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香蕉》教学反思精选5篇修改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098986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6.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香蕉》教学反思精选5篇修改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分香蕉》教学反思精选5篇修改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分香蕉》教学反思精选5篇修改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分香蕉》教学反思精选5篇修改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分香蕉》教学反思精选5篇修改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分香蕉》教学反思精选5篇修改版.docx

《《分香蕉》教学反思精选5篇修改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香蕉》教学反思精选5篇修改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分香蕉》教学反思精选5篇修改版.docx

《分香蕉》教学反思精选5篇修改版

第一篇:

《分香蕉》教学反思

《分香蕉》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桃子”“分苹果”“分糖果”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生对大量物体的等分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从学生对“分香蕉”的具体情境,抽象出除法算式,从而理解除法与平均分的联系,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同时,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让孩子认识一个新朋友——除号,并教孩子怎样写好这个除号,然后,让孩子动手操作,进一步体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本节课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利用孩子喜欢的童话故事引入新课,不仅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让孩子们很好地展示自己的智慧。

我现在采取的是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相结合。

引入新课时,让孩子进一步加深理解把一个物体平均分的意义,让孩子们直接说出除法算式。

引导孩子回忆以前学习过的加法、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从而认识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算式的读法。

在此基础上,让孩子们动手操作探究除法算式各部分表示的意义!

让孩子在实践中,体验总数的不同分法:

如:

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3份、4份、6份、12份时,每份得到的是不同的个数。

同时,让孩子学会用图表示它们的分法。

在教学中我大胆放手让孩子们展开对新内容的学习,分一分、摆一摆、说一说、写一写,我只适当地指导和点拨,我相信孩子,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和思考的空间,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让学生的潜能得到一定的开发。

当然,在教学中还会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如:

课堂上孩子们比较活跃,有时课堂纪律难以调控。

在作业反馈时,还有

三、四个孩子掌握不够好,对除法算式各部分表示的意义理解不够。

这些有待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第二篇:

《分香蕉》教学反思

科任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分香蕉》教学反思

科任小学蔡鹏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桃子”“分苹果”“分糖果”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生对大量物体的等分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从学生对“分香蕉”的具体情境,抽象出除法算式,从而理解除法与平均分的联系,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同时,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让孩子认识一个新朋友——除号,并教孩子怎样写好这个除号,然后,让孩子动手操作,进一步体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本节课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利用孩子喜欢的动物角色引入新课,不仅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让孩子们很好地展示自己的智慧。

我现在采取的是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相结合。

引入新课时,让孩子进一步加深理解把一个物体平均分的意义,让孩子直接说出除法算式。

引导孩子回忆以前学习过的加法、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从而认识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算式的读法。

在此基础上,让孩子动手操作探究除法算式各部分表示的意义!

让孩子在实践中,体验总数的不同分法:

如:

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3份、4份、6份、12份时,每份得到的是不同的个数。

同时,让孩子学会用图表示它们的分法。

在教学中我大胆放手让孩子展开对新内容的学习,分一分、摆一摆、说一说、写一写。

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和思考的空间,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让学生的潜能得到一定的开发。

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没有正确把握学生讨论的时机。

课堂讨论在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学生要有一定的学习基础,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能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从而获得新知。

我在这次教学时,因为学生还没有深刻理解除法的两种意义就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往往学生是无话可说,没有达到讨论的目的;其次,没有讲清讨论的目的、任务和要求,让学生有组织、有序的开展讨论;再次,没有给学生充足的讨论时间,真正使讨论能够帮助、促进本节课的教学。

在教学中还会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如:

课堂上孩子比较活跃,有时课堂纪律难以调控。

在作业反馈时,还有

三、四个孩子掌握不够好,对除法算式各部分表示的意义理解不够。

这些有待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第三篇:

分香蕉教学反思

《分香蕉》教学反思

范清水2015.11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桃子”“分苹果”“分糖果”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生对大量物体的等分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从学生对“分香蕉”的具体情境,抽象出除法算式,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认识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在学生还不知道除法的情况下,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在操作水平上解决除法问题的过程。

学生从中积累了一些平均分的经验,开始认识除法。

本节课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利用孩子喜欢的故事引入新课,不仅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让孩子们很好地展示自己的智慧。

我现在采取的是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相结合。

引入新课时,让孩子进一步加深理解把一个物体平均分的意义,让孩子直接说出除法算式。

在此基础上,让孩子动手操作探究除法算式各部分表示的意义!

