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938659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104 大小:88.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4页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4页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docx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docx(10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docx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txt我自横刀向天笑,笑完我就去睡觉。

你的手机比话费还便宜。

路漫漫其修远兮,不如我们打的吧。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压缩本)

第一编怎样认识教育的力量

要相信教育的力量

134、要相信教育的力量

相信教育的力量,就是相信自己的工作,相信我能够成为自己学生的思想和感情的主宰,相信我能使最难教育的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对于一个教师来说,相信教育的力量,如同一个医生相信生命的巨大力量一样。

医生的精神准备是要为人的心脏跳动战斗到最后一分钟。

如果一所学校相信教育的巨大力量,而且在那里根本听不到“他将是一个无出息的人”

这类不可救药的话,那么这个学校的学生集体的精神生活就具有无与伦比的乐观主义色彩。

(第一卷796页《培养集体的方法》)

1、教育是重要的

科学的发展,国民道德的进步以及新的共产主义社会关系的建立,都取决于学校,取决于教育过程的文明以及教育与教学方法的完善程度。

((五卷本)第一卷89页《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问题》)

1147、教育是长辈和晚辈参与其中的共同精神活动

教育不是长辈的断然命令和晚辈的恭顺服从,而是长辈和晚辈参与其中的紧张和复杂的共同精神活动。

(第五卷485页《没有信任便没有教育》)

965、人是要教育的

人是要教育的,为此必须懂得用什么去进行教育和怎样进行教育。

(第四卷753页《和青年校长的谈话》)

1048、为每一颗年轻的心都找到一把金钥匙

教育的任务在于,为每一颗年轻的心都找到一把金钥匙,为每一个青年男女都开辟一个领域。

在这个领域里,他们的能力能够被唤醒并得以充分发挥。

(第五卷244页《劳动·志向·幸福》)

309、要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个儿童

教育才能的基础,是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个儿童。

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年和男女青年。

要知道,我们面前的这个人才刚刚开始生活在世界上,我们可以使这个幼小的人身上所具有的美好的、善良的、人性的东西不受压制、伤害和扼杀。

因此,每个决心献身于教育的人,应容忍儿童的弱点。

如果对这些弱点仔细地观察和思索,不仅用脑子,而且用心灵去认识它们,就会发现这些弱点是无关重要的,不应对它们生气、愤怒和加以惩罚。

(第二卷537页《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1191、教育工作的实质是升华人的素质

如果我们说,教师的工作就是传授知识,那么,在我看来,这项复杂而尚未研究透彻的工作的实质,就是使人亲眼看到知识使他得以升华,激发了为人的自豪感,使之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激励他为正义思想的胜利而奋斗。

(第五卷615页《特殊的使命》)

1183、举世无双的工作是塑造人

世界上有千百种职业、行当和工作:

有的修建铁路;有的建造房屋;有的耕种土地;有的救死扶伤;有的缝制服装……但有一个举世无双的工作那就是塑造人。

(第五卷599页《父母教育学》)

1172、真正的教育始于一个人为理想所鼓舞并能审视自己

在我看来,真正的教育始于一个人为理想所鼓舞,能认清自己,思考自己生活的意义和目的,审视自己是一个什么人和应当成为一个什么人。

(第五卷589页《寄语后来人》)

942、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活生生的教育工作

任何成功都是来之不易的。

一切好的东西背后都是巨大的劳动。

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用长远的眼光来看我们所从事的活生生的教育工作:

一天从一堆沙土中淘出一粒金子,一千天就能淘出一千粒金子。

(第四卷692页《和青年校长的谈话》)

 

二、育人先育心

育人先育心

育人先育心。

在由人的精神财富外化而来的和谐的交响曲中,最微妙、最温柔的旋律当属于人的心灵。

(第五卷499页《没有惩罚的教育》)

 

三、学校的首要的任务是培养人

学校的首要的任务是培养人

请记住:

远不是你所有的学生都会成为工程师、医生、科学家和艺术家,可是所有的人都要成为父亲和母亲、丈夫和妻子。

假如学校按照重要程度提出一项教育任务的话,那么放在首位的是培养人,培养丈夫、妻子、母亲、父亲,而放在第二位的,才是培养未来的工程师或医生。

(第二卷294~295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在校学习是一生中全面教育的开始

在学校的学习不应当是终结性的,而是人们在整个一生中全面教育的开始,智与美日臻完善的开始。

(第五卷584页《我的教育信念》)

