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基础知识天天练化学4单元质量检测人教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92716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72.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基础知识天天练化学4单元质量检测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三基础知识天天练化学4单元质量检测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三基础知识天天练化学4单元质量检测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三基础知识天天练化学4单元质量检测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三基础知识天天练化学4单元质量检测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基础知识天天练化学4单元质量检测人教版.docx

《高三基础知识天天练化学4单元质量检测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基础知识天天练化学4单元质量检测人教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基础知识天天练化学4单元质量检测人教版.docx

高三基础知识天天练化学4单元质量检测人教版

单元质量检测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为了实现大灾之后无大疫,消防人员用大量的含氯制剂对灾民居住环境进行了消毒,其中“84消毒液”成为明星消毒液.“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

(  )

A.氯气        B.次氯酸

C.次氯酸钙D.次氯酸钠

解析:

本题考查次氯酸的消毒作用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次氯酸钠是“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消毒原理是利用其水解生成的次氯酸进行杀菌消毒.

答案:

D

2.有以下报道:

①由于石油资源逐渐枯竭,各地都在发展使用乙醇汽油.②“十七大”报告中将节能减排作为环境建设的目标.③为了贯彻“绿色奥运”的理念,北京市部分公共汽车将改用电力驱动.④2008年元月为了抗击雪灾,很多地方采用了撒CaCl2的方法进行融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乙醇是一种可以再生的能源,在汽油中加入乙醇可以缓解能源危机

B.节能减排主要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C.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CO2

D.CaCl2能融雪是由于它能吸收空气中的热量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二氧化碳并不是污染物,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CO、氮氧化物等;CaCl2能融雪是因为它溶于水后可以降低水的熔点.

答案:

A

3.下列物质中,不含有硅酸盐的是

(  )

A.水玻璃B.硅芯片

C.黏土D.普通水泥

解析:

水玻璃是Na2SiO3的水溶液,普通水泥主要原料之一为黏土,黏土中含有硅酸盐,而硅芯片中不含硅酸盐,其中含硅,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故选B.

答案:

B

4.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  )

A.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降低

B.氯水和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

C.漂白粉和水玻璃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

D.乙炔和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解析:

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均会降低,但前者是因为吸水,后者是因为挥发,A错;氯水和活性炭都能使红墨水褪色,前者是因为含有强氧化性物质次氯酸,后者是活性炭的吸附作用,B错;漂白粉和水玻璃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均会变质,前者是与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又分解,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而后者只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强酸制弱酸(碳酸的酸性强于硅酸),C错;乙炔和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都是发生了加成反应,正确.

答案:

D

5.下列物质中,按只有氧化性、只有还原性、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  )

A.F2、K、HClB.Cl2、Al、H2

C.NO2、Na、Br2D.O2、SO2、H2O

解析:

B项,Cl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C项,N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D中S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答案:

A

6.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按(“→”表示一步完成)关系转化的是

(  )

选项

A

B

C

D

a

NaOH

HNO3

HCl

S

b

Na2CO3

NO

Cl2

SO3

c

NaCl

NO2

HClO

H2SO4

解析:

该题考查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应熟练掌握物质的性质,同时注意物质间的反应条件不同而产物不同.A中2NaOH+CO2===Na2CO3+H2O,Na2CO3+BaCl2===2NaCl+BaCO3↓,2NaCl+2H2O2NaOH+Cl2↑+H2↑;B中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2NO+O2===2NO2,3NO2+H2O===2HNO3+NO;C中MnO2+4HCl(浓)MnCl2+Cl2↑+2H2O,Cl2+H2O===HCl+HClO,2HClO===2HCl+O2↑;而D中S与O2只能先通过一步生成SO2,SO2再经催化氧化才能生成SO3,故选D.

答案:

D

7.某炼金厂的废水因连降暴雨而溢出,导致河水严重污染,炼金废水中所含CN-有剧毒,其性质与卤素离子相似,还原性介于I-与Br-之间,HCN为弱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CN-可以和稀硫酸反应生成HCN

B.CN-可被Cl2氧化成(CN)2

C.在水溶液中(CN)2可被F-还原

D.HCN的电子式为HN⋮⋮C

解析:

HCN的电子式为HC⋮⋮N,所有原子都达到稳定结构.HCN为弱酸,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原理,CN-可以和稀硫酸反应生成HCN;CN-还原性介于I-和Br-之间,所以有关单质氧化性强弱顺序为F2>Cl2>Br2>(CN)2>I2,所以Cl2可将CN-氧化成(CN)2,但(CN)2不能将F-氧化.

答案:

CD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硅材料广泛应用于光纤通讯

B.工艺师利用盐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

C.水晶项链和餐桌上的瓷盘都是硅酸盐制品

D.粗硅制备单晶硅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

A项,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是SiO2;B项,石英SiO2不能和盐酸反应,但能与氢氟酸反应;C项,瓷盘是硅酸盐制品,水晶成分是SiO2,不是硅酸盐制品;D项,粗硅制单晶硅的反应为Si+2Cl2SiCl4,SiCl4+2H2Si+4HCl.

