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民培训典型事例介绍.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89021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型农民培训典型事例介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型农民培训典型事例介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型农民培训典型事例介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型农民培训典型事例介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新型农民培训典型事例介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型农民培训典型事例介绍.doc

《新型农民培训典型事例介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农民培训典型事例介绍.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型农民培训典型事例介绍.doc

新型农民培训工程为我铺设致富路

我叫赵忠城,现龄50岁,是嘉鱼县牌洲湾镇新洲村的一个养猪专业户。

近两年来,我参加了嘉鱼县新型农民培训工程班学习,新农培训工程给我送来了新观点、新技术和好政策,帮助我走上了一条靠养猪致富的道路。

2005年前,我靠种田为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增收有限,全家日子过得非常紧凑。

在广东工作的儿子为了帮助我们,寄回10万元钱鼓励我发展生猪生产。

一开始,我头脑一片空白,无所适从,生猪一旦发病,就束手无策。

2006年,生猪高热病袭卷我场,我饲养的220头生猪发病死亡一半,儿子赞助的钱几乎亏空,此刻,我心灰意冷,准备宰杀母猪,甩手不干了。

这时,新农培训工程班开进了我村,我作为第一批学员参加了生猪养殖培训的学习。

县新农办定期给我们发放《生猪标准化养殖》等教材和许多科技明白纸,请来了县畜牧兽医专家给我们讲授健康养殖、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程序等技术知识,使我受益非浅。

回想过去,我错把病当虫治,虫当病医,误诊的确不少。

培训老师平易近人,把他们的联系电话和电子邮箱告知我们,我一直通过现代通讯网络同他们保持交流和联系。

在他们的帮助和指导下,2008年初,我新建“150”标准化猪舍一栋,引进良种二元母猪10头,原种公猪1头,培训老师还深入我场手把手地教我配制各种猪饲料,帮助我开展口蹄疫、猪瘟、蓝耳病等疫病免疫,帮助我争取到能繁母猪补贴资金1.2万元,生猪标准化养殖奖励资金2万元。

通过培训学习,我的猪场饲养管理得到了改善,疫病得到有效控制.2008年,生病发病率仅为9.3%,较培训前下降了12%;生猪死亡率为0.8%,较培训前下降了6%;出栏生猪461头,出栏率172%,较培训前提高了30%。

2008年养殖生猪纯收入18万元,我家一跃成为本乡的富裕户,镇政府把我评为十佳致富能手,我这个只有初中文化的老农显尽了风采。

现在,我正在向培训老师咨询,谋划筹建一个年出栏生猪1000头,设备设施齐全、环境治理达标的现代化猪场,力争百尺竿头,再进一步。

发展大棚菜效益翻两番

——新型农民培训学员学以致用典型事例

嘉鱼县潘家湾镇畈湖村是一个以蔬菜为主导产业的中等行政自然村,全村农业人口2952人,其中农业劳动力1450人,耕地总面积7815亩,其中年均蔬菜种植面积4900亩。

2008年以前,该村一直以“两菜两瓜”传统种植模式为主,一般每亩年收入3000元左右。

二OO八年,该村被列为我县十个新型农民培训示范村之一,该村地理位置优越,紧邻武汉,武嘉公路穿村而过,土壤肥沃,有多年的蔬菜种植经验,稳定的销售渠道、网络,在培训机构及培训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之下,突出了大棚精细菜栽培的有关技术,促进了全村种植结构的大幅调整。

其中示范户鲁君清,男,现年40岁,畈湖村三组人,全家5口人,其中劳力3人,蔬菜种植面积9亩。

通过今年的新型农民培训,鲁君清深受启发,一改传统的种植模式,大胆开展大棚精细蔬菜栽培示范,以“蕃茄—花菜—冬莴苣”种植模式为例:

春蕃茄选用高产品种“903”,亩产量12000斤,市场销售均价0.40元/斤,获产值4800元;早花菜采用泰国早熟品种“抗热60天”,亩产量2200斤,市场销售均价1.20元/斤,产值2640元左右;冬莴苣采用“极品青冠”,亩产量4000斤,销售均价0.70元/斤,产值2800元左右。

全年亩总产值10240元,除去成本4800元左右,获净利润5440元,家庭年蔬菜纯收入48960元,比08年以前新增年收入21960元。

在鲁君清等示范户的带领下,全村今年已新发展大棚精细菜120亩,预计明年可达到500亩以上,可新增农民收入100万元以上,群众打心里都说还是党的惠农政策好,带领咱们奔小康。