学校是人民灵魂的主要塑造者

学校是人民的摇篮,就这个意义来说,它是人民灵魂的主要塑造者。

学校对其学生们的文化面貌能够打下永不消失的印记。

真正的学校引以为自豪的是所有具有高尚品格的成年人把自己称为是它的学生。

你们崇高的使命就在于使所有的送自己的子孙到你们学校去学习的成年人,永远处在这个学校的精神影响之中。

(第二卷319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学校应该让青少年每一瞬间都处在真理明亮光辉的影响下

我心目中的学校是这样的地方:

在这里,生活和师生关系中的每一举动都充满着深刻的道德含义;在这里,形象地说,小小年纪的人日常生活中的每一瞬间都处在真理明亮光辉的影响下。

(第五卷747页《认知与信念》)

学校最重要的教育任务之一是培养起码的人性

我认为学校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每个人用仁慈、恳切和同情的态度来对待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因为在这些东西身上体现着生命的伟大和美。

没有起码的人性,就不可能有共产主义道德;没有细腻的感情。

缺乏同情心的人,也就不可能有崇高的理想。

而缺乏同情心就会对人漠不关心,并从漠不关心发展到自私自利,从自私自利发展到残酷无情。

(第三卷635页《公民的诞生》)

要把美变为心灵的财富

学校的任务在于,把美感和许多世纪以来创造的美变为每个人心灵的财富,变为个人的和人们之间道德关系中的审美素养。

(第四卷549页《帕夫雷什中学》)

学校是启蒙的灯塔

学校并非知识的仓库,而是启蒙的灯塔。

所有儿童的能力不可能相同,因而学校的任务就是培育他们的能力。

(第五卷620页《要慎待儿童》)

要造就劳动创造者

我们所要造就的人,不仅能劳动,能操纵机器,而且还应该是一个聪明的、能深刻思考问题、情感细腻的劳动创造者。

体力劳动的创造,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将被认为是人的最崇高的精神财富。

生气勃勃的\活跃的智慧在建设事业,在情趣盎然的、充满理智的体力劳动中起着主导作用。

(第一卷314页《学生的精神世界》)

学校要有精神生话

如果一个学生的智力兴趣的世界仅仅局限于准备功课,如果除了必修课的知识以外别的什么东西都没有,如果智力生话只局限在学习的圈子里面缺乏创造性的劳动,那么,学校对一个人来说就会变成沉重的、枯燥的、单调乏味的事。

只有在学校里充满生气蓬勃的多方面的精神生话的情况下,掌握知识才能变成一种吸引人的、使人愿意去做的事情,这种事情就是到了学生毕业参加劳动以后也还能够继续下去。

(第一卷100页《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问题》)

学校和生活要互相联系,德育和智育要互相结合

学校同生活相联系以及学生的智育和道德相结合,是学校在社会发展中发挥其作用的一个重要条件。

(第四卷7页《帕夫雷什中学》)

学校需要的是活跃和炽热的思想和研究精神

在学校里,真正的创造性劳动――首先是活跃和炽热的思想,是研究精神。

只有当教师具有活生生的个性时,只有当他把自己某种深思熟虑的东西注入普遍的东西时,最优秀和最精明的教育方法才能发挥作用。

(第五卷415页《惟有依靠你们》)

学校教书育人工作的成绩首先取决于学生

我们整个学校的教书和育人的工作,其成绩首先取决于我们的学生,取决于他们在多大程度上接受我们的教育。

(第五卷623页《教会学生学习》)

小学教育时期是最重要的一个时期

我坚信小学教育时期,则是最重要的一个时期。

这个时期正是人需要受教育的一个界线,包括对人需要形成期的那个界线。

正是在这个时期,应当去培养为他人幸福的那种慷慨胸怀……

(第二卷190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四、学校不能培养没有确定自己志向的人

学校不能培养没有确定自己志向的人

校门里不应当培养不幸的人,即没有确定自己志向的人。

(第四卷502页《帕夫雷什中学》)