让孩子在实践中,体验总数的不同分法:

如:

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3份、4份、6份、12份时,每份得到的是不同的个数。

同时,让孩子学会用小棒练习它们的分法。

在教学中我大胆放手让孩子展开对新内容的学习,分一分、摆一摆、说一说、写一写,我只适当地指导和点拨,我相信孩子,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和思考的空间,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让学生的潜能得到一定的开发。

当然这节课上完后总体的感觉不是很好,上完课我就及时对这节课做了反思,不足的地方还很多:

1、在备这节课时的思路还是比较清晰的,但是对要以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去设问题考虑的不是很全面,在提出问题时语言有几处不到位,比如:

从“分一分”“摆一摆”中引出除法,当时设想的是“同学们的分法都很好,那你们知道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怎样来计算?

”而在上课时说成了“用小棒分是不是很麻烦,那你们谁能用一种简单的方法计算”这个问题说的很没有水平,说明我对教材的挖掘还是不够。

2、这节课是要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除法的意义,从平均分来引出除法,在我提出两只小猴子争吵怎么分时,学生回答平均分,紧接着我有提问“那谁知道什么是平均分?

”有一学生这样回答“平均分就是每份分的一样多”,学生这个问题回答的很不错可是我没有抓住,应该抓住这个问题来再次强调分均分的含义,让孩子更具体理解平均分,为下面的环节打好基础。

3、建立平均分的意义也是很重要的,要让孩子在具体的情境中知道在这个除法算式中每个数代表的意义,此处考虑的不是很到位,在本节课中还有一个重点就是包含分,可是我对这个重点没有抓住,以至于学生对此处的概念比较模糊,在遇到问题是不知道怎样去选除数,总是把除数和商搞混。

4、这节课是用“分一分”来引出除法的,所以在学生用小棒分完之后应强调分的结果,平均分重点是在结果,而在此处我没有重视,以至于在学生分的时候就不知道怎么去分,例如:

用12跟小棒代替香蕉来分给两只猴子,有一位孩子是这样分的,先给同桌4根,再给自己4根,可是剩下4根不够分了。

5、数学要让学生学会思考,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很重要,可以让学生自己去从主题图中去思考!

这些都是有待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分香蕉》教学反思

范清水2014.11

第四篇:

《分香蕉》反思

《分香蕉》教学反思

《分香蕉》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四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桃子”“分苹果”“分糖果”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除法,基于前边几节课学生对大量物体的等分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理解了在除法中“平均分”的重要性。

从学生对“分香蕉”的具体情境,抽象出除法算式,从而理解除法与平均分的联系,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体会除法的意义,建立除法和等分活动之间的关系.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与数学思考的能力.

这节课学生兴趣浓厚,学得积极主动,我认为教学成功的地方主要体现在较多地贯彻了课改的新思想,表现在以下几个个方面。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我在教学中利用了教材中的故事引入新课,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而且还能让他们很好地展示自己的智慧。

比如我在一开始利用猴子妈妈分香蕉的故事,让孩子们帮助猴子妈妈分香蕉,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敢想、敢说、敢做.学生在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之后,即可以不统一分法,自主、合作的分.让学生在更多的活动中体验除法的意义.在“你还能怎样分12根香蕉”的活动中让学生动手操作,利用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活动的分一分,说一说。

体现让学生在玩中学的理念下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认识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小组活动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兴趣给激发出来。

有的学生在汇报中提出“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12份”.这对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而言,是非常了不起的.我及时给予了极大的鼓励。

在练习环节中,我出示了十个气球的题目让孩子展开想象去分,孩子们提出了各种不同的分法,有一个孩子说“把10个气球平均分给3个小朋

1友,每个小朋友分得3个,还剩1个”.这种分法,就与大部分同学的分法显得更有创意了.这都说明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开动了脑筋,他们“喜学”、“乐学”、“善学”,并实现了“创造性学”.数学思考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让学生动手操作,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生活化,变枯燥的概念教学为有趣的动手活动,学生感到有话可说,有事情可做,就能自主地探索、交流。

本节课自始至终贯穿了学生的动手操作与实践,这不仅符合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更重要的是充分体现了以活动促发展的活动教学思想。

孩子对除法的理解本身就没有乘法那么容易,要突破这个难点,必须让孩子经历一个操作的过程才能加深对除法意义的理解。

本节课中我特别重视孩子的操作能力的培养,从刚开始把12根香蕉平均分给两个小猴,我让孩子用小棒代替香蕉动手分,有的孩子是一个一个的分,有的孩子是两个两个分的,最终的结果都是相同的。

接着我给孩子创造了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如果给你12根香蕉,你能分给几只猴子?

