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910222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0.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娄底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湖南省娄底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湖南省娄底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湖南省娄底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湖南省娄底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娄底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湖南省娄底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娄底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省娄底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湖南省娄底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娄底市2014-2015年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

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考后仅收答题卷。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

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A.郡县制B.宗法制C.君主专制D.中央集权制

2.宋代曾规定,御史有“闻风弹人”之权,每月必须向上奏事一次,称“月课”;上任后百日必须弹人,否则就要罢黜为外官或受罚俸处分,名为“辱台钱”。

该规定

A.可能导致御史滥用职权B.使御史具备了类似唐朝中书省的职能

C.标志皇权专制达到顶峰D.可能导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空前激化

3.徐天麟在《两汉会要》中说:

“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

”以下制度的实行印证了这一观点的是

A.宗法制B.分封制C.皇帝制D.郡国并行制

4.学者费正清在《中国:

传统与变迁》一书中指出:

“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下面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工明确,相互牵制B.中央集权,地方分权

C.相权三分,独立施政D.完善机构,皇权顶峰

5.朱熹说:

“存天理,去人欲.不仅是臣民的事,首先皇帝要明察天理与人欲之辩,以裁处事务。

”这段话反映出

A.“存天理,去人欲”是为封建等级制度服务

B.反映了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要求

C.压制人欲,迫害百姓

D.要皇帝带头修养,以身作则

6.清嘉庆皇帝说:

“我朝列圣相承,乾纲独揽,大权从无旁落。

”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行省制的推行B.丞相制度的废除

C.内阁地位的上升D.军机处的设立

7.美国老报人斯东在《苏格拉底的审判》中说,苏格拉底的死“在民主身上永远留下了一个污点。

这乃是雅典的悲剧性罪行。

”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约有一半左右的政治家(包括伯里克利)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民众的惩罚。

这些史实表明

A.雅典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

B.苏格拉底等人仇视民众,主张实行贵族政治

C.直接民主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

D.雅典的民主政治保护了全体雅典人的利益

8.晚清畅销小说《痴人说梦记》以一场梦为结尾,梦中的上海没有外国巡捕,建筑没有外国招牌,有的是中国人的工厂和学校。

这反映了当时国人的最大愿望是

A.发展民族工业B.创办近代教育C.实现民族独立D.建立民主政治

9.下列近代中国社会思潮兴起的先后顺序是

①“准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

②“中华(民国)立国,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人道之大经。

政体虽更,民彝无改”

③“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

④“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①②④③D.①③②④

10.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

“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抵达东印度的航线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和最重要的两件事。

”这主要是指

A.欧洲国家从此可以通过贸易而不是耕地变得更富足

B.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工业将得到最大的促进

C.白银流入亚洲,将极大地刺激亚洲经济发展

D.各大洲相互孤立隔绝的状态将由此改变

11.“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

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

”这表明牛顿的发现

A.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B.使人类彻底摆脱了神学的影响

C.使人类开始关注现实世界D.促使人类的思想解放

12.“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对这些人文资源)完全入迷了。

”但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人则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

导致西方人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的人文和自然资源都很丰富B.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业革命的需要

C.东方和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全球建立的需要

13.日本明治维新同时,中国开始了洋务运动,30年后强大起来的日本在甲午战争中大败中国,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要加强军事力量的先进装备B.先进的社会制度是近代化的根本前提

C.近代化首先是军事上的近代化D.先进的生产力技术要有适应的土壤

14.“在费城制宪会议的过程之中,虽然各州、派系之间有利益冲突,但为了实现共同的国家未来和长远的政治秩序,大家一方面相互承认对方的逐利冲动,另一方面寻求利益整合和政治妥协的可能性”。

据此,美国确立了

①中央集权制②分权制衡原则③联邦制④两党制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5.余英时在《士与中国文化》一书中指出“15世纪以来,弃儒就贾是中国社会史上的普遍的新现象。