重要的是要用志向鼓舞人

在我们艰难的事业中,一个最棘手、最难以捉摸的工作,就是用志向去鼓舞人。

……志向是同一个人对自己的约束,给自己的承诺,对自己提出的要求相联系的。

(单行本《青少年心灵美的培养》65页)

青少年积极作用取决于他对未来的态度

对前途充满信心,认为未来是通过现今社会成员的积极努力能创建的一种社会现实,这都是我们应当在学生身上形成的一种十分重要的道德特征。

(第二卷30页《年轻一代共产主义信念的形成》)

教育的理想就在于使每个人去追求自己的顶峰

我认为教育上一个重要的目的,就在于使每个人在童年时代就能体验到人对义务顶峰的追求是一种魅力和美。

教育的理想就在于使每个人去追求自己的顶峰,不要迷失通往顶峰的方向,更不要从旁而过。

只有精神力量才能使人成为真正的人。

(第二卷221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应当为年轻的心灵照亮通向理想的道路

理想生活中的光辉形象、一切美好的东西和表现崇高的道德行为的光辉形象,不应当把少年照得头昏目眩,而应当照亮他前进的道路,照清楚他自己心灵中一切美好的东西和丑恶的东西。

这恰恰是我们应当做的。

我们应当为年轻的心灵照亮通向理想的道路,而不是用双手在他的心中乱翻腾,更不要把它“倒腾”出来。

(第三卷658页《公民的诞生》)

教育和培养具有远大抱负的人是我们的责任

我们肩负着教育和培养具有远大抱负的人,他们首先要忠于崇高的思想,并准备为之献出全部力量和生命。

(单行本《关心孩子的成长》56页)

要使每个人确立崇高的生活目的

道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使每个人确立崇高的生活目的。

个人对未来的憧憬,应当同今后十年、二十年、五十年的社会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优秀教师的经验表明,如果学生为了未来不仅甘愿献出体力而且献出精神力量,特别是毅力和情感力量的时候,可以说他们在青少年时期就有了崇高的生活目的。

(单行本《爱情的教育》123页)

每个孩子都有善良的志向和良好的愿望

当你处理儿童思想上、感情上、认识上的差错时,一刻也不要忘记每个孩子都有善良的志向和良好的愿望。

任何呵斥、任何威胁、任何想损伤儿童心灵的意图都是不容许的。

(第一卷838页《培养集体的方法》)

一定要珍视少年的理想

少年和青年时期是富于幻想、富于浪漫主义的激情、对一切没有经历过的东西都十分有兴趣的时期。

……崇高的理想是我们生活中的最大特点。

我们一定要珍视少年的理想,把它作为珍贵的东西保护起来。

(单行本《关心孩子的成长》15页)

要使学生找到适合于自己的未来的事业

教育的智慧、复杂性、令人心烦的困难以及其中的乐趣,在于如何使我们的每个学生在童年,特别是在少年时期就能在喜爱的劳动中找到适合于自己的未来的事业,并热爱它使之臻于完善。

这是培养有觉悟的公民,有觉悟的劳动者高尚行为的途径。

(第一卷722页《培养集体的方法》)

 

五、没有“活水”,素质就枯竭、衰退

没有“活水”,素质就枯竭、衰退

只有当每个少年从教育者那儿得到“活水”,他们的才干才;能发挥出来。

没有“活水”,素质就枯竭、衰退。

智慧培养出智慧,良心培养出良心,有效地为祖国服务培养出对祖国的忠诚。

(第三卷543页《公民的诞生》)

真正的教育是从教育者的素质开始的

教育者的个性、思想信念及其精神生活的财富,是一种能激发每个受教育者检点自己、反省自己和控制自己的力量。

而真正的教育,实际上就是从这儿开始的。

(第一卷773页《培养集体的方法》)

教师的素质是年轻人的精神支柱

年轻人的道德面貌、行为以及对待善恶的态度是由他们的精神支柱所决定的,而这种精神支柱牢固与否,取决于教师的个性、教师的思想是否丰富和他对我们生活的真理是否忠诚。

(第一卷786~787页《培养集体的方法》)

 

六、没有美的教育,就不可能有完整的教育

没有美的教育,就不可能有完整的教育

没有美的教育,就不可能有完整的教育。

……我认为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教会孩子去观察美,同时去思考美和人的高尚品格。

(第二卷232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美育教会儿童看出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恳

