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4034592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9.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商务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国际商务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国际商务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国际商务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国际商务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商务1.docx

《国际商务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商务1.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商务1.docx

国际商务1

国际商务

第一章

经济全球化:

指转向一个更为一体化与相互依存的世界经济,包括市场全球化和生产全球化。

(Globalizationreferstotheshifttowardamoreintegratedandindependentworldeconomy,includingtheglobalizationofmarketsandtheglobalizationofproduction)

第五章

一、主要理论:

1、重商主义(merchantilism):

(1)重商主义者认为一国的最大利益是保持贸易顺差。

(themaintenetofmercantilismwasthatitwasinacountry’sbestintereststomaintainatradesurplus,toexportmorethanitimported.)

(2)主要观点:

金银是财富的主体,也是使商业保持活力的必需品。

(goldandsilverwerethemainstaysofnationalwealthandessentialtovigorouscommerce)其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托马斯·孟(ThomosMun)

(3)重商主义的缺陷:

零和博弈(azero-sumgame):

一个国家获利导致另一个国家损失。

(isoneinwhichagainbyonecountryresultsinalossbyanother.)

2、绝对优势(absoluteadvantage):

各国家都应该生产具有绝对优势(绝对成本低)的商品去交换其他国家生产的商品。

其主要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AdamSmith)

3、比较优势(ComparativeAdvantageTheory):

一个国家分工生产最有效率的产品,而从别国购买自己生产效率相对较低的产品,甚至从别国购买自己能更有效生产的产品,这样做仍是有意义的。

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大卫·李嘉图(DavidRicardo)

4、赫克歇尔-俄林理论(Heckscher-Ohlintheory):

各国应生产并出口密集使用当地禀赋充裕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同时进口密集使用禀赋稀缺生产要素的所生产的产品。

其主要代表人物是艾利·赫克歇尔(EliHeckscher)和伯蒂尔·俄林(BertilOhlin)

5、产品生命周期理论(theproductlife-cycletheory):

产品的生命周期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1)产品创新时期:

产量、规模小,需求仅限国内。

(2)产品成熟时期:

价值功能为发展水平相当的国家和消费者认同,国外需求逐渐强劲,导致出口大量增加,与此同时,外国厂商开始模仿或引进技术从事生产。

(3)产品标准化时期:

产品及其生产技术定型化,标准化,成本、价格、质量成为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生产地点也逐渐向低成本的外国转移。

6、新贸易理论(newtradetheory):

(1)在规模经济的影响下,贸易可以给消费者带来更多可选择的商品,并且降低这些商品的平均成本。

(2)如果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产量占整个世界对该产品总需求的相当大的比例,世界市场仅能支撑有限的生产该产品的国家中有限的几家企业。

7、国家竞争优势:

波特的菱形(Nationalcompetitiveadvantage:

porter’sdiamond):

波特认为构成一国当地企业竞争的环境,促进或阻碍竞争优势建立的四大特性(要素禀赋,国内需求情况,相关支持产业,企业战略、组织与竞争)可构建一个菱形,他认为当企业处在菱形最有利的位置时产业或产业部门最有可能成功。

他还认为菱形是一个相互增强的体系,一种特性的作用是依其他特性的状态而定的。

其代表人物是迈克尔·波特(MichelPorter)

二、各理论之间的联系:

1、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抨击重商主义者关于贸易是零和博弈理论的假设。

斯密认为,各国生产不同商品的效率不同,因此,当一个国家生产一种商品比其他任何国家效率都高时,该国就拥有绝对优势。

2、大卫·李嘉图通过探索当一个国家生产的所有产品都具有绝对优势是可能会发生的情况,将亚当·斯密的理论向前推进了一步。

3、李嘉图理论特别强调劳动生产率,并认为两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构成了比较优势的理论基础。

而赫克歇尔和俄林认为比较优势是由各国生产要素禀赋差异以引起的。

4、雷蒙德·弗农最早提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基于对事实的观察。

5、新贸易理论的许多经济学家对国际贸易理论的分工报酬递减的假设提出质疑,他们认为存在分工的报酬递增,规模经济是递增报酬尤其重要的一个来源。

6、波特试图确定在国际竞争中为什么一些国家成功而另一些国家失败。

第六章

一、贸易政策的措施有哪些及其各自的定义?

