好,那位同学能告诉我,这两个部分分别叫什么?

”以上这段话,是小学数学教师在教《长方形和正方形》一课中进行的()的教学过程的设计。

A.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B.引发矛盾,激发求知欲

C.巩固与拓展

D.总结评价

解析:

A导入环节,具体表现为谈话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44、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方式,如“为防止煤气中毒,热水器应该装在什么位置?

为什么?

”,这是运用了提问策略中的()。

A.记忆性问题

B.理解性问题

C.评价性问题

D.应用性问题

解析:

D应用性问题,即要求学生把所学概念、规则和原理等知识应用于问题情境中,通过一定的呈现或步骤解决问题。

45、教学设计中有四个基本要素,即学习者、目标、方法和评价。

四要素可以通过回答问题表现出来,以下哪个问题表现了教学设计中的方法要素?

()

A.如何确定学习完成的进度?

B.教学方案为谁而开发?

C.如何有效地学习学科内容和技能?

D.你希望学习者或受培训者学到什么?

解析:

C。

四个基本要素:

学习者、目标、方法和评价。

解释为:

学习者应采用什么方法才有效地学习学科内容和技能。

46、在中国古代,一般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班级授课

B.分组教学

C.现场教学

D.个别教学

解析:

D.古代教育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

47、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教学问题的教学策略是()。

A.课堂教学互动策略

B.课外教学互动策略

C.内容型教学策略

D.反思教学策略

解析:

D教学反思指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48、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引入或创设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的教学方法是()

A.情境教学法

B.发现教学法

C.尝试教学法

D.探究教学法

解析:

A情境性教学是指教学中通过创设一种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认真观看、评议情境中问题解决的模拟过程,从而达到对教材内容深入理解和熟练把握的一种教学方式。

49、有人曾训练7-10岁的孩子对教师如何应答:

与某些教师在一起时,他们对教师的提问热情地反应;与另一些教师在一起时,则只是极简短地回答问题,且避免直视教师、对他微笑。

结果表明,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反应影响教师帮助的比率,以及教师给予他们积极注意。

以上说明()

A、课堂环境中,学生的特点和行为对教师会产生影响

B、课堂环境中,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行为影响学生的学习

C、课堂环境中,教学要通过师生互动促进学生的发展

D、以上答案都不对。

解析:

C。

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向互动的过程。

50、借助课程资源获得新的经验,将课程实施看成是教师和学生在具体教学情境中共同形成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体现了课程实施的()

A.创生取向

B.调适取向

C.忠实取向

D.依附取向

解析:

A创生取向即把课程实施视为师生在具体的课堂情境中共同合作、创造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

课程实施本质上是在具体的课堂情境中“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

51、通过检查目标完成的情况及从中获得的反馈信息来指导,调节教学过程,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这一教学环节指的是()。

A.课外辅导

B.学生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C.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D.上课

解析:

B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检查和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对于教师来说,可以及时了解教学效果,作为总结经验,改进教学的依据;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及时了解自己在学习上的优缺点和存在问题,明确努力方向;对于学校领导来说,可以及时了解师生教、学两方面的情况,研究制订领导教学工作的改进措施;对于学生家长来说,也可以及时了解子女的学习情况,更好地配合教师督促学生努力学习。

52、以某种活动来开展一堂课,活动的方式不同于上一节课或上一个活动,变化提问类型、呈现方式等,以上教学行为属于()。

A.多样化教学

B.清晰化教学

C.确保学生成功率

D.任务导向教学

解析:

A。

根据排除法,变化提问类型、呈现方式。

53、以下的教学活动中最有可能使用交互式教学的是()

A.独立练习

B.小组讨论

C.指导练习

D.日常复习

解析:

C交互式教学是在宏观教学情景下,在多点自由切入的教学平台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围绕某一个问题或课题进行平等交流和自主互动的一种教学方法。

54、教学过程是教师教授、影响学生的过程,教授、影响活动的执行者是教师,而学生是作为教授、影响对象而存在,此观点体现了师生主客体关系的()。

A.“学生主体”说

B.“教师主体”、“学生客体”说

C.“学生双重地位”说

D.“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说

解析:

D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

55、教师根据学生的反应,给与肯定,否定或启发、指点,唤起学生新的成就感,提高学生下一步学习与课堂交流的积极性,体现了教学反馈的()。

A.动力功能

B.检测功能

C.调控功能

D.评价功能

解析:

A动力功能:

教师的及时反馈为学生提供明确的信号,继续进一步的学习。

56、教师表达“明智的”信息,接受感情宣泄,避免贴标签,谨慎使用批评,引导合作等课堂管理办法,这体现了课堂管理的()

A.行为主义模型

B.民主主义模型

C.人本主义模型

D.认知主义模型

解析:

B人本主义模型中吉诺特模式又称明智信息模式。

包括:

(1)表达“明智的”信息;

(2)接受感情宣泄(3)避免贴标签(4)谨慎使用表扬(5)引导合作(6)理智的表达愤怒

57、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看到的一切,对于他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的意义,这反映了调控优化教学课堂环境的()

A.科学性原则

B.教育性原则

C.实用性原则

D.多样性原则

解析:

B教育性原则。

课堂教学环境对于学生精神面貌的形成和身心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功能。

58、班级教育管理是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教育管理活动进行的,班级教育管理的目标是在动态的教育管理运作过程中逐步实现的,其中班级管理的中心环节是()

A.计划

B.实施

C.评价

D.总结

解析:

B。

班级管理的目标是在动态的教育管理运作过程中逐步实现的,因此具体实施是中心环节。

59、在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一题多解属于()

A.集中思维

B.分析思维

C.直觉思维

D.发散思维

解析:

D。

发散思维:

表现为个人的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而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因而容易产生有创见的新颖观念

60、教学评价中忽略班级中学生的整体水平,两眼直盯在少数优秀学生身上,这违背了教学评价的()

A.方向性原则

B.科学性原则

C.全面性原则

D.教育性原则

解析:

C全面性原则,教学评价应面向全体学生。

61、在记忆过程中,记忆效果最好,学习时间最经济的学习程度为()。

A.50%

B.100%

C.150%

D.200%

解析:

C150%。

过度学习是学习最佳效果。

62、学生在感知基础上将原有知识经验、情感体验与当前情景相互启发,相互渗透的活动,指的是教学环节过程中的()。

A.教学材料的理解

B.学习动机的激发

C.知识经验的巩固

D.教学材料的感知

解析:

A教学材料的理解,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

63、通过评价目标、指标体系的引导,可以为学校指明办学方向、为教师与学生指明教与学的奋斗目标,这属于教学评价的()。

A.导向功能

B.筛选功能

C.激励功能

D.监督功能

解析:

A导向功能。

为学校指明方向,为教师与学生指明教学和学习的目标。

64、对教师进行评价,需要考虑教师的劳动特点和教师所负担的重要职责,对教师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与工作业绩进行全面的分析,这体现了教师评价的()。

A.评价内容全面性

B.评价主体多元性

C.评价功能发展性

D.评价手段单一性

解析:

A评价内容的全面性,涵盖评价教师职业的各个方面,如态度、能力、业绩等。

65、以下针对教育评价和教育测量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评价=测量+评定+价值判断

B.评价=测量+定量描述+定性判断

C.评价=测量+非测量+价值判断

D.评价=测量+评定+统计判断

解析:

C。

测量是知识与技能等方面的评价手段,非测量是情感、态度及道德行为等方面的评价手段,然后据此价值判断,这便是教育评价。

66、泰勒曾指出:

“评价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包括一种以上的评估,因为要了解变化是否已经发生,必须要在早期做出一次评估,再在后期做出几次评估,从而才有可能确定所发生的变化。

”这句话说明()。

A.教育评价是一种价值观判断活动

B.教育评价的最终目的是达到教育价值增值

C.教育评价是一个连续性的动态过程

D.教育评价要遵循教育评价活动的客观规律

解析:

D。

评价必须包括一种以上评估,因为被评价对象是变化的,所以教育评价应遵循客观规律。

67在教学和评价过程中,以下教学和评价的环节一般程序是()。

提供有效教学

评价结果的解析与运用

了解学生需要

确定评价目标

A.评价结果的解析与运用→了解学生需要→确定评价目标→提供有效教学

B.确定评价目标→了解学生需要→提供有效教学→评价结果的解析与运用

C.确定评价目标→评价结果的解析与运用→了解学生需要→提供有效教学

D.评价结果的解析与运用→了解学生需要→提供有效教学→确定评价目标

解析:

B.教学和评价的环节:

确定目标-了解需要-提供教学-结果解析与应用

68、在一次考试中,我们可以用试卷题目是否是所要考察的学科的代表性取样来估计该试卷的效度,用这种方法得到的效度称为()。

A.内容效度

B.结构效度

C.实证效度

D.构想效度

解析:

A内容效度:

测试的题目在多大程度上代表所想测量的内容。

任何一个试题都是有关教学项目中全部题目中的一个样本,这个试题的代表性的程度就是这一试题对有关教学项目的内容效度。

69、在教育评价中,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出符合科学实施程序的教育评价方案,并正确而熟练地掌握科学的评价方法、手段和技术。

这属于教学评价的()。

A.方向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客观性原则

D.科学性原则

解析:

D科学性是指教学评价应按照教学评价活动本身的客观规律办事,以科学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为尺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