美育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教会儿童从周围世界的美和人的关系的美中看出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恳,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这种美。

(第一卷《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问题》241页)

美能磨练人性

一个人如果从童年时期就感受到美的教育,特别是读过一些好书;如果他善于感受并高度赞赏一切美好事物,那么,很难设想,他会变成一个冷酷无情、卑鄙庸俗、贪淫好色之徒。

美,首先是艺术珍品,能培养细致入微的性格。

性格越细致,人对世界的感悟越深刻,从而对世界的贡献也越多……

(第三卷887页《给儿子的信》)

要为儿童打开通向美的世界的大门

作为儿童欢乐的缔造者,教育者的权力正好在于为儿童打开通向美的世界的大门。

(单行本《青少年心灵美的培养》36页)

美蕴藏着强大的教育力量

在为人们创造财富与欢乐的结合中,通过认识美,比如说,认识一朵小花的美,岸边上色彩斑斓的小石子的美,鲜红色霞光万道的美,朗朗语调的美以及人们的行为美来认识自己。

在这种结合中则蕴藏着相当强大的教育力量,使你这个教育者能获得真正神奇的才能,让孩子的心灵为之震惊,并能让其挺直起来,如果孩子的心灵在痛苦、不幸、灾难的压迫下弯曲了的话。

作为儿童欢乐的创造者——教师的权利,恰好在于为幼小的儿童去打开通往美的世界的大门。

(第二卷193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孩子对美感受越早,自尊感就越高

小孩在发现自己周围的美,并对这些美而感到非常兴奋、赞叹的时候,这宛如在照镜子,会观察到人的美。

孩子对美的这种感受越早,对美的惊奇越精细,他的自尊感就越高。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第二卷193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要培养对美好事务的永不止息的向往

我们的任务就在于,要在每一个未来的物质生产的劳动者身上,培养出一种对认知、文化和美的永不止息的向往。

(第一卷106页《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问题》)

号召人们做一个美的人

进行道德教育,造就真正的人——就是在号召做一个美的人。

一个人接受这种号召就会成为十分敏锐、易于接受教育的人,如果道德理想那些令人向往的东西能够使他变成高尚的话。

因为道德理想本身就是人的一种高尚的美。

(第二卷192—193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要在青少年心灵中训练对美的感受

我认为对自然界美的感受,积极去创造美的东西,是对青少年心灵一种极重要的训练,是使人力求看到人的美及其心灵美,力求去确立人自身那种美的东西并蔑视懦弱、畏缩、意志薄弱不可缺少的东西。

(第二卷234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要善于把永恒的美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

我认为有巨大教育意义的一点,就是使孩子能看到、理解、感受到去唤醒大自然中的生命是一个很大的秘密。

第一批春天花朵的开放,幼芽的萌发,第一批嫩草破土,第一只蝴蝶飞舞,第一声蛙叫,第一只春燕飞来,第一声春雷,麻雀第一次春浴,这一切我都当做永恒生命的美展现在孩子们面前。

他们受到这种美的感染越深刻,去创造美的欲望就越强烈。

(第二卷489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努力使少年体验到美的激励和对美的赞赏

生活向我们证明:

如果一个儿童对充满了为人们创造出美这一崇高思想的劳动不理解,那么他的内心就不能用细腻、体贴和容易感受的态度去对付那种细致而又“温柔的”教育方法,他变得迟钝。

只能领悟原始的“教育方式”:

大声呵叱、强制、惩罚。

由此而形成了少年们的粗鲁无礼和无意识的破坏性倾向。

正因为如此,我要努力使我的未来少年们,在童年期就能体验到美的激励和对美的赞赏,使他们的个人劳动成为产生这种感情的源泉。

(第三卷412页《公民的诞生》)

丰富审美需求和审美感需要智力上的深入发展

人在智力上的深入发展,是丰富审美需求和审美感的一个重要条件。

因此,审美教育意味着向孩子广泛介绍世界文化成就,介绍人类文化珍品。

(第四卷538页《帕夫雷什中学》)

要教会孩子能够看到和感受到美

对所见所闻的观察、倾听和体验,犹如通向美的世界的第一个窗口。

所以,我们认为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教会孩子能看到和感受到美,而待他有了这些能力之后,则要教会他终生保持他心灵的赞美之情和善良之意。

