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四川省峨眉山市第七教育联盟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解析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4057753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74.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四川省峨眉山市第七教育联盟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生物四川省峨眉山市第七教育联盟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生物四川省峨眉山市第七教育联盟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生物四川省峨眉山市第七教育联盟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生物四川省峨眉山市第七教育联盟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四川省峨眉山市第七教育联盟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解析版.docx

《生物四川省峨眉山市第七教育联盟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四川省峨眉山市第七教育联盟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解析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四川省峨眉山市第七教育联盟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解析版.docx

生物四川省峨眉山市第七教育联盟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解析版

四川省峨眉山市第七教育联盟2018届高三下学期

高考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具有运输物质和催化化学反应等功能

B.人体内的信息分子都需要通过血液运输后才能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

C.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衰老、凋亡等生命活动都可在老年期发生

D.浆细胞与B细胞中某些蛋白质和mRNA不同

【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的生命历程、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考查对生物膜功能、细胞分化、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理解。

解答此题,可从神经调节、激素调节等角度分析人体内的信息分子如何作用于靶细胞。

详解:

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可以协助物质进出细胞,线粒体内膜等膜结构上存在催化反应的酶,A项正确;神经递质不需要经过血液运输,由突触前膜释放后,通过突触间隙的组织液作用于突触后膜,B项错误;老年期存在细胞的分裂、生长、分化等现象,如造血干细胞的分裂、分化,也存在细胞衰老、凋亡现象,C项正确;浆细胞是由B细胞增殖分化而来,基因表达不同,细胞中某些蛋白质和mRNA不同,D项正确。

点睛:

人体内主要信息分子种类及作用:

(1)激素:

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

(2)神经递质:

由突触前膜释放后,通过突触间隙的组织液作用于突触后膜。

(3)淋巴因子:

由T细胞分泌,可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2.科学家研究了温度对家蚕表皮细胞中酪氨酸酶和漆酶活性的影响,部分结果如下表。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酶种类

温度

酶活性

漆酶

X

82%

45℃

90%

60℃

92%

酪氨酸酶

28℃

97%

40℃

76%

60℃

10%

(注:

最适温度时的酶活性为100%)

A.温度X可能高于60℃

B.漆酶和酪氨酸酶的最适温度可能相同

C.60℃时酪氨酸酶仍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D.随环境温度的改变家蚕表皮细胞中的代谢活动可能会发生改变

【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酶,考查对温度影响酶活性、酶的催化机理的理解,解答此题,可根据温度影响酶活性的特点和表中数据判断酶的最适温度范围。

点睛:

本题易错选A项,错因在于思维定式,认为表中温度均是从上到下按由低温到高温顺序排列。

3.下列关于提出假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A.孟德尔在对豌豆杂交实验结果的观察和统计分析基础上,提出有关遗传因子的假说

B.萨顿通过对基因与染色体行为的类比推理,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C.欧文顿在实验中发现脂溶性物质更易进入细胞,提出膜由脂质组成的假说

D.格里菲思发现S型死菌使R型活菌转化为S型活菌,提出DNA是遗传物质的假说

【答案】D

【解析】孟德尔利用豌豆为实验材料,在杂交实验结果的观察和统计分析基础上,提出有关遗传因子的假说,发现了遗传的基本定律,A正确;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B正确;欧文顿在实验中发现脂溶性物质更易进入细胞,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则膜的主要成分中含有脂质,C正确;格里菲斯的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但是并不知道转化因子是什么,D错误。

4.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保留有芽和幼叶的插条容易成活,主要是因为芽和幼叶能迅速生长

B.外界环境因素会引起植物激素合成、分布等方面的变化

C.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在对细胞分裂的影响中存在桔抗作用

D.激素调节在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答案】A

5.下列关于稳态叙述正确的是

A.当机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B.人体内检测到病毒说明其内环境稳态被破坏

C.某种群数量在K值附近波动说明其生活环境稳态被破坏

D.某生态系统一段时间有机物净积累量为0说明其稳态被破坏

【答案】A

【解析】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因此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然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A正确;病毒的侵入可能导致人体内环境稳态被破坏,也可能被人体的免疫系统清除,所以人体内检测到病毒,不能说明内环境稳态一定被破坏了,B错误;种群数量在K值波动,说明该种群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C错误;某生态系统一段时间有机物净积累量为0,说明该生态系统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之中,D错误。