每只猴子能分到几根?

孩子们又开动脑筋,用小棒操作,得到了很多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对除法的意义又一次加深了,同时也让孩子们获得了极大的自信。

3、开放式的教学设计。

这堂课中既有开放式的〖教学设计〗,又有开放性的练习题目,在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又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还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4、敢于放手,给学生的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较好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整个教学过程中,分一分、教一教、摆一摆、说一说、练一练,无一不是学生在主动探索与操作,可以说,正是由于敢于放手,才有了学生的主动探索与思考,才有了学生主动学习、动脑、动口的机会,才有学生的全员参与,才形成了学生主

2动学习的心态,才有了学生的主动体验,在创造的和谐、民主、可以充分发展的环境中,让学生的潜能得到了一定的开发。

这节课也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下面就谈谈本节课中的一些不足:

1、没有准确处理教师讲与学生探的关系。

本节课中对除法这种运算和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的揭示,教学时我是让学生猜一猜、说一说,既浪费了时间,教学效果也不够好。

这些属于概念性的教学,学生是初次接触,我应该直接揭示,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定的印象。

如:

在学生理解平均分后,教师就可以直接揭示:

像这种平均分的过程可以列一个除法算式。

2、讨论活动要求不够明确。

课堂讨论在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课堂讨论,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

刚开始分香蕉时,因为学生还没有深刻理解除法的两种意义就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往往学生操作很好,但是表达上就有点困难,没有达到讨论的目的。

改进措施:

今后在开展活动以前要讲清讨论的目的、任务和要求,让学生有组织、有序的开展讨论,要给学生充足的讨论时间,不能让讨论走过场,要真正使讨论能够帮助、促进课堂的教学。

教师是在学习、研究、与反思中不断进步和提高的,在以后的教学设计中要多多思考用什么样的活动方式让学生能主动地去探讨解决课中的难点。

争取让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有所提高。

3

第五篇:

分香蕉教学设计及反思

《分香蕉》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教材第三册第四单元《分香蕉》教学目标:

1.结合“分一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记住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教学重点:

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记住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

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

今天,猴妈妈给猴兄弟俩准备的早餐是香蕉,请看一看,给它们准备了多少根香蕉?

猴妈妈怎样分才公平呢?

二探索新知。

1.分一分,说一说

师:

请小朋友用小棒代替香蕉,帮猴妈妈分一分。

(学生分)

师:

请回答。

(并请他上台演示。

师:

像这样,把10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5根,我们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

你知道怎样表示

吗?

(师板书:

10÷2=5(根))师:

10,2,5分别表示什么?

生:

10表示有10根香蕉,2表示两只小猴,5表示每只分得5根。

师:

谁知道这个算式怎么读?

(师板书:

“10÷2”读作“10除以2”。

师:

你愿意教大家读吗?

(愿意)那全班同学跟他一起读。

(生跟着读)

师:

谁知道这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生:

10是被除数,2是除数,“÷”是除号,5叫做商。

师:

你怎么知道的?

生:

我是从书上看到的。

(师板书:

10÷2=5(根))

被除除商

数号数

师:

真能干!

你敢上讲台教教大家吗?

大家会认了吗?

同桌互相说一遍。

2猜一猜,分一分。

师:

到了中午,猴兄弟家来了客人,猴妈妈把剩下的12根香蕉全部拿了出来,让兄弟俩平均分给客人吃。

猜一猜,兄弟俩是怎样分的呢?

它们家来了几位客人?

把你的想法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

四人小组讨论,先分一分,再写算式。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指导,学生在投影仪上演示。

生1:

把12根香蕉平均分给6位客人,每人2根。

算式是:

12÷6=2(根),小猴家来了6位客人。

生2:

把12根香蕉平均分给4位客人,每人3根。

算式是:

12÷4=3(根),小猴家来了4位客人。

生3:

小猴家来了3位客人,每人分得4根。

12÷3=4(根)。

生4:

小猴家来了12位客人,每人分得1根。

12÷12=1(根)。

师:

你能说出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吗?

