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何以可能:马克思和舒尔茨资本理论之比较_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1131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力资本何以可能:马克思和舒尔茨资本理论之比较_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力资本何以可能:马克思和舒尔茨资本理论之比较_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力资本何以可能:马克思和舒尔茨资本理论之比较_精品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力资本何以可能:马克思和舒尔茨资本理论之比较_精品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力资本何以可能:马克思和舒尔茨资本理论之比较_精品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力资本何以可能:马克思和舒尔茨资本理论之比较_精品文档.doc

《人力资本何以可能:马克思和舒尔茨资本理论之比较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本何以可能:马克思和舒尔茨资本理论之比较_精品文档.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力资本何以可能:马克思和舒尔茨资本理论之比较_精品文档.doc

人力资本何以可能:

马克思和舒尔茨资本理论之比较

作者:

朱必祥来源:

海派经济学

内容提要:

本文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以马克思关于资本一般与资本特殊的理论分析为基准,比较分析了舒尔茨人力资本概念与马克思资本范畴关系上的焦点问题。

本文的基本结论是:

第一,人力资本是建立在“资本一般”基础上的,与马克思的资本一般的观点不矛盾;第二,在马克思的资本理论中直接与人力资本对应的是可变资本代表的“劳动力”;第三,人力资本理论回避了资本的社会关系性,舒尔茨没有马克思意义上的“资本特殊”范畴分析;最后,笔者从“资本特殊”中引出更为一般的假设,论证了劳动力人力资本化的必然性,提出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重新审视“资本与劳动两极对立”的观点。

关键词:

人力资本资本特殊资本一般马克思舒尔茨

一、问题的由来

舒尔茨(Theodore·W·Shultz,1902~1997)当选1960年年度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时,他发表了《人力资本投资》的就职演说,从而宣告了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诞生。

舒尔茨在这篇演讲以及后来的著述中的一些观点显然是针对马克思的,如“物质资本也不像马克思所认为的那样是决定性的历史因素”,“劳动者变成资本家并非传说中因为公司股份所有权扩散所致,而是由于他们获得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和技能的结果”,“由于拥有其本身的人力资本价值,劳动者已经变成了‘资本家’”[①][②],“工人因人力资本投资而成了资本家”[③]。

这被认为是“对马克思资本理论的一个主要挑战”[④],因为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的阶级区分的固定性已不存在,马克思阶级分化和阶级冲突的理论前提就被推翻了。

因而人力资本理论也受到了来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阵营的批判,如原苏联时期的学者叶·布赫代里特在1980年第9期的苏联《社会主义劳动》杂志上发表的《资产阶级“人力资本”理论批判》一文中认为,“人力资本是在物化的资本与人之间搞机械的类比,目的是抹杀劳动和资本的本质区别”[⑤]。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伴随西方经济学在国内的传播,人力资本理论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迅速扩展,并且就马克思的资本理论与人力资本理论关系开展了探讨。

对人力资本理论否定或怀疑的观点认为“西方学者鼓吹人力资本和劳动力产权,是以资本主义收入分配中的假象掩盖收入分配本质,我们切不可人云亦云”[⑥];“把人力资本作为某种投资所得的“物资本分析范式”是外因论,造成了概念的泛化,需要对它重新解释”[⑦];“不能照搬西方学者将人力资本概念视为永恒范畴的观点,劳动力成为资本是有历史条件的,仅以能否给其所有者带来剩余所作为人力资本判断标准会产生矛盾,不占有别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只是分配方面的变化,没有改变劳动者受雇佣的地位,还不是马克思所界定的真正意义上的资本,人力资本概念在逻辑上是不严密的”[⑧]。

但是,另一部分学者认为,马克思虽然没有提出人力资本概念,没有系统论述,但在劳动价值论和“劳动力概念”的解释和使用上、在关于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论述等方面体现了现代人力资本理论思想,舒尔茨眼中的人力资本就是马克思所讲的劳动力[⑨],“人力资本就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可变资本”[⑩],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支配时间决定价值的思想与人力资本理论关于人的时间价值思想是一致的[⑪],“邓小平关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人力资本思想的发展”[⑫]。