6.下图为甲种遗传病(基因为D、d)和乙种遗传病(基因为E、e)的家系图,其中控制一种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另一种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人群中甲病的患病率为1%。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两病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Ⅱ-6的基因型是DDXeY或DdXeY

C.Ⅲ-7为甲病患者的概率是1/33

D.若已知D基因含有2000个碱基,其中有胸腺嘧啶300个,则该基因连续复制2次,需消耗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2800个

【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DNA的结构与复制,考查对DNA结构与复制的理解、根据遗传系谱判断遗传病性质、基因型和概率分析,解答此题,可先根据“无中生有”判断致病基因的显隐性,结合题干信息进一步确定致病基因的位置,然后进行基因型的判断和概率分析。

详解:

根据1号、2号正常,其女儿5号患有甲病,可判断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儿子6号患有乙病,则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甲、乙两病的致病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其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项正确;1号、2号的基因型分别为DdXEY、DdXEXe,Ⅱ-6只患有乙病,基因型是DDXeY或DdXeY,B项正确;人群中甲病的患病率为1%,则d的基因频率为1/10,D的基因频率为9/10,人群中DD的基因型频率为(9/10)2,Dd的基因型频率为2×(1/10)×(9/10),则正常个体中Dd所占的比例为2/11,只考虑甲病,Ⅱ-4的基因型是1/3DD、2/3Dd,Ⅲ-7为甲病患者的概率是(2/11)×(2/3)×(1/4)=1/33,C项正确;已知D基因含有2000个碱基,其中有胸腺嘧啶300个,则含有鸟嘌呤2000÷2—300=700个,该基因连续复制2次,需消耗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22—1)×700=2100个,D项错误。

点睛:

DNA分子中的碱基数量的计算规律

(1)基本关系式:

在DNA双链中嘌呤总数与嘧啶总数相同,即A+G=T+C=总碱基/2。

(2)常用关系式:

A+G=T+C=A+C=T+G=总碱基/2。

二、非选择题

7.甲种水稻的叶片呈浅绿色,乙种水稻的叶片呈绿色。

科学家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研究了光照强度对两种水稻的影响,结果如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推测甲种水稻叶片呈浅绿色的原因是叶绿素a含量显著低于乙种水稻,若用纸层析法验证该推测,预期结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强光条件下__________水稻固定CO2的能力更强。

(3)光照强度为a时,甲种水稻叶肉细胞内生成[H]的场所有__________。

(4)若将这两种水稻置于光照强度为b的条件下光照12h,再黑暗处理12h,发现甲种水稻有机物的增加量多于乙种水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结果表明,甲种水稻更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答案】

(1).甲种水稻组滤纸条从下往上的第二条色素带(从上往下第三条或蓝绿色的色素带),比乙种水稻组的该条色素带颜色浅、带形窄

(2).甲种(3).叶绿体(叶绿体类囊体薄膜)、线粒体(线粒体基质)、细胞质基质(4).光照强度为b时,两种水稻净光合速率相同,12h光照条件下两种水稻有机物增加量相同,但甲水稻的呼吸速率更低,12h黑暗处理时甲水稻消耗的有机物量更少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叶绿体中的色素、呼吸作用、光合作用,考查对色素层析结果的识记和对光照强度影响光合作用的理解,解答此题,可根据纵坐标代表的量理解曲线的生理意义,进而理解曲线与纵轴的焦点、与横轴的焦点所代表的意义。

详解:

(1)叶绿体中的色素经提取、分离后,叶绿素a位于滤纸条上从上到下第三条色素带,用纸层析法验证甲种水稻叶片叶绿素a含量显著低于乙种水稻,层析后甲种水稻组滤纸条从上往下第三条色素带应比乙种水稻组的该条色素带颜色浅、带形窄。

(2)据图可知,在强光条件下甲种水稻CO2吸收速率较大,固定CO2的能力更强。

(3)光照强度为a时,甲种水稻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叶肉细胞可通过呼吸作用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生成[H],可通过光合作用在类囊体薄膜上生成[H]。

