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必修三导学案岳麓版有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110469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7.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必修三导学案岳麓版有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高二历史必修三导学案岳麓版有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高二历史必修三导学案岳麓版有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高二历史必修三导学案岳麓版有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高二历史必修三导学案岳麓版有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必修三导学案岳麓版有答案.docx

《高二历史必修三导学案岳麓版有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必修三导学案岳麓版有答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历史必修三导学案岳麓版有答案.docx

高二历史必修三导学案岳麓版有答案

高二历史必修三导学案(岳麓版有答案)

第29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学习目标】

1.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2.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教材导学】

一、什么是“双百”方针?

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双百方针”指的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即在艺术问题上百家争鸣,在学术问题上百花齐放。

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艺术的基本方针,也是党领导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

1.基本确立,中国科技化发展水平落后,面临迫切建设任务,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尤其是知识分子的积极性。

2.三大改造的完成,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成为了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3.196年,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实行“双百”方针。

二、“双百”方针提出后产生怎样的影响?

1.“双百”方针符合我国艺和学术发展的,对促进艺繁荣、学术民主、科技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2.在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学术化部门出现了生机勃勃的景象。

三、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双百”方针遭遇怎样的曲折?

的持续发展,给我国艺和科技教育发展带严重的破坏。

1.197年扩大化后,“双百”方针受到严重干扰和损害。

很多知识分子受到长期迫害。

2.在“化大革命”中,“双百”方针受到严重破坏,艺界出现“”的局面,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也几乎。

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造成严重的损失。

四、科技化的春天是如何临的?

1.全会以后,党清算“左”倾错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重新把“双百”方针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科学化事业的指导方针,强调坚持贯彻“双百”方针,指出艺术要为人民服务。

2.艺界重现生机,呈现一派繁荣景象;学术、科技领域摆脱了“”的僵化思想,不断创新和发展,迎了百花齐放的学术春天。

3.“双百”方针促进了我国社会主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

五、应当怎样评价“双百”方针?

1.“双百方针”是科学化工作的一个、的方针。

2.建国以的经验和教训证明,“双百”方针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学艺术的基本方针,也是党领导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至今仍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知识结构】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1.背景

2.提出

3.影响

二、遭遇曲折

1.原因

2.表现

3.影响

三、恢复“双百”方针——科技化的春天

1.拨乱反正

2.影响

【问题拓展】

1.通过学习“双百”方针的曲折历程,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我们要接受历史的经验教训,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正确处理好科学、艺术与政治的关系。

国家的政策会给科学艺术产生重大影响,科学艺术不能政治化。

符合学术和艺发展规律和我国实际的政策会极大地推动科技化的发展,加速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否则将阻碍科技化的发展,严重阻碍现代化进程。

(2)正确处理好科学、艺工作和人民生活的关系,使艺更好得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3)正确的处理好科技化的继承传统与不断革新的关系。

坚持“双百”方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推动我国科技化的发展,加速现代化进程。

【堂巩固】

1.下列艺作品不属于贯彻毛泽东提出的“双百方针”的出色作品的是

A.《茶馆》B.《智取威虎》.《蔡姬》D.《青春之歌》

2.以下有关党的“双百”方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提出是在20世纪60年代

B.“双百”是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它是我党领导学艺术和科研工作的基本方针

D.促进了我国艺和科研事业的繁荣

3.仔细观察下列图片,它们反映了

《红灯记》剧照《沙家浜》剧照《智取威虎》剧照

①使“双百”方针受到严重冲击②“样板戏”在“革”期间长达十年的时间里几乎独占了戏剧舞台③艺界呈现出“百花凋零”的局面④艺界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A.①②③B.②③④.①③④D.①②④

4.仔细观察下图,它们反映了

《巴夜雨》剧照古华作品《芙蓉镇》《西游记》剧照

①学艺术的春天②“双百”方针受到严重的挫折

③学艺术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④“革”后中国的艺发展状况

A.①②③B.①③④.①②④D.②③④

【后提升】

1.“双百”方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学艺术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对这个方针理解不正确的是

