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案范文3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130972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开课教案范文3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公开课教案范文3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公开课教案范文3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公开课教案范文3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公开课教案范文3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开课教案范文3篇.docx

《公开课教案范文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开课教案范文3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开课教案范文3篇.docx

公开课教案范文3篇

公开课教案范文3篇

《祝福》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分析祥林嫂三次肖像描写,引出关于祥林嫂悲剧的经历

2.分析祥林嫂悲剧的根源。

【教学重难点】

分析祥林嫂的人物形象,引出悲剧根源。

【教学方法】

圈点批注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一个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文学大家鲁迅先生,用他的神笔为我们刻画了许多个性鲜明、让人难忘的形象,今天,让我们走进《祝福》,赏析鲁迅先生给我们带来的一个人物――祥林嫂。

二、进入内容

提问1:

这篇小说集中刻画祥林嫂的情节是哪几个?

明确:

初到鲁镇再到鲁镇临死前

提问2:

那么请同学们找出这几处情节中关于祥林嫂肖像描写的地方,加以分析。

读出初到鲁镇祥林嫂的人物形象的句子。

明确:

初到鲁镇: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顺着眼。

分析:

头上扎着白头绳,点出了祥林嫂的身份――寡妇。

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着装素雅朴实。

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虽然生活艰难,但是还是不失年轻人应该具有的活力。

顺着眼――安分顺从。

提问3:

那么出来鲁镇的祥林嫂在鲁四老爷家的表现如何呢?

明确:

勤劳,整天地做,闲着就无聊;并且劳动竟然让她嘴角有了笑影,说明了她的知足。

读出初到鲁镇祥林嫂的人物形象的句子。

提问4:

再到鲁镇的祥林嫂和第一次来到鲁镇的祥林嫂,在肖像上有什么不同?

明确:

再到鲁镇: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分析:

穿着没有改变,可能只是新旧的不同,而真正变化的是祥林嫂的两颊和她的眼神。

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精神麻木,空虚

无神。

提问5:

那么同学们,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再次来到的祥林嫂以这样的面貌展现在我们面前呢?

明确:

丧夫丧子之痛。

提问6:

请问同学们,为什么第一次的丧夫没有打败祥林嫂,而第二次的丧夫丧子却让祥林嫂如此的痛苦呢?

明确:

第一次丧夫,祥林嫂还可以继续守着名节过着一生,死后或许还可以获得一块贞节牌坊,但是这样的愿望被她的婆婆亲手打破了,好在第二次的婚姻还很幸福,丈夫能干活,孩子很可爱,而这一切伴随着再次的夫死子丧,情感上的祥林嫂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再次丧夫,使得祥林嫂已经背负着不忠和克夫的罪名,但是如果有儿子可以依靠的话,那么她的生活还是可以继续的,只可惜,连她唯一的希望――儿子也不在了,所以祥林嫂沦落到连栖身之所也没有。

提问7:

除了外貌以外,再次来到鲁镇的祥林嫂还有哪些变化?

明确:

手脚也不如以前利索、喜欢反复地唠叨阿毛的故事。

――这些都证明了祥林嫂的空虚和无助。

读出初到鲁镇祥林嫂的人物形象的句子。

提问8:

下面我们看看临死前的祥林嫂是什么样的?

明确:

五年前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分析:

相较之前,祥林嫂的外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头发已经全白,对于不到四十的人来说,这是多么苍老的表现啊,加上乞讨生活的艰难,脸色再也不是青黄,而是瘦削不堪。

最可怜的是她的眼神,已经不是之前的顺着眼,而是没有了任何的色彩,间或一轮,和活物无异。

连人都不能称。

提问9:

最终,祥林嫂死在了一个寒冬的雪夜,白茫茫的雪,掩盖了周围的一切,也包括了人们的冷漠和无情,那么请问同学们,在祥林嫂遭遇的这么多不公面前,她反抗过吗?