不但贾人多从士人中来而且士人也往往出身于商贾家庭。

明清的中国也可以说是一个士魂商才的时代”这种现象表明明清时期

A.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已名存实亡

B.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传统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C.读书人通过商业活动跻身仕途

D.商业经营的好坏是衡量士人成功与否的标准

16.民国时期官方媒体《中央日报》在1928—1937年间登载的295则解除夫妻关系的启事中,以“意见不合、志趣不同、情缘不洽”等为理由的有230起,占总数的77.97%。

对其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家庭观念丧失殆尽B.近代自由观念传播

C.大众赞同离婚行为D.婚姻方式彻底变革

17.丹皮尔指出“在19世纪,我们就看见了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科学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运用与发明前面。

并且启发了实际运用与发明。

”下列哪项发明不能印证这一观点

A.瓦特改良蒸汽机B.爱迪生发明电灯

C.贝尔发明电话D.诺贝尔成功研制炸药

18.1933年广州有报纸报道:

汉口市上有三种女人,四寸半高跟摩登女郎,三寸金莲的乡间小姐,还有截发而装脚的改组派。

第一种是阔人的姨太太,第二种是纱厂的女工,第三种是中等人家的管家婆。

该材料说明了

A.西方风气完全改变了中国传统陋习B.新文化运动反封建不够彻底

C.近代中国社会风俗呈现出多元化特征D.民族工业发展彻底解放了妇女

19.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提到:

“计划经济是一门不仅为更早时期苏联的经验展现出来,而且为当代资本主义本身证明的艺术”。

对这句话最准确的理解   

A.计划经济体制并不是社会主义国家所独有 

B.计划经济体制是各国经济改革的必然选择

C.计划经济体制曾在苏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D.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曾经并正在发挥作用

20.经济民族主义是指通过政府政策的形式对进出口商品建立贸易壁垒,并施加各种各样的保护主义政策以保护其国内产业。

它深切关注民族国家整体在世界政治经济体系中的地位,特别是由民族经济竞争力决定的民族的长期发展趋势,而不是世界的共存共荣。

在罗斯福新政的下列措施中,明显带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

A.美元贬值B.计划指导C.减耕减产D.以工代赈

21.周恩来是中共外交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指挥者,他的外交活动影响到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进程,下列活动中与此相关的有:

①参与了国共两党谈判,推动合作抗日②提出“求同存异”思想,促成万隆会议成功③出席日内瓦会议,体现大国外交风采④与美国总统尼克松会谈,见证中美建交历史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

22.2012年3月13日,美国、欧盟和日本计划就中国稀土出口限制措施向世贸组织提交正式诉讼,控诉中国限制稀土出口,试图为其本土制造商降低成本。

中国正在准备积极回应。

针对这一贸易纠纷,根据世贸组织的宗旨与原则

A.中国应取消针对稀土出口的种种限制

B.中国应运用贸易壁垒保护本国经济利益

C.世贸组织应协调与缓和贸易双方的矛盾

D.美、欧、日应在国际市场上另寻稀土资源

23.下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情况,图中城乡差距扩大是因为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建立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

D.经济特区的广泛建立

24.1957年西欧六国签订《罗马条约》。

对此,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会见法国代表团时说:

“(欧洲)共同市场建成的那一天,将是自由世界最美好的日子之一,甚至要比赢得战争(指“冷战”)胜利的那一天更加美好。

”美国支持“共同市场”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美国希望欧洲一体化为美国霸权服务

B.欧洲一体化旨在摆脱美苏“冷战”的威胁

C.欧洲一体化增强了其对抗美国的实力

D.“冷战”的形成是欧洲一体化的必备条件

25.北京大学张传玺教授曾以“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为题,从政治文明的高度,以翔实的资料为基础,史论结合,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公天下”的因素;同时,还有不少学者认为,从制度文明的角度看,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现代行政”的特点。

若以此为研究主题,下列最合适的话题是:

A.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民主制度

B.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与生命力

C.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与现代行政制度相似

D.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5题、26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27—28题为选考题,考生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5.(2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早在漫长的16世纪,“世界市场”就已经形成了,正是这个世界市场,构成了19世纪才出现的“现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基础。

或者说,以生产和交换市场扩大为动力的“世界经济”,是随后产生的那个西方以“资本积累”和军事暴力所驱动的“现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前提。

——韩毓海《五百年来谁著史》

材料二全球化经历了3个伟大的时代:

“全球化1.0”主要是国家间融合,开始于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时,持续到1800年前后,是劳动力推动着这一阶段的全球化进程,这期间世界从大变为中等。

“全球化2.0”是公司之间的融合,从1800年一直到2000年,各种硬件的发明和革新成为这次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从蒸汽船、铁路到电话和计算机的普及,这其间因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而被迫中断,这期间世界从中等变小。

在“全球化3.0”中,个人成为了主角,肤色或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不再是合作或竞争的障碍。

软件的不断创新,网络的普及,让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和印度的人们可以通过因特网轻松实现自己的社会分工,世界变平了,从小缩成了微小。

——托玛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

材料三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伴随着经济合作的失败、全球经济的瓦解和民族主义的复兴,并由此加剧了萧条。

但是那场大萧条也促成了经济思想的革命。

“再也没有下一次”,是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与会代表的目标。

——马丁·沃尔夫《金融危机再至:

我们需要新布雷顿森林体系》

(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方国家的发展途径。

当代发展中国家能否重行这一途径?

为什么?

(7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全球化各阶段的主要特点。

(12分)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明大萧条对经济思想、世界经济各有哪些“促进”。

(4分)

26.(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鸦片战争前,一些具有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人士,如頋炎武、吴敬梓、曹雪芹等人开始对科举制度进行大胆、辛辣的批判:

鸦片战争后,受西方民主启蒙思想影响的人士对科举制进行了更猛烈更深入的批判。

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对科举制的批判尤为激烈,称其“箍人心”,“坏人才”,“毁实业”。

在社会舆论的巨大压力下,清政府于1905年正式废除了科举制.此后一个世纪,对科举制的上述评价一直是史学界的主流现点。

近年来,史学界对科举制重新评价的观点抬头,并且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

新现点认为科举制度是古代中国的伟大创举,它不仅对古代中国的政治、教育、文化等多个领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而且对近代以后的中国和世界的文明进步产生了推动作用。

科举制实际上是近代欧洲兴起的文官制度(即公开考试选拔国家公务员制庋)的源头。

现在我国实行的高考制度某种意义也是古代科举制的继承和发展。

评论材料中有关科举制度的观点。

(12分)(要求:

围绕材料中的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7.(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日本新领导人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

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

……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

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者将一无所获。

……必然的逻辑要求人们既要站稳脚跟,又要将双肘伸向任何可能出现的空间;如果你不这样做,别人就会占据这块空间。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邦人迄今习欧美之风有两误端。

其一为不习欧美人之所以致文明之路,而仅习文明后呈现之皮相;其二为应后习之物为先习,而应先习之物为后习,实为颠倒了本末前后之顺序。

至此,吾人习欧美之风虽近二十年有余,而似文明开化之物唯止于其外表之相,致使吾国力日渐疲惫,人心日渐陷于浮薄。

——西村茂树《文明开化的顺序》

(1)结合材料一,归纳日本明治维新的特点。

(6分)

(2)材料二对明治维新提出了怎样的批评?

你是否同意这一批评?

