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安顺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112120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91.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安顺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贵州省安顺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贵州省安顺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贵州省安顺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贵州省安顺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州省安顺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docx

《贵州省安顺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安顺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贵州省安顺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docx

贵州省安顺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贵州省安顺市2020届九年级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升学)考试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

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是当今人类社会的共识。

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太阳能B.石油C.煤炭D.天然气

8.学习科学知识的价值之一,是主动将所学知识创造性地服务于社会。

如“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就有许多实际应用。

下列发明成果应用了这一知识的是(  )

A.发电机B.望远镜C.真空玻璃D.体温计

9.撬棒是人们在劳动中应用杠杆原理的工具。

如图所示是工人利用撬棒撬动大石头的情景,撬棒上O点为杠杆的支点。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此时撬棒为等臂杠杆

B.应用此撬棒的主要目的是省力

C.力F的作用点靠近O点会更省力

D.应用此撬棒的主要目的是省距离

10.仅用8天就建成的武汉火神山医院,彰显的不仅是中国速度,更是战胜疫情的坚强决心。

如图所示,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完成地面基础建设,上百台挖掘机同时工作,其目的是增大所有挖掘机总的(  )

A.机械效率B.功率C.功D.有用功

11.如图所示是额定电压为3V的小灯泡的I﹣U变化关系图象。

根据图象,下列关于小灯泡的一些物理量分析正确的是(  )

A.此过程中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B.此过程中小灯泡电阻保持不变

C.额定电流是0.3A

D.额定功率是1.5W

12.铜质金属框在光滑水平面上以一定速度向右滑动,其右侧有一足够大的均匀磁场区域(磁感线方向垂直于纸面),如图所示。

关于金属框从刚进入磁场到完全离开磁场的过程中,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水平面光滑金属框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B.金属框由于被磁化而受到磁场对它水平向左的力

C.金属框一直在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而产生感应电流

D.金属框的运动体现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二、填空题:

本题共5个小题,每空2分,共14分.

13.(2分)6月21日,在我省大部分地区都有幸看到“日食”这一天文景观。

“日食”是由于太阳光沿  传播的过程中被月球遮挡形成的。

14.(2分)内燃机的问世极大改善了人类的交通运输方式,但同时也带来许多环境污染问题,如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就因  冲程排放的废气对大气造成污染。

15.(4分)游泳者出水后,由于水分蒸发  的缘故导致身体会感到冷,此时他会不由自主地将身体蜷缩起来,这其实是为了  水分蒸发(选填:

“加快”或“减慢”)。

16.(4分)网传“2月11日这天地球引力最小,可以将扫把静立于地面”,如图所示,或许你也“成功”尝试过。

其实只要细心操作,在任何时候你都能成功,扫把能静立于水平地面主要是利用了  原理,之所以细心操作是为了满足原理中  的这一条件。

这与地球引力大小并无关系。

17.(2分)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定值电阻R0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

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某一位置时,电流表示数为0.1A,R的功率为0.6W;当滑片移动到另一位置时,电流表示数变化了0.2A,R的功率为0.9W.则电源电压U=  V。

三、简答题:

本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8.每一节“空中黔课”的录制,都凝聚了教师和广电工作者的心血,使我们在疫情期间能实现足不出户而求学不止。

如图所示是物理教师录课时的情景。

请根据图片或联想你观看过的“空中黔课”,仿照示例写出两条与物理知识有关的事例。

示例:

(1)光在黑板表面发生反射;

(2)讲台受到重力作用

19.现代家庭中用电器越来越多,若家庭电路的主线路(进户线)电线选择不当,会带来许多麻烦甚至是安全隐患。

根据家庭安全用电的需要,你认为主线路电线在选择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请写出一个因素并说明原因。

20.如图所示,将两根相同的轻质弹簧固定在水平地面,甲、乙两钢球(m甲>m乙)正对弹簧从同一高度h同时自由下落,两球接触弹簧并向下压缩弹簧。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各自速度达到最大值的位置时,哪个球使弹簧形变程度更大?

