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评审用表.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99929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29.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评审用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评审用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评审用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评审用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评审用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评审用表.docx

《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评审用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评审用表.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评审用表.docx

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评审用表

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评审用表

 

施工阶段:

填表日期:

中国建筑业协会

二○一一年制

 

第一部分绿色施工管理评价

——参照《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编制

 

1环境保护评价

序号

评价指标

条文说明

类别

评分范围

平均分

1.1

现场施工标牌应包括环境保护内容。

现场施工标牌是指工程概况牌、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组织机构牌、入场须知牌、安全警示牌、安全生产牌、文明施工牌、消防保卫制度牌、施工现场总平面图、消防平面布置图等。

其中应有保障绿色施工的相关内容。

控制项

“符合要求”或“不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者为非绿色施工项目)

1.2

施工现场应在醒目位置设环境保护标识。

施工现场醒目位置是指主入口、主要临街面、有毒有害物品堆放地等。

控制项

1.3

施工现场的文物古迹和古树名木应采取有效保护措施。

工程项目部应贯彻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制定施工现场文物保护措施;并有应急预案。

控制项

1.4

现场食堂应有卫生许可证,炊事员应持有效健康证明。

 

控制项

1.5

资源保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保护场地四周原有地下水形态,减少抽取地下水。

2危险品、化学品存放处及污物排放应采取隔离措施。

本条规定了环境保护中资源保护的两个方面:

1.为保护现场自然资源环境,降水施工避免过度抽取地下水。

2.化学品和重金属污染品存放采取隔断和硬化处理。

一般项

0~2.0

 

1.6

人员健康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施工作业区和生活办公区应分开布置,生活设施应远离有毒有害物质。

2生活区应有专人负责,应有消暑或保暖措施。

3现场工人劳动强度和工作时间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体力劳动强度等级》GB3869的有关规定。

4从事有毒、有害、有刺激性气味和强光、强噪音施工的人员应佩戴与其相应的防护器具。

5深井、密闭环境、防水和室内装修施工应有自然通风或临时通风设施。

6现场危险设备、地段、有毒物品存放地应配置醒目安全标志,施工应采取有效防毒、防污、防尘、防潮、通风等措施,应加强人员健康管理。

7厕所、卫生设施、排水沟及阴暗潮湿地带应定期消毒。

8食堂各类器具应清洁,个人卫生、操作行为应规范。

本条规定了环境保护中人员健康的八个方面:

1.临时办公和生活区距有毒有害存放地一般为50m,因场地限制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取隔离措施。

2.针对不同地区气温情况,分别采取符合当地要求的对应措施。

一般项

0~2.0

1.7

扬尘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现场应建立洒水清扫制度,配备洒水设备,并应有专人负责。

2对裸露地面、集中堆放的土方应采取抑尘措施。

3运送土方、渣土等易产生扬尘的车辆应采取封闭或遮盖措施。

4现场进出口应设冲洗池和吸湿垫,应保持进出现场车辆清洁。

5易飞扬和细颗粒建筑材料应封闭存放,余料应及时回收。

6易产生扬尘的施工作业应采取遮挡、抑尘等措施。

7拆除爆破作业应有降尘措施。

8高空垃圾清运应采用封闭式管道或垂直运输机械完成。

9现场使用散装水泥、预拌砂浆应有密闭防尘措施。

本条规定了环境保护中扬尘控制的九个方面:

2.现场直接裸露土体表面和集中堆放的土方采用临时绿化、喷浆和隔尘布遮盖等抑尘措施。

6.规定对于施工现场切割等易产生扬尘等作业所采取的扬尘控制措施要求。

8.说明高空垃圾清运采取的措施,而不采取自高空抛落的方式。

一般项

0~2.0

 

1.8

废气排放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进出场车辆及机械设备废气排放应符合国家年检要求。

2不应使用煤作为现场生活的燃料。

3电焊烟气的排放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的规定。

4不应在现场燃烧废弃物。

 

一般项

0~2.0

 

1.9

建筑垃圾处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筑垃圾应分类收集、集中堆放。

2废电池、废墨盒等有毒有害的废弃物应封闭回收,不应混放。

3有毒有害废物分类率应达到100%。

4垃圾桶应分为可回收利用与不可回收利用两类,应定期清运。

5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应达到30%。

6碎石和土石方类等应用作地基和路基回填材料。

 

一般项

0~2.0

1.10

污水排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1现场道路和材料堆放场地周边应设排水沟。

2工程污水和试验室养护用水应经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

3现场厕所应设置化粪池,化粪池应定期清理。

4工地厨房应设隔油池,应定期清理。

5雨水、污水应分流排放。

本条规定了环境保护中污水排放的五个方面:

2.工程污水采取去泥沙、除油污、分解有机物、沉淀过滤、酸碱中和等针对性的处理方式,达标排放。

3.和4.现场设置的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及时清理,不发生堵塞、渗漏、溢出等现象。

一般项

0~2.0

1.11

光污染应符合下列规定:

1夜间焊接作业时,应采取挡光措施。

2工地设置大型照明灯具时,应有防止强光线外泄的措施。

本条规定了环境保护中光污染的两个方面:

2.调整夜间施工灯光投射角度,避免影响周围居民正常生活。

一般项

0~2.0

 

1.12

噪音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采用先进机械、低噪音设备进行施工,机械、设备应定期保养维护。

2产生噪声较大的机械设备,应尽量远离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和周边住宅区。

3混凝土输送泵、电锯房等应设有吸音降噪屏或其他降噪措施。

4夜间施工噪音声强值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5吊装作业指挥应使用对讲机传达指令。

 