1、关税(tariffs):

是对进口商品征收的一种税收

2、补贴(subsides):

是由政府对国内生产者的一种支付

3、进口配额和自愿出口限制(impotquotaandvoluntaryexpotrestraints):

进口配额是对进入一个国家某种商品数量的直接限制,这种限制通常是通过对个人组成的团体或企业发放进口许可证强制进行的

自愿出口限制是由出口国政府(通常是在进口国政府的要求下),对贸易强制采取的一种配额

4、国产化规定(localcontentrequirement):

要求一商品的某特定部分必须在国内生产,可表述为实物条款或价值条款

5、行政管理政策(administrative):

通过繁琐的政府规章来增加进口产品进入一个国家的难度

6、反倾销政策(politicalargumentaforintervention):

一国反对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以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出售商品,或在本国市场上低于“低于”市场价值销售。

反倾销政策旨在惩罚从事倾销的外国企业,其根本目标是保护国内企业摆脱“不公平”的国外竞争。

第七章

1、对外直接投资有两种主要形式。

第一种是新建投资(greenfieldinvestment),包含在国外创建一整套新的作业系统。

第二种包括兼并或收购外国一家以存在的公司。

2、流量(theflowofFDI):

是指在给定某一时间内(通常是一年)所发生的对外直接投资的数量。

3、存量(thestockofFDI):

是指在某一时间所拥有的外国资产的累计价值总和。

4、FDI跟出口、许可转让的优势

①运输费用:

相对于价值重量比低的且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生产的产品对对外直接投资或许可转让而言,出口的吸引力就下降了

②市场不完善

ⅰ出口障碍:

相对于对外直接投资和许可转让而言,政府会通过对进口商品征税,加大出口的成本。

类似地,通常实行进口配额而限制进口,政府增加了对外直接投资和许可转让的吸引力(政府)

ⅱ专有技术出售的障碍:

(a)许可转让可能会转让给潜在对手(b)许可转让不能使企业对制造、市场营销和在国外为更有利的利用专有技术所必要的战略加以严格的控制(C)企业专有技术可能不适合转让

③战略行为:

对外直接投资是企业在全球市场上战略对抗的反映

④产品生命周期:

在国内市场首先开发出一种产品的企业往往也会在国外市场以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式生产这种产品

⑤区位优势:

折中理论认为把当地特定资产或资源禀赋的独有资产结合起来通常要求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即要求企业到那些外国资产或资源禀赋的所在地区建立生产设施

5、FDI对东道国的裨益

①资源转移效应:

它可以提供东道国所缺乏的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提高该国的经济增长速度。

转移资源包括资本、技术、管理技能

②就业效应:

FDI能为东道国带来原先没有的就业机会。

FDI的就业效应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

③国际收支效应:

a:

当跨国公司建立了一家海外子公司,东道国的资本项目就会从最初的资本流入中受益

b:

如果外来直接投资成为货物和劳务进口的替代品,它就可以改善东道国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

c:

当跨国公司利用其外国子公司向其他国家出口商品和劳务时,东道国的国际收支得到了改善

④对竞争和经济增长的影响:

a:

当FDI采取在新领域进行投资的方式,其结果就是设立一家新的企业,市场参与者的数量就增加了,从而使消费者的选择也增加了

b:

FDI对于国内市场竞争的影响在服务业方面尤为重要。

(a)外来投资促进了竞争,刺激了整个世界范围通信网络实现现代化的投资,并提高了服务水平(b)竞争的加剧使价格下降(c)增加国际贸易的数量,并使成本下降,因此促进货物和劳务的跨国世界贸易。

第八章

1、经济一体化的形式即定义

(1)自由贸易区:

各成员国之间商品和服务贸易的所有壁垒都被取消

(2)关税同盟:

消除了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并采用统一的对外贸易政策

(3)共同市场:

成员国之间没有任何的贸易壁垒并实行统一的对外贸易政策,允许生产要素在成员国之间的自由流动。

⑷经济联盟:

涉及成员国之间产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然流动,以及采用统一的对外贸易政策,但它还需要一种统一的货币,成员国税率的协调,以及统一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⑸政治联盟:

在政治联盟中,有一个中央政治机构,来协调成员国的经济、社会和对外政策。

6.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自由贸易区是欧洲自由贸易联盟。

7.⑴区域一体化的依据:

①区域一体化的经济依据:

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看作各国从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往来中取得额外的利益的一种尝试,这种利益并不能通过诸如世贸组织这样的国际协定得到。

在有限的几个相邻国家建立一种自由贸易和投资制度,要比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建立类似的制度容易得多

②区域一体化的政治依据:

通过与邻国经济建立联系以及日益增进的相互依赖,相邻国家之间就会产生政治合作的动力,各国之间暴力冲突的潜在可能性因此减少

⑵反对区域一体化的依据:

经济学家认为区域一体化的收益是由贸易创造的程度而不是贸易转移决定的。

只有贸易创造的数额超过贸易转移的数额时,区域自由贸易协定才会使世界受益。

若区域自由贸易区通过以严厉的非关税壁垒保护本地区市场不受外部竞争的区域贸易集团,贸易转移效应可能超过贸易创造效应。

因此区域经济一体化引起贸易转移的风险仍然存在

8.贸易创造:

当国内高成本的生产商被自由贸易内低成本的生产商所取代时就产生了贸易创造。

9.贸易转移:

当较低成本的外部供应商被自由贸易区内较高成本的供应商取代时就产生了贸易转移。

10.欧元建立的利弊分析:

①益处:

1.认为从多种货币到单一货币,企业和个人可以减小开支;

2.采用统一的货币将使欧洲国家之间的价格更容易进行比较,这将提高市场竞争度,因为消费者可以更方便的在别国购物;

3.降低的价格将使欧洲的制造商被迫寻找各种方法,降低生产成本,以维持利润;

4.统一货币的建立将极大促进具有高流动性的泛欧洲资本市场的发展;

5.以欧元计价的泛欧洲资本市场的发展,将给个人和机构提供范围更广的投资选择;

②代价:

1.单一货币的缺点是一国的当局将失去货币政策的控制权;

2.欧盟本身并不是最优货币区。

第九章

1、外汇市场:

是将一个国家的货币转换成另一个国家的货币的市场。

2、外汇市场的作用:

⑴货币的转换

①出口所收款项,公司从国外投资所得的收益,或是从与国外公司签订的技术转让协议中获得的可能是外币形式的收益;②当国际企业在必须用外国货币支付外国公司的产品和服务时,要利用外汇市场;③使用外汇的国际企业有多余款项想在货币市场做短期投资时,也要利用外汇市场;④货币投机是外汇市场的又一可利用方面。

⑵对外汇风险的保障

3、外汇市场的特征:

①.市场永不休眠,一天二十四小时里只有三小时伦敦、纽约和东京同时关闭;②美元所起的重要作用。

4、最大的外汇交易市场中心:

伦敦。

5、借渡货币:

美元、欧元、英镑。

6、汇率决定的经济理论

⑴影响一国货币汇率变化的三因素:

一国价格水平、利率和市场心理

⑵价格与汇率的关系:

①单价法则它是指在没有运输费用和贸易壁垒的竞争性市场中同样的商品当其价格以同样的货币表示时,在不同的国家必须以同样的价格出售。

②购买力平价是指同样的产品在同一时间,不同地方不能以不同的价格出售。

反应了价格水平与汇率水平的关系。

该理论认为相对价格的变化会导致汇率的变化。

4投资风险:

交易风险换算风险经济风险

第十章

1、贸易收支平衡:

是指该国国民从出口中获得的收入等于因其进口须支付给其他国家居民的资金。

2、布雷顿森林体系

①时间:

1944年,来自44个国家的代表云集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

②结果:

ⅰ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ⅱ建立一个由基金组织监管的固定汇率制度,只有美元保持对黄金的可兑换性,价格是每盎司35美元。

其他各国可自行决定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兑换比率.

ⅲ承诺不以货币贬值作为贸易竞争政策的工具

ⅳ如果一种货币过于疲软而无法维持其汇率,该国可以在10%的范围内贬值而不必获得基金组织的正式批准

3、国际基金组织的作用

通过纪律约束和灵活性这两方面的结合来努力避免一战期间那种混乱局面的重现

A)纪律约束

⑴维持固定汇率制度的要求为竞相贬值装配了一个刹车装置

⑵一种固定汇率制度向各个国家施加了货币约束,从而抑制了通货膨胀

基金组织的作用

B)灵活性

⑴基金组织贷款机制:

帮助一些国家克服短期国际收支逆差

⑵可调整的平价:

允许一国在基金组织认定该国的国际收支处于“根本性不平衡”时实施幅度可以超过10%的货币贬值

4、固定汇率制度的崩溃时间表

①任何对美元贬值的压力都会严重破坏这种制度

②1965-1968年约翰逊总统为了越南战争和福利计划筹集资金,这种支出是由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所提供的

③尼克松总统在1971年8月宣布美元不再保持与黄金的可兑换性.