学以致用自繁自养

嘉鱼县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学员典型材料

我叫王宗友,是嘉鱼县渡普镇王庄村农民。

2005年我投资8万元,从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引进长大二元杂母猪16头,杜洛克公猪2头,坚持走自繁自养之路,建成了一个年出栏牲猪300头的专业化猪场。

2006年存栏牲猪182头,出栏牲猪130头,纯收入仅3万余元。

我养猪有“两怕”:

一怕生猪发病,二怕市场风险。

天气炎热,生猪易传染蓝耳病,天气一冷,生猪又易得5号病,这些病都无特效药物,最好的办法就是杜绝病源传入猪场。

因此,我养猪始终坚持自繁自养,从未在外地调入仔猪饲喂,加之实施科学的免疫措施,其猪场从未发生蓝耳病等重大疫情。

2008年我饲养500头牲猪,出栏牲猪380头,仅有两头生猪死亡,牲猪发病率控制在5%以下,死亡率控制在1%以下,年纯收入30万元。

我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与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专家的指导分不开的。

2007年初,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专家来到王庄村,开办牲猪养殖培训班,并多次到我猪场现场指导。

三年来,在专家的培训和指导下,我已掌握了:

母猪同期排卵技术、母猪同期配种技术、母猪同期分娩技术、配种人工授精技术。

现在我养猪由原来的“两怕”变成现在的“两不怕”。

今年我饲养的母猪胎平产仔11头,母猪情期受精率为85%以上,养猪效益明显提高。

我代表我们王庄村全体养猪专业户感谢党的好政策!

感谢新型农民培训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帮助!

科技种瓜致富我家

记四邑村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学员学以致用典型周绪仲

四邑村四组农民周绪仲,48岁,家有4口人,3个劳动力,承包土地15亩,种蔬菜15亩,2006年家庭纯收入3.6万元,人平0.9万元,劳平1.2万元。

周绪仲自2006年参加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以来,种蔬菜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种菜收入也不断增加。

去冬今春大白菜亩产就增加了1000多公斤,增收100多元。

特别是2008年南瓜生产,通过参训所学知识和技术,实行合理密植,由原来亩植150株增加到200株,提高群体生产力;科学施肥由原来亩施复合肥60斤改为40斤节约用肥,提高肥效,防止徒长;控制疯长,通过打顶去生长点控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人工授粉,人工赶花传粉,提高授粉受精机率等技术措施,南瓜亩产由以往3000多公斤提高到近6000公斤,增产2000多公斤,而且成熟期一致,集中上市,价格也好,每斤售价3毛多,亩增收近千元。

今年两季蔬菜增收近2万元,纯收入增加1万多元,实现了“种好南瓜,致富我家”的目标。

科技培训引路规模种植增收

记潘家湾村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学员学以致用典型杨先禄

潘家湾村三组农民杨先禄,现年52岁,初中文化,全家7口人,4个劳动力,承包耕地30亩从事蔬菜种植生产。

2006年家庭纯收入4.5万元,人平6400多元,劳平1.1万元。

2008年家庭纯收入6.5余万元,人平9300多元,劳平1.6万元。

杨先禄虽然只有初中文化程度,但一直热爱科技、相信科学,总想依靠科技生产达到增收致富目标。

在他承包的30亩耕地上,他曾种植过南瓜、冬瓜、大白菜、辣椒等多种蔬菜,也多次引进试种过多种蔬菜新品种,2005年种了2亩新品南瓜,价格卖2元一斤,但终因缺乏科技技术,产量不高,规模不大,成本费用过高而增收不明显。

2006年9月以后,县农业局在该村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杨先禄积极参加培训,认真学习。

三年来,在该村举办的培训活动每期他都参加了,从中学到很多种菜所需的科学技术,并在培训老师的指导下,调整种植结构,扩大蔬菜面积,实行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将承包的30亩耕地全部种菜,改为甘兰----南瓜种植模式。

通过营养钵育苗移栽、配方施肥、合理密植、无公害操作、科学管理等技术,其生产的蔬菜不仅上市早,能抢占市场先机,而且品质好,价格也好。

今年春甘兰价贱难卖,而杨先禄的甘兰因上市早,每亩卖了1000多元;2008年南瓜市场行情很好,而杨先禄因实行科学生产而提高了产量,每亩收入2000多元,两季蔬菜总收入近9万元,纯收入6.5万元,比上年家庭纯收入增加了2万元。

