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 二年级下全套说课稿.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162665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29 大小:131.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 二年级下全套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9页
小学语文 二年级下全套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9页
小学语文 二年级下全套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9页
小学语文 二年级下全套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9页
小学语文 二年级下全套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 二年级下全套说课稿.docx

《小学语文 二年级下全套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 二年级下全套说课稿.docx(1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 二年级下全套说课稿.docx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全套说课稿

 

找春天说课稿18

草说课24

《宿新市徐公店》说课稿25

3、笋芽儿说课稿30

小鹿的玫瑰花说课稿36

泉水说课稿46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说课稿50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说课稿58

日月潭说课稿63

葡萄沟说课稿67

《难忘的泼水节》说课71

《北京亮起来了》说课76

《动手做做看》说课83

《邮票齿孔的故事》说课87

《画风》说课一91

《画风》说课二94

《充气雨衣》说课稿97

《望庐山瀑布》说课102

绝句说课稿104

《绝句》说课稿二106

《雷雨》说课111

最大的“书”说课稿114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说课120

《画家和牧童》说课一126

《画家和牧童》说课二129

《我为你骄傲》说课一133

《我为你骄傲》说课二136

《三个儿子》说课139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说课143

《玲玲的画》说课149

《蜜蜂引路》说课155

《揠苗助长》说课161

《守株待兔》课前说课和课后反思162

守株待兔说课稿165

《丑小鸭》说课170

《数星星的孩子》说课176

《爱迪生救妈妈》说课180

《恐龙的灭绝》说课稿183

《恐龙的灭绝》说课稿二184

《阿德的梦》说课稿187

《 阿德的梦》说课稿 2188

找春天说课稿

一、说教材

  春天来了,她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悄悄地向我们走来。

本课的课题就呼唤着我们去找春天!

我们到校园里找一找,也许能在操场边发现刚探出头的小草;我们到野外去找一找,也许能在天空中发现飘飘摇摇的风筝;打开课本,我们还会在课文插图中发现春天的影子;读着课文,我们会感觉自己就是那几个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的孩子,体会到寻找春天的急切心情,感受到发现春天的欣喜。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

作者把春天比作一个小姑娘,她害羞,所以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美丽,有着嫩绿的秀眉和色彩斑斓的眼睛;她活泼,娴熟地弹奏着动人的音符,快乐地荡着秋千,兴奋地叫着、笑着……孩子们找到春天了吗?

从哪里找到的?

怎样找到的?

激发学生朗读: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吗?

”……读着这些语句,领会其中的情与趣,我们会感到回味无穷。

  根据《课标》的要求及教材的编排意图和课文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会认9个字,会写9个字。

  2、技能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的情感,调动学生主动去观察、发现。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

体会春光的美好,体验投身大自然的情趣,养成主动观察发现的习惯。

  

  二、说学生

  二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

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能说一段较完整的话,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同时也较多地积累了不少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素材,这也正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

  三、说教法

  1、自主识字法

  新课程的识字教学重在教给学生识字方法,教师不以零为起点,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

打破以往传统的老师教读学生跟读的做法,体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二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年多的学习、积累,已掌握了不少识字方法,在本课的识字教学中,鼓励学生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并结合生活实际自主识字,在课件里直观的书写演示和设计精巧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识字任务。

  2、情景教学法

  美丽的春天多姿多彩,要让学生能感受到这春天的美好,在教学时,采用优美语言,为学生创设一个春天的场景,利用多媒体课件,充分体现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让学生欣赏各种春天美丽的画面,体会春光的美好,再用优美欢快的歌曲帮助学生体会课文内容,把音乐美与语言文字美图画美融合于一体,让学生在美景中赏读课文。

  四、说学法

  朗读感悟法

  阅读能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而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阅读也是低年级教学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形成语感、在读中学会读书。

因此,淡化教师的讲,让学生通过自由读、默读、合作读、赏读等多种形式来理解感悟课文是本课主要的学习方法。

  下面我就结合我用autowhere制作的课件来说说我的教学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悟春天。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学生如果对学习对象产生兴趣,他就能自觉的排除多种外界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干扰,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的学习,把学习当作一种愉快的享受。

  上课伊始,我是这样导入的:

春天刚刚到来的时候,脚步轻轻,若隐若现,羞羞答答,躲躲藏藏,这时课件出示动画的图片,用美丽的图片,可爱的动画,引起学生的注意。

(点击画面,出现动画)我们必须留心观察,才会发现春天的脚步。

而我们,总会抑制不住内心的欢喜,睁大双眼,敞开心扉,去寻找春天。

板书:

找。

课文中有几个孩子,冲出家门,让我们和他们一起去寻找春天吧!