答案:

A

9.工业废气中氮氧化物是主要污染物,为了治理污染,常通入NH3,发生反应NOx+NH3―→N2+H2O来治理污染.现有NO、NO2的混合气体3L,用同温同压下3.5LNH3使其恰好完全转化为N2,则混合气体中NO、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1∶1B.2∶1

C.1∶3D.1∶4

解析:

设NO和NO2的体积分别为x、y,则有:

6NO+4NH35N2+6H2O

x   x

6NO2+8NH37N2+12H2O

y   y

,解得

则===

答案:

C

10.某溶液中可能存在Br-、CO、SO、Al3+、I-、Mg2+、Na+7种离子中的几种.现取该溶液进行实验,得到如下现象:

①向溶液中滴加足量氯水后,溶液变橙色,且有无色气体冒出;②向所得橙色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无沉淀生成;③向所得溶液中继续滴加淀粉溶液,溶液不变蓝色.据此可以推断:

该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  )

A.Al3+、Na+、SO、I-

B.Mg2+、Na+、CO、Br-

C.Al3+、Mg2+、I-、SO

D.Al3+、CO、Br-、SO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离子共存问题.溴水为橙色,氯水可以将SO氧化为SO,由实验①可知溶液中有Br-和CO;CO和Al3+、Mg2+不能共存,所以溶液中没有Al3+、Mg2+;由实验②可知原溶液中没有SO;由实验③可知原溶液中没有I-.

答案:

C

11.保护环境已成为人类的共识.人类应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使用资源,以合理的方式对废物进行处理并循环使用,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

A.发电厂的煤经脱硫处理

B.将煤转化为水煤气作燃料

C.回收并合理处理聚乙烯塑料废物

D.电镀废液经中和后直接排放

解析:

本题考查了环境保护知识.D项中由于电镀废液中含有重金属离子,不能仅仅是中和后就直接排放,即选D.

答案:

D

12.对下列实验现象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选项

实验现象

原因分析

A

浓硫化钠溶液有臭味

硫离子水解生成硫化氢,硫化氢具有臭味

B

新制氯水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HClO,HCl显强酸性,使石蕊变红,HClO具有强氧化性,使其褪色

C

SO2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

SO2具有漂白性,使其褪色

D

向湿润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固体迅速变黑,后体积急剧膨胀

在浓硫酸脱水作用下,蔗糖被炭化,炭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了CO2、SO2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SO2的还原性及H2SO4(浓)的脱水性.二氧化硫使溴水褪色,是因为二氧化硫、水与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了无色的溴化氢与硫酸,这里体现的是二氧化硫的还原性,而不是其漂白性.

答案:

C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因SiO2不溶于水,故H2SiO3不是SiO2对应的酸,或者说SiO2不是H2SiO3的酸酐

B.CO2通入水玻璃(Na2SiO3溶液)可以得到原硅酸

C.因为高温时SiO2与Na2CO3反应生成CO2,故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D.SiO2的俗名叫水晶

解析:

酸酐与溶不溶于水无关;硅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弱;SiO2与Na2CO3的反应实质是由不挥发性的酸制挥发性的酸;水晶的主要成分是SiO2,并不是SiO2的俗名.

答案:

B

14.2007年6月,我国太湖流域发生水体严重污染事故,引起了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决定采取有效措施对太湖流域进行环境治理.下列对环保知识的认识正确的是

(  )

①酸雨的形成与大量燃烧含硫燃料有关,正常雨水的pH为7.0,酸雨的pH小于7.0 ②严格执行机动车尾气排入标准有利于防止大气污染 ③使用二氧化硫和某些含硫化合物进行增白的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害 ④使用氯气对自来水消毒过程中,生成的有机氯化物可能对人体有害 ⑤食品厂产生的含丰富氮、磷营养素的废水可长期排向水库养鱼

A.①②③B.①④⑤

C.②③④D.③④⑤

解析:

pH<5.6的雨水才是酸雨;严格执行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可降低氮氧化物、CO及碳氢化合物的排放,有利于防止大气污染;SO2有毒,不能用于漂白食品;Cl2能与自来水中的有机物反应生成毒性很强的含氯有机物,从而对人体有害;富营养水能造成鱼类大量死亡.

答案:

C

15.某工厂用CaSO4、NH3、H2O、CO2制备(NH4)2SO4,其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  )

A.往甲中通适量CO2有利于(NH4)2SO4生成

B.生成1mol(NH4)2SO4至少消耗2molNH3

C.CO2可被循环利用

D.直接蒸干滤液能得到纯净的(NH4)2SO4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工艺流程图的识别和判断.CaSO4+2NH3+CO2+H2O===CaCO3↓+(NH4)2SO4,(NH4)2SO4+2H2OH2SO4+2NH3·H2O,加热硫酸铵溶液,可挥发出氨气.

答案:

D

16.已知:

KClO3+6HCl(浓)===KCl+3Cl2↑+3H2O.如下图所示,将少量试剂分别放入培养皿中的相应位置,实验时将浓盐酸滴在KClO3晶体上,并用表面皿盖好.下表中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完全正确的是

(  )

选项

实验现象

结论

A

滴有KSCN的FeCl2溶液变红

Cl2具有还原性

B

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

Cl2具有酸性

C

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Cl2具有漂白性

D

KI淀粉溶液变蓝

Cl2具有氧化性

解析:

A项说明Cl2具有氧化性.B项是Cl2先与H2O反应生成了有漂白性的次氯酸.C项是Cl2与H2O反应生成的HCl具有酸性,HClO具有漂白性.D项的反应为Cl2+2KI===2KCl+I2,说明Cl2具有氧化性.

答案:

D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52分)

17.(8分)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下图类似奥运五元环,表示A、B、C、D、E五种化合物,元环交叉部分代表两种化合物含有一种相同元素,五种化合物由五种短周期元素组成,且每种化合物仅由两种元素组成.A是可燃冰的主要成分;B、E分子中所含电子总数均与硅烷(SiH4)分子的电子数相等,B不稳定,具有较强氧化性,能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E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具有还原性,且常用作航天器的燃料;C能发生反应:

化合物(Ⅰ)+化合物(Ⅱ)化合物(Ⅲ)+化合物(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