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小城镇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97401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全省小城镇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在全省小城镇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在全省小城镇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在全省小城镇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在全省小城镇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在全省小城镇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

《在全省小城镇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全省小城镇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全省小城镇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

在全省小城镇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省小城镇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7年10月10日)

刘伟

 

同志们:

  这次全省小城镇建设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根据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总结工作,交流经验,分析形势,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小城镇建设工作的任务和措施。

昨天下午,大家看了桓台县马桥镇、唐山镇和淄博高新区的三个村庄,刚才济南、淄博、邹平、莒南等市县和华山镇、桃村镇、石横镇作了发言,我们深受启发,深受鼓舞。

焕彩同志总结了近年来小城镇建设工作情况,谈了下一步的工作打算,我都赞成。

兆信同志还要就全省小城镇建设工作进行部署,提出要求,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小城镇是我国城镇体系的基础,是农村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处在城乡过渡带、工农连接点上,是实现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农业文明向城市文明、工业文明迈进的第一环节,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加快发展小城镇,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加快农村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进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的进步,我省小城镇有了较快发展。

党的十六大强调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为小城镇建设指明了方向;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坚持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与农村城镇化统筹推进,大力加强小城镇建设。

小城镇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全省平均每个小城镇建成区面积和镇区人口分别比五年前增长了51%、15%;面貌不断改善,目前小城镇道路硬化率75%,建筑楼房率62%,自来水普及率88%,污水集中处理率28%,绿化覆盖率24%;实力不断增强,全省95个镇入围全国千强镇,总量居全国第四,增量居全国第一,涌现出一批像桓台马桥、即墨华山、广饶大王、栖霞桃村、兖州新兖、肥城石横、邹平魏桥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镇。

  这些年的工作实践,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在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方面,小城镇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促进了农村生产力水平提高。

小城镇建设,加快了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推动了农村发展方式转变,小城镇成为农业龙头企业的主要聚集地,二三产业的主要隆起带,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二三产业繁荣。

2006年,全省6122家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3设在小城镇;235个中心镇实现生产总值3313亿元,占全省的15%;1372个建制镇实现财政总收入224.2亿元,占全省的5.5%;全省县以下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00.2亿元,占全省的25.3%。

二是促进了农村城镇化进程。

全省小城镇人口占城镇总人口的28%,为全省46.1%的城镇化水平贡献了12.5个百分点。

小城镇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低门槛、低成本的创业和就业环境,我省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的71.6%是在县域内实现的。

三是促进了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绝大多数小城镇都健全完善了中小学、卫生院、文化活动中心、敬老院、小游园等公共设施,为农民就地就近就医、娱乐、子女上学等提供了方便,提高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四是促进了村容镇貌的改变。

农村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卫生状况、整洁程度有了很大改进。

五是促进了农民思想观念更新,推动了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转变,加快了城乡文化交融和信息交流,在树立文明新风、培养造就新型农民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充分肯定工作的同时,还要清醒地看到,我们工作中还有不小差距,主要是:

城镇还未发挥应有的综合作用,城镇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小城镇规模普遍偏小;综合实力比较弱;城镇特色不够鲜明,基础设施不完善,生态环境不够好,管理水平还不高。

  小城镇的发展有其特有的规律。

纵观国内外小城镇发展历程,小城镇主要依托交通区位、自然资源、特色产业、历史文化等因素形成和发展壮大。

交通区位方面,如英国的古尔镇,因诺廷利—古尔运河开通而兴起,后来又与铁路相连,很快发展成为新兴城市;广东东莞虎门镇地处珠江口东岸,兼水陆交通之便,又邻近香港,改革开放以来飞速发展,现已成为60万人口的现代化海滨新城;再比如我们省的即墨蓝村镇、历城遥墙镇,也因交通便利、傍城靠市而发展。

自然资源方面,美国科罗拉多州北部小镇恰里利,因当地发现金矿而兴,一度成为著名的矿业城镇;类似的情况,还有我省招远玲珑镇、滕州西岗镇;瑞士小镇达沃斯,湖光山色,风景秀丽,一直是旅游度假胜地,并因世界经济论坛闻名全球;济南南部的仲宫、柳埠也属于这类。

特色产业方面,法国波尔多诸多小镇因盛产葡萄酒使人们慕名前往,意大利北部众多小镇以皮件和高档服饰加工业活力非凡,德国汉诺威镇是国际展览业之都,我国的浙江乐清柳市镇、温州桥头镇、诸暨大唐镇和广东中山古镇则分别被誉为东方电器之都、中国钮扣之都、中国袜业之乡和中国灯饰之都。

历史文化方面,如英国的牛津、剑桥,我国的周庄、同里、乌镇等江南名镇。

许多学者对城镇化作了深入研究,认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也是逐步实现城镇化的过程。

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水平提高,是互相促进,互为因果的。

他们认为,城镇作为物质空间载体,能够提供人类活动所需要的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占主导地位的产业从农业转为工业,再转为服务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研究认为,世界各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城镇化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越高,城镇化水平越高。

小城镇在国家的城镇体系和经济结构中占重要地位。

美国有3.5万个小城镇,人口占全国城镇人口的50%左右,实现GDP占全国的40%左右;德国有1.4万个小城镇,人口占全国城镇人口的2/3左右,实现GDP占全国的60%左右。

