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赏析题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138516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28.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杜甫诗三首赏析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杜甫诗三首赏析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杜甫诗三首赏析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杜甫诗三首赏析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杜甫诗三首赏析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杜甫诗三首赏析题答案.docx

《杜甫诗三首赏析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杜甫诗三首赏析题答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杜甫诗三首赏析题答案.docx

杜甫诗三首赏析题答案

杜甫诗三首

《望岳》中考题集锦

1.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

全诗紧扣题目中的     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   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望 高大雄伟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誓要攀登自己人生顶峰、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的雄心壮志。

3、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作赏析。

此句化用了孔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

它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

蕴含的人生哲理:

只要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傲视群雄。

4、"钟"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试分析其好在何处?

文中"割"字炼得极好,试分析其表达的作用。

"钟"字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大自然的多情,也体现出作者对泰山雄奇秀丽美景的喜爱。

从山的背面看来,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象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5、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   而   ,时间是从   至   ,并由望岳联想到将来登岳。

远、近  朝、暮

6、诗的前两联着力写泰山的_____,后两联着力表现的是___  。

整体形象、诗人的感受

7、本诗的主旨是什么?

诗人早年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远大抱负

8、首联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齐鲁青未了”既写出了借齐鲁两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又写出了泰山的秀美。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①品读全诗,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岱宗夫如何”是什么意思,

描绘“齐鲁青未了”所展现的画面。

(4分)

答:

“岱宗夫如何”的意思是:

“齐鲁青未了”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

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现了诗人的什么精神和气概?

(2分)

答: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阅读下面诗歌,完成7-8题。

望岳

杜甫望岳中考题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意思。

(2分)

①齐鲁青未了未了:

②会当凌绝顶会当:

8.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诗的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

B.这首诗描写了泰山的神奇景色,抒发作者仰慕赞叹之情以及企望攀登绝顶

的心情。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

D.“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上句写泰山是实写,下句是虚写。

(山东省枣庄市)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5-6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有人评价此诗“‘割’字奇”,品析“割”这个字,指出奇在何处?

(2分)

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

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

请说说你的理解。

(2分)

(海南省)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7.“造化钟神秀”一句写出了泰山的景色。

(2分)

1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说说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

怎样的豪情?

(3分)

答:

(江苏省宿迁市)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6分)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尾联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

(2分)

(2)结合全诗,说说《春望》中的“望”字包含哪些含义。

(4分)

(山东滨州市)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破”和“深”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

情?

(2分)

8.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联历来有不同的解释,你的理解是什么?

(2分)

【2013年•河南省】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5你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哪个字用得好?

请作简要赏析。

(2分)

 

 

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中“抵万金”的含义是什么?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答案:

4答案:

忧围伤时、念家悲己(意思对即可,2分)

5示例一:

“破”字用得好。

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使人触目惊心。

   

示例二:

“深”字用得好。

一个“深”字,写出了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的景象,令人满目凄然。

(2分)

6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之情。

(每问1分,共2分)

 

八、赏析《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颈联除写战火愈烧愈炽,百姓惨遭杀戮外,作者用    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    的强烈思念。

  答案:

抵万金 妻子儿女

  2、你怎样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

  答案:

两种理解都可:

一种触景生情,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坠泪惊心。

二种移情于物,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

  3、首联中"破"、"深"字炼得极好,试分析其表达作用。

  答案:

"破"字写出触目惊心之景色。

"深"字写出令人满目凄然之景。

  4、赏析千古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答案:

战火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引人共鸣。

  5、"国破山河在"中"破"给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答案:

"破"字写出国都长安沦陷,城池残破,处处是断壁残垣、破砖碎瓦的破败景象,使人触目惊心。

  6、此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这首诗集中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已的感情。

  6、《春望》紧扣一个"望"字,感情细腻感人。

"望"的内容是:

____,____;"望"中所想的句子是:

_____,    。

  答案: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7、《春望》一诗的主题是____;表达了作者感伤心情的句子是:

   。

  答案:

伤感国事,怀念家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8、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所展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答案:

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

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

含义:

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9、对诗句理解分析错误观点的一项是(A)

  A、首句写望中所见,"草木深"写出了景色的秀美,令人爽心悦目。

  B、颔联分写,诗人融景生情,见了花鸟反而坠泪惊心。

  C、颈联写因战火不断隔绝久盼音信不至时的迫切心情。

  D、尾联用一个细节写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心情。

       石壕吏

                                                     杜  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______________,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

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______________,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给空白处填上完整的诗句。

 

2.对这首诗开头前四句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1段写捉人的差役乘着夜色向石壕村急奔而来。

 

B.第2段交代故事的发生,预示将有一场灾难降临。

 

C.第3、4段,写老翁逃跑避难,老妇出门周旋。

 

D.第3、4段反映了人民长期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的情景。

 

3.诗中描写兵役之苛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描写战争之惨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说明老妇已被官吏捉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4.“妇人”致词分为三层,用“‖”在文中标出层次,并归纳层意。

