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题及答案八.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03674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题及答案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题及答案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题及答案八.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题及答案八.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题及答案八.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题及答案八.docx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题及答案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题及答案八.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题及答案八.docx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题及答案八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题及答案(八)

一、填空题

1、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是:

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2、《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高年级“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能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3、巩固识字的最好办法是复现。

4、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语言实践中进行。

5、“对话”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就教学问题展开多向的信息沟通和多元的意义重构。

6、《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明确指出: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7、语文素养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主要分为六个层次:

一是必要的语文知识,二是丰富的语言积累,三是熟练的言语技能,四是良好的学习习惯,五是深厚的文化素养,六是高雅的言谈举止。

8、课程资源从获取途径看,可以划分为校内资源、校外资源、网络化资源三大类。

二、名词解释。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对话

“对话”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就教学问题展开多向的信息沟通和多元的意义重构。

3、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

4、生字复现是指生字在语言环境中多次见面.

三、简答题

1、你觉得在组织合作学习时最容易出现哪些问题?

(1)为“合”而合。

教师缺乏教学目的性和针对性,一味滥用小组合作学习,营造表面的“热热闹闹”的学习气氛。

(2)作而不“合”。

个人职责不明确,以及老师只关注小组的学习结果,不注意学习过程和个人的学习情况。

学生不会意识到合作学习将带给我们的好处

(3)合而无“质”。

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无论是学生提出问题还是回答问题,老师都是旁观者,不能给予及时、适度的点拨和指导。

教师缺乏准确的定位,只是由过去的“满堂灌”变成现在的“旁观者”。

2、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

⑴激趣导入,创设民主和谐的交际氛围;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互动交际的动机;

⑶双向互动,发展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⑷互动评价,促进学生良好口语交际习惯的形成.

3、新课程教师角色应如何定位?

新课程强调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把教师的角色定位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角色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4、语文教育应重视哪些特点?

(1)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学生对语文材料反映的多元性。

(2)语文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3)语文教学应该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

5、低段的写话教学与中高段的习作教学侧重点有哪些不同?

答:

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6、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十分重要,你认为有哪些途径?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有以下途径:

(1)在语文教材中发现主题,即与阅读教学相结合;

(2)在校园活动中发现主题;(3)在社会大环境中发现主题。

四、观点论述题

1、有人认为,口语交际与听说训练没有区别。

你有什么看法?

答:

口语交际强调的是交际互动;听说训练注重的是“听”与“说”。

口语交际不等于听说训练,他们之间有交叉、相同的成分,又有不同的地方。

根本方式都是用语言来传递信息。

最大的区别:

是前者强调的“交际”、互动,对人家的观点、立场、情感等要听懂以外,还要作出评价,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情感、态度等;后者注重的是“听”与“说”。

说方来说,只要把自己的观点、意思、情感表达清楚了,目的就达到了。

对“听”方来说,只要能听懂对方的意思,领会对方的情感、态度、要求就达到了。

2、城市学校中能开发的语文课程资源一定比农村学校多。

这样说对吗?

为什么?

答:

这种说法不对。

课程资源是指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校内、校外一切课程资源。

它可分为三大板块:

一是物本语文课程资源,二是人本语文课程资源,三是动态语文课程资源。

从中可以知道:

对于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它并没有城市与农村之分。

并不是说农村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网络设备,能开发的语文课程资源就一定比城市学校少。

我们语文是无处不在的,语文课程资源也无处不在。

只要我们广大小学语文老师具备一定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技能,树立正确的小学语文课程资源观,具有细致的观察能力,深入的挖掘能力和教学方案的实施能力,并投入到这充满热情与创新的工作中,一定能收获与城市老师同样多的语文课程资源。

3、《课标》提倡习作教学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是否意味着教师要少指导?

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

少指导是必然的,不指导是不可能的。

《课标》提倡学生自由表达,是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的束缚,但并不是不指导。

作为教师,既要上顾课标,下思学情,利用教材,开发资源,沟通生活,激发想象,鼓励创新,给学生的习作创设广阔的自由发展空间,把习作引向其他学科的学习,引向大自然,引向社会生活,引向广袤的想象空间,鼓励“童话化”、个性化习作,让学生满怀信心地自由习作,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

4、“‘自主学习’的就是让学生自己学习,而老师只在一边串接一下教学环节、维持一下教学纪律就可以了。

”你赞同这种观点吗?

为什么?