(教师指着生3写的算式。

生:

12是被除数,3是除数,4是商。

三巩固练习,辩证运用

师:

客人们高兴地走了,猴妈妈夸兄弟俩真聪明。

猴兄弟俩想:

今天我们既招待了客人,还学会了用除法算式来表示分一分的活动,不知小朋友们是否学会了,咱俩去考考他们吧!

小朋友们,你们敢接受小猴子的考验吗?

生:

(齐答)敢。

1.连一连。

(1)把10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几?

10÷5

(2)有10个梨,平均放在5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

10÷

2(3)27除以9,商是多少?

27÷9

(4)有5个盘子,每盘放2个包子,一共需要多少个包子?

32÷8

(5)被除数是32,除数是8,商是多少?

5×22.看图写算式。

出示六个桃子平均放在2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

)÷(

)=(

)(个)

出示12个智慧星,平均分成3份,每份画几颗星?

)○(

)=(

)(颗)3.第38页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订正。

师:

说出你为什么这样列算式。

(1)平均分成2份,每份几根?

□÷□=□(根)

(2)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根?

□÷□=□(根)

(3)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根?

□÷□=□(根)

(4)平均分成9份,每份几根?

□÷□=□(根)

师:

请你说出(3),(4)两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拓展思维

用20÷4=5编一个数学小故事讲给大家.五

课末小结,归纳新知

师:

小猴子今天有很多的收获,你们呢?

生:

学习了用除法表示分一分的过程,学会了写、读除法算式,记住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分香蕉》教学反思

这节课学生兴趣浓厚,学得积极主动,我认为教学成功的地方主要体现在较多地贯彻了课改的新思想,表现在: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利用学生喜欢的童话故事引入新课,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兴趣,而且还能让他们很好地展示自己的智慧。

2我根据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大胆放手让学生展开对新课内容的学习,我只是适当地指导、点拨。

教学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思考空间,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

3.让学生动手操作,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生活化,变枯燥的计算教学为有趣的动手活动,学生感到有话可说,有事情可做,就能自主地探索、交流。

当然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表现在:

1.教学过程中注意多使用儿童化语言,减慢语速,符合低段学生的知识接受程度。

2.猜一猜,分一分这个环节的过早出示,不利于学生理解被除数,除数以及商的含义。

可作为拓展训练安排在本节课的最后。

3.教学设计的内容有些过于饱满,导致部分学生对于本节课的重点掌握的不好。

分香蕉第二章篇教学设计

一、教材解读:

本节教材选自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四节,学生经历了“分桃子”“分苹果”“分糖果”等教学内容的学习,对“平均分”有了一定的认识。

从本节开始把“平均分”转换为列除法算式表示,从而理解除法与平均分的联系,初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

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刚刚开始接触除法,是有一定困难的。

所以,我通过多媒体教学直观演示和学生亲自动手摆一摆数一数来体会除法的意义。

三、教学目标:

1、结合平均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4、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与数学思考的能力。

重点:

除法算式的读写法和各部分的名称及除法的意义。

难点:

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仪器及自制课件学具准备:

香蕉图片12张,小棒1袋。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同学们你们家里来过客人吗?

通常你用什么来招待客人呢?

你们真是热情、懂礼貌的好孩子。

你们知道吗,今天,智慧老人家来了两位特殊的客人,既不是淘气和笑笑,也不是机灵狗,而是两只可爱的小猴子。

智慧老人拿出又大又长的香蕉给他们当午餐,看一看有多少根香蕉?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要把12根香蕉分给2只小猴子,怎样分才公平呢?

(平均分)谁能说一下什么是平均分?

智慧老人想请我们班的小朋友来帮忙分香蕉,你们愿意吗?

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香蕉”。

二、问题情境

活动一:

用小棒代替香蕉分一分。

1、请你用学具代替香蕉分一分。

2、谁来说说你分的结果?

3、如果我们都没有学具可怎么办?

大家还有没有别的方法,知道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吗?

4、你真了不起。

大家知道吗,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计算。

(屏显:

12÷2)÷叫什么名字?

除号长什么模样啊?