可见,这些学者认为人力资本概念与马克思资本理论存在诸多一致之处,“人力资本概念的提出,是对马克思所阐述的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差别的一种肯定”[⑬],人力资本理论实现着劳动价值论的回归,甚至希望通过建立“人力资本价值论”实现劳动价值论与要素价值论的综合。

而且在实践上“人力资本理论可以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理论与实践的一个重要支点”。

显然,在马克思的资本理论与人力资本理论的关系问题上,国内学者并没有形成普遍共识。

无论是赞成还是否定,都还不够系统、深入,因而正如马克·布劳格多年前所说那样,“马克思主义研究纲领几乎没有能在同一领域里与人力资本理论相抗衡”[⑭]。

分歧的焦点主要涉及如下几个问题:

其一、人力资本与传统资本概念的关系是什么,我们能在什么基础上使用人力资本范畴?

其二、人力资本与马克思的劳动力概念关系如何?

其三、人力资本与马克思的可变资本概念有什么关系?

其四、人力资本反映什么关系,劳动者究竟能否像舒尔茨所说的那样因其获得经济价值和知识技能而成为资本家?

本文的目的在于以唯物史观为指导,通过对舒尔茨为代表的人力资本理论与马克思资本理论的比较分析,回答上述问题,从而明确人力资本概念和理论的研究何以可能,其应用何以必要。

二、马克思和舒尔茨资本理论的关系比较

1、经济学传统意义上的“资本”与人力资本概念

关于资本一词的产生和演变,当代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做了详细的考察,在他之前,奥地利经济学家庞巴维克对资本概念的来源也做过考察。

根据他们的研究,英语中的资本(capital)来自拉丁语中的caput一词,caput其意是“头部”的意思。

资本一词出现于12至13世纪的意大利,有“资金”、“存货”、“款项”和“生息本金”等含义,用来表示贷款的本金,与利息相对。

接着这一名词由意大利传播到德意志、尼德兰和法国。

后来人们从货币价值、资金、资产、本钱和财富等含义接受和使用资本一词。

庞巴维克考证完成资本概念由日常用语向经济学术语转变的经济学家是法国重农学派的杜尔哥(AnneRobertJacquesTurgot,1727~1781),因为他在《关于财富的形成与分配的考察》一书中提出“以各种形式保存、积蓄起来的财货就是资本”的观点。

杜尔哥用“财货”取代“货币”来表示资本,意味着抛弃了“资本具有产生利息能力”这个特征,因之他受到了其他学者的责难,亚当·斯密改变并修正了杜尔哥对资本的定义。

斯密在《国富论》第2篇第1章关于《论资财的划分》中把一个人所有的资财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用作目前的直接消费,它不产生任何收入或利润,另一部分是个人希望从以取得收入的部分,成为资本。

这也就是说,用以投资并给投资者提供收入和利润的财物就是“资本”。

后来的经济学家大多数是沿着斯密这条思路,来考察资本的生产性和财富性,但是西方主流经济学对资本概念的理解越来越狭隘。

例如,庞巴维克详细地列举比较了他以前的经济学家关于资本的定义,进而提出了“社会资本”和“私人资本”概念,前者包括了作为促进生产的产品,即中间产品的总和,后者是指获利资本,是个人获取租金或利息手段的那部分个人财产,也包括某些日用品。

庞巴维克批判了“把劳动能力和工人个人包括在资本中的观点”,特别是批判了马克思的资本理论,他说:

“我慎重地决定,并希望大家一致地,把人身的获利手段排斥在资本概念之外。

”[⑮]他还否定了商标、债务等“无形的资本”概念,“因为它们不是实物”[⑯]。

可见,从人力资本的产生的历史来看,庞巴维克的资本概念是倒退的。

在现代人力资本概念的产生过程中,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I·费雪关于资本概念的思想所起的作用和影响可能是重要的。

费雪在《资本的性质和收入》一书中对资本概念进行了重新定义和扩展,他认为任何可以带来收入的财产和活动都是资本,强调资本所具有的作为现在和未来的产出和收入流的源泉的特性。

但是在资本概念的界定理解上马歇尔追随庞巴维克,他否定了费雪对资本的广义理解。

马歇尔认为费雪的资本概念“从抽象的角度看无可争辩,但没有现实必要性”[⑰],马歇尔坚持狭隘的物质资本概念,虽然他认识到了教育等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和知识在资本构成中的地位。