答:

我不赞同这种观点。

因为“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控制的学习方式。

因此这是一种不听命、不依赖于别人的独立自主的学习。

“自主学习”能提高学生的主体精神,是从物本到人本的提升,从认知活动到生命活动的提升,是符合时代精神的儿童观。

当然,“自主”并不是指那些无节制地沉湎与学业以外的活动,放任自流的行动方式,不是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谁也管不着的“天马行空”式的学习态度。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在于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读书,有足够的时间思考,有较多的机会实践。

“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方法,在缺乏有效支持和正确引导的情况下,学生无法履行这种方法。

所以如果教师在组织自主学习时为了体现学生的“自主”,一味地对学生放任自流,只在一边串接一下教学环节、维持一下教学纪律是远远不够的。

教师支持性的参与对学生来说更有意义。

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需要教师经常地启发、点拨、和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所以如何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决定了“自主学习”效率的高低。

教师除了要在学生自主学习时串联教学环节、维持课堂纪律,保证活动有序进行外,还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的支持。

教师提供支持的形式可以包括:

(1)组织:

组织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课堂上的师生情感交流,提供开放的学习环境。

(2)教学:

教师应提供学习目标或方法上的建议,帮助学生训练技能、提供反馈,解释学习中的理论概念。

(3)引导:

帮助学生完成向更独立、更高层次的学习方式的过渡。

总之,教师要调整好与学生间的站位关系。

把自己变成“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

同时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接受型的被动学习为探索型、发现型的学习。

五、教学设计题

1、请为习作教学《我发现了》设计一份教案。

《我发现了新开的商店》

目标:

感受改革开放给家乡带来的变化,培养热爱家乡的感情,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学会有目的有顺序地观察.

过程:

一,审清题意

写一家"商店",而且是"新开的"店的位置,类别.

二,指导观察

1,整个小店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仔细看看小店的布置,商品,营业员.

三,课上交流你观察的小店

四,口头交流,教师同学帮助评改

五,撰写成文,交流纠正

六,小结:

我们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用心发现就能发现生活中都是美的.

2、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

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拟一份教学设计。

《四季》

1,师:

一年四季多奇妙,她们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美丽,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四季的喜爱之情.

2,交流:

生:

(1)用画的方式来表达

(2)用唱的方式来表达(3)背古诗的方式来表达

3,读文悟文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仿课文写一写你最喜欢的季节

古诗、儿歌、小散文

六、案例分析题

1、以下是浙教版第十二册《古诗两首》的教学目标设计:

(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正确理解两首古诗的大概意思。

(2)咀嚼和体悟重点诗句的情味,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情绪和意象,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滋养。

(3)在两首古诗的对比参读中,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明白诗与诗之间的内在联系,体悟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请您从目标把握和目标叙与的角度进行评述。

1)本课教学目标很好地体现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整合;

(2)目标表述清晰明确,表述语言准确且有分寸;(3)目标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测量性。

(4)目标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

2、下面是一位教师关于“菜”字的教学:

师:

小朋友,你是用什么办法记住“菜”字的?

生1:

我喜欢吃榨菜,榨菜的包装袋上有这个字,我就记住了。

生2:

我在菜场门口的牌子上看到过这个字。

师:

你们能联系生活来认字,很好。

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3:

我想写一写,记住这个“菜”字。

师:

这是个好办法。

生4:

“草”字头加“采”就是“菜”,青菜的“菜”。

师:

加一加记住这个字,也是好办法。

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5:

“花”字去掉下面部分,加上“采”,就是“菜”。

生6:

“花”字去掉下面的“化”,“彩”字去掉右边的三撇,合起来就是“菜”。

生7:

“苗”字去掉下面的“田”,加上“采”就是“菜”。

师:

很好,小朋友们想出了很多办法记住了这个字。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

你认为该教师的教学符合哪些新课程理念?

还存在什么问题?

试加评述。

该教师关于“菜”字的教学,在这些方面符合新课程理念。

首先是从课本、课堂中识字从向生活识字,引导学生养成在生活中注意汉字的意识和习惯。

其次是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积累相关的字。

存在的问题是在许多记字的方法中,有些方法不够好,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哪种方法最好。

其次,根据“菜”字,教师可以运用这样两种有效的方法来教学:

第一种是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将识字和生活、识字与认识事物相结合,运用图片或蔬菜,让学生看看、读读、认认中识字。

第二种是用汉字的造字规律来识字,因为“菜”字是个形声字,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产生主动识字的愿望。

3、以下是一位教师执教浙教版第11册《三顾茅庐》的片段:

张飞说:

“一个村夫,何必哥哥您亲自去呢?

派个人把他叫来得了。

”刘备斥责他:

“胡说!

孔明是当今大贤。

怎么可以随便派个人去呢?

(在具体的朗读训练之后)师:

什么叫“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