请结合史实说明。

(9分)

28.(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人民群众从来都不是军国主义者,除非他们的思想受到了宣传的毒害。

我赞成你的意见,我们必须教导群众来抵制这种宣传。

我们必须开始用和平主义精神来教育我们的孩子,使他们能够预防军国主义。

欧洲的不幸,就在于它的人民已经被灌输了一种错误的心理。

我们的教科书颂扬战争,而又掩饰战争的恐怖。

它们把仇恨灌输给孩子们。

我却要教他们和平而不教他们战争,向他们灌输爱而不灌输恨。

——爱因斯坦《为和平而牺牲》(1931)

材料二人类最可尊敬的高尚品格是通过战争而揭示和显露出来的。

没有战争,世界将陷入自私自利之中……永久和平是一个梦,并且还不是一个美梦,而战争是上帝安排的世界秩序的一部分。

在战争中得到发展的是人类的最高贵的美德,包括勇敢、克己、忠于职责,以及甘冒生命危险的自我牺牲。

——战时德军参谋总长小毛奇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观点。

(6分)

(2)在对待战争的态度上,材料二与材料一有何不同?

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

(9分)

参考答案(历史)

一、选择题:

(25个×2分=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A

D

A

D

D

C

C

C

D

D

B

B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B

B

A

C

D

A

D

C

C

A

B

二、非选择题(50分)

25题:

(23分)

(1)途径:

西方国家通过资本积累和军事暴力依靠世界市场发展起来。

(2分)

判断:

不能;(1分)因为现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建立在对外扩张和掠夺基础之上,发展中国家是受害者,历史的悲剧不能重演;西方发达国家是世界市场的主导,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市场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和平发展是时代主流,发展中国家力量弱小,不可能通过暴力手段来实现经济发展。

(4分。

任答2点理由即可)

(2)第一阶段,以国家为主角;以工场手工业为动力(或劳动力推动)(4分)。

第二阶段,以公司为主角;以各种硬件的发明和革新为动力(或科技推动)(4分)。

第三阶段,以个人为主角;以信息技术为动力(或软件推动)(4分)

(3)经济思想:

国家干预经济盛行(或曰凯恩斯主义)。

(2分)

世界经济:

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关贸总协定,推动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2分)

26题:

(12分)

1、赞成第一种观点:

科举制度对历史发展起消极作用。

理由:

(1)单纯以儒家文化考试成绩录用人才,使具有真才实学的优秀人才,特别是技术性人才受到排斥;

(2)科举考试以四书五经为主命题,以八股文进行考试,强化了儒家的正统地位,培养顺从皇帝的奴仆,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民主启蒙思想的发展;

(3)科举考试忽视科技知识,不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是近代中国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4)科举考试选拔的人才缺乏科技和实用知识,无法满足近代工业发展的人才需要;

(5)科举制不利于学习西方近代科技文化,不利于近代新式学校发展和教育近代化。

2、赞成第二种观点:

科举制度对历史发展起积极作用。

理由:

(1)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2)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3)促进了唐诗的繁荣;

(4)促进了古代儒学教育的发展,弘扬了重文重教的社会风气;

(5)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对近代欧洲兴起的文官制度和现在我国实行的高考制度具有借鉴作用。

(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严谨合理给10分,合计12分。

其他情况酌情给分。

27题:

(15分)

(1)特点:

有选择的向西方学习;(3分)通过对外扩张来实现国家富强。

(3分)

(2)批评:

认为明治维新仅仅学习西方文明的皮毛;颠倒了向西方学习的先后顺序。

(4分)

答案一:

同意。

西方近代化的发展道路是观念更新、制度变革和工业化依次进行,日本改革者过于注重西方技术的学习,导致问题的出现。

(5分)

答案二:

不同意。

日本改革比较注重全面学习西方,改革过程中也初步实现了政治民主化。

(5分)

28题:

(15分)

(1)军国主义蛊惑群众,欧洲深受其害;(3分)强调和平主义教育的重要性。

(3分)

(2)不同:

材料一明确反对战争,材料二则为战争辩护。

(3分)

原因:

爱因斯坦作为犹太人后裔和爱好和平的有识之士,深感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运动给欧洲带来的伤害,强烈反对战争;小毛奇是德国军国主义的代表人物,是一战的发动者之一,他竭力为德国发动战争辩护。

(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国外设计风格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