(第四卷539页《帕夫雷什中学》)

在青少年时期对各种现象作出审美评价是极端重要的

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就能对周围世界的各种现象作出个人的审美评价,是极端重要的。

如果一个人的思想和情绪只是随波逐流,跟着别人转,那么这种教育可说是不成功的。

(单行本《爱情的教育》112页)

 

七、培养美好情感和品质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

培养美好情感和品质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

为每一个人培养起善良、诚挚、同情心、助人精神及对一切有生之物和美好事物的关切之情等品质,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的起码目标。

学校教育就要由此入手。

(第四卷247页《帕夫雷什中学》)

学校的中心任务之一就是培养高尚情感

学校的中心任务之一,就是培养道德的、理性的、审美的高尚情感。

所谓高尚情感,这首先就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文化,尊重本国每个同胞和世上每个诚实人的人格,对劳动人民的友爱、同志和兄弟情谊,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快乐,以及对人类创造的文化财富的无私享用。

(第四卷24页《帕夫雷什中学》)

教育工作的最高目标是丰富青少年的精神世界

我的学生学习时绝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在游戏、故事、美、音乐、幻想和创造的世界中进行朝气蓬勃的智力活动。

我希望孩子们能成为这个世界中的旅行者、发现者和创造者。

观察、思索、谈论、感受劳动的欢乐,并为所创造的一切而自豪;为人们创造美和欢乐,并在这种创造活动中获得幸福;赞赏大自然、音乐和艺术的美,并以这种美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把他人的痛苦和欢乐放在心上,像对待自己切身的事情一样对待他人的遭遇――这就是我的教育工作的最高目标。

(第三卷137页《我把心给了孩子们》)

在青少年时期就培养起丰富的感情

在形成学生道德面貌时期所培养的情感,不应局限于认识周围世界。

感情应是积极的。

学校的任务是让学生在青少年时期的活动中表现出鲜明的是非观、要爱憎分明,感情丰富。

一个人到了成年时期,他的情感、爱情是否高尚,取决于他在青少年时期爱什么,恨什么,同情什么。

(单行本《爱情的教育》100页)

个人主义始于缺乏情感教育

假如你想要让你未来的学生留心听你的每句话,感受你的话,就要关心儿童家庭情感关系是否丰富的问题。

道德怕心灵的孤单,如同思想怕周围无人一样。

你要使儿童同别人由于相互负有义务、相互爱慕、尊重和关心而联系在一起。

你未来学生的道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是否把心灵献一点给别人,或者闭锁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着只关心自己和自己狭隘利益的生活。

个人主义始于缺乏情感教育。

(第二卷689页《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教师要教会学生懂得人的情感

我们要教会学生懂得人的情感,这里有欢乐、痛苦、委屈、困惑、惊慌、羞愧和许多别的情感,它们表现在人们的眼睛里,在不冷不热的谈吐里,在一个人或仔细观察、或视而不见、或侃侃而谈、或默不作声、或行走站立、或喜怒哀乐的一举一动里。

(第五卷704页《认识自己》)(第五卷718页《认识自己》)

使孩子成为细腻、善良和温柔的人很重要

我们努力使每个男女学生不仅成为坚强、勇敢的人,而且还要成为温情、亲切、富有同情心和温柔的人。

一个孩子越坚强,越富有成人的性格,使他成为一个细腻、善良和温柔的人就越发重要。

……只有出于善良之心而日益增强起来的精神力量,才能使人产生那种创造美的高尚情操。

(第一卷700页《培养集体的方法》)

不能让孩子心灵中炽热的感情冷却

在激情的促使下,孩子们随时准备立即采取某项行动。

要知道,儿童的心灵才刚刚开始为他人的忧而忧,为他人的乐而乐,因此不让他们心中这股炽热的感情冷却,而让它流入人们的心中是那么的重要啊!