(中间有一横,上面有一个小圆点,下面也有一个小圆点,大小一样,对得很整齐。

领学生读2遍——“除号”)

4、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各部分的名称。

12是表示什么?

这2又表示什么?

“12”是平均分的香蕉的总数,写在了除号的前边。

“2”是表示平均分成的份数。

写在除号的后边。

瞧瞧,我们的除法算式站得多整齐呀。

它就能表示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了2份。

你知道,这个除法算式该怎样读吗?

这个除法算式读作:

12除以2。

(跟读2遍。

)分得的结果是“每份6根”,把“6”写在等号的后边。

分的是香蕉,单位名称应该是什么?

5、练一练。

(除法算式的读法、看图意说出除法算式。

)大家读得可真整齐。

那么,下边这些除法算式你也会读吗?

(1)我会读。

210÷

518÷

420÷5

大家读得真响亮。

我们已经知道了,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的时候,用除法计算。

活动二:

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3份,每份4根。

1、如果今天,智慧老人家来的不是2只小猴子,而是3只,那12根香蕉,又该怎样分呢?

我想大家一定行,小组里的同学一块来,组长做好分工和组织,一人出主意,一人摆图片,一人写除法算式,。

比比哪个小组的分法多,谁的除法算式最漂亮。

学生交流、操作:

说一说、分一分、写一写。

板书:

12÷3=4(根)算式表示什么?

同学们,除法算式里,除号娃娃已经有了自己喜爱的名字——除号,(屏显:

除号)

你知道吗?

除法算式里其它的数字也都有自己好听的名字。

你知道吗?

(1)除号前边香蕉的总数“12”叫“被除数”。

(2)除号后边表示平均分成2份的“2”叫“除数”。

(3)等号后边的分得的结果“6”叫“商”。

活动三:

小组交流其他分法。

12根香蕉除了可以平均分成2份,或平均分成3份,还可以平均分成几份?

①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

算式:

12÷4=3(根)②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2。

算式:

12÷6=2(根)③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12份,每份1根,算式:

12÷12=1(根)教

师:

同学们真聪明,能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那么多不同份数,列出那么多个整齐的除法算式,真了不起。

这就是咱们今天学习的新课。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P38——《分香蕉》。

大家边玩边学可高兴了。

那么,你认识了什么,特别开心?

你学会了什么,特别高兴?

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都认识了除号和整齐的除法算式。

三、巩固深化

1、帮助小兔分木材。

(1)大森林里小兔家正在装修房子,它要把这18根木材平均分成2份,可它弄不清每份有几根。

你们能帮助它吗?

18÷2=9(根)

(2)这18根木材除了平均分成2份,还可以平均分成几份呢?

18÷3=6(根);18÷6=3(根);18÷9=2(根)

2、帮助小刺猬分果子。

(1)仔细观察图,提数学问题。

(12个果子平均分给4只小刺猬,每只小刺猬运几个果子?

(2)根据图意列算式,并说出你是怎样知道商是多少的?

第三篇

一、分分填填,温故铺垫

师:

昨天我们学了什么内容?

生答:

(分桃子、一样多、平均分)师:

学得咋样?

生:

好。

师:

淘气今天可要考考你。

出示课件:

考考你1.填空:

二六()()十二

三六()()十八

3×()=12()×5=155×()=30()×4=16()×6=18()×9=92.☆☆☆☆☆☆

(1)平均分给了三个人,每人分()个。

(生:

每人分2个。

(2)每人分三个,可以分给()人。

(生:

可以分给2个人。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班级回报)

(由“考考你”入手,既复习了平均分,又为新知的学习找到了知识的生长点,为新课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

二、情景创设课题引入

师:

(出示课件)看,老师今天带谁来了?

生:

小猴子

师:

你们知道小猴子喜欢吃什么吗?

生:

香蕉

师:

板书课题:

——香蕉

(充分利用课件,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三、问题探究

1、看一看、找一找

师:

(课件演示:

我能行)认真看图,找一找有哪些数学信息?

生1:

12根香蕉。

生2:

2只小猴、一只猴妈妈。

师:

看得真仔细。

今天,猴妈妈给猴兄弟俩准备的早餐是香蕉,猴妈妈可犯愁了,怎样分才公平呢?

你们能帮帮它吗?

生:

能,平均分。

(师补充课题:

分香蕉)2.圈一圈,说一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兵器核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