(4)两种水稻置在光照强度为b的条件下CO2吸收速率相同,即净光合速率相同,12h光照条件下两种水稻有机物增加量相同,但在黑暗中甲呼吸速率较低,12h黑暗处理时甲水稻消耗的有机物量更少,所以甲种水稻有机物的增加量多于乙种水稻。

点睛:

植物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真正光合速率的判定

(1)根据坐标曲线判定:

当光照强度为0时,若CO2吸收值为负值,该值绝对值代表呼吸速率,该曲线代表净光合速率;当光照强度为0时,若CO2吸收值为0,该曲线代表真正光合速率。

(2)根据关键词判定

检测指标

呼吸速率

净光合速率

真正(总)光合速率

CO2

释放量(黑暗)

吸收量

利用量、固定量、消耗量

O2

吸收量(黑暗)

释放量

产生量

有机物

消耗量(黑暗)

积累量

制造量、产生量

8.为探究亲代小鼠长期摄入高碘对子鼠血清中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影响及硒的干预作用,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取若干生理状态相同的亲代小鼠随机分为3组,进行不同的处理,饲养四个月后雌雄交配,子鼠出生后测定血清中T4的含量。

处理方法及结果见下表。

组别

正常对照组

高碘组

高碘加硒组

T4(nmol/L)

100.85

68.78

93.15

(注:

T4的含量变化与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变化呈正相关)

回答下列问题

(1)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2)该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为确保实验的严谨性,还需要增加_________处理组。

(3)研究小组还测定了子鼠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结果是高碘组高于正常对照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促进细胞代谢,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兴奋性

(2).小鼠长期摄入高碘会导致子鼠血清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减少,但是补硒能缓解这种影响。

(或补硒能缓解高碘所致子鼠血清中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减少)(3).单独补硒(4).高碘组子鼠血清中甲状腺激素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对下丘脑、垂体抑制作用减弱,垂体合成和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高于正常对照组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激素调节,考查对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分泌调节机制的理解。

解答此题,可根据表中不同实验组子鼠血清中T4含量的差异判断高碘和补硒的作用,根据激素分泌的反馈调节分析甲状腺激素与促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变化关系。

详解:

(1)甲状腺激素可以作用于全身所有细胞,促进细胞代谢,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促进产热;可以促进幼小动物体的发育;可以提高神经兴奋性。

(2)据表可知,高碘组子鼠血清中T4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高碘加硒组子鼠血清中T4的含量高于高碘组,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说明小鼠长期摄入高碘会导致子鼠血清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减少,但是补硒能缓解这种影响。

验证硒的作用,可增加单独补硒组,测定子鼠血清中T4的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

(3)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着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高碘组子鼠血清中甲状腺激素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对下丘脑、垂体抑制作用较弱,所以垂体合成和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高于正常对照组。

点睛:

解答第

(2)小题时,应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答案应能说明两个原因:

①高碘组子鼠血清中T4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②高碘加硒组子鼠血清中T4的含量高于高碘组,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

9.下列是关于种群、群落的相关叙述。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种群的性别比例可通过影响其______________来影响种群密度,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中的K/2点对应的年龄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草原动物的种群密度,若被标记个体更易于被天敌捕食,则种群密度的估计值将比正常值______(填“偏高”或“偏低”)。

若这种草原动物的栖息地遭到破坏,其K值将会_____(填“变大”或“变小”)。

(3)群落自然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缓慢______________,直至顶级群落。

群落演替到森林阶段,其利用阳光等资源的能力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出生率

(2).增长型(3).偏高(4).变小(5).增加(6).强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增长、群落的演替的相关知识,需要考生理解种群各特征之间的关系,掌握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的公式,以及群落演替的特点。

先梳理上述知识点,再结合题意进行分析作答。

(1)种群的性别比例可通过影响其出生率来影响种群密度;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中的K/2点时种群处于数量增长阶段,所以其对应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2)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为:

种群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重捕数/第二次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所以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的个体数×第二次重捕数)÷第二次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若被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第二次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减少,种群密度的估计值将比正常值偏高;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

