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89566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20.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docx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docx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

2019-2020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学习目标】

1.了解西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掌握汉武帝的大一统等基本史实。

2.思考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认识到:

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时期;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习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学习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导入新课】

刘彻即将满16岁时,父皇汉景帝病逝。

转眼间,他便从一个无忧无虑的少年成为了大汉帝国的统治者,从此,如何治理国家便成为他日夜苦思的重要问题。

他能承担历史的重任吗?

他又会遇到哪些难题呢?

【自主学习】

一、汉武帝面临的第一个问题:

政治上

自主阅读课本P54~55内容和材料,完成相关内容

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

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

——《汉书·主父偃传》

问题:

这段材料说明什么?

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shèng)万乘,和天子一样威风。

他还自制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旧版)》

问题:

这段材料说明什么?

今以法割削(xuē)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cháo)错是也。

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嫡(dí)嗣(sì)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宣。

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

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汉书·主父偃传》

问题:

主父偃提出了什么建议?

主要内容是什么?

当时京城和地方的某些官员以及皇族经常做违法乱纪的事情,影响中央的统治。

汉武帝怎样才能了解官员和王族的动向,使他们忠诚自己和不敢贪赃枉法、欺上瞒下呢?

这项措施的内容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二、汉武帝利用“推恩令”解决了封国问题,设置刺史加强了对全国的监察控制,实行察举制选拔人才,实现了政治上的大一统。

政治危机的化解只是从政治上解除了对抗力量,能不能保证这些人从内心真正臣服呢?

所以要使这些诸侯们乃至天下子民彻底归顺,还必须统一思想。

汉武帝面临的思想上的问题是什么?

自主阅读课本P55内容,完成相关内容。

西汉初年,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还很活跃。

诸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对中央集权很不利。

——《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旧版)》

问题:

1.这个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2.汉武帝为达到“独尊儒术”的目的,采取了哪些措施?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什么作用?

过渡: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汉武帝从政治上和思想上巩固汉朝统治的措施。

汉武帝采取这些措施后是不是就高枕无忧了?

汉武帝面临的第三个问题:

经济上

自主阅读课本P55~56内容,完成相关内容。

吴有豫章郡铜山,濞(bì)则招致天下亡命者盗铸钱,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国用富饶。

------《史记·吴王濞列传》

问题:

通过上述材料,概括西汉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问题?

“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

” 

——《史记·货殖列传》

问题:

这种状况对国家经济发展会造成什么影响?

汉武帝为了改变经济中存在的问题,稳定经济发展,加强对社会经济的控制,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能力提升】

1、小讨论:

有人说秦始皇功劳比汉武帝功劳大,也有人说汉武帝功劳比秦始皇功劳大,你是怎么看的?

 

2、探究汉武帝大一统局面的形成的原因?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案

七年级历史学科备课

课题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王朝

课型

知新课

课时数

1

总课

时数

授课

时间

主备人

李慧敏

使用人

李慧敏

组长

签字

曾秀秀

教材解读

本课的学习内容分为三目:

推恩令的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盐铁专卖。

这三目内容共同构成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措施,行政方面的措施表现为推恩令的实施,思想方面的措施表现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盐铁专卖等则是巩固大一统王朝的经济措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背景;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各项措施;知道主父偃和董仲舒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设置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将复杂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的措施,用图片表达出来,使之具体化、直观化,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汉武帝巧妙解决地方权力过大的各项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开创了汉朝大一统的局面,使学生懂得国家统一是经济发展强盛的重要基础,进而在生活中更好地维护国家的统一。

教学重点

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及影响

教学难点

“推恩令”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教具准备

历史教科书、《自主学习指导课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一组图片

教师提问:

大家认识这几张图片吗?

学生回答:

汉武帝。

教师接着讲述:

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实现和现固了大一统局面,这就是汉武帝。

我们今天就学习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设计意图:

果用图片和学生示的影视人物图片导入,能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很快进入到新课的学习,同时也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新课讲解

第一篇汉武帝的忧愁(原因)

教师展示史料,提问:

通过史料,得出汉武帝的三个忧愁。

政治方面:

材料一:

金缕玉衣图片

材料二:

(豪强地主)“役财骄益,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

思想方面:

材料三:

淮南王刘安,招用诸子百家几千人著书立说,编写《淮南子》,一些学派用自己的观点议论天子,宣扬和汉武帝不一样的治国策略。

经济方面:

材料四:

富商大贾,冶铸鬻(yù)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公家之急,黎民重困。

——《史记·平准书》注:

鬻:

学生通过史料得结论:

忧愁一:

诸侯王势力强大,豪强地主势力膨胀,威胁中央统治。

忧愁二:

士人依附诸侯王,对抗朝政,思想不统一。

忧愁三:

富商大贾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

第二篇为汉武帝解忧(措施及作用)

请学生通过的预习案学习,完成表格填空。

背景措施作用

政治诸侯王势力强大,豪强地主势力膨胀,威胁中央统治

思想士人依附诸侯王,对抗朝政

经济富商大贾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

在这部分设两个探究题,同学们小组讨论,小组展示。

互动探究一:

分封制和“推恩令”一样吗?