A.这个方针也遭遇过挫折B.一直在推动我国科技的进步

.有利于我国学艺术的发展D.这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

2.“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是

①社会主义改造完成②我国科技化水平很低

③20世纪0年代党领导指导艺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实践

④我国科技、艺术领域的迅猛发展

A.①②③B.①③④.①②④D.②③④

3.对“双百”方针理解正确的是

A.是我们要坚持的艺术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B.这个方针一直被贯彻执行

.革后立即被恢复D.主要是在理论界的方针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现在春天了嘛,一百种花都让他开放,不要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二千年前那个时候,有许多学说,大家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允许)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正确的,错误的,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

李森科、非李森科,我们搞不清,有那么多的学说,那么多的自然科学,就是社会科学,这一派,那一派,让他们去说,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

      ——196年月2日,毛泽东

材料二

决不向专以力压服、不以理说服的那种批判者投降!

——马寅初剧作家吴祖光(中)和他的妻子——著名演员新凤霞一起被下放劳动改造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指出毛泽东的言论从根本上反映了“双百”方针的实质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

这造成了什么影响?

 

(3)以上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下列人物曾经对量子力学的建立做出贡献的是

①牛顿②普朗克③爱因斯坦④玻尔

A.①②③B.①②④.①③④D.②③④

2.下列关于相对论的评价正确的有①是物理学最伟大的革命②完全解决了19世纪末出现的经典物理学的危机③创立了一个全新的物理学世界④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⑤打破了经典物理学的绝对化思维⑥为人类提供了辩证地看世界的途径

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⑤⑥.①③⑤⑥D.①③④⑤⑥

3.爱因斯坦的理论最早的应用成果是

A.收音机的发明B.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人造卫星上天D.原子弹爆炸

4.“使人类克服了经典物理学的危机,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说的是

A.牛顿力学体系B.量子力学的提出.相对论的提出D.质量守恒定律的提出

.对目前中学生学习和生活影响最大的高新科技是

A.投影技术的发展B.电脑多媒体技术.电灯的使用D.电话的普及

6.下列学说的发展为生物工程的研究与发展奠定了基础的是

①相对论②化学③电子计算机④遗传学

A.①③B.②③.②④D.③④

7.“谁企图在真理和认识的领域内要人们认为他是不可动摇的权威,那他就要在上帝的哈哈大笑中垮台。

”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思想的一场重大革命,因为该理论

A.否定了牛顿的学说B.借鉴了拉瓦锡的燃素学说

.修正了能量、质量互化的理论D.修正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

8.二战后出现的新科学技术中,有多国科学家协作完成的是

A.电子计算机的诞生B.公布人类基因组图谱

.培养克隆羊“多莉”成功D.人类首次登月成功

9.下列科学技术出现的先后顺序为①电子计算机②原子弹爆炸成功③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④第一架航天飞机升空

A.①③②④B.②①③④.③①②④D.③②①④

10.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用于实战;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人研制成功远程液体火箭,是用于空袭英国的。

以上史实说明

A.科技革命是战争的导火线B.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二战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D.科技革命加速了战争的爆发

11.被誉为人类生命的“登月计划”的是

A.美国的“阿波罗—11”登月B.世界上第一种转基因食品试植

.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D.人类第一次进行哺乳动物无性繁殖

12.美国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曾如此赞誉一位世界名人:

他“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他所赞誉的是

A.黄道婆B.爱迪生.达尔D.袁隆平

13.标志着中国进入太空新时代的是

A.中近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B.“东方红—1”号人造卫星升空

.返回式遥感卫星的发射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14.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航天事业迅速发展,你认为其主要原因有哪些?

①改革开放以,中国国力不断提高②国家正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③各科研部门的通力合作④科学家的努力奋斗

A.①②④B.①③④.③②④D.①②③④

1.国家普及青少年教育、扫除青少年盲、提高人口素质、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手段是

A.义务教育B.素质教育.高等教育D.初等教育

16.为彻底改变我国教育落后的局面,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建国以我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有①推行扫盲教育②普及义务教育③大力发展高等教育④支持发展民办教育

A.①②③B.①②③④.①③④D.②③④

17.岁的老李经常向人谈起他高中时代:

同学们认为“读书无用”,老师一个个被打倒,混完高中就上下乡,自己的学业都被耽误了。

据此你可以判断出老李最有可能是哪个历史时期的高中学生?