你如何认识她的反抗?

明确:

有逃;山中出逃,做工鲁镇撞:

改嫁中的“出格”行为捐;倾其所有,洗刷“污秽”。

抗争是自发的,缺乏明确的认识,而且方式方法都是错误的。

所以,抗争的结果只能是逃出“苦海”,又进“狼窝”。

封建礼教与迷信在祥林嫂头脑中也是根深蒂固的,落后c愚昧仍然是祥林嫂性格中相当突出的因素。

丁玲曾经说过:

祥林嫂是非死不行的,同情她的人,冷酷的人和自私的人是一样把她往死里赶,是一样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

讨论:

那么,你认为是什么导致了祥林嫂的死亡?

明确:

封建迷信和封建礼教

【作业布置】

电影《祝福》有这样的一个情节:

祥林嫂捐了门槛,仍然被禁止参加祭祀活动,于是拿起了菜刀,跑到土地庙怒砍门槛,你觉得增添这个情节妥当吗?

请谈谈你的看法。

例谈如何撰写公开课教案

教案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具体方案,是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安排和设计。

和日常教案相比,公开课教案一般还要提供给听课者,以便让听课者准确了解执教者的教学目标、大致流程、设计意图、习题安排等,并可作为教学资源长期留存、借鉴。

笔者在平日举行教研活动的过程中,发现公开课教案撰写常存在一些问题,或简繁失当,或项目不全,或缺乏预设,或行文不严。

针对这些现象,我们提出了撰写公开课教案的六个关键词:

目标明确,流程清晰,预设充分,意图明显,行文严谨,回顾全面。

一、目标明确

撰写公开课教案前,首先要研读教材和教师教学用书,了解教学内容的来龙去脉,并根据课标、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来确定教学目标。

目标应包括三项内容: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要达到的程度;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思想情感的渗透。

当然,在描述教学目标时,以上三个方面可能会有融合。

接下来要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点。

“重点”是针对学科教学内容而言的,即教师要把教学重心放在哪里;“难点”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而言,即学生可能存在的认知困难;“关键点”是针对教学法而言的,即如何通过教学设计实现教学目标,又能克服学生的困难,是上述二者的综合考虑。

以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时分的认识”一课为例。

教师确定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如下。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

(2)在操作、观察活动中学会看钟表,能正确读出钟面上的时刻,并初步概括、交流读时刻的方法。

(3)体验、类推1分钟、1小时的长短,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4)在经历用时间描述生活现象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钟面上的时刻,经历体验时、分长短的过程,建立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

正确地读出钟面的时刻,初步总结读时刻的方法。

【教学关键点】

创设具体情境,激发认读兴趣;结合学具课件,掌握认读技能;体验时分长短,建立时间观念。

二、流程清晰

教学流程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形成的教学活动的基本框架,具体规定了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学过程及实施方法。

结合多年来对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研究,我们梳理出了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大致的教学流程。

以新授课为例,我们提倡用两条线贯穿整堂课,一条是情境线,一条是探索线。

情境线表现在课堂教学的外在形式上,让学生在解决由连续情境产生的一连串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新知形成技能。

而探索线则是课堂教学的实质,解决问题的过程遵循以下基本流程。

对于具体的教学内容,如概念、计算、规律性质、解决问题、测量、统计、图形的运动、图形与位置、可能性、综合与实践等,我们还总结、提炼出不同的教学流程。

以概念教学为例,我们提炼的基本教学流程如下:

撰写公开课教案时,如果能够合理运用教学流程,对每一大环节进行精要概述,将会使整堂课的教学设计环节清晰。

当然,以上教学流程要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和完善,还可进行必要的调整、增删、穿插、整合,大流程下还可以有小环节。

比如,上述“时分的认识”一课,可以设计以下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2.分析素材,理解概念