这时候的孩子们,已经被那精美的画面深深吸引,再加上教师语言的引导,个个跃跃欲试,也想一起去找春天,很顺利的把孩子们带入到课文的情境中。

这时教师再把板书补充完整,让学生齐读课题:

找春天。

  

(二)初读课文、认写生字。

  在这个环节,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觉得难读的字做个记号,在语言环境中识字,通过大屏幕出现生字,(点击出现生字画面),让学生边认读边交流识字方法,可以运用已掌握的方法识字,如加偏旁、去偏旁、换偏旁、熟字变形、找规律、分解字形等,也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如:

猜谜语、编儿歌、比动作、引用同学或家人的姓名等方法进行识记。

运用课件的演示,充分引起学生的注意,随着孩子们大声的朗读,一个个生字完整的出现,孩子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自主的寻找出各种不同的识字方法。

在学完生字以后怎样能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巩固生字呢,这时我设计了一个小游戏来帮助学生轻松的解决这个问题。

一只只忙碌可爱的小蜜蜂,要到花园去采蜜,可是今天的采蜜要聪明的小蜜蜂才会有收获,利用奥斯韦尔制作的这个游戏,可以让孩子们利用鼠标把一只只小蜜蜂拖到花上,如果找对了和小蜜蜂身上的词语相对应拼音的花朵,小蜜蜂就会快乐的开始采蜜。

如果找错了,小蜜蜂只好又飞回到原处。

这样不仅加强了演示的直观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完成识字任务。

  至于写字,通过一年多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写字要领,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放手让学生自主发现,独立完成写字任务,教师只作点拨、指导。

通过课件出示难写的字:

遥、摇。

用形象直观的演示,加深学生的印象,正确书写生字。

在不知不觉的教学中,就突出了教学的重点。

  (三)赏读感悟,体会感情。

  在这个环节中,重点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句,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如:

齐读,自由读,小组讨论读等,让学生谈谈你感受到“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春天的呢?

从“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这个句子中又体会到什么?

课文中的小朋友们找到的春天又是什么样的?

在小组中把小朋友们找到的春天画下来或写下来。

最后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自己最喜爱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听。

  带着欣喜的心情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找到春天的欣喜与激动,通过播放春天景色的录像,(点击出现视频画面),在悠扬的乐曲中,在美丽的画面中,出现找到春天的情景,配乐朗诵: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都是:

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还眨呀眨的。

  这是怎样的一幅山花烂漫,百鸟争鸣的美景啊,春天悄悄来到了,小朋友们留心观察,发现了春天的踪迹,感受到了春天的美丽,春天其实就在小朋友们的眼睛里。

(点击出现音乐画面)通过欢快优美的儿童歌曲《春天在哪里》让孩子们跟着唱,跟着跳,尽情展示自己快乐的心情。

整个课堂的气氛达到了最热烈。

(点击出现课文画面)在这种心情下,再让学生朗读全文,把朗读、理解、感悟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自由、充分的读,在读中感悟春光的美好,体验大自然的情趣,表达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整篇课文的教学,我尽量利用了多媒体课件的优势,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音乐的美,图画的美,让学生体会到春光的美好,陶冶了心情,帮助学生较好的感悟课文的内容。

  六、说板书、练习。

  本课的板书采用了简笔画的设计,把孩子们找到的春天一一展现,给学生描绘出一幅春天美丽的景色,充分给学生以美的体验。

在读课文以后,让孩子们来进行补充、添画,这样的板书,既归纳本课的重点,同时起到引背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孩子在学习中得到展现自我的机会。

  练习是让学生在“采蜜本”上选择本课里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段落进行摘抄,再写一两句赞美春天的句子。

目的在于有意识的指导学生积累语言,发展思维。

扩展课内学习的内容。

 

草说课

《古诗两首》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的一篇诗文.这一课安排了《草》和《宿新市徐公店》这两首古诗。