美国的贸易伙伴同意其货币对美元升值。

④1971年12月美元对外币贬值8%的协议最终达成,进口税也随之取消。

⑤1972年3月19日重新开放时,日本和大多数的欧洲国家的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已经浮动了

⑥1973年正式崩溃

5、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的利弊比较

a、固定汇率制度

⑴优点:

①货币纪律约束;②贸易收支调节;③投机;④不确定性

⑵缺点:

 

b、浮动汇率制度

⑴优点:

①贸易收支的调节;②货币政策自主权

⑵缺点:

 

6、钉住汇率:

在钉住汇率制度下,一国将其货币的汇率钉在一种主要货币例如美元上,当美元的价值上升时,该国的货币价值也随之上升。

7、货币局制度:

国家有责任满足将本国货币以固定的汇率兑换成另一国货币的需要

第十一章

1、全球资本市场的益处(benefitsoftheglobalcapitalmarket)

(1)一个全球资本市场既有利于借款者,也有利于投资者,增加了可借贷的资金供应量。

对借款者来说,降低了资金成本,对投资者而言,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机会

(2)全球资本市场将希望投资的拥有盈余现金的公司、个人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与希望借款的个人、公司和政府连接。

(3)市场商业银行具有间接的连接功能,投资银行发挥了直接的连接功能。

2、欧洲市场的吸引力(attractionsoftheEurocurrencymarket)

(1)使得欧洲货币存款对那些拥有可作存款的现金的人来说更有吸引力

(2)使得欧洲货币贷款对那些希望借款的人来说更有吸引力

(3)银行提供高利率

3、欧洲货币市场的缺陷(drawbacksoftheEurocurrencymarket)

(1)银行倒闭导致存款者存款损失的可能性就较大

(2)借入国际贷款会使公司暴露于外汇风险之下

4、全球债券市场的存在形式(theglobalbondmarket)

(1)外国债券(foreignbonds):

在借款者的国外发行并以发行地的货币标价的债券。

(aresoldoutsideoftheborrower’scountryandaredenominatedinthecurrencyofthecountryinwhichtheyareissued.)

(2)欧洲债券(Eurobonds):

国际银行财团在标价货币国外的其他国家发行债券。

(arenormallyunderwrittensyndicateofbanksandplacedincountriesotherthantheoneinwhosecurrencythebondisdenominated.)

5、欧洲债券市场的吸引力(attractionsoftheEurobondmarket)

(1)没有法规干预(anabsenceofregulatoryinterference)

(2)与大多数国内债券市场相比,信息披露要求较为宽松(lessstringentdisclosurerequirementsthaninmostdomesticbondmarkets)

(3)税收优惠(afavorabletaxstatus)

6、外汇风险与资金成本(foreignexchangeriskandcostofcapital)

虽然企业在全球资本市场上筹集资金比在国内市场上筹资的成本要低,但是外汇风险使得这一突进变得更加复杂,汇率的不利变动会大大提高外币债务的成本。

(1)汇率不可预测的变动会给外币借款带来风险,使得那些最初看起来代价较低的交易最终变得更加昂贵。

借款人可以通过签订一个远期合约来规避这种可能性。

(2)当一家企业从全球资本市场中筹借资金时,它必须权衡低利率带来的收益和由于汇率的不利变动引起实际资金成本增加带来的风险之间的关系。

第十二章

1、价值创造:

企业的价值创造可以用V和C之间的差(V-C)来衡量,一公司通过把具有成本C的投入物转化为消费者认可的具有价值V的产品从而创造价值。

(Thefirm’svaluecreationismeasuredbythedifferencebetweenVandC(V-C);acompanycreatesvaluebyconvertinginputsthatcostCintoaproductonwhichconsumersplaceavalueofV)

2、企业价值创造的基本战略有哪些?