(1)尝试读出时刻

(2)认识钟面

3.借助素材,总结方法

(1)总结读时刻的方法

(2)总结写时刻的方法

4.体验感悟,内化概念

(1)体验1分钟的长短

(2)推想1小时的长短

5.巩固拓展,应用概念

6.全课总结,布置作业

其中在“总结读时刻的方法”这一环节中,为了既能体现“方法由学生总结”这一理念,又能体现教师必要的帮扶,我们确定了“初步感知方法――尝试运用方法――概括总结方法”三个由浅入深的步骤。

教学设计如下:

总结读时刻的方法

(1)初步感知方法

课件出示8时20分、8时50分两个时刻,让学生准确认读,初步感知方法:

时针过了8就是8时多,分针指向4就是20分、指向10就是50分,合起来看就是8时20分、8时50分。

(2)尝试运用方法

再次出示8时52分钟面,引导学生准确读出这个时刻,并说出认读的方法。

继续出示第7、10、20个节目开始的时刻,学生认读:

9时15分、9时32分、10时15分。

(3)概括总结方法

提出问题引导思考:

我们认读出这么多的时刻,你能总结出认读时刻的方法吗?

组织学生进行组内交流,然后进行全班反馈。

引导学生借助前面已有的素材进行抽象概括,并总结出认识时刻的方法:

先看时针是几时多,再看分针是多少分,合起来看就是几时几分。

上述教学流程,在三个小标题的引领下,教学过程一目了然,层次清晰地体现出学生方法的获得是由直观到抽象的过程。

三、预设充分

教学设计不是记录流水账,在设计某一个环节的时候,教师要做到“心中有学生”,要预见到学生可能的反应,并准备相应的教学方案。

这就需要教师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

比如,在本节课“分析素材,理解概念”这一环节,如果直接按照教材的设计,先认识钟面,再读“8时31分”这个时刻,就体现不出认识钟面的必要性。

为此,我们调整了教学顺序,先让学生“尝试读出时刻”,再进一步“认识钟面”。

而在“尝试读出时刻”这一过程中,如果让学生只试读“8时31分”这一个时刻,可能会出现“大部分学生都能脱口而出,而小部分学生也是囫囵吞枣地能跟着读出”的这种实际情况,学生仍然产生不了“进一步认识钟面”的需要。

为了突破认识钟面的必要性,我们确定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1.尝试读出时刻

(1)试读8时31分

谈话:

8时30分联欢会正式开始了,让我们来看看第一个节目开始的时刻吧。

(出示第一个节目开始的时刻)

请学生读出时刻,并追问是怎么知道的。

(如果学生对8时31分试读顺利,将引出继续试读8时52分这一时刻)

(2)试读8时52分

谈话:

这个时刻你还会读吗?

你是怎么知道的?

当学生对这个时刻的表达出现困难时,教师引导学生关注钟面上的大格小格。

小结:

看来要想准确地读出时刻,就要弄清楚钟面上大格和小格的关系。

2.认识钟面

……

预设时可以在教学设计文本中呈现出“学生可能”的情况和“教师对策”的预案。

预设的有效性就体现在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教学,既充分地尊重了学生的认知基础,自然地引出了对概念的理解,又激起了学生对新知的探索兴趣。

四、意图明显

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

作为一名教师,反思要贯穿在课堂教学的始终。

教学反思分教学前的反思,教学过程中的反思和教学后的反思。

教学前的反思,主要在学情分析和教学设计;教学中的反思,主要在合理调控教学进程;教学后的反思,主要是总结经验,发现不足,使教学经验理论化。

在设计每个教学环节之后,都应该结合课程标准理念及教育学、心理学知识,针对教学设计运用了哪些方法,简明概括地反思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图”。

还是以“分析素材,理解概念”这一环节为例。

在第一个教学过程“尝试读出时刻”之后,可以撰写如下的设计意图:

[设计意图:

从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引入,通过对认钟面知识的回忆,为学习新知奠定基础;通过试读8时52分这个时刻,使学生产生研究钟面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

再如第三个环节“借助素材,总结方法”,在教学了“总结读时刻的方法”“总结写时刻的方法”之后,撰写的设计意图如下:

[设计意图:

让学生借助素材,探究认读时刻、写时刻的方法,引导学生根据具体的事例,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

设计意图的撰写,一是体现出执教者随时随地的反思,二是容易让听课者尽快了解执教者的想法。

撰写教案时思考“设计意图”,再配合执教之后的“课后记”,对教师成长的作用是巨大的。

叶澜教授说的“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就是表达这样的道理。

五、行文严谨

教学设计要做到简繁得当,行文严谨。

一是要注意和教学实录的区别,不要过详。

如果把教案写成讲话稿,上了课就会照本宣科,就难以处理好课堂生成的内容。

二是不能过简。

重点如何突出?

难点如何突破?

教师如何进行指导点拨?

学生有哪些活动?

都要在教学设计中清晰地呈现出来。

下面是“时分的认识”第一个教学环节“创设情境,提供素材”前后两次试教的教学设计对比:

第一次试教,教学设计呈现的都是教师与学生直白的对答,给大家的感觉更像是教学实录,学生完全按照教师事先预设好的轨道行进,教师牵引着学生的痕迹过重。

第二次试教,教学设计中常用到“谈话、引导、追问”这些词语,教学过程显得更加清晰明了,即使不听课只看教学设计,大家也能很清楚地了解教师要在本环节中要达成的教学目标。

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进入情境交流的话语用“谈话”进行描述,在教学中需要帮助学生理解的话语用“引导”来表述,而要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想法,则用“追问”来体现。

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尊重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还能简明扼要地体现出教学的层次,实现教学环节的有效性。

另外,在教学设计的撰写中,课件、插图、练习内容适时的呈现,有时比用文字更能清楚明了地帮助听课教师理解执教者是如何达成教学目标的。

比如在让学生“认识时间单位”这个环节时,如果用文字表述分针的运行四种情况,比较繁琐,但是呈现一个课件片段插图,就能清晰说明这个环节的设计:

认识时间单位

(1)观察分针,认识1时=60分

通过课件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分针的变化,从12开始走到1、2、9、11分别是几分钟。

在此,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得出具体的时刻,并进行适时的评价。

(学生可能会运用数格、乘法口诀、减法等多种方法得出答案)

引导学生发现:

分针指在不同的位置,选择用不同的方法,就可以正确、快速地读出时刻。

追问:

分针又走回到12,刚才走的这一圈是多长时间?

(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可能会说出是60分或1小时。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

1时=60分)

小结:

分针走了1圈是60个小格,是60分钟,也就是1小时。

(2)厘清分针与时针的关系,进一步认识1时=60分

课件的呈现生动地展示出教学中重难点的突破及不同层次练习题的设计,一目了然的呈现形式配合教学设计做出的具体说明,使得教学设计实效性更强。

六、回顾全面

每堂课要结束的时候,教师往往要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回顾。

但是很多教师的教学设计存在“全课总结”走过场的现象,以短短的一句话“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草草了事,教师预设学生的收获也是零乱的、发散的,大多仅仅限于对所学知识的重复概述,而忽视了对学习方法等隐性知识的梳理。

我们认为,整堂课的回顾总结,要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等多个方面来进行,要帮助学生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建构知识网络。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出要让学生回顾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总结及时进行补充和提升。

“时分的认识”这节课“全课总结”环节是这样设计的:

全课总结

谈话: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时、分的认识,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全面回顾本节课的内容。

(学生有可能会谈到:

认识了时、分;学习了读、写时刻的方法;时间很宝贵,要珍惜时间等)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将本课知识与以前学习的知识相联系,从而初步形成知识建构的意识。

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提升:

今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关于时分的知识,大家能准确读出时刻,并且懂得了时间的宝贵。

那就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珍惜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这样设计“全课总结”,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地抓住知识点的实质和内在的联系,促进教师对教材体系的把握,从而提升教师的数学素养,更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加系统,培养他们的建构能力。

亡人逸事公开课教案

导入

苏轼《江城子》简单赏析。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细节描写,“无言”。

包括了万语千言,表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沉痛之感。

如果彼此申诉各自的别后种种,相忆相怜,哪将又从何说起啊?

