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古诗.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078794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54.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标准古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课程标准古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课程标准古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课程标准古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课程标准古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程标准古诗.docx

《课程标准古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标准古诗.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程标准古诗.docx

课程标准古诗

第一章学诗词陶冶情操

《新课程标准》推荐篇目

年级

上学期

下学期

一年级

1——10篇

1——20篇

二年级

1——25篇

1——30篇

三年级

1——35篇

1——40篇

四年级

1——45篇

1——50篇

五年级

1——55篇

1——60篇

自选篇目

一年级

1——8篇

1——15篇

二年级

1——8篇

1——15篇

三年级

1——8篇

1——15篇

四年级

1——8篇

1——15篇

五年级

1——5篇

1——10篇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源远流长,至今仍闪烁着灿烂的光辉。

古诗词是我国优秀文化的精髓,记载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历史;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为发挥学校这一教育基地的强有力的教育作用,庆云四中小学部亲近古诗文、赏析诵读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自活动开展至今,诵读活动已成为庆云四中小学部具有深远意义的传统活动形式,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

“……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这段话包含了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范围,不仅要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还要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古诗词是作为中华几千年优秀文化的精华积淀,在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后,我们在诵读课上不仅要引导学生读好诗韵、读准诗意、读出诗境,还要充分利用古诗词诵读教学这块阵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审美教育,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为此本书共收纳了《新课程标准》推荐篇目70篇,自选古诗80首。

具体安排如下:

 

1、江南(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作者背景

  汉乐府就是指汉时乐府官署所采制的诗歌。

汉乐府掌管的诗歌一部分是供执政者祭祀祖先神明使用的效庙歌辞,其性质与《诗经》中“颂”相同;另一部分则是采集民间流传的无主名的俗乐,世称之为乐府民歌。

据《汉书。

艺文志》载,“有代,赵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

可见这部分作品乃是汉乐府之精华。

《史记乐书》载,汉乐府的设置不晚于汉惠帝二年(公元前193),但搜集民歌俗曲于汉武帝时,已知搜集于东汉末年,共搜集民歌俗曲138篇。

宋人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100卷,分12类(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歌辞,横吹歌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氏曲辞,杂歌谣辞,新乐府辞)著录,是收罗汉迄五代乐府最为完备的一部诗集。

《乐府诗集》现存汉乐府民歌40余篇,多为东汉时期作品,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与人民生活,用犀利的言辞表现爱恨情感,较为倾向现实主义风格。

古诗今译

 江南又到了可以采莲的季节了,叶子浮出水面紧密相连。

鱼儿在莲叶间嬉戏,鱼儿在莲叶东面嬉戏,鱼儿在莲叶西面嬉戏,鱼儿在莲叶南面嬉戏,鱼儿在莲叶北面嬉戏。

(注:

后五句意义相同,都是说鱼儿在莲叶间嬉戏的意思。

东、西、南、北并列,铺陈其事,这是诗经中的“赋”的手法,)。

2、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作者背景

  相传这是北齐人斛律金所唱的敕勒民歌。

这首歌原为鲜卑语,后被翻译成汉语。

敕勒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

居住在今山西北部和内蒙古南部一带。

注词释义

  川:

指草原。

敕勒川,大概因敕勒族居住此地而得名。

  阴山:

阴山山脉,起于河套西北。

横贯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偏西一带。

  穹庐:

游牧民族所住的圆顶帐篷。

即今蒙古包。

  古诗今译

  辽阔的敕勒川在阴山脚下。

天空像一座巨大的帐篷,笼盖了整个原野。

苍天辽远空旷,草原一望无际,微风吹倒了牧草,露出了藏在草中的牛羊。

名句与赏析——“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是一首北齐所唱的民唱,它唱出了草原的辽阔和牛羊的繁盛,唱出了大草原的壮美景色。

语言简练质朴,音调雄壮,风格明朗豪放,雄浑天成,是描写草原风光的千古绝唱。

3、咏鹅(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作者背景

  骆宾王(约640-684),初唐诗人,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

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少年时就有诗名,擅长七言歌行和五言律诗,是“初唐四杰”之一。

注词释义

  咏鹅:

用诗词来赞美鹅。

  项:

颈的后部。

这里代指脖子。

  拨:

划。

古诗今译

  鹅,高昂着头颈朝着天,唱着歌。

白色的羽毛悠悠浮动在绿水上,红色的鹅掌划动着清清的水波。

名句与赏析

  这是一幅多么轻松、快乐、自由,多么纯真美丽的画面啊!