1、区位经济

2、从经验效应实现更大的成本节约

3、从公司的独特的技能或核心能力获取更大的利润

4、从子公司技能中获取等大的利润

3、区位经济:

把一项价值创造活动置于从事该活动的最佳区位是经济的,不管该区位位于世界何处(Locationeconomiesaretheeconomiesthatarisefromperformingavaluecreationactivityintheoptimallocationforthatactivity,whereverintheworldthatmightbe)

4、经验效应:

在产品寿命周期内所观察到的生产成本有规律的下降(Theexperiencecurvereferstosystematicreductionsinproductioncoststhathavebeenobservedtooccuroverthelifeofaproduct)

5、学习效应:

成本的节省源于在实践中学习(Learningeffectsrefertocostsavingthatcomeformlearningbydoing)

6、规模经济:

通过大量生产某产品以取得单位成本的下降(Economiesofscalerefertothereductionsinunitcostachievedbyproducingalargevolumeofaproduct)

7、地区调适的压力的来源?

1、消费者在兴趣与偏好上的差异

2、基础设施与传统实践的差异

3、分销渠道的差异

4、东道国政府的要求

8、战略选择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企业应用四种基本战略进入国际环境和在国际环境中竞争:

⑴国际战略(internationalstrategy)想通过向国外市场转让有价值的技能和产品来创造价值,而那里的当地竞争者又缺少这些技能和产品。

产品开发职能(例如研究与开发)集中于母国。

往往又会在各个有业务的主要的国家之中建立制造与营销职能,总部对营销和产品战略保持严密的控制。

企业采取这一战略将不敌那些能根据地方条件强调提供特制产品与特定营销策略的企业。

企业面临的地区调适和降低成本的压力都相对较弱,则采取国际战略是有效的

⑵多国战略(multidomesticstrategy)企业寻求的是地区调适最大化。

往往在其从事业务的各主要国家的市场中建立一整套创造价值的活动,包括生产、营销及研究与开发。

难以通过经验曲线效应和区位经济来实现其价值。

由高的成本构成

⑶全球战略(globalstrategy)企业强调的是增加盈利能力,通过经验曲线效应及区位经济以做到成本的降低。

其生产、营销和研究与开发活动集中于若干个有利的区位。

全球企业喜欢在全世界销售标准化的产品,以便以基于规模经济的经验曲线获取最大的效益。

当成本降低的压力强烈而地区调适的要求最小时,这一战略最为有效

⑷跨国战略(transnationalstrategy)当企业面临高的降低成本的压力与高的地区调适压力,并在各营运点的多国全球网中存在充分利用有价值技能的巨大机会时,跨国战略才有意义。

全球学习:

有价值的技能可在公司世界范围内的任何营运点中开发出来,可从国外子公司流向母国,以及从国外的子公司流向在其他外国的子公司。

地区调适的压力与成本的降低对企业提出了相冲突的要求

第十四章

1、企业海外扩张的三个基本决策:

(1)进入哪个外国市场

(2)进入时机:

①第一进入者优势:

a:

通过建立强大的品牌形象阻止竞争对手赢得需求b:

在一国扩大销售量,在经验曲线上领先于对手c:

先进入者会创造出转换成本

②第一进入者劣势:

a:

宣传费用b:

消费者培训费用

(3)进入规模和战略承诺:

战略承诺:

一向有着长期影响而又很难逆转的承诺

战略承诺劣势:

a:

没有充足资源进入其他国家市场b:

大规模投入带来大规模风险,可导致大规模损失

2、进入形式、各自的优缺点及其相关概念

⑴出口:

优点:

(1)避免了在东道国进行制造、经营活动通常所需的巨大成本

(2)出口可以帮助企业获得经验曲线以及区位经济

缺点:

(1)如果国外有更低成本的地方可以生产产品,那从企业的母国出口是不经济的

(2)高运输费用可使出口不经济,尤其是大宗商品

(3)关税壁垒也使出口很不经济

(4)当企业把他的营销、服务、销售权委托给所出口国家另一家企业时当地代理商的工作难有成效

⑵交钥匙工程:

承包商同意把工程所有的细节都移交给外国客户,其中包括对经营人员的培训,一旦合同期满,外国客户就可以进行全面经营

优点:

(1)可使他们有价值的专业技术获得一定回报

(2)比传统对外直接投资风险小

缺点:

(1)易错失巨大市场

(2)易可能无形中树立竞争对手

(3)可能向潜在或已存在的竞争对手出售自己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