!

一个梦,把过去拉了回来,但当年的美好情景,并不再存在了。

夫妻情深——悼亡之作

二、解题

亡人逸事

亡人:

孙犁之亡妻

逸事:

世人不知道的关于某人的事迹,多指不见于正式记载的。

在文章中,特别指生活中的小事情。

三、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作者具体记述了妻子哪些“逸事”?

全班四个大组根据文章具体内容给文章四个部分拟写小标题。

明确:

1.妻子跟“我”学认字时的话语。

(从“天作之合”写起,回忆起作者和妻子是怎么结婚的。

——缘定

2.“我”妻子初次见面的情景;妻子不肯跟“我”一同回家,要“我”叫车来接。

——初识

3.妻子向父亲哭诉辛苦;妻子背瓜;妻子学习织布;妻子带孩子;妻子照顾生病的孩子。

——持家

4.妻子临终前回忆起“我”给她寄花布之事。

——临别

众多细节描写构成全文的主要内容。

用作者自己的话说是“一些不太使人感伤的断片”。

四、文本分析

(一)分组讨论,“亡人”是个怎么样的人?

在文中体现在哪里?

勤劳:

质朴:

礼教观念重:

第一部分:

1.作者与妻子的“缘”是如何“定”下来的呢?

明确:

一次偶然的机会定下来。

(请学生讲解)用文中一个词语概括:

“天作之合”。

2.既然是“亡人逸事”,为什么作者一开始没有直接叙写“亡人”,而是围绕“天作之合”这个词语展开?

这样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小问题:

“天作之合”的含义?

联系旧式婚姻的一般情况。

突出反差。

体现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

“天作之合”是表达人们对天意的感谢,因为他们享受到了意想不到或难以承受的幸福。

作者将自己与妻子的婚姻记为“天作之合”,因为妻子给他带来了爱、幸福、宽慰、甚至写作的灵感、语言的源泉。

表达了对妻子深深的敬意和感谢。

3.妻子的话表达了怎样一种感情?

明确:

妻子的话也正是作者的心声,因此才会牢记心中。

在此,“天作之合”不仅仅是一句虚言,而是成了带上神话色彩的一句论断。

两人对那天的雨,都怀有深深的感激之情。

与其说作者在谢天,毋宁说他在感谢妻子,对天的感念,实际上也就是对妻子的感念。

(语言细节)

——从中我们看到一位懂得珍惜、满怀感恩之情的妻子形象。

第二部分:

1.四十多年的相濡以沫,如今天人相隔,在记忆之海的深处,作者最难忘的是与当时还是未婚妻的妻子初次见面的情景:

我看见站在板凳中间的那个姑娘,用力盯了我一眼,从板凳上跳下来,走到照棚外面,钻进了一辆轿车。

说说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明确:

极其生动传神地刻画出未婚妻腼腆害羞的神情姿态。

作者为什么对这件小事记忆到如今?

明确:

作者对妻子的深情;这件小事很好地表现了妻子的直率性格。

(动作细节)

2.结婚已经好多年,有一次我路过她家,想叫她跟我一同回家去。

她严肃地说:

“你明天叫车来接我吧,我不能这样跟着你走。

体现出妻子是个怎么样的人?

明确:

这一让人忍俊不禁的场景,突出了妻子作为一名农村妇女浓重的礼教观念,表现了她的质朴。

第三部分:

1.从整个部分来看,最主要的写作手法是什么?