目前,我国有3.8万个小城镇,占城镇总量的94.3%;农村向城镇转移的人口中,60%左右是由小城镇吸纳的;小城镇产生的工业产值,约占全部工业产值的1/4。

在资源、环境、人口等众多制约条件下走出一条健康发展的城镇化道路,是中国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也是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贡献。

  省第九次党代会在科学分析我省经济社会形势和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我们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要致力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在新起点上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

因此,我省小城镇建设也处在一个新起点上,小城镇建设需要实现新跨越,迈出大步伐。

党中央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特别是作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省九次党代会强调要搞好小城镇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为小城镇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开辟了广阔空间;我省人均国民收入已接近3000美元,正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和城镇化的加速期,受农村二三产业集聚和大中城市经济辐射、产业扩散的双重作用,小城镇正处于产业链条拉长、产业集群发育、城镇规模扩大、城镇地位提升的关键时期;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农民对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迫切;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我省小城镇建设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具备了进一步发展的条件。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小城镇发展总的要求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重要讲话和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坚持把小城镇建设作为落实统筹城乡发展基本方略的着力点,努力推进小城镇发展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变、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由加快发展向又好又快发展转变,使之整体布局更加合理、经济更加繁荣、功能更加完善、特色更加鲜明、环境更加优美、乡风更加文明、社会更加和谐,加速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进程,为推动全省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一、坚持规划先行,以科学的规划引导、规范小城镇建设

  古今中外城镇发展的历史证明,规划编制水平的高低和规划执行情况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城镇建设水平和发展质量。

我省小城镇规划工作总体上是好的,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有的至今没有规划,布局混乱、无序建设,随意性太大;有的今天建、明天拆,造成极大浪费;有的虽然有规划,但不合理、不科学,不注意节约用地、保护生态、保护文化,留下很多遗憾;有的有规划但不执行,造成许多不应有的损失和不良影响。

实践表明,规划得好,事半功倍,惠及子孙;规划不好,事倍功半,殃及后人。

做好规划要讲两个方面,把握住三个要点:

两个方面就是,一方面要在全省城镇体系规划中明确小城镇的发展方向和定位,编制好县域村镇布局规划,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时作出科学调整;一方面每个小城镇要有自己的规划,对城镇规模和性质、功能分区、交通体系、地下管网、绿地系统、空间发展方向等作出科学合理的安排,重点地段、近期建设片区要有详细规划,并逐步覆盖城镇规划建成区。

要按照省里的要求,认真做好有关工作,努力实现到2010年全省城乡规划全覆盖的目标。

工作中需要把握住三个要点:

一是规划的前瞻性。

要借鉴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的经验,充分考虑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变迁、城镇体系演化对小城镇未来的影响,站得更高一点,看得更远一点,把握得更好一点,防止今天的规划成为明天发展的障碍。

比如,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一些地方合村并镇的趋势开始显现,我们编制和修订规划时要注意把握好这一趋势。

二是规划的科学性。

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思想,定位要准确,特色要鲜明,分区要清楚,布局要紧凑。

三是规划的严肃性。

国外很多城市的规划上百年都没有变过,应当引起我们的深入思考。

规划一经批准实施,就具有法律效力,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无权随意变更,决不能一届政府一张图、一任领导一个令。

尤其需要强调的是,要严格执行国家土地政策,采取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节约集约用地。

  二、坚持产业强镇,以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带动小城镇建设

  实践证明,产业是小城镇发展的核心,强镇必先兴业。

没有产业的发展,小城镇就不会有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就必然失去造血功能,失去发展动力和后劲,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要把生产发展放在小城镇建设的首要位置,立足自身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品优势,把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现代农业密切结合起来,与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密切结合起来,与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密切结合起来,努力吸引周边农村的农副产品和劳动力集聚,主动承接大中城市项目、资金和技术的扩散,使小城镇成为农民与市场最基础的联系点、农村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点、城乡经济融合的最佳结合点。

一是培育主导产业。

要科学分析自身资源的比较优势,分析市场需求和市场前景,找准切入点,抓住优势产品和产业进行重点培育,使之成为主导产业。

如可以立足农副产品丰富的优势,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走农业产业化的路子;可以立足矿产资源优势,发展采掘和加工业,走资源开发的路子;可以立足靠近大中城市的优势,围绕大中型企业搞产品配套,走配套加工的路子;可以立足水陆交通便利的优势,发展专业市场、运输物流业和农村服务业,走商贸流通的路子;可以立足生态环境和风景名胜资源优势,发展观光农业和旅游业,走旅游观光的路子。

二是发展产业集群。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波特曾指出,产业集群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基本因素,支配着当今的世界经济地图。

日本20世纪70年代末发起的“一村一品”运动,就是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形成产业集群的经济发展模式,已成为亚非等发展中国家振兴地方经济、消除贫困和城乡差距的重要措施。

实践证明,凡是有产业集群的,小城镇就发展得快、发展得好。

南方先进地区许多小城镇的崛起,就得益于产业集群的发展,我省也有许多这样的典型。

我们要充分学习借鉴这些经验做法,围绕主导产业,拉长产业链条,促进产供销一条龙、科工贸一体化,形成“小产品、大市场,小产品、大产业”的发展格局,带动小城镇快速发展。

三是推动产业集聚。

要着眼于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提高规模效益,搞好小城镇各类产业集中区建设,完善配套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