若这种草原动物的栖息地遭到破坏,其K值将会变小。

(3)群落自然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一般缓慢增加,直至顶级群落。

群落演替到森林阶段,其垂直结构最复杂,所以其利用阳光等资源的能力最强。

10.秀丽线虫只有雄性(常染色体数目为10条,性染色体只有1条X,表示为XO且产生的精子都能完成受精作用)和雌雄同体(常染色体数目为10条,性染色体为XX)两种类型。

雄性可使雌雄同体受精,雌雄同体可自体受精,但雌雄同体之间不能杂交。

回答下列问题:

(1)科研人员用秀丽线虫研究其A基因和Z基因对肌细胞抽搐的影响,结果如图。

分析可知,A基因突变会使抽搐的频率____________(填“提高”、“降低”或“不变”)。

____________(填组别)的结果证明了Z基因的存在能降低抽搐的频率。

(2)秀丽线虫某性状的野生型(由基因D控制)对突变型(由基因d控制)为显性。

现有基因型为XdXd与XDO的两种个体,请设计实验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含预期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提高

(2).2、4和5(3).实验设计:

将雌雄同体(XdXd)与雄性个体(XDO)混合培养,选出F1中表现为野生型的个体另行培养(或选出F1中雌雄同体野生型的个体与雄性突变型的个体混合培养),观察、记录F2的表现类型及比例(或观察、记录F2雄性个体的表现类型及比例)预期结果:

野生型(雌雄同体):

突变型(雌雄同体)=3∶1(或雄性个体中野生型:

突变型=1:

1)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基因的本质、伴性遗传,考查对基因概念、伴性遗传的理解和遗传实验方案的设计。

解答第

(2)小题时,应考虑秀丽线虫体型微小,不宜进行一对一的杂交实验,而应考虑群体培养,让其随机交配,分析后代的表现型,从而得出结论。

详解:

(1)比较1组和2组,可知A基因突变会使抽搐频率明显提高。

分别比较2组和4组、4组和5组,可知Z基因突变可提高抽搐频率,Z基因的存在能降低抽搐的频率。

(2)秀丽线虫雌雄同体可自体受精,亲本基因型为XdXd与XDO,可让两亲本杂交,选择F1中雌雄同体XDXd单独培养,若后代出现野生型(雌雄同体):

突变型(雌雄同体)=3∶1,说明XDXd可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即可判断符合分离定律;或让F1雌雄同体XDXd与雄性突变型个体XdO混合培养,若后代雄性个体(雌雄同体)中野生型:

突变型=1:

1,也可以说明XDXd可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雌配子,可判断符合分离定律。

点睛:

F1雌雄同体XDXd与雄性突变型个体XdO混合培养,不仅存在F1雌雄同体XDXd与雄性突变型个体XdO之间的测交,还存在雌雄同体XDXd个体的自交,因此后代的雌雄同体中野生型与突变型之比并不是1:

1,只有后代雄性个体中野生型:

突变型=1:

1。

11.下图是利用山楂制作果酒果醋的流程:

回答下列问题:

(1)酒精发酵主要利用酵母菌的__________呼吸,酵母菌与醋酸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

(2)酒精发酵前加入的白砂糖主要是为酵母菌提供____________。

下图表示白砂糖的添加量对酒精生成量的影响,白砂糖的添加量为____________左右最为合理。

(3)醋酸发酵前,需要加入纯净水对山楂果酒进行稀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发酵好的山楂果醋在80°C左右的温度下热处理8〜10min,目的是____________,以及防止杂菌污染。

【答案】

(1).无氧

(2).酵母菌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3).碳源(4).15%(5).酒精浓度过高会抑制醋酸菌的发酵(6).防止醋酸菌继续发酵(或杀死醋酸菌,或防止果醋的营养物质被破坏)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果酒、果醋的制作,考查对果酒、果醋制作原理、制作过程的理解。

解答此题,可根据酵母菌发酵不需要灭菌分析醋酸发酵前需要加入纯净水对山楂果酒进行稀释的原因。

详解:

(1)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可把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酵母菌为真核细胞,醋酸菌为原核细胞,二者最根本的区别是酵母菌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