一般项

0~2.0

1.13

施工现场应设置连续、密闭能有效隔绝各类污染的围挡。

现场围挡应连续设置,不得有缺口、残破、断裂,墙体材料可采用彩色金属板式围墙等可重复使用的材料,高度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的规定。

一般项

0~2.0

1.14

施工中,开挖土方应合理回填利用。

现场开挖的土方在满足回填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就地回填使用,也可造景等采用其他利用方式,避免倒运。

一般项

0~2.0

10

5.5

1.15

施工作业面应设置隔音设施。

在施工作业面噪声敏感区域设置足够长度的隔音屏,满足隔音要求。

优选项

{1,0.5,0}

0.5

1.16

现场应设置可移动环保厕所,并应定期清运、消毒。

高空作业每隔5层至8层设置一座移动环保厕所,施工场地内环保厕所足量配置,并定岗定人负责保洁。

优选项

{1,0.5,0}

1

1.17

现场应设噪声监测点,并应实施动态监测。

本条说明现场不定期请环保部门到现场检测噪声强度,所有施工阶段的噪声控制在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限值内。

优选项

{1,0.5,0}

1

1.18

现场应有医务室,人员健康应急预案应完善。

施工组织设计有保证现场人员健康的应急预案,预案内容应涉及火灾、爆炸、高空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坍塌、SARS、疟疾、禽流感、霍乱、登革热、鼠疫疾病等,一旦发生上述事件,现场能果断处理,避免事态扩大和蔓延。

优选项

{1,0.5,0}

1

1.19

施工应采取基坑封闭降水措施。

 

优选项

{1,0.5,0}

1.20

现场应采用喷雾设备降尘。

现场拆除作业、爆破作业、钻孔作业和干旱燥热条件土石方施工应采用喷雾降尘设备减少扬尘。

优选项

{1,0.5,0}

0.5

1.21

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应达到50%。

 

优选项

{1,0.5,0}

1

1.22

工程污水应采取去泥沙、除油污、分解有机物、沉淀过滤、酸碱中和等处理方式,实现达标排放。

 

优选项

{1,0.5,0}

0.5

要素评价得分:

要素评价得分=一般项折算分+优选项加分

=(实际发生项条目实得分之和/实际发生项条目应得分之和)X100+优选项实际发生条目加分之和

2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评价

序号

评价指标

条文说明

类别

评分范围

平均分

2.1

应根据就地取材的原则进行材料选择并有实施记录。

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中第4.4.3条的规定,就地取材的是指材料产地距施工现场500Km范围内。

控制项

“符合要求”或“不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者为非绿色施工项目)

2.2

应有健全的机械保养、限额领料、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等制度。

现场机械保养、限额领料、废弃物排放和再生利用等制度健全,做到有据可查,有责可究。

控制项

2.3

材料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施工应选用绿色、环保材料。

2临建设施应采用可拆迁、可回收材料。

3应利用粉煤灰、矿渣、外加剂等新材料降低混凝土和砂浆中的水泥用量;粉煤灰、矿渣、外加剂等新材料掺量应按供货单位推荐掺量、使用要求、施工条件、原材料等因素通过试验确定。

本条规定了材料选择的三个方面:

1.要求建立合格供应商档案库,材料采购做到质量优良、价格合理,所选材料应符合以下规定:

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要求。

2)GB18580~18588的要求。

3)混凝土外加剂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中释放氨的限量》GB18588的要求。

一般项

0~2.0

 

2.4

材料节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采用管件合一的脚手架和支撑体系。

2应采用工具式模板和新型模板材料,如铝合金、塑料、玻璃钢和其他可再生材质的大模板和钢框镶边模板。

3材料运输方法应科学,应降低运输损耗率。

4应优化线材下料方案。

5面材、块材鑲贴,应做到预先总体排版。

6应因地制宜,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

7应提高模板、脚手架体系的周转率。

本条规定了材料节约的七个方面:

7.强调从实际出发,采用适于当地情况,利于高效使用当地资源的四新技术。

如:

“几字梁”、模板早拆体系、高效钢材、高强混凝土、自防水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竹材、木材和工业废渣废液利用等。

一般项

0~2.0

 

2.5

资源再生利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筑余料应合理使用。

2板材、块材等下脚料和撒落混凝土及砂浆应科学利用。

3临建设施应充分利用既有建筑物、市政设施和周边道路。

4现场办公用纸应分类摆放,纸张应两面使用,废纸应回收。

本条规定了资源再生利用的四个方面:

1.合理使用是指符合相关质量要求前提下的使用。

2.制定并实施施工场地废弃物管理计划;分类处理现场垃圾,分离可回收利用的施工废弃物,将其直接应用于工程。

一般项

0~2.0

 3

5

2.6

应编制材料计划,应合理使用材料。

 

优选项

{1,0.5,0}

 1

2.7

应采用建筑配件整体化或建筑构件装配化安装的施工方法。

 

优选项

{1,0.5,0}

 0.5

2.8

主体结构施工应选择自动提升、顶升模架或工作平台。

 

优选项

{1,0.5,0}

 1

2.9

建筑材料包装物回收率应达到100%。

现场材料包装用纸质或塑料、塑料泡沫质的盒、袋均要分类回收,集中堆放。

优选项

{1,0.5,0}

 1

2.10

现场应使用预拌砂浆。

预拌砂浆可集中利用粉煤灰、人工砂、矿山及工业废料和废渣等。

对资源节约、减少现场扬尘具有重要意义。

优选项

{1,0.5,0}

 0

2.11

水平承重模板应采用早拆支撑体系。

 

优选项

{1,0.5,0}

 0.5

2.12

现场临建设施、安全防护设施应定型化、工具化、标准化。

 

优选项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