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燕十年之后.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99010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8.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龚海燕十年之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龚海燕十年之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龚海燕十年之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龚海燕十年之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龚海燕十年之后.docx

《龚海燕十年之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龚海燕十年之后.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龚海燕十年之后.docx

龚海燕十年之后

龚海燕:

十年之后

  龚海燕的新办公室很简单,四白落地的墙面,黑色的长桌,地上还码着一包包资料,看上去有些杂乱。

不过这倒很像她的风格,这位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的第二大股东,穿着简单的正装,没佩戴任何饰品,头发全部拢到脑后。

这个发型她已经梳了十几年,只是马尾变成了发髻,这个微小的变化也代表了她的两个时代。

当年那个梳着马尾的复旦女生出现在公众视野,是因为创办了世纪佳缘,并从上百家婚恋网站中突围,在美国上市。

今天的龚海燕再次被媒体追逐,是由于她从自己创立10年的公司辞职,旋即再次创业,创立在线教育网站91外教,这个消息让很多人吃惊,但仔细一想,这样的决定发生在龚海燕身上并不足为奇。

中国论文网/3/view-12978973.htm

  从17岁开始,她走过的路一直不同寻常:

从17岁到27岁的10年间,她完成了从打工妹到知识精英的质变;从27岁到37岁,她进入中国最火热的互联网创业者行列,并成为佼佼者;37岁,她用再次出发的方式迎接自己的下一个10年。

  不走寻常路

  龚海燕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这样的特质让她的人生轨迹与众不同,甚至很难将她定位。

说她是精英,她打工妹出身;说她是草根,她本科北大,研究生复旦。

如此大的身份跨度,让她比大多数人更了解真实的中国社会,也使得她的任何决定都很难被预先设想,这次创办91外教网的决定就是如此。

她辞职第二天就立马开工,抛开10年婚恋网站的积累,进入全新的在线教育领域。

很多人会替她捏一把汗,认为“小龙女”有点冒失,不过要是看看她17岁时的经历,就不会奇怪她37岁时的这个举动了。

  龚海燕出生在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农村,由于爷爷的富农成分,使得她从小的成长环境中,除了贫困还有歧视,可能因为这个缘由使她做事时总是憋着一股劲。

但人生有时确实有些诡异,接到省重点高中录取通知书几天后,龚海燕遭遇车祸,家里为了给她治病欠下几千元外债,弟弟也因此辍学。

“我当时觉得很对不起家里人,就主动要求辍学,我爸说你将来后悔不要怪我们。

我当时只想改变家里的经济状况,比较幼稚。

”说起17岁那年发生的事情,她很平静。

“父母欠了外债帮我开了个小商店,干了一个月我就后悔了。

”龚海燕后悔的原因倒不是因为干得不好,而是第一个月就赚了700元,这让她觉得原来赚钱并不是那么难,可读书的机会就这样失去了。

  不过当时的情况容不得她回头,硬着头皮的龚海燕在老家的镇上开始了第一次创业。

她把在县城读书时看到的学生用品店概念,搬到镇上。

她一个人上市里的批发市场进货,一个人守店,由于差异化经营和选址正确,小商店生意很好,一年后就赚了七八千元,不仅还清了家里的全部外债,还给父亲买了辆摩托车跑运输。

说起自己的商业头脑,她说可能是天生的,她爷爷当年就很会做生意。

  之后18岁的龚海燕不甘心当个小老板,南下珠海打工,从流水线工人做到厂刊编辑。

她说这段经历对自己影响很大,“我的起点很低,这让我到现在都能有一份平常心,生活很朴素,能够很辛苦地工作,特别愿意去拼。

”可能正是因为这样的经历和心态,让她后来创立世纪佳缘时能够从众多精英创业者中脱颖而出。

  像很多创业者一样,龚海燕的再次创业就像宿命。

已经成功跻身中国最顶级精英群体中的龚海燕,按照一般的套路,应该是像大多数同学一样找份安稳的工作,可这个典型的文科女生却出人意料地开始了互联网创业,这年她在复旦读研二,27岁,距离17岁辍学开学生用品店10年时间。

  没有什么可失去的

  在把世纪佳缘带上市之后,龚海燕的日子并没有轻松,股价、盈利模式的压力接踵而来。

为了把世纪佳缘打造成一家更让投资者放心的公司,2012年3月,龚海燕和投资人一起引进了职业经理人担任联席CEO,并在当年年底突然宣布辞职。

对于辞职原因,为了给大家一个交代,这个北大中文系女生在个人博客上写了一篇千字文,大意是已经把这段经历放下。

在离开自己倾注了10年心血的公司时,龚海燕选择了“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辞职第二天,她就出现在新办公室,这一年她37岁,又是一个10年。

  龚海燕一直说自己是个拍脑袋做事的人,做决定很快。

“很多人做决定患得患失,其实还是自信不够。

”她说自己从小到大,父母虽然没有过多表扬但从不批评,加上成绩好,出来做事也都做成了,慢慢地会肯定自己。

而且按照她的风格,在做决定之前已经做好最坏的打算。

“最坏的局面要是能面对,就没什么好怕的了,我的心态一直把自己摆的很低,我流水线都做过,生活还会糟过那时候吗,创业失败了,给人打工也没问题。

”为了保证91外教的资金充裕,她甚至已经把自己的别墅挂牌出售,“万一急需钱肯定就卖了,房子我是没什么好留恋的,我们之前已经租了6年房子,换过十几个地方。

我这个人对所有形式上的东西都无所谓,安全感是来自对自己的信心。

  再次创业,龚海燕说压力一定会有。

“在聚光灯下,大家都对你很期待,不过我的心态倒是很从容,这次创业从经验到管理能力、融资能力、人脉都比上次强太多,更有把握。

  对话龚海燕

  《新领军》:

虽然年纪不大,可你的人生经历却比很多人都丰富,你自己认为人生中最大的一次改变是什么?