明确:

对比。

主要通过哪几组对比来表现妻子的变化?

明确:

妻子回家诉苦和后来从来没有对我叫过苦作对比;从小只会做针线活不会织布与从纺线到织布都学会了作对比;小时候没有下场下地劳动过与自己卖线卖布粜米作对比;背不动北瓜与背二斗高粱走三里路作对比。

2.写得最详细的是妻子随母亲去场院摘北瓜这一细节,详细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

这一细节生动地写出了妻子的娇弱、力气小、为下文写妻子的变化作铺垫,也与下文的吃苦耐劳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一细节是妻子性格变化的转折点。

(动作细节)

3.如何理解作者在本部分最后对孩子们说的那句话?

明确:

一是因为作者不在家,几个孩子,确实是妻子在战争年代里一手拉扯长大成人的;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子女记得母亲的辛苦;更是作者对妻子的衷心感谢。

第四部分:

一个雨天牵出的一段姻缘成就了一个妻子、一位母亲,也成就了作者的一片深情。

无论是当年戏台下那嗔怪的一“盯”,还是那一双因为推机杼而变了形的手,多年以后,都成为作者心中难以忘却的一个个片段,一个个寄托了作者深厚感情的片段。

接下来请大家看文章第四部分,体会一下作者在此又是如何表达对亡妻的怀念的。

1.作者对亡妻的怀念是直接通过自己的口表达出来吗?

明确:

不是,是通过一位老朋友、老邻居的口来表达出来的。

2.妻子的“好”主要可以概括为几个方面?

明确:

A.在生活上对作者无微不至的照顾;B.在文字工作上的帮助也不小:

多次借用她的形象写进小说,是作者语言的第二源泉。

3.朋友屡屡劝作者写一写“大嫂”,那么作者又有什么想法?

配乐朗读“我唯唯”至文章最后。

作者为什么原来一直没有写,到妻子去世12年后,才动笔呢?

明确:

当作者“衰年多病”的时候,实在不愿去回顾这些。

而如今“老年孤处,四壁生寒”时,“几乎每晚都梦见她,想摆脱也做不到”,因此记叙这些“断片”,来遥记对妻子的思念。

4.文章最后一个细节,在妻子临终前,还向作者问起曾经买过两丈花布的事。

对此,你有什么感受?

妻子为什么要问起这件事?

明确:

“为的是叫你做衣服方便呀!

”这句话的理解。

为什么说寄到娘家才方便?

体现出丈夫的细心。

这或许是夫妻生涯中,作者为妻子所做的,为数不多的事情之一,因此妻子印象深刻。

直到临终时,还牵挂在心。

两句对话看似平淡,实际上,将夫妻的恩爱之情写到极致。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正如《诗经》中最单纯明朗的情感,是“投之以木瓜,报之以琼瑶”。

“她闭上眼睛,久病的脸上,展现了一丝幸福的笑容。

”简单的一句话,一位辛劳一生,温柔善良却又不乏坚强的中国传统女性形象,就这样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正因为四十多年来妻子付出多,索求少,作者内心深处才会觉得愧疚与不安,才会有“我们结婚四十年,我有许多事情,对不起她,可以说她没有一件事情是对不起我的。

五、小结

斯人已逝,当作者满怀愧疚与不安之情来怀念逝者,把思念倾诉于笔端,写下这些“不太令人伤感的断片”时,我们能感受到作者穿越时光,沉淀岁月的目光。

“不思量,自难忘。

”在这里,没有“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式的浪漫,没有“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式的恭敬,也没有“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式的清高自守,这里只有一种带着些许酸楚、些许温暖的回忆。

而这些回忆,正是由于作者的真情流露,使得文章的细节充满了真实感,才具有如此感动人心的力量。

这也是我们在以后读文习作之时所要借鉴的。

六、扩展阅读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

”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

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

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我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交通运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