《草》是一首咏物诗,是由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作,告诉人们春天野草返青的自然现象,从而赞美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全诗共四行,前两行诗句描写了春草茂盛的样子,揭示了一岁一枯荣的规律;后两行诗句歌颂了野草不可摧毁的顽强生命力。

《草》这首诗含义较深,耐人寻味,其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已成为千古名句,流传于世。

二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善于形象思维。

结合古诗特点和本班学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会读“枯荣”2个生字,会写“枯、烧、荣”3个字。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全诗的意思,体会野草的生命力很强。

                    3.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能背诵。

                 教学重点是图文结合理解诗意。

教学难点是通过理解诗意感受野草生命力的顽强。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步步深入,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

一、实物导入、激发兴趣。

二、初步感知,读准字音。

三、图文结合,理解诗意。

四、读背全诗,升华情感。

五、课外延伸,巩固拓展。

六、指导写字,美观工整。

七、小结全诗。

                    

                 开课出示实物草,请大家说说你对草的认识,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了学习兴趣。

初步感知,读准字音中我出示了标有停顿符号的诗文并范读,渲染了气氛,为学生朗读诗文提供了示范。

图文结合,理解诗意是本课的重点环节。

学生对“离离、枯、荣、尽”这些字词的理解有一定困难,需要教师点拨。

在帮助学生理解词义中我注重学法的渗透。

例如运用课文插图引导学生理解“离离”是茂盛的意思。

运用两幅水粉图自然而巧妙的解释了“枯、荣”的意思。

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尽的意思。

指导学生学习古诗,入诗境是关键。

在分步理解诗意之后我让学生加上动作、想象画面生气并茂的诵读,让诗文深深的印在脑海里。

整体理解力诗意之后我设计了朴实能够点明诗中心的过渡语:

“一棵棵小草,低矮、平凡、随处可见。

可就是这貌不惊人的小草却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怪不得诗人情不自禁的这样赞颂小草。

”指导学生引读全诗。

还联系5.12四川大地震这一牵动全国人民的心灵大事升华情感,指导背诵。

中国古诗博大精深,诗人笔下的草也各具特色,在拓展环节中内外相结合,不仅有草的后四句,还逐句出示了课外的四句描写描写草的诗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草香)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草细)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草的颜色青)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草小)让学生欣赏到了不一样的小草。

写字环节中只安排了本首诗的三个字,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说怎样才能把字写好。

老师范写,学生跟写。

                 古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

我以此课为例,请老师们多指教。

《宿新市徐公店》说课稿

【说教材】

  《宿新市徐公店》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三单元的首篇讲读课文“古诗两首”中其中的一首诗。

这首诗画面明丽,情感欢悦,语言形象,音韵畅达。

依据教材的特点及四年级学生的学习基础,本课教学一定要引导学生朗读呤诵,将学生领入诗的意境,体验诗人的感情,以达到培养读悟能力,丰富语言积累的目的。

根据上述分析,《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古诗的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展开想象,初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诗句,培养自学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默写。

  教学重点:

理解重点词句,细细体味诗人所描绘的景色。

  教学难点:

体会诗的意境。

  【说教法】

  为了较好地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有效地突出重点,达成预定教学目标,我采用“激情引入——自读释义——绘画会意——品味诵读”这四大主要步骤进行教学。

力求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明确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

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新《课标》这指出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也说明学习方法远远比学得的知识重要。

因此,我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地读书,充分地交流,充分地参与,充分地合作。

主要学习步骤为:

自读、交流、质疑、绘画、品读。

  【说程序】

  操作程序分如下四个环节进行

  

(一)创设情境,诱发创新激情

  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多取决于兴趣。

教学伊始,我先出示一幅《小池》诗意图(出示图)由此而问:

“同学们,看到这幅画,你想到了哪一首诗?

”由画中的荷花和蜻蜓,学生很自然想到了古诗《小池》,让学生背诵后,我接着说:

“这幅画是我们班×××同学学习古诗《小池》后为它配的一幅图,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诗《宿新市徐公店》学完后,让你们也为它配上一幅精美的图画。

”这样导入很自然地把学习带篱新知识的学习环节,学生都觉得挺新鲜,跃跃欲试,表现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读画结合,训练创新思维。

  这一环节,主要分2个步骤进行教学。

  1、自读释义

  “释义”包含“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这些内容。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

就必须在课堂的教学中实现主体自主学习,因此我首先出示自学要求:

①把诗句读准确,读通顺。

②读了这首诗,你知道了什么?