  龚海燕:

应该是我从流水线上的打工妹到后来考上北大,这是我人生的一次质变,后来的变化都是量变。

那段经历对我影响很大,让我到现在都能有一份平常心,这与我当时的起点是分不开的,只有经历过那种生活,才会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新领军》:

在珠海打工时,你已经做到了厂刊编辑,收入也不错,怎么想到要回去参加高考?

  龚海燕:

我本来干得挺踏实,待遇也不错,一个月一千多元的工资,1996年的时候,就敢买250元一条的裙子。

有回去读书的想法是在1996年十一期间,我一个小学同学来珠海,她在广州读大学,我们聊起以前的同学在做什么,很多人都在上大学,这对我刺激很大。

我就觉得自己辍学的想法怎么这么愚蠢、荒唐,有了这个念头后,我想了50天,我知道回去读书,挑战太大,但这个念头越来越强烈,不回去,我连觉都睡不着,就哭着给父亲打电话。

我爸也觉得大家都出去挣钱,没有读书很遗憾,他让我答应他,回去读书可以,只是万一没考上大学也要活着回来见他,当时我们那有没考上大学自杀的。

1996年11月21日我离开珠海回家。

  《新领军》:

能改变命运,你觉得自己凭的是什么,聪明、努力、勇气?

毕竟能考上北大的人中国没有多少。

  龚海燕:

我读书时确实成绩很好,但不觉得自己有多聪明,我周围很多人都比我聪明,只是因为家庭环境不好或自己不懂事被埋没了。

其实人和人之间的差别没那么大,比如创业,很多人只是没那个机会或者根本没有去做。

有时人和人之间的区别是性格决定的,大家的选择不同,尤其是女性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比较大,对女孩的教育更多是求稳,所以很多女孩都不敢冒险。

我很幸运,从小到大我父母对我是比较放任的。

  《新领军》:

再次创业,对于91外教,你有什么期望或规划吗?

  龚海燕:

现在也没有太长远的规划,创业很多情况千变万化。

我每次创业都是因为那个项目打动了我,而且是我自己也需要的。

17岁开学生用品店如此;后来创立世纪佳缘如此;现在做91外教也是这样。

  《新领军》:

你说过这次创业会更加注重内容,为什么,之前的世纪佳缘更多是平台功能。

  龚海燕:

对,世纪佳缘是搭建了一个平台,但做教育我认为做平台比较难,做平台的话,一边要有大量的培训机构资源,一边要有学生资源,两头都要抓,只有拥有海量的用户才够资格去做平台。

  《新领军》:

在内容方面,你们做了哪些准备?

  龚海燕:

教育是一个内容为王的东西,我们很重视内容建设,我自己前期投入近千万,很大一部分都是在内容研发上面。

我们很重视口语教材的研发,其实市场上口语教材是比较缺的,我们在美国高薪聘请教育学和课程学专业的硕士,统筹教材研发,最多的时候有30多个美国老师给我们研发教材。

我们的教材有PPT的,还有视频的,在这块我们还会继续加大投入。

  《新领军》:

做互联网最大的问题就是盈利模式,你解决这个问题了吗?

  龚海燕:

在线教育的盈利模式已经不需要再论证了,非常清晰,和线下的模式没太大区别,但是用户的行为习惯是需要去养成的,很多人还不习惯在网上学习,这需要时间去培养。

  《新领军》:

这次创办91外教,你选择了在线教育,放弃了有10年经验的婚恋领域,会不会有些冒险?

  龚海燕:

我这两次创业看似跨度很大,其实还是有些相似的地方。

首先都是一个垂直细分领域;第二都是互联网形态,在网上就完成了服务;第三都是面对个人消费者;第四,它们的品牌都很重要。

  《新领军》:

对于互联网创业,你已经有了10年经验,你认为要想在这个领域立足,最重要的是什么?

  龚海燕:

在互联网领域一定要有很多钱烧,钱太少又没有融资能力,还是别在互联网里混。

在互联网上,一开始就要有把公司做大的想法,模式和线下是不一样的,互联网的投入一开始可能不大,但越投入越多,李开复算过互联网的创业成本,哪怕做一个APP,坚持一年都要准备150万元。

现在互联网创业的门槛越来越高,如果后续资金跟不上,前期投入就打水漂了,也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

我和好多年轻人都说过,传统行业的成功率更高,互联网里的人,什么都没有,就有满腔的热情,有智慧、有汗水,愿意去硬拼,想要从这样一帮人中脱颖而出,是最难成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