A.新中国成立初期B.化大革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D.改革开放以后

18.“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的实质是

A.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B.教育的发展要适合国情

.教育的发展需要加强国际交流D.教育的发展需要超前性

19.以下有关党的“双百”方针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A.提出这一方针是临时性措施

B.提出这一方针主要是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是党领导学艺术和科研工作的基本方针

D.促进了我国学艺术和科研事业的繁荣

20.学艺术对于我们的现代化的事业具有重要的作用,邓小平同志指出:

坚持艺要为最广大人民群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除此之外你认为我们还应继续坚持怎样的方针,才能使艺发展的更好

①百花齐放②推陈出新③洋为中用④古为今用

A.①②④B.①②③④.①②③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图片:

图一图二图三

请回答:

(1)图一中的人物是谁?

他最伟大的理论成就是什么?

 

(2)图二中的人物是谁?

他对人类特殊的贡献是什么?

 

(3)图三中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

原子弹试爆成功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什么?

(4)上面三幅图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2.“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中国人首次“进入”太空,成为继美、俄之后国际载人航天俱乐部的第三位成员;而神舟六号的升空,则标志着中国完成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载人飞行。

这既是我国科技水平日益提高的重要佐证,也对世界航天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材料一在火箭专家冯•布劳恩主持下,德国于1942年10月3日成功发射了第一枚液体军用V--2火箭,为未宇航技术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布劳恩被俘后,为美国服务,成为美国的“宇航之父”。

——吴于廑主编的《世界史•现代史篇•上卷》

材料二1961年4月12日,苏联发射了第一艘载人飞船,宇航员加加林在太空遨游108分钟、绕地球一周后返回地面,从而实现了人类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这一创举标志着人类进入了太空时代。

……1969年7月16日,美国的阿波罗一11号宇宙飞船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7月21日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在月球上留下了人类的第一串脚印,阿姆斯特朗说:

“对于一个人说,这不过是小小的一步,但对人类说却是巨大的一跃。

——吴于廑主编的《世界史•现代史篇•上卷》

材料三继“神舟”五号实现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后,“神舟”六号托举中国航天员又一次叩访太空。

从“五”到“六”,不过一个小小的数字增加。

而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六号,却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又一大步。

飞行人数从一人到两人,飞行天数从一天到多天,航天员活动范围从返回舱进入轨道舱……如果说“神舟”五号飞行实现了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历史性突破的话,那么,此时此刻正在太空中飞行的“神舟”六号,承载的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又一重大突破——它标志着中国的载人航天进入了真正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试验新阶段。

——新华网酒泉200年10月12日电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德国发射V一2火箭主要基于何种目的。

“布劳恩被俘后,为美国服务”反映了当时国际社会普遍存在的哪种现象?

(2)概括并结合史实说明材料一与材料二的关系。

 

(3)分析材料三中所提到的中国航天事业迅速发展的有利因素。

见济南市高二历史试题(A)

 

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1孔子与老子

【堂巩固】

12D3A4BB6

【后提升】

1A2B34D6A7A8D9B

10

(1)核心内容:

“仁”和“礼”,即“仁者爱人”和“克已复礼”。

(2)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人深受孔子思想影响;教育家,教育思想影响深远;政治家,孔子的政治主张不受时代的限制。

(3)儒家化逐渐成为中国传统化的主要部分,其博大精深的化品格具有世界性影响。

(4)儒学是中华传统化的核心,是人类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发扬儒家化的合理内容和优秀成果,有助于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人类社会明进步。

()查阅献资料;网上搜索;求教专家学者;观看音像资料;研究曲阜孔氏族谱等。

第2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堂巩固】

1D2D3D467B8B

9.甲: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乱不断,统治者加紧对人民的控制和剥削,因此孔子要求实行仁,适应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乙:

墨子生活在战国时期。

当时,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小生产者的队伍不断扩大。

同时,各诸侯国为掠夺土地和人口,混战不已,生灵涂炭,生产破坏。

广大小生产者厌恶战乱,渴望安定。

因此墨家的思想主张是适应当时的社会情况的。

丙:

春秋战国时期,历史经历着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和由战乱走向统一的趋势,韩非子的思想顺应了这一趋势,因此最适应当时的社会趋势。

丁: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不断,为兵家思想的盛行创造了条。

【后提升】

12D3D4DA6B78A9B

10

(1)民本思想

(2)取信于民。

“为政以德”,关心爱护百姓。

(3)“民贵君轻”的观点。

“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

(4)继承发扬了儒家民本思想,认识到了人民力量的伟大。

唐太宗君臣以此为鉴,出现了贞观之治。

第3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堂巩固】

1D2A3B4DB6D

【后提升】

1B234D6D7D89A10D11B1213D14D

1①孔子主张“以德治民”;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一统。

②孔子的主张在当时不被重视,未产生实践效果。

因为在当时诸侯争霸、社会动荡的情况下无法实施。

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国家统一,使儒家思想获得“独尊”的地位。

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

③正面影响是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正统思想,统治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成为中华明的主流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的形成和中国历史的发展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影响极其深远。

但是,它的负面作用在封建社会后期日益明显,固步自封,因循守旧,阻滞了学术思想的发展,阻碍了科技明的进步,导致中国近代的落后。

第4宋明理学

【堂巩固】

1B2A34BA

【后提升】

1D2B3D4BA6A7D

8

(1)材料一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材料二认为心是世界的本原

(2)否。

二者同属理学,都是儒学的范畴,认为世界的本原都是理。

后者是前者的发展,本质上都属于唯心主义思想。

(3)朱主张“格物致知”,既通过接触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王主张“致良知”,天理就在心中,要通过自我反思,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4)两则材料反映的唯心主义的理学思想。

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

但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堂巩固】

12A34BB

【后提升】

1D2B3B4DD6A7B

8

(1)孔子主张“以德治民”,在当时诸侯争霸、兼并战争的背景下不可能实现;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一统,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2)朱熹坚持儒家学说,认为儒家思想不可改变;李贽提出不以孔子的言论为衡量是非的标准,认为时代不同了,是非观念也应该发生变化。

说明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怀疑和挑战。

(3)从西汉到南宋,儒家思想不断丰富完善,逐步确立起统治地位,对维护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起了重要的作用。

自明朝以后,逐渐僵化保守,禁锢了人民的思想,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第6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堂巩固】

12D3A4AD6D7A8B

【后提升】

1B23D4A6A7B8D9D

10

(1)造纸术和印刷术为化的传播创造了条,推动了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开展,有利于资产阶级化的兴起;

(2)火药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提供了条,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进行,有利于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

(3)指南针为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船队进行环球航行提供了条,推动了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的开拓,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总之,四大发明促进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变革。

11、

(1)战国。

生产,导航,迷信。

(2)三大发明促进了欧洲的社会变革。

(3)古代先进的科技在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方面,未充分发挥其作用。

(4)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主要取决于社会环境。

【单元测评】

一、选择题

1D2B3B4B6D7B8A9A10Bl1A12

1314116B17A18D1920

二、非选择题

21.

(1)见下表:

儒家实行仁政孟子

道家无为而治老聃

墨家兼爱墨翟

法家变法革新韩非

(2)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

如①采用法家主张,可从中央集权、法治、变法改革等角度说明理由。

②倾向墨家思想,可从兼爱、非攻,符合人们的心愿等角度说明理由。

22.