依靠科技生产绿色蔬菜

记九湾村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学员学以致用典型邓冬学

九湾村二组农民邓冬学,46岁,高中文化程度,全家4口人,3个劳力,承包耕地14亩,种菜13亩,2006年家庭纯收入3万元,人平7500元,劳平1万元。

2008年家庭纯收入5万元,人平12500元,劳平1.7万元

九湾村是个蔬菜生产专业村,以盛产藜蒿、大白菜、甘兰、冬瓜、南瓜著称。

特别是其藜蒿、南瓜生产有一定知名度。

但随着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的推广及市场准入制度的不断完善,生产无公害农产品便成了该村的一个新课题,如何解决使藜蒿肥嫩而不用增嫩剂,使南瓜早熟而不用催熟剂的问题,也是新型民科技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

邓冬学参加在该村举办的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以来,带头开展应用无公害生产技术,三年来,先后按培训所学《蔬菜生产技术规程》、《绿色食品与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三安模式》等知识技术种菜。

一是选用抗性好、产量高、品质优的品种、减轻病虫危害;二是配方施用应用生物肥、有机肥、减少化肥用量,提高肥效及利用率;三是科学防治病虫害,使用综合防治技术,采用生物、物理及栽培防治技术,不用禁用农药;四是加强肥水管理,采用遮阳技术,减缓藜蒿木质化进程,生产又肥又嫩藜蒿;五是实行南瓜营养钵育苗,小拱棚移栽,提早生产季节,促进南瓜上市期自然成熟而不用乙烯利催熟。

通过应用这些技术,其生产的藜蒿、南瓜达到绿色或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标准,品质优良,上市价高,产品走俏。

藜蒿每公斤卖到8元以上,比以往高1.5元多;南瓜每公斤卖到0.64-0.72元,比别人的高4?

8分钱,仅此就增收近1万元。

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典型材料

水中“捞金”的彭春姣

彭春姣,女,中共党员,四十挂零,个子不高,黑红的脸庞上着一双笑眯眯的眼睛,那眼睛里充满着智慧与执着。

每次去金龙湾渔场都看到她那忙碌的身影。

站在干净明亮的新场房前,俯视一大片新开挖又整齐划一的鱼池,心里就会升起一股莫名的感慨,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二00三年起,她与人合伙搞叉尾回的繁育与养殖。

刚开始无资金,无技术、无市场;没有钱请工人就自己当工人;没有技术就查阅资料、请教同行或咨询专家;没有市场就傍着有销售渠道的养殖大户。

她整天吃住在池塘边,认真揣摩着叉尾鮰的养殖技术,小心翼翼地呵护着那些亲鱼,但终因未经过专业培训,当年她仅分得红利2万元。

经过三年的坚难拼搏她才赚了十万元。

2006年她利用仅有的资金,自己购买叉尾鮰亲本500组,租用低洼田开挖鱼池100亩,建造孵化设施等,扩大了养殖规模。

但好心里并不踏实,主要是对叉尾鮰鱼的养殖技术还没有真正掌握,虽说三年来自己日以继夜的操劳,全身心地投入,赚了一些钱,但其经济效益并不理想。

2006年县农业局在该村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主要是培训水产养殖,她听说后第一个报名,在开班前主动地接培训教师到她的基地去指导生产,反映她的苦闷,吐露出她的心声。

开班后她认真听课,仔细做笔记。

并买回《淡水渔业》、《水产养殖》、《鱼病防治》等书籍边学边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有空就请教培训教师解答。

她就这样学干结合,不断总结经验,逐步掌握了叉尾鮰鱼亲本繁殖、鱼苗培育、成鱼养殖、鱼病防治等技术。

两年来,通过学习,并在培训教师的指导下,她系统总结归纳自己的养殖经验及学习心得,撰写了近万字的《鮰鱼养殖心得体会》,成为养鱼行家。

2007年她大胆地投资100万元扩建厂房、水塔等,承包精养鱼池370亩,养叉尾鮰亲本6000组,建孵化池100个,暂养池40个,当年产叉尾鮰6000万,产值130万。

年总产值490万元,年利润250万元。

如今她富起来了,却没有忘记家乡的困难群众,她以月薪1000元,包吃包住的待遇聘请了10个困难群众在自己的鱼场工作。

同时还对周边缺资金、缺技术的养殖大户给予帮扶。

2006年底被评为县人大代表、劳动模范、十佳致富能手。

2007年被选为嘉鱼县十佳农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其它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