由于马歇尔在经济学界的地位和影响,这种狭隘的资本概念与资本决定财富、资本支配劳动以及“资本同质假设”一起构成了传统的资本理论而流行,导致人力资本问题很少被纳入经济学的正规的核心内容之中。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股份制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对分离,作为特殊劳动要素的企业家才能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起来,物质资本创造利润的主流观念开始受到质疑。

尤其重要的是,坚持狭隘的资本概念不能解释所谓的“增长余值困惑”和“列昂惕夫之迷”等经济现象。

舒尔茨批评了狭隘的只关注物质资本的传统的“资本”理论,他认为需要建立一个包含人力资本经济特征的一般化的、完整的资本范畴。

可见,现代人力资本概念正是在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资本概念的批判中创立的,正是舒尔茨复兴了费雪的资本概念。

在现代人力资本概念产生以前,古典经济学中用来表达人力资本思想的术语,有精神资本(mentalcapital)和个人资本(personalcapital)、非物质资本(immaterialcapital)、智力资本(intellectualcapital),等等。

据考证,人力资本(humancapital)一词最早可能是出现在1912年美国全国制造商协会工业教育委员会发表的一份题为《我们的人力资本》的报告中。

该报告指出“有两种形式的资本,一种是土地、机器、建筑物和货币构成,另一种是由人们的特性、脑力和体力构成的”,前者称为“物质资本”,后者称为“人力资本”[⑱]。

那么,什么是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概念如何界定?

包括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者在内的许多人都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过表述。

舒尔茨说过,人力资本是“人民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能力”,“人力资本是由人们通过对自身的投资所获得的有用的能力所组成的”、“人力资本,即知识和技能”。

他还说:

“我们之所以称这种资本为人力的,是由于它已经成为人的一个部分,又因为它可以带来未来的满足或收入,所以将其称为资本”[⑲]。

舒尔茨最初把资本区分为人力资本和“常规资本”,即以往经济学中的“物质资本”。

贝克尔在坚持人力资本就是人的才能的基础上,强调人的这种能力将对其“未来货币收入和心理收入”产生重要影响,他认为“人力资本是一种非常不能流动的资产”[⑳]。

根据舒尔茨和贝克尔的论述,可以肯定:

第一,人力资本具有资本的基本的一般的属性,即带来未来收入、收益;第二,人力资本是存在于人身之中的有用能力、知识和技能;第三,人力资本是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形成的,“人力资本投资形式或活动包括正规学校教育、在职培训、医疗保健、迁徙择业、信息搜寻以及消费等”[21]。

显然,人力资本具有物质资本的预付性、未来收益性、实体性。

但是看不出有社会关系属性,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人力资本概念就不能使用呢?

2、马克思的“资本一般”与人力资本

马克思的资本概念和理论极为丰富深刻,本文主要分析马克思关于资本的本质特征和两重性的论述,目的在于更好地理解人力资本概念。

第一,资本的现象是物、载体是物,它首先以一定的货币形式来到人间,接下来表现为机器、厂房和生产材料等,但是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一种是社会关系。

马克思1849年4月7日在《新莱茵报》第266号发表的《雇佣劳动与资本》一文中就批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把资本只是看作物、看作生产资料的片面观点,指出“生产手段与工具”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才会成为资本,脱离了这种关系它就不是资本了。

应当注意的是,马克思说的是“资本的本质”不是物,并没有说“资本”可以不需要物质载体。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资本的本质作了科学的分析。

他说:

“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它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特有的社会性质”[22]。

马克思正是通过对资本的自然属性的分析,揭示出这种物与物之间关系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即资本的本质。

而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侧重于资本的自然属性(即生产性)研究,见物不见人。

第二,资本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一个历史范畴。

“生产资料并非天然就是资本”简单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充分发展是“资本产生的历史前提”[23]。

在马克思看来,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消亡,资本也就消亡。

显然,这是指作为社会关系的资本范畴不是永恒的,它有一个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

第三,马克思用“资本一般”概念来表达资本的本质特征,他说:

“资本一般这是每一种资本作为资本所共有的规定,或者说是使任何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兵器核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