(2)糖类是生物主要的能源物质,白砂糖组成元素为C、H、O,可以为酵母菌提供碳源、能源。

据图可知,酒精含量达到最高值时的最小白砂糖添加量为15%,此时的白砂糖浓度既有利于酒精的产生,也可以避免物质的浪费。

(3)酒精发酵后得到的果酒浓度过高,对醋酸菌的生长不利,会抑制醋酸菌的发酵,因此醋酸发酵前需要加入纯净水对山楂果酒进行稀释。

(4)将发酵好的山楂果醋在80°C左右的温度下热处理8〜10min,可以杀死醋酸菌,防止醋酸菌继续发酵,破坏果醋的营养物质,同时也可以防止杂菌污染。

点睛:

果酒与果醋制作原理与发酵条件的比较:

果酒制作

果醋制作

菌种

酵母菌

醋酸菌

菌种来源

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变酸酒表面的菌膜

发酵过程

有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有氧呼吸大量繁殖:

C6H12O6+6O2―→

6CO2+6H2O;无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C6H12O6―→2C2H5OH+2CO2

氧气、糖源充足时:

C6H12O6+2O2―→

2CH3COOH+2CO2+2H2O;缺少糖源、氧气充足时:

C2H5OH+O2―→

CH3COOH+H2O

温度

一般酒精发酵18~25℃,繁殖最适为20℃左右

最适为30~35℃

气体

前期:

需氧,后期:

无氧

需要充足的氧气

时间

10~12天

7~8天

12.小鼠(2N=40)是常用的实验动物。

研究人员通过下图所示的流程培育出了雄性小鼠A和小鼠B。

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回答下列问题:

(1)可通过___________技术将桑椹胚移入代孕母鼠子宫内,使其继续发育。

从生理学基础看,代孕母鼠对移入子宫的胚胎基本不发生___________,这为胚胎在受体内存活提供了可能。

(2)经检测,第一极体的染色体数目正常,则在正常情况下,图中所示的卵母细胞应含有________个核DNA,从8细胞胚中取下的细胞在有丝分裂中期时含有的染色体数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提供精子的雄鼠基因型是XbY,提供卵母细胞的雌鼠基因型是XBXb,第一极体和8细胞胚取下的细胞中均检测到有基因B,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利用克隆技术培育小鼠B的过程,需要去除卵母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胚胎移植

(2).免疫排斥(3).40(4).40(5).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两条X染色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6).细胞核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细胞增殖、胚胎工程,考查对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胚胎工程的生理基础的理解。

解答此题,可根据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过程的主要变化分析次级卵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基因组成的变化。

详解:

(1)将桑椹胚移入代孕母鼠子宫内需要通过胚胎移植技术。

从生理学基础看,代孕母鼠和胚胎的体液不直接相通,而是在胎盘处通过毛细血管网进行物质交换,代孕母鼠对移入子宫的胚胎基本不发生排斥反应,这为胚胎在受体内存活提供了可能。

(2)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染色体数目减半的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次级卵母细胞发育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可以和精子结合,发生受精作用,第一极体的染色体数目正常,则在正常情况下,图中所示的次级卵母细胞应含有20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有两个核DNA,共40个核DNA,受精卵和早期胚胎中的每一个细胞在有丝分裂中期时均含有40条染色体。

(3)若提供精子的雄鼠基因型是XbY,提供卵母细胞的雌鼠基因型是XBXb,第一极体和8细胞胚取下的细胞中均检测到有基因B,说明第一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中均含有B基因,正常情况下减数第一次分裂时B只能移向细胞的一极,不考虑基因突变,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只可能是初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两条X染色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使两条X染色体上均出现B基因。

(4)利用克隆技术培育小鼠B时,小鼠A只提供细胞核,卵母细胞只提供细胞质,需要用显微操作技术去除卵母细胞的细胞核。

点睛:

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

①可移入:

哺乳动物排卵后,同种动物的供、受体生殖器官的生理变化是相同的。

②可收集:

早期胚胎形成后,在一定时间内未与母体子宫建立组织上的联系,而是处于游离状态。

③不排斥:

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④不影响:

供体胚胎可与受体子宫建立正常的生理和组织联系,但供体胚胎的遗传特性不受任何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