这是孩子们眼中的世界,是他们认识生活的开始,尤如小鸟冲向大自然,多么欢畅。

它让我们体会到了童心的童趣,纯洁了我们的心灵。

名人名言:

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狄更斯

忍耐虽然痛苦,果实却最香甜。

——萨迪

4、风(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作者背景

李峤(645~714)唐代诗人。

字巨山。

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

少有才名。

20岁时,擢进士第。

举制策甲科。

累官监察御史。

邕、严二州僚族起义,他受命监军进讨,亲入僚洞劝降,罢兵而返。

迁给事中。

武后、中宗朝,屡居相位,封赵国公。

睿宗时,左迁怀州刺史。

玄宗即位,贬滁州别驾,改庐州别驾。

李峤的生卒年,新旧《唐书》均无记载,根据《通鉴》推断,生年应在贞观十九年(645),卒年在玄宗开元二年(714)。

注词释义

解落:

吹落。

解:

能够,会。

三秋:

指秋天。

能开:

吹开。

二月:

农历二月。

过江:

风吹过江面。

入竹:

风吹进竹林。

古诗今译

风儿能吹落秋天的树叶,风儿能催开早春二月的百花。

风儿吹过江面能卷起千尺浪,风儿吹进竹林,万竿翠竹倾斜。

5、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作者背景

  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

字季真,越州会稽永兴(今浙江萧山)人。

年青时就因为诗文写得好而闻名。

为人狂欢,与李白、张旭等合称“饮中八仙”。

他的诗清新疏朗而富有机趣,以《回乡偶书》、《咏柳》等传诵最广。

注词释义:

咏:

歌唱,赞美。

妆:

打扮。

  绦:

丝带。

  碧玉:

既指绿色的玉石,又指古代年轻貌美的少女。

古诗今译

  像碧玉一样打扮成的高高柳树,千条万缕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丝条。

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

名句与赏析——“二月春风似剪刀。

  “不知细叶谁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在贺知章之前,有谁想过春风像剪刀?

把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由无形化为有形,它显示了春风的神奇灵巧,并使《咏柳》成为咏物诗的典范之作。

6、凉州词(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作者背景

  王之涣(688-742),唐代诗人。

字季陵,晋阳(今山西太原)人。

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

他的诗以描写边疆风光著称,并多被当时乐工传唱。

代表作有《凉州词》、《登鹳鹊楼》等。

注词释义

  凉州词:

又名《凉州歌》,唐代传唱于凉州的乐曲名。

凉州,在今甘肃武威。

  仞:

长度单位。

古时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万仞,形容极高。

  羌笛:

古时西北少数民族所吹的一种管乐器。

  杨柳:

指《折杨柳》曲调。

  何须:

何必。

  度:

经过。

  玉门关:

在今甘肃敦煌西,是唐时通往西域的要路关口。

古诗今译

  奔腾的黄河就来自云端,一座孤城外是万仞高山。

吹羌笛的就不要怨杨柳不绿,春风从来未到过玉门关。

名句与赏析——“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首诗,描写了壮阔苍凉的边塞景物,抒发了守卫边疆的将士们凄怨而又悲壮的情感。

折杨柳送别本是唐人风习,羌笛吹奏的《折杨柳》曲词更能引起思乡的离愁。

可如今在这玉门关外,春风不度,想要折一枝杨柳聊寄别情也不可能,这怎能不让人更感悲伤。

全诗表现了盛唐诗人悲凉慷慨的精神风貌。

7、登鹳鹊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词释义

  鹳鹊楼:

旧址在山西浦州(今山西永济)西南的黄河边上。

  尽:

落下。

  欲:

想。

  穷:

尽。

  更:

再。

古诗今译

  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

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景,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名句与赏析——“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人并不满足于对眼前景物的流连,还想探究更远的景色,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不断进取的精神。

8、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作者背景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

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他的诗淡雅清新,多写田园隐逸生活。

和王维齐名,同为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家。

主要作品有《春晓》、《宿建德江》等。

注词释义

  眠:

睡觉。

  闻:

听见。

  啼鸟:

鸟鸣。

  夜来:

昨夜。

古诗今译

  春天的气候暖和,觉睡得很香,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

早晨醒来,听到外面到处是悦耳动听的鸟叫声。

想起昨天夜里又刮风,又下雨。

经过风吹雨打,不知有多少花朵被打落了。

名句与赏析——“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春天是美丽的,有醉人的花香,有迷人的风景。