(1)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八股取士使思想界呈现因循守旧、空谈义理的习气。

(2)主张学以致用的经世之学,反对空谈义理的学风;政治上主张限制君权,反对君主专制独裁。

(3)否。

因为占主流地位的是理学。

(4)不相同。

批判思想不属于资本主义思想,根本原因是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发达,中国只是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第二单元中国古代艺长廊

第7汉字与书法

【堂巩固】

1A2A3D4DB

【后提升】

1A2D3B4DD6D

7

(1)张旭是草书圣手,他的狂草“伏如虎卧,起如龙跳,顿如峙,控如泉流”,体现了盛唐时代开拓奔放的时代精神。

颜真卿所作的楷书端正浑厚,笔势开张,雍容大度,他创制的“颜体”是丰裕的盛唐气象,忠贞的个人品质以及高超的艺术手段的完美统一。

唐朝书法特点:

唐朝统一,书法艺术也达到了新的高峰,既有张旭等的狂放不羁的草书,也出现了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注重规范法度的楷书,书法理论也日趋成熟。

(2)宋代重,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书法艺术出现各具情态的四大家,他们推崇魏晋书法风范,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

(3)明代书法随着社会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更加强调个性化的创造。

第8笔墨丹青

【堂巩固】

1A2D3D4BB

【后提升】

12D3A4D6

7

(1)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南宋马远的《径春行图》;清朝郑板桥的《竹石图》。

风格特点:

《清明上河图》属于描绘市井生活的风俗画;《径春行图》属于表达人意趣的水画;《竹石图》属于表达人独特个性的花鸟画。

(2)《清明上河图》:

画中描绘的是北宋都城东京繁华情况,反映了北宋时期工商业发展、城市商品经济繁荣的时代特点;《径春行图》以“残剩水”的构图特点反映南宋政权苟安江南、不思进取的政局特点;《竹石图》是画家漠视权贵、孤傲不羁个性的真实写照,反映了明清时期在封建专制统治空前强化的背景下,一批进步知识分子的反抗精神和对个性解放的追求。

第9诗歌与小说

【堂巩固】

12A3A4DD6B

【后提升】

1B2D3A4BA67B89B10A11A12A

13楚辞:

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如屈原的《离骚》;汉赋:

铺陈辞藻,采华丽,

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词:

句子长短不齐,便于抒发感情,适合于配乐演唱,如柳

永的《贺新春》;元散曲:

庄谐杂出,可俗可雅,抒情叙事兼•长,比词更为生动活泼,

如关汉卿的《别情》。

第10梨园春秋

【堂巩固】

1A2B3A4D

【后提升】

12A3D4AD6D

【单元测评】

一、选择题

1B23A4B6B7D8B910A11B12A

13Al4116B17A18B19D20A

二、非选择题

21.艺术是时代精神和风俗习惯的产物。

正确。

隋唐统一,书法艺术达到了新的高峰。

既有张旭、怀素狂放不羁的草书,也出现了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注重规范法度的楷书,书法理论也日趋成熟;繁荣、开放和化多元的盛唐造就了诗歌的辉煌。

宋朝重,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所以宋朝书法讲究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宋代城市生活丰富,娱乐场所需要大量的歌词,出现词的繁荣。

22.

(1)市井生活民间

(2)原因:

工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阶层兴起、壮大,化逐渐普及。

实例:

绘画:

《清明上河图》为代表的风俗画;小说插图木刻版画;民间年画、布贴画、剪纸画等。

学:

宋词描写都市风情;宋代话本取材于现实生活,塑造市民形象;“三言”“二拍”中商人第一次作为被歌颂的对象进入学世界。

 

第三单元从人精神之到科学理性时代

第11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堂巩固】

1D2B3D4D6A

【后提升】

1D2A3D4AD67B8D9B

10.

(1)人的价值、作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平等;对人的教育。

(2)崇尚知识。

(3)希腊民主政治的需求。

(4)人精神是明人、明社会的重要指标;人精神核心就是关心人,强调人的价值、作用,尤其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人精神的获得,主要靠涵养、知识。

第12艺复兴巨匠的人风采

【堂巩固】

12A34DB6A7A8B

9

(1).三幅名作都以鲜明的人性形象取代了神秘的宗教形象;都体现了人主义精神。

(2)《蒙娜丽莎》如深邃的海洋,蒙娜丽莎的微笑具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千古奇韵。

《大卫》如崇峻岭,大卫体态壮伟,体现了钢铁般的意志和力量。

《西斯廷圣母》如秀美的原野,画像的背景风和日丽,甜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