第一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上这首诗是体现杜甫现实主义的重要诗篇之一,此诗反映的社会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1.老翁逾墙走;存者且偷生;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2.A

3.三男邺城戌  二男新战死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4.……新战死‖……无完裙。

‖…… 

第一层:

三男全被征。

第二层:

家中情况。

第三层:

老妇自请服役。

 

5.安史之乱中,差吏的横暴、人民所遭受的苦难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

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用原文填空:

①、描写兵役之苛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描写战争惨烈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描写老百姓生活极度贫困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

石壕吏阅读答案

④、最能概括凄惨情景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这首诗开头前四句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1段写捉人的差役乘着夜色向石壕村急奔而来。

B.第2段交代故事的发生,预示将有一场灾难降临。

C.第3、4段,写老翁逃跑避难,老妇出门周旋。

D.第3、4段反映了人民长期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的情景。

3、对这首诗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歌颂老妇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

B.诗歌表现诗人支持朝廷进行的平叛战争。

C.诗歌反应诗人对人民生活的深切同情。

D.诗歌鲜明地揭露了对统治者的残暴。

4、下列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体现了老妇丧子的悲痛和含悲度日。

B、“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暗示老妇人已被官吏抓走了。

C、全诗塑造了盛气凌人的恶吏形象和饱受欺凌的老媪形象。

其中,老妇是本文塑造的主要人物。

D、本诗既抒发了诗人对百姓的同情,也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谴责。

5、下列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哭”,两个“一何”都是“多么”、“那么”的意思。

B、“存者且偷生”中的“偷生”就是“偷活”的意思。

C、“一男附书至”中的“书”即信,家信。

D、“夜久语声绝”中的“夜久”意为“整夜”

6、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是:

()

A.“有吏夜捉人”是全诗的起因,寄寓了诗人的批判之意。

B.“请从吏夜归”意为“请让我今晚跟你一起回家去”

C.“如闻泣幽咽”不仅写出老妇被捉,媳妇哭泣,也写出诗人夜未能入眠。

D.“老翁逾墙走”表现了老头害怕地闻风而逃之情。

(4)本诗中的诗人“暮投石壕村”,亲眼目睹了“有吏夜捉人”的全过程,亲耳听到了老太太的诉苦,可是他一言不发;第二天“独与老翁别”以后,也未发一句感慨议论。

全诗几乎是纯客观地记叙了一夜的见闻。

诗人何以如此沉默?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2、写出下列词语的含义。

①坼:

__________________②乾坤: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凭轩:

___________________④涕泗:

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用原文填写。

⑴诗中描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的诗句是,。

⑵将个人命运和国家前途联系在一起,意境深远的诗句是,。

14、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头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用“昔闻”为“今上”蓄势,表面写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实意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

B、颔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

洞庭湖坼吴楚、浮日月,波浪掀天,浩茫无际,写景壮阔。

C、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

自叙如此落寞,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

但从整体看来,与全诗联系不紧。

D、尾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上下句之间留有空白,引人联想:

开端“昔闻洞庭水”在空间上正可与“关山北”拍合,“凭轩”与“今上”首尾呼应。

15、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早先对洞庭湖充满向往,为下文蓄势。

B.颔联用比喻写洞庭湖的阔大,意境宏丽。

C.颈联是诗歌意旨所在,写自己的身世,表现自己的处境凄凉落寞。

D.尾联笔锋一转,表现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4)本诗中的诗人“暮投石壕村”,亲眼目睹了“有吏夜捉人”的全过程,亲耳听到了老太太的诉苦,可是他一言不发;第二天“独与老翁别”以后,也未发一句感慨议论。

全诗几乎是纯客观地记叙了一夜的见闻。

诗人何以如此沉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4)杜甫是一个忠君爱国的诗人,国家危机的时候,该牺牲的牺牲;可另一方面又深深地同情人民大众,不能再让这家人做出牺牲。

作者处于两难境地,实在无话可说。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陶渊明曾在《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一诗中说:

“但愿常如此,躬耕非所叹。

”本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2.下面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描绘出劳动中淳朴真率的生活情态。

语言自然,不加雕饰,是诗人乐于归田隐居、弃绝尘世的精神境界之流露。

B.“带月荷锄归”,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好的月夜归耕图,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C.五六句看似平淡,但这种平淡正好映射了结尾这一句“但使愿无违”。

这里的“愿”更蕴含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了自我的意思。

D.“种豆南山下”与“采菊东篱下”有着同样的韵律,同样的韵味。

采菊是十分认真的,而种豆则是漫不经心的。

阅读答案:

1.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2.D

归园田居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在横线上默写原文。

2.“愿”具体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衣服被“夕露”沾湿了,为什么“不足惜”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园田居阅读答案

4.此诗的语言风格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答案:

解析:

1.略

2.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

3.作者不在意夕露沾湿衣服,因为他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远离了污浊的官场。

4.平淡自然

 阅读《使至塞上》一诗,完成22-25题。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2.苏轼评价王维的诗画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最能够体现出这个特点的诗句是( )

A.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B.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使至塞上阅读答案