(2)若两球各自再继续向下运动相同的距离时,它们所受的合力分别为F甲和F乙,请判断F甲和F乙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整个过程均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不计空气阻力)

四、作图题:

本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21(2分)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水中斜射向空气,请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

22.(2分)如图所示,条形磁铁静置于水平面,将两枚相同的小磁针分别置于磁铁周围的A、B区域。

请在图中两虚线框内画出小磁针静止时的情形。

(用“

”表示小磁针,涂黑端表示N极)

23.(2分)如图所示,物块置于长木板上表面,两者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物块与木板始终保持相对静止。

请在图中画出长木板对物块作用力的示意图。

(O点为力的作用点)

24.(2分)如图所示,一空瓷碗漂浮在足够深的盛水容器中,现用筷子将空碗缓慢地竖直压入水中并沉入容器底静止。

请在答题卡的坐标上画出从开始压碗直至碗底接触容器底这一过程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随碗底位置s(碗底距离液面的高度)变化关系的大致图象。

(下压过程碗口始终向上,不考虑筷子浸入水中的体积)

五、实验与科学探究题:

本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9分,共27分.温馨提示:

以下试题文字较多,请耐心.仔细读题,相信你能答好题!

25.(9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器材如下:

方格纸、带支架的玻璃板、光屏、两个完全相同的物块。

方格纸铺于水平桌面。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以方格纸的某条线段来确定  底边所在的位置,再将其垂直于方格纸放置。

当物块放在玻璃板前,能观察到物块的像,这是光在玻璃表面  形成的;

(2)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光屏上接收不到像,因此判断平面镜成的是  像(选填:

“虚”或“实”);

(3)不断改变物块的位置,另一个相同的物块都能放在玻璃板后相应位置与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大小  ;

(4)实验中,使用方格纸可以直接比较像与物到镜面的  关系。

26.(9分)我们已经学习了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那么串联的各部分电路如何分配电源电压呢?

小明利用以下实验器材进行实验:

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若干、电压表、电压为3V的电源、开关及导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次数

AB间电阻/Ω

CD间电阻/Ω

1

10

5

2

20

10

3

30

15

(1)连接电路时,应将开关处于  状态(选填:

“断开”或“闭合”);

(2)如图甲所示,小明将阻值为10Ω和5Ω的电阻分别接入电路中AB和CD两位置,闭合开关,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AB间电压为  V.比较两电阻阻值和所分电压值可得初步结论:

串联电路中,电阻值越大,其所分电压  ;

(3)为了进一步探究电压的分配规律,小明更换电阻完成了上表中2、3两次实验,观察到每次实验电压表示数几乎不变。

分析实验数据发现AB间和CD间的电压之比与其对应电阻阻值之比相等,于是得出:

“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按其阻值之比分配电源电压”的结论。

根据这一实验过程得出的结论是否可信?

  (选填:

“可信”或“不可信”),你的理由是:

  。

27(9分)小明在实验室看到一科学玩具﹣﹣牛顿摆,如图1甲所示,它由支架、细线和5个完全相同的钢球组成,每个钢球通过两根无弹性细线固定在支架上,并紧挨着排列在同一水平直线上。

拉起最左侧的钢球,释放后,它像单摆一样向右摆动撞击相邻钢球,仅把最右侧的钢球撞出,其他球几乎静止不动。

这引发了小明的思考:

为什么碰撞后仅有一个球摆动,而其余球仍然保持静止?

于是他提出问题:

被撞而摆动的钢球数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接着他作出以下猜想:

I.可能与撞击球撞击时的速度大小有关

II.可能与撞击球的数量多少有关

将牛顿摆等效为单摆模型,如图1乙所示是一个钢球撞击其它钢球的情形,五个钢球自左向右标为A﹣E球。

若不考虑能量损失,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A球作为撞击球拉至一定的高度(保持细线绷直),释放后,A球向右摆动过程中,将  能转化为动能。

(2)探究猜想I时,为了改变撞击球撞击时的速度,你的操作办法是:

  。

释放后,当钢球发生碰撞时,仅有E球被撞出,由此可判断:

被撞而摆动的钢球数量与撞击球的速度  (选填:

“有关”或“无关”)。

(3)通过上述实验,小明还是不明白为什么仅有一个球被撞出,于是他向老师请教,老师说:

牛顿摆的钢球间发生碰撞时,撞击球的速度被大小不变地依次“传递”给下一个球,所以最终只有一个钢球被撞出。

根据老师的讲解,小明继续探究猜想II,将A.B两球作为撞击球紧挨着拉起一定高度后同时释放,A、B球向右摆动并与C球相撞,则此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如图2中的  (选填:

“甲”、“乙”或“丙”);请闸述你选择的理由:

  。

六、综合应用题:

本题共2个小题,第22题6分,第23题8分,共14分.解答时需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公式及过程,若只写出计算结果将不得分.