我以为一个教育者的职责就在于使孩子们在道德方面表现出来的这些感情日益加深并永远保持下去。

(单行本《关心孩子的成长》43页)

少年队组织应该具有生气勃勃的情感生活

如果缺乏生气勃勃的感情生活,少先队组织就会变得软弱无能、消极懒散。

只有当一种思想表现为奋发的精神,表现在斗争中,表现在遇到困难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的时候,它才能成为激励少先队集体奋发向上的因素。

(第三卷688页《公民的诞生》)

要使青年培养出标志人类高尚气度之美的花朵

我们认为,最细致的教育任务之一,是要使青年能严肃地、心地纯贞地对待一个新生命的造就;要使他们就像等待幸福的节日一样等待一个新人的诞生;要让每一个孩子的头脑里产生的第一个想法是:

我能给父母带来快乐,没有我,他们都不能生活,他们的快乐也就是我的幸福;父母给了我幸福,我应当永远感激他们。

爱――标志人类高尚气度之美的花朵,要在人自然产生性要求之前,尽早考虑这枝花的洁美,要培养人的高尚情操。

(第四卷318页《帕夫雷什中学》)

特别重要的是启迪青少年的良心

在跟孩子们谈论构成良心、羞耻、义务、责任的意义的一切真理时,应当说得细致一点,亲切一点,而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启迪孩子们的良心,召唤他们用良心去从事某种活动。

启迪良心,这意味着相信、信赖。

(第二卷359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要激起孩子们为别人创造幸福的愿望

使集体受到崇高精神鼓舞的最重要活动是经常关心人。

帮助人、关心人并不是一件乍看起来很容易的事。

要激起孩子们把自己的精力用于为别人创造幸福的愿望。

这种关怀是很难以某种劳动定额来衡量的。

只有当体力上付出的努力是精神力量的一种表现时,才能使给人以欢乐的愿望变得高尚起来。

(第一卷706页《培养集体的方法》)

不要扼杀儿童心中想把最珍贵的东西给亲人的意愿

其实,每个儿童都有把最珍贵的东西给父亲和母亲的意愿。

如果你仔细观察一下小孩子,你就会相信这一点。

十分遗憾的是,许多父母由于不懂得自己孩子心中产生了爱的萌芽,而扼杀了孩子们心中这种崇高的激情,自愿地拒绝孩子们准备为他们做的好事。

(单行本《关心孩子的成长》58~59页)

教师要培养孩子们的欢乐和善心

欢乐和善心是一种使集体得以树立宽宏大量的集体关系的精神,是集体的道德力量,道德美和道德尊严的丰富源泉。

哪里的集体宽宏大量,心地慷慨、温情、敏感,哪里的集体活动首先表现为对弱小而无力自卫的生物的温情关怀,哪里的个人也就会感到自己是花环上的一朵独特的花,而不只是它上面的一根枝条。

教师的任务是要在集体成员间、个人和周围世界之间培养这种关系,并使之成为培养善心和宽宏大量的课堂。

这就是全部的生活乐趣。

(第一卷688页《培养集体的方法》)

善良之情应当在童年扎下根来

经验证明,善良之情应当在童年扎下根来,而人性、仁慈、抚爱、同情心则在劳动中、在爱护和关怀周围世界的美中产生。

善良情感、情绪素养――这是人性的核心。

如果在童年培养不出善良情感,那就永远也培养不起来了,因为在心灵中确定真正人性的东西,是和认识最初的最重要的真理和体验与感受本民族语言的细微色彩同时进行。

人在童年时期应当经历一个培养情感的学校――培养善良情感的学校。

(第三卷80页《我把心给了孩子们》)

永远不能扑灭儿童心中要成为一个好人的火花

真正的教育能手,对学生也是有督促、有强制、有逼迫的,但是他在做这一切的时候,永远不会去扑灭儿童心中那一点宝贵的火花――要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

教育者的真正的人道精神,就在于他有高度的技巧和艺术,能够激发儿童这样的思想,即他还没有成为他应当而且能够成为的那样的人。

应该让美好的事物成为儿童的理想,吸引他,鼓舞他前进。

(第四卷707页《和青年校长的谈话》)

忘记亲情的人不会有爱国主义情感

那些忘记自己在会走路之前是在摇篮里度过时光的人,那些对身受其养育之恩的母亲冷漠无情的人,是不会有崇高的爱国主义的情感的。

如果在家庭和学校里充满一种尊敬母亲、父亲、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的气氛(这是一种对母亲、父亲的伟大劳动表示尊敬、关心的亲切气氛),那么爱国主义情感和信念的源泉便会清澈纯洁,长流不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