2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二句叙事,写诗人以使者的身份,轻车简从,要到遥远的西北边塞去慰问将士。

B.第三、四句叙事兼抒情,以“蓬”“雁”自比,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

C.第五、六句“直”“圆”两字精炼传神,线条简约,描绘的景物不多,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D.第七、八句写诗人经过长途跋涉到达边塞,侦察兵萧关却骑马来报:

“长官正在燕然前线。

24.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叙写了出使的路线、沿途看到的风光以及听到候骑报告的最新战况,内容与题目紧紧相扣。

B.第二联描写塞上秋景:

随风而去的枯蓬飘出塞外,南飞的大雁掠过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上空,画面静谧而温馨。

C.第三联描绘了烽火台上笔直的狼烟,蜿蜒曲折的黄河映衬着浑圆的落日,景色雄奇壮观,气势恢宏。

D.第四联写途中遇到侦察骑兵,得知都护在前线打破敌军的军情,显示出朝廷使臣对边疆战事的关心。

25.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重点笔墨在于写景,以大漠、秋景为背景,用征、归雁、孤烟、长河、日圆等景物,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

B.第二联用“出”、“入”描绘动态景物,第三联用“直”、“圆”描绘静态景物,动静结合,使画面富于变化,意境深远。

C.黄河横贯大漠,望不到尽头。

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表达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堪称千古绝句,体现这首诗歌哀婉消沉的艺术特色。

阅读答案:

、22.C23.D24.B25.D

《使至塞上》中考试题集萃      

1、颔联用“征蓬、归雁”比喻              ,表达了                               的感情。

诗人自己   诗人孤独、思乡

2、苏轼评价王维诗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是一幅美妙的图画。

请说说这幅画的美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①这幅图画具有              美。

②美的具体表现:

                                                               

示例一:

①图画的构图美。

  ②画面空间阔大,层次非常丰富:

从上到下有天边的“落日”、空中的烽烟、地上的“长河”;从近到远有烽烟、夕阳、无边的“大漠”。

 

   示例二:

①图画的线条美。

 ②线条简约,寥寥几笔就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

广阔的大漠上,纵的是烽烟,横的是黄河,圆的是落日。

 

  示例三:

①图画的色彩美。

 ②色彩艳丽、丰富:

黄色的“大漠”、浑黄的“长河”、白色的烽烟、红色的“落日”,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眼前。

 

  示例四:

①图画的意境美。

  ②诗句形象生动描绘出壮丽、奇特、别致的塞外风光,动静结合,意境雄浑。

“大漠”背景下,有缓缓升起的烽烟,有波澜不惊的“长河”,有即将西下的“落日”。

 

 3、从景物描写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两个方面,说说你对“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的理解。

            这两句诗写   随风而去的“征蓬”和进入胡天的“归雁”,也是远赴边塞的诗人自己的写照;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象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 ;从中透露出诗人内心幽微难言的激愤抑郁的感                                    

4、、用自己的话,描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示的“千古壮观”。

 

 黄沙莽莽,无边无际,草木不见,行旅断绝。

极目远眺,一缕孤烟劲拔坚韧、刚直有力地升腾在天尽头,俯首远瞰,横贯浩瀚沙漠的黄河边,苍茫地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

 这段话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一个“大”字,形象描绘出边疆沙漠的荒凉与浩瀚,那里宽阔无边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下面一个“直”字则表现出了他的劲拔和坚毅之美。

那荒漠上没有任何山峦林木,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得用“长”来形容才算准确。

另外,落日本来给人是一种凄楚苍凉的印象,而在此处诗人却把它写“圆”了,便给人以亲切温暖之感。

诗人不仅实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还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入到广阔的自然环境中去,正如王国维所评价的那样,这是“千古壮观”的名句。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叙写了 出使的路线、沿途看到的风光以及听到候骑报告的最新战况,内容与题目紧紧相扣。

 

B.第二联描写塞上秋景:

随风而去的枯蓬飘出塞外,南飞的大雁掠过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上空,画面静谧而温馨。

 

C.第三联描绘了烽火台上笔直的狼烟,蜿蜒曲折的黄河映衬着浑圆的落日,景色雄奇壮观,气势恢宏。

 

D.第四联写途中遇到侦察骑兵,得知都护爱前线打破敌军的军情,显示出朝廷使臣对边疆战事的关心。

 

2.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重点笔墨在于写景,以大漠、秋景为背景,用征、归雁、孤烟、长河、日圆等景物,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

 

B.第二联用“出”、“入”描绘动态景物,第三联用“直”、“圆”描绘静态景物,动静结合,使画面富于变化,意境深远。

 

C.黄河横贯大漠,望不到尽头。

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表达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 受。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诗中有画,堪称千古绝句,体现这首诗歌哀婉消沉的艺术特色。

阅读答案:

1.B;2.D

【2013年•四川省乐山市】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4分)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9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请加以描绘(100字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品味该诗尾联中“送”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9答案:

诗人乘舟顺江而下,两岸连绵起伏的群山像画卷一样伴随小舟而行,它们在广阔的原野处消失了;浩浩荡荡的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