28(6分)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定值电阻R1=10Ω.只闭合开关S1,电流表示数为0.3A;再闭合开关S2,电流表示数为0.5A.求:

(1)电源电压;

(2)定值电阻R2的阻值;

(3)开关均闭合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29.(8分)2020年6月23日,第55颗“北斗”卫星成功发射,自此“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网成功,这标志着我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

承担此次“北斗”卫星运载任务的是长征三号乙三级运载火箭。

如图所示是三级运载火箭的结构示意图,三级火箭内都满载燃料。

火箭发射升空时,先点燃第一级火箭,它的燃料用完后空壳自动脱离,这时第二级火箭开始工作,继续推动火箭加速运动。

第二级火箭在燃料用完后空壳也自动脱离,接着第三级火箭开始工作,再次加速将卫星送至预定轨道,最终完成“星箭分离”。

卫星到达预定轨道展开太阳能电池帆板,以一定的速度绕地球飞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火箭升空的动力来源于燃料燃烧释放的  能;卫星与地面设备通过  波传递信息。

(2)若满载燃料的火箭质量为2×105kg,则受到的重力是多少?

(取g=10N/kg)

(3)火箭在某阶段以7.42km/s的速度匀速飞行100s,则这段时间内火箭飞行的路程是多少?

(4)火箭能达到的速度主要与燃料燃烧的喷射速度、火箭的“质量比”有关,若燃料的喷射速度一定,提高“质量比”,可提高火箭飞行速度。

人们把火箭初始起飞时的总质量m0与燃料耗尽时的火箭结构质量m1之比称为“质量比”(即:

)。

请根据以上信息分析说明采用多级火箭为什么能提高火箭飞行速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A

8.C

9.B

10.B

11.D

12.D

二、填空题:

本题共5个小题,每空2分,共14分.

13.(2分)直线。

14.(2分)排气。

15.(4分)蒸发吸热;减慢。

16.(4分)二力平衡;在同一直线上。

17.(2分)7.5。

三、简答题:

本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8.老师讲课时声带在振动;

摄像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

19.主线路电线在选择时应根据家庭安全用电的需要选择合适粗细的电线;

因为家庭中用电器越来越多,用电器的功率越来越大,根据P=UI知电路中的电流越来越大,在主线路电线电阻一定时,根据Q=I2Rt知,在相同时间内,电线产生的热量越多,容易引起火灾,所以主线路电线在选择时应根据家庭安全用电的需要选择合适粗细的电线。

20.解:

(1)由于m甲>m乙,所以G甲>G乙,

球在下落过程中,球的速度达到最大值时,球受到的重力等于受到的弹力,甲的重力大于乙的重力,所以甲受到的弹力大于乙受到的弹力,甲弹簧发生的弹性形变大于乙弹簧发生的弹性形变。

(2)球的速度达到最大值时,球受到的重力等于受到的弹力,在速度最大处再向下运动相同的距离,由于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压缩量跟受到的压力成正比,所以甲弹簧和乙弹簧再次发生的弹性形变相同,再次产生的弹力相同,这个再次产生的弹力即合力,所以甲乙所受的合力相等,即F甲=F乙。

故答案为:

(1)甲;

(2)F甲=F乙。

四、作图题:

本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21.(2分)解:

根据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

如图所示:

22.(2分)解:

由图可知,条形磁体的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磁体外部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N极出来,回到S极,对于A区域来说,磁感线方向是向右的;对于B区域来说,磁感线方向是向左的,且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与磁感线的方向相同。

据此作图,如图所示:

23.(2分)解:

物块置于长木板上表面,两者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物块与木板始终保持相对静止,此时的木块受力平衡,木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垂直于长木板表面向上的支持力F、平行于长木板表面向上的摩擦力f的作用,则长木板对物块的作用力是摩擦力和支持力,这两个力的作用点在O点,如图所示:

24.(2分)解:

空碗开始时在水面漂浮,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此时碗底距离液面的高度不为零,

用筷子将空碗缓慢地竖直压入水中的过程中,碗排开水的体积变大,容器内水面上升,

由于碗的形状是下窄上宽,碗下降相同的高度时,容器内水面上升的高度先小后大,

当碗口和水面相平时,容器内水面的高度最大,

当碗浸没下沉直至沉底的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此时受到的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即小于漂浮时受到的浮力,

综上可知,容器内水面上升的先慢后快,然后水面突然下降并保持不变,

由p=ρgh可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随碗底位置s的增大先慢后快的增大,后突然减小并保持不变,如图所示:

五、实验与科学探究题:

本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9分,共27分.温馨提示:

以下试题文字较多,请耐心.仔细读题,相信你能答好题!

25.(9分)

(1)玻璃板;反射;

(2)虚;(3)相等;(4)距离。

26.(9分)解:

(1)连接电路时,开关处于断开状态。

(2)电压表使用0~3V量程,每一个大格代表1V,每一个小格代表0.1V,10Ω两端的电压是2V,

电阻10Ω通过的电流为:

I=

=0.2A,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所以5Ω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U2=IR2=0.2A×5Ω=1V,

所以串联电路中,电阻值越大,其所分电压越大。

(3)实验过程中,三次实验的电阻比都是2:

1,具有偶然性,实验中每次实验的电阻比值不同,才能得到普遍性结论,所以这一实验过程得到的结论不可信。

故答案为:

(1)断开;

(2)2;越大;(3)不可信;要得到普遍性规律,实验中每次实验的电阻比值应不同。

27.(9分)解:

(1)释放后,A球向右摆动过程中,高度减小,速度变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2)探究被撞而摆动的钢球数量与撞击球撞击时的速度大小有关时,需要改变撞击球的速度的大小,即将A球拉至不同的高度有静止释放;

当钢球发生碰撞时,仅有E球被撞出,这表明被撞而摆动的钢球数量与撞击球的速度无关;

(3)将A、B两球作为撞击球紧挨着拉起一定高度后同时释放,由于在撞击的过程中,撞击球的速度被大小不变地依次“传递”给下一个球,所以会有两个球被弹起,故乙正确。

故答案为:

(1)重力势;

(2)将A球拉至不同的高度有静止释放;无关;(3)乙;撞击球的速度被大小不变地依次“传递”给下一个球。

六、综合应用题:

本题共2个小题,第22题6分,第23题8分,共14分.解答时需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公式及过程,若只写出计算结果将不得分.

28.(6分)解:

(1)定值电阻R1=10Ω,只闭合开关S1,为R1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电路的电流,电流表示数为0.3A,

由欧姆定律得,电源电压:

U=I1R1=0.3A×10Ω=3V;

(2)再闭合开关S2,两电阻并联,电流表则干路电流,电流表示数为0.5A,

根据并联电路各支路互不影响,R1的电流不变,故通过R2的电流为:

I2=I﹣I1=0.5A﹣0.3A=0.2A,

由欧姆定律,定值电阻R2的阻值:

R2=

=15Ω;

(3)两电阻并联,电流表则干路电流,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P=UI=3V×0.5A=1.5W。

答:

(1)电源电压为3V;

(2)定值电阻R2的阻值为15Ω;

(3)开关均闭合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1.5W。

29.(8分)解:

(1)燃料燃烧时发生化学变化,释放出内能;

卫星在太空中,太空中没有介质,只能依靠电磁波传递信息。

(2)火箭质量为2×105kg,则受到的重力:

G=mg=2×105kg×10N/kg=2×106N。

(3)火箭在某阶段以7.42km/s的速度匀速飞行100s,

则这段时间内火箭飞行的路程:

s=vt=7.42km/s×100s=742km。

(4)火箭初始起飞时的总质量m0保持不变,每级火箭脱离一次,m1减小一次,

变大,根据燃料的喷射速度一定,提高“质量比”,可提高火箭的飞行速度,所以采用多级火箭能提高火箭飞行速度。

答:

(1)内;电磁;

(2)火箭的重力是2×106N;

(3)火箭飞行的路程是742km;

(4)火箭初始起飞时的总质量m0保持不变,每级火箭脱离一次,m1减小一次,

变大,根据燃料的喷射速度一定,提高“质量比”,可提高火箭的飞行速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