③标出不明白的地方,然后让学生借助手中的工具书或课后注释或插图等,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了解古诗的作者,诗句的意思。

其次让学生把自学的成果在小组交流、讨论,有不明白的地方可用笔记下来;接着全班同学交流,汇报自学情况,相互补充、纠错等,最后学生质疑进行合作学习。

  课堂上通过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立体交流,使基础能力不同的学生在交流中相互传播信息。

帮助学生自学、自悟、理解古诗。

  2、体验意境

  领会诗歌的意境,是学生理解诗文大意后的升华。

把学生引入意境,就是想方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的头脑中活起来,从而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形,深入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感情,最终受到思想教育。

  怎样引导学生进入诗的意境,我是这样做的,在学生通过自学基本了解诗意时,我适时提出:

“你觉得诗中应该有哪些景物”?

同时鼓励学生想到了什么就说什么,学生在自由表达的过程中,拓展了创新思维的空间,学生的回答除了诗中描写的景物“篱落、一径、树头、儿童、黄蝶和菜花”之外,也有的说:

“我觉得还应该有蓝天、白云”。

还有的说:

“我觉得应该有一只小鸟和一只小猫,就更真实了。

”等等。

显然学生对诗中的景物已了如指掌。

胸有成竹。

为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空间进一步拓展,我对学生说:

“同学们,你们所说的简直就是一幅美丽的画,现在,请你们把这富有情趣的儿时生活画下来吧!

”于是,学生在欢快的音乐陪伴下,开始了绘画,画完后要求学生为这幅画配上一段文字,便不知不觉地进入诗人创设的情境中。

  (三)品味诵读

  俗话说:

“熟读诗歌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有感情地诵读,不仅可激发学生的想象,还可更好的使学生领会诗的意境,学生对绘画评价之后,我接着说:

“诗人也被这幅画深深地吸引住了。

此刻,他会怎么想呢?

”这时,学生不言而喻地会想到这首诗,之后请学生站起来,加上动作和表情一起朗诵这首诗。

  (四)总结拓展

  课末,我整理板书并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宿新市徐公店》这首诗,看到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村童扑蝶图,感受到了诗人对春天和乡村生活的爱。

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

”最后布置课下作业。

①默写古诗②把古诗改写成一篇写人记事的记叙文。

  总之,本节课的设计,我紧紧围绕教学大纲,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动口,动脑,动手活动中,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飞跃,使知识教育与素质教育得到了有机的结合。

3、笋芽儿说课稿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篇科学童话,讲的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笋芽儿冲破一切阻碍,由竹笋生长为强壮的竹子的经过。

作者通过这个故事,启迪学生要趁大好时光,冲破阻碍,好好学习,勇于进取。

  题目点出了题材范围,即写一颗“笋芽儿”这个主要人物(植物人格化)。

“笋芽儿”是一个名词,从课题亦可推知本课是记叙文,全文以笋芽儿生长过程为线索,讲了四层意思,讲了笋芽儿出土之前和出土以后的两个阶段,出土之前,笋芽儿只是“央求”,而后是不顾一切阻拦:

“一个劲儿向上钻”,表现了她有一种向上的精神,出土以后,笋芽儿以顽强的意志,不断地排除阻碍,在阳光下,春雨的帮助下,勇于进取,终于茁壮成长为高大的竹子。

  本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记叙的,结构类型属于纵向结构,文章脉络如下:

  春雨姑娘滋润

  春雨姑姑呼唤→雷公公呼唤→小草弟弟鼓励→

  太阳公公照射

  本课的类型属于讲读课文,是单元的开篇文,本单元训练重点是观察,要将思想内容、语文知识,段的训练溶为一体,借助过去所学的观察学习方法学好本课,且进一步地领会和运用此法,为后面的《喇叭花》《美丽的小兴安岭》的学习打基础,扫除阻碍。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笋芽儿的生长过程,领悟笋芽儿向上进取的精神。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央求”造句。

  3.能根据课后的提示给课文分段,并懂得按事物发展过程分段的方法。

  4.学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我们知道,文道结合,读写结合,讲练结合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因而语文课的教学目的往往是综合型而非单一型的,一般包括教学目标