但更能打动诗人的却是那喧闹的春声。

诗人就这样用最为平易浅显的语言,为我们描写了一个自然天成的美的世界,又如同一股清泉流入我们心田,沁人心脾,使人陶醉。

9、凉州词(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作者背景

  王翰,字子羽,唐代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是当时名重一时的边塞诗人。

他的这首《凉州词》,文采壮丽,风格遒劲,堪称盛唐边塞诗中的佳作,也是王翰诗作中的代表作品。

注词释义

  1.《凉州词》:

唐代乐府曲名,是歌唱凉州一带边塞生活的歌词。

王翰写有《凉州词》两首,慷慨悲壮,广为流传。

而这首《凉州词》被明代王世贞推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

  2.夜光杯:

用白玉制成的酒杯,光可照明。

它和葡萄酒都是西北地区的特产。

  3.沙场:

平坦空旷的沙地,古时多指战场。

  4.君:

你。

  5.琵琶:

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出号角的声音时用的。

  6.催:

催人出征。

古诗今译

葡萄美酒倒满了华贵的酒杯,正要畅饮的时候,马上的琵琶也声声响起,仿佛在催促我上前作战。

在沙场上醉倒了请你不要笑,古往今来,奔赴沙场的人中有几个人能平安归来?

  

名言警句:

勤劳一天,可得一日安眠;勤奋一生,可永远长眠。

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放弃他。

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

10、出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作者背景

  王昌龄(698-757),唐代诗人。

字少伯,亦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他的诗激昂慷慨,深挚凝练,表现军队生活的边塞诗尤其感人。

他特别擅长写七言绝句,《出塞》、《从军行》是著名的代表作。

注词释义

  龙城飞将:

龙城,即卢龙城,是李广驻军的地方,在今河北省卢龙县。

汉代名将李广,勇敢善战,被匈奴人称为“汉之飞将军”。

这里指扬威北方边地的名将。

  胡马:

这里指匈奴的军队。

  但使:

只要。

  阴山:

阴山山脉。

西起河套,绵亘于内蒙古自治区。

汉时匈奴常由此入侵中原。

古诗今译

  还是秦时的明月和边关,万里出生的将士们仍未归还。

只要汉代的飞将军李广还在,决不能让敌人军队越过阴山。

名句与赏析——“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与很多边塞诗尽力描写战争生活的艰苦险恶所不同,这首诗着重表现的是对敌人的蔑视;是对国家的忠诚,是一种勇往超前、无所畏惧的英雄主义气概。

这首诗由古到今,有深沉的历史感,场面辽阔,有宏大的空间感。

字里行间,充满了强烈的爱国精神和豪迈的英雄气概。

11、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词释义

  芙蓉楼:

故址在今江苏镇江。

  辛渐:

诗人的朋友。

  吴:

古国名。

这里指镇江。

  平明:

清晨天亮时。

  楚:

古国名。

吴、楚,泛指润州一带。

因润州春秋时属吴,战国时属楚。

  冰心在玉壶:

形容心地纯洁,表里如一。

冰心,像冰一样澄明的心。

玉壶,玉做的晶莹的壶。

古诗今译

  满江寒雨绵绵连夜来到镇江,黎明送客时楚山也形单影孤。

远在洛阳的亲友如果问起我,就说是心地纯洁如冰心玉壶。

名句与赏析——“一片冰心在玉壶。

诗人的朋友辛渐即将取道扬州,北上洛阳。

正在江宁(今江苏南京)任职的诗人,亲自送行到了润州,在西北城楼(即“芙蓉楼”)为他饯行,并写下这首诗。

诗中用一个巧妙的互相映衬的比喻,来形容一种纯洁完美的品格,显示出很高的语言技巧,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12、鹿柴(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作者背景

  王维(701-760),唐代诗人。

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

他有多方面的艺术成就,人们称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注词释义

  鹿柴:

地名,在今陕西蓝田县西南的终南山下。

王维在这里有别墅。

柴,读作zhài,同“寨”、“砦”。

用于防守的栅栏、篱笆等。

  但:

只。

  返景:

夕阳的回光返照。

同“影”,这里指日光。

  复:

又。

  青苔:

深绿色的苔藓植物,生长在潮湿的地面上。

古诗今译

  空旷的山中看不见人,只是能听见说话的声音。

夕阳的光线射入深林,重新照映在青苔之上。

名句与赏析

  这首诗是王维的名作之一,写出了作者在山间别墅所观察到的山空林深、夕阳返照的黄昏景致。

这首诗,通过描写山林景致的“静”,来表达诗人心境的“静”,情景交融,意味深长。

13、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词释义

  元二:

作者的朋友。

二,表示在兄弟中排行第二。

  使:

奉命出使。

 安西:

当时是安西都护府的治所,在今新疆库车附近。

  渭城:

地名,在今西安西北,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此送别。

  浥:

湿润。

  客舍:

旅店。

  柳色:

既是指初春嫩柳的颜色,又因为“柳”与“留”谐音,也暗示对朋友的留恋不舍。

  更:

再。

 阳关:

关名,在今甘肃敦煌西南。

因位于玉门关之南而名阳关。

古诗今译

  早晨的细雨润湿了渭城浮尘,旅馆中看到嫩柳的青翠清新。

我劝您再多饮一杯离别的酒,出阳关西行就再遇不到老朋友了。

名句与赏析——“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是唐代非常著名的一首送别诗,当时被谱曲传唱,称为“阳关三叠”。

诗中把深沉的情感融入平淡的话语中,更增添了感人的力量,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词释义

  九月九日:

即重阳节。

古时在这一天,有佩插茱萸、登高饮菊花酒来避灾的习俗。

  山东:

指华山以东(今山西),王维的家乡就在这一带。

  异乡:

他乡。

  倍:

加倍,更加。

  遥知:

远远推想。

  茱萸:

又名越椒,是一种有浓烈香气的植物,据说可以祛邪、避灾。

古诗今译

  独居他乡是外来的客,每逢佳节更加怀念家乡和亲人。

遥想弟兄们在登高的地方,都插上茱萸只少了我一个人。

名句与赏析——“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是王维的一篇思乡怀亲的名作。

这首诗从对方着笔,展开想象,更加显得情深意厚,并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和遐想。

15、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作者背景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

作品极富浪漫色彩,感情强烈,善用比兴、夸张的表现手法,形成了豪放纵逸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诗仙”。

注词释义

  静夜思:

宁静的夜晚所引起的乡思。

  疑:

好像。

以为。

 举:

抬,仰。

古诗今译

  床前有明亮的月光,好像地上寒冷的清霜。

抬头望着天上的明月,低头思念着自己的家乡。

名句与赏析——“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本诗是首千古传诵的名篇。

平实朴素的语言,生动地表现出游子的思乡之情,全诗仅20个字,已从时间、环境、气氛及对人物的细微动作的描绘,写出了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语言明白,音韵流利自然,似信手拈来,毫不费力,但却含蓄深沉,引人深思。

16、古朗月行(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

凄怆摧心肝。

注词释义

  朗月行:

为乐府古题。

  呼:

称呼。

  疑:

怀疑。

  瑶台:

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古诗今译

小时候因为不认识月亮,把它叫做白玉盘。

又猜想它是天宫里的明镜,飞到青蓝色的云端。

月亮初升,先看到神仙露出两只脚,然后才见圆月中桂树的样子。

陪伴嫦娥的小白兔,一直在忙着捣药。

真想问问它,药捣成以后是给谁吃的呢?

名句与赏析

  乐府古题《古朗月行》,这首完美的绝句,语言质朴,比喻有趣,耐人回味。

17、望庐山瀑布(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词释义

  庐山:

在今江西九江市南,我国名山之一。

香炉:

指庐山的香炉峰。

紫烟:

指日光照射的云雾水气呈现出紫色。

银河:

又称天河。

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九天:

九重天,形容极高的天空。

古诗今译

  太阳照射的香炉峰生起紫色烟雾,远远看去瀑布像匹白练挂在山前。

水流从三千尺的高处直泻而下,好像是璀璨的银河水落自九天。

名句与赏析——“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风景秀丽,香炉峰的瀑布尤为壮观,诗人以十分兴奋的心情,提笔写下了这首绝句。

“飞流”是写山高水急,“直下”是描绘瀑流直泻,“三千尺”是夸张瀑布的壮观,可以说字字珠矶,无一虚设。

最后一句把瀑布比作璀璨的银河,既生动又贴切,而其中一个“疑”字率直道破是诗人的想象,令人感到意味深长。

18、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词释义

  汪伦:

安徽泾县桃花潭附近的一位村民。

  踏歌:

古代民间的一种歌唱形式,歌唱时以脚踏地为节拍。

  桃花潭:

在今安徽泾县西南。

  不及:

比不上。

古诗今译

  李白坐船正准备出行,忽然听到岸上的以脚踏为节拍的唱歌声。

桃花潭的水深达千尺,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深情。

名句与赏析——“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此诗作于诗人在安徽泾县一带的漫游途中。

在泾县桃花潭有一位村民叫汪伦,他常常预备美酒招待李白,李白很感激他,在离开桃花潭时写下了这首赠别之作。

这首有明显的民歌风味的诗词自然质朴,清新流畅。

诗人用眼前普通的景物作比喻,写出了与友人的真挚情意。

名人名言:

思考是人类最大的乐趣。

——布莱希特

把时间用在思考上是最能节省时间的事情。

——卡曾斯

思维是灵魂的自我谈话。

——柏拉图

19、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注词释义

  黄鹤楼:

旧址在今湖北武昌黄鹄矶,背靠蛇山,俯临长江。

  之:

往,去。

 广陵:

扬州的旧名。

 西辞:

黄鹤楼在广陵的西面,在黄鹤楼辞别去广陵,所以说“西辞”。

  烟花:

指柳如烟、花似锦的明媚春光。

  下:

沿江顺流而下。

  惟:

只。

 天际:

天边。

古诗今译

  老朋友离开西边黄鹤楼,在明媚的春天里去往扬州。

孤帆远去在水天尽头,只见长江向天边奔流。

名句与赏析——“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这首诗前两句叙述友人顺江东下扬州的情形,“烟花”两字点染出柳如烟、花似锦的一派春光,诗人送别朋友时的惆怅情绪淡淡的流露了出来。

在诗人笔下,深厚的感情寓于动人的景物描绘之中,情与景达到了高度完美的融合。

20、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词释义

  白帝城:

故址在今四川奉节东白帝山上,为东汉公孙述所筑。

朝:

早晨。

 辞:

告别。

  江陵:

今湖北江陵。

  还:

返回。

  啼:

叫。

  住:

停息。

  万重山:

层层叠叠的山。

古诗今译

  早晨告别彩云间的白帝城,到江陵的千里路一日即可回返。

两岸的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回响,一叶小舟已驶过万重山峦。

名句与赏析——“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公元759年,李白被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经过十五个月的长途跋涉到达白帝城时。

突然传来大赦的消息,李白满怀对生活的憧憬乘船顺流而还,写下这首诗,抒发了重获自由的欢愉和喜悦之情。

描写行程的经过,特别通过经常使人感到哀婉悲凉的猿鸣反衬出自己遇赦后的愉快心情,“轻舟”的“轻”字,用得巧妙,是写实,又体现了诗人的主观感受,真正做到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21、望天门山(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注词释义

  天门山:

在今安徽当涂西南长江两岸,东名博望山,西名梁山。

两山夹江而立,形似天门,故得名。

  楚江:

流经湖北宜昌县至安徽芜湖一带的长江。

因该地古时属于楚国,所以诗人把流经这里的长江叫做楚江。

  回:

转变方向。

  两岸青山:

指博望山和梁山。

  日边来:

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好像来自天边。

古诗今译

  楚江东来冲开天门奔腾澎湃,一路奔流的长江到此突然回旋徘徊。

天门山东西默然相对,一片白帆从旭日东升的远处驶来。

名句与赏析——“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首诗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

结尾一句更是神来之笔,一轮红日,映在碧水、青山、白帆之上,使整个画面明丽光艳,层次分明,使祖国山川的雄伟壮丽画卷展现出来。

22、别董大(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作者背景

  高适(702-765),唐代诗人。

字达夫,渤海蓨(tiáo)(今河北景县)人。

性格落拓,不拘小节。

他半生漂泊,熟悉边疆生活,边塞诗写得慷慨苍凉,真实而有气魄。

注词释义

董大:

唐玄宗时代著名的艺人,善弹琴。

大,表示在兄弟中排行第一。

  曛:

昏黄。

太阳落山时的余光。

  知己:

知心朋友。

  识:

赏识。

  君:

您。

这里指董大。

古诗今译

  千里尘云笼罩着昏暗的天地,北风吹雁南飞大雪纷纷。

不要愁前边没有知心的朋友,天下没有不赏识您的人。

名句与赏析——“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是一首别具一格的送别诗,诗人在即将分手之际,全然不写千丝万缕的离愁别绪,而是满怀激情地鼓励友人踏上征途,迎接未来。

既表达了彼此之间深厚情谊,也是对友人的品格和才能的高度赞美,是对他的未来前程的衷心祝愿。

送别诗能够写得如此豪迈向上,实在难得。

23、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作者背景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

字子美,河南府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

杜甫生逢开元盛世及安史之乱,一生颠沛流离,历尽磨难,他的诗广泛地记载了这一时期的现实生活,被人称为“诗史”。

杜甫擅长各种诗体,诗风沉郁顿挫,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注词释义

  绝句:

古诗体裁中的一种。

每首四句,每句一般为五个字或七个字。

  鸣:

叫,啼叫。

  含:

包含,指从窗内可以看见的范围。

  西岭:

指岷山,岷山在成都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