哪个好。

为什么?

互动探究二:

说说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学的不同态度,他们的共同目的是什么呢。

第三篇汉武帝的喜悦(最终成效)

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三、小结

1、用带领学生一起书写板书的方式来回顾本科知识。

2、用一首歌颂汉武帝的歌曲《最后的倾诉》结束本课。

看图分析记录有关数据,根据图例分析西汉汉后期政治形势的变化。

 

首先统一思想,表明中央政府是受命与天,君临万邦,有权利和义务统治所有的诸侯国,做到名正言顺。

 

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用推恩的计谋,通过一层层的分封,使得诸侯国越来越小,它们再也没有能力同中央对抗。

 

诸侯王和地方豪强地主势力无法垄断经济,失去了势力膨胀的经济基础。

培养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课本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小组探究合作的能力。

培养学生梳理课本结构的能力。

感知汉武帝的雄才伟略和西汉的鼎盛局面。

以及唤醒青少年学生共筑中国梦的责任感。

 

 

 

板书

设计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1、汉初形势

2、汉武帝的措施---政治、经济、思想

3、产生的效果

作业

设计

完成《自主学习指导》

教学

反思

综合评价目标要求,特别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及时准确的作出鼓励性的评价,要肯定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有新意的思维方式。

对于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自行作出的历史结论,不要简单的评价,要通过评价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解决历史问题的方法。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案

第15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课标要求

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

认识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使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巩固下来,儒家思想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两千多年的思想基础。

通过学习汉武帝的大一统是西汉强盛的顶点,经济上的发展是大一统的物质基础,认识统一是促进国家强盛的重要原因。

知识与能力

了解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强化监察制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史实,进一步探讨这些措施所起的作用,为正确评价汉武帝做必要的史实积累。

过程与方法

初一学生处于童年向少年过渡的阶段,从心理上喜欢表现自己,敢于表达内心的想法。

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历史短剧的表演、课堂讨论等活动,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加深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并增强历史想象力。

在老师的指导下,引导学生学会利用教科书,提取教科书和其他资料中的有效历史信息,了解汉武帝的大一统是秦加强中央集权制的延续和发展,初步掌握用比较的方法对比“秦皇汉武”对历史的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

评价历史人物或事件应建立在一定的史实基础之上,因此,了解汉武帝为推进大一统所采取的政策措施是学习的重点。

如何评价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对整个中国历史的影响是学习的难点。

教学准备

1、介绍学生阅读《中华五千年》、《中国古代史常识》等有关通俗历史读物,了解有关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史实,为课堂学习做必要的知识储备。

2、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编历史短剧:

(1)“推恩令”;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教学方法

表演法,讨论法,比较法,讲授法。

板书设计

第15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用投影仪打出汉武帝的人物图像,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教师:

(指人物图像说)图中的这个人物就是汉武帝。

汉武帝生于公元前156年,死于公元前87年,在位54年。

他的一生见证了西汉王朝的鼎盛,可又有谁知道,就是这位功勋卓著的大汉天子,内心里总有着无穷无尽的烦恼!

今天这节课,老师会带着同学们走进汉武帝的内心世界,知晓他的烦恼,感受他的忧愁,并期待大家能为他老人家排忧解难,用我们的智慧开创出别具一格的大一统格局!

课件推出课题“汉武帝的烦恼——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让学生就课件的背景展开讨论,领会老师选择此图片作为背景的用意。

讲授新课

一、“推恩令”的实施

(一)削弱王国势力

多媒体播放剪辑好的音像资料。

(讲述西汉的建立。

时间约1分钟。

PPT课件展示:

公元前202年,在“四面楚歌”声中,西楚霸王项羽痛别虞姬,走上了不归路。

引用“力拔山兮气盖世,时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诗句,让学生去体味项羽的情绪。

然后老师点评。

PPT课件展示:

而项羽的对手——汉王刘邦却踩着庆祝胜利的鼓点,登上权力的最高峰,建立了汉朝,史称西汉。

引用“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诗句,让学生去体味刘邦的情绪。

问题落在最后一句上,刘邦的忧虑是什么?

(学生思考作答。

教师提问:

汉高祖刘邦为了让汉室江山永固,采取了什么动作?

学生作答略。

(引导学生答出:

分封诸侯王,尤其是分封刘姓子弟为诸侯王。

多媒体播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