(1)属于思想教育范畴;教学目标

(2)属于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内容;教学目标(3)是属于技能训练部分。

上述四点,努力体现文道、读写结合、有讲有练的阅读教学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一般从思想内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三个方面选择其一,它是比较单一型的,重点太多就不称其为重点了。

比较本课内容、知识和技能三个方面,尽管单元训练重点是观察,但它已并非初次接触,故观察、朗读不是重点。

所学生字大部分为合体字,均由熟字组成,因而字词训练也不是课文训练重点,课文中笋芽儿的向上进取精神是本课的中心,故本课教学的重点是笋芽儿出土之前与竹妈妈的对话,出土以后与小草弟弟的对话,以及她自己的自白。

本课讲竹笋发芽长成竹子的过程,学生感到生疏,这是教学的难点。

拟采用如下的方法来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

  1.紧扣中心,一线串珠。

从释题、析文到练习,都以笋芽儿生长的过程为线索。

教学时,将学生抓住笋芽儿的语言作前后比较,体会笋芽儿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愿望、行动和结果。

例如:

“央求”与“自豪”,“不住嘴地说”与“急得大叫”,“瑟缩着身子”与“一个劲儿地往上钻”等等,从中让学生体会到笋芽儿向上进取的精神。

  2.参看插图,讲述知识。

突破本课难点,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的进程出示各个生长阶段的笋芽儿图片,同时讲述有关知识,使学生在学文的过程中,了解笋芽儿的生长过程。

  教学过程

  兴趣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强大动力,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变厌学为乐学。

本课四层按笋芽儿生长过程的顺序进行记叙,结构相似,内容浅显。

如果从头到尾用谈话法进行教学,学生势必感到乏味。

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在教学方法上,采用简笔画教学,以激起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在学法指导上主要采用举一反三的“范例引路法”。

教学流程大体如此:

创设情绪——导学第一节——质疑抢答——互问互答——总结评定——作业练习。

现概说如下:

  

(一)创设情绪

  猜谜语,引出课题,出示实物,解题。

  1.释题。

  2.初读课文,粗知课文大意。

  3.讲读课文第一小节,老师读、问,学生听、划、想、答,共同活动,理清层次,概括段意。

画出笋芽儿喜欢温暖,害怕寒冷,在地下沉睡,直到雷声隆隆才生长发芽的简笔画。

  4.总结这一节的学习方法。

(科学的指导学生看书,归纳、整理本节学习的主要内容和重点,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从模仿学习过渡到有意学习,这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一环。

  

(二)质疑解难

  质疑开始,学生自解疑难。

激发学生用上节教师教给的方法进行学习解答疑难,每一题给予评分,每组抢答时由组长指定本组同学答题。

促使每个学生都以高昂的情绪参与学习活动。

  第二部分质疑如下几方面问题:

  1.谁呼唤笋芽儿?

雷公公是怎样呼唤笋芽儿的?

笋芽儿听了是怎样表现的?

  2.这时竹妈妈是怎样做、怎样说的?

  3.笋钻出地面需要哪些条件?

  4.默读课文并把有关板书补充完整。

  5.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想想这一部分要讲什么?

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6.通过课文的学习,你明白什么道理,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7.请几位同学分别朗读全文。

                 

  教法与教学手段

  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课文内容,在教学中采用电教手段,综合使用电教媒体,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观看录像,导入新课。

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观看录像,欣赏细雨蒙蒙,春雷轰轰,桃红柳绿,莺歌燕舞,万物复苏的春景,同时也观察笋芽儿从黑糊糊的地下破土而出,脱掉层层笋壳,最后长成修长挺直、苍翠的青竹的过程。

同时配以优美的音乐,使学生沉浸于欢乐的春天的景象中,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

  

(二)听课文配乐朗读录音,初步领会课文中各种“人物”的感情和心理变化过程。

讲课前让学生听课文配乐朗读录音,让学生熟悉课文,并在富有感情色彩的课文朗读声中对课文出现的各种人物(春雨姑姑、笋芽儿、竹妈妈、雷公公、小草弟弟)在情感上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把握,为理解课文,体会“人物”感情打下基础。

  (三)看投影片,了解笋芽儿的生长过程。

投影片再现笋芽儿,再现笋芽儿破土而出的生动景象。

这景象分别用四张投影片再现,沉睡在黑糊糊的土里→再也沉不住气了→一个劲往上钻→终于钻出了地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