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云南省砚山县二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887678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51.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云南省砚山县二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历史云南省砚山县二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历史云南省砚山县二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历史云南省砚山县二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历史云南省砚山县二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云南省砚山县二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历史云南省砚山县二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云南省砚山县二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云南省砚山县二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历史云南省砚山县二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云南省2017—2018学年砚山县第二中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

考试范围:

选修3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1.1943年初,原来倾向于德国的土耳其、伊朗等国都纷纷表态,表示支持反法西斯战争,同时,很多国家加入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

A.反法西斯联盟的正义性

B.斯大林格勒战役扭转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局

C.美国的参战增强了世界人民的信心

D.法西斯集团开始瓦解

【答案】B

【解析】反法西斯联盟始终是正义的联盟,美国参战是在1941年,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标志着法西斯集团开始瓦解。

因此,A、C、D三项的叙述都不正确。

2.印度和巴基斯坦自独立以来就是两个敌对的国家,造成两国敌对的主要原因有(  )

①殖民主义“分而治之”政策的影响 ②宗教信仰的差异

③边界和领土的长期不确定 ④美苏等大国的插手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史实的综合分析能力。

印巴长期冲突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中既有印巴地区的内因,主要是宗教信仰的差异、边界和领土的长期不确定;也有其外在因素,即殖民主义政策和美苏等大国的插手。

故选D项。

 

3.阿拉伯酋长们发现自己有了与西方对抗的有力武器,并以此为武器对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实施禁运,表现出团结一致的精神。

这次禁运的影响有(  )

①引发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 ②显示了产油国联合斗争的巨大威力 

③对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④直接促成了埃及和以色列建交

A.①②③B.①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题干指的是1973年阿拉伯国家运用“石油武器”的影响。

④发生在1980年,与题干没有直接的联系,可排除。

4.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是(  )

A.索姆河战役B.马恩河战役

C.凡尔登战役D.日德兰海战

【答案】C

【解析】凡尔登战役前后持续10个月,是大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战,法军战稳了脚跟,德军兵力、士气开始衰落。

 

5.为了实现人类的持久和平,威尔逊等政治家曾在巴黎和会上作了有益的探讨,在一些问题上取得了共识并载入了国联盟约,其中现在看来还是很有价值的共识是(  )

A.“维护和平”的原则B.对战败国殖民地的措施

C.严厉制裁德国的措施D.限制海军军备竞赛的规定

【答案】A

【解析】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国际联盟虽然是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但它在实现人类和平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

6.美国和越南签署《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美国表示尊重越南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双方完全停止敌对行动是在(  )

A.1969年6月B.1973年1月

C.1975年春D.1964年8月

【答案】B

【解析】据教材可知,美国、越南签署《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是在1973年1月,故选B项。

 

7.早在1905年,德国就制订了“施里芬计划”,打算速战速决,6周内打败法国。

但这一战略计划最终破产,其破产的标志是(  )

A.马恩河战役      B.凡尔登战役

C.索姆河战役D.1914年俄军攻势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基础知识的能力。

根据所学内容,马恩河战役使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破产,双方进入无休止的阵地战中。

故答案为A。

8.德国法西斯上台前,宣扬“德意志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有权统治全世界;犹太人和斯拉夫人是劣等民族”。

这说明(  )

A.法西斯势力打出社会主义旗号以拉拢工人

B.法西斯势力准备对内实行独裁统治

C.法西斯势力打出民族主义旗号以蛊惑人心

D.法西斯势力与垄断资产阶级利益一致

【答案】C

【解析】民族优越论是法西斯势力蛊惑人心的手段,通过欺骗宣传,法西斯势力获得了德意志民族各阶层的广泛信任,从而赢得了大选,取得了统治地位。

9.在凡尔赛体系下,中东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  )

A.巴尔干地区成立民族国家B.奥斯曼帝国瓦解

C.德国丧失了海外殖民地D.奥匈帝国瓦解

【答案】B

【解析】奥斯曼帝国瓦解属于中东地区政治格局的重大变化,在此地区也产生了新的民族国家。

1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使德军陷入苏军和英美盟军夹击中的军事行动是(  )

A.西西里岛登陆B.诺曼底登陆

C.突尼斯歼灭战D.阿拉曼战役

【答案】B

【解析】诺曼底登陆是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的标志,使希特勒陷入了两面作战的困境,故B项符合题意。

11.在孤立主义的影响下,美国没有加入国际联盟。

孤立主义就是(  )

A.反对美国卷入任何国际事务

B.反对美国卷入西半球以外的事务

C.反对美国卷入亚太地区事务

D.反对美国卷入欧洲和非洲的事务

【答案】B

【解析】1796年9月17日,华盛顿发表了著名的《告别演说》。

他反对把美国的“命运与欧洲任何一部分的命运纠缠在一起,以致使我们的和平与繁荣卷入欧洲的野心争夺、利益、情绪或反复无常的罗网中去”。

12.1944年6月,盟军实施了“霸王作战计划”,进行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作战行动。

这次行动(  )

A.加速了北非战场的胜利进程B.导致了意大利法西斯的溃灭

C.使法西斯德国处于夹击之中D.改变了中国战场的战略态势

【答案】C

【解析】“霸王作战计划”的实施就是诺曼底登陆,这次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国武装力量处于两面的夹击之中,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溃灭。

13.下图是1947年漫画家华君武为揭露马歇尔计划而创作的漫画《黄鼠狼给鸡拜年的结果》。

其有助于国人(  )

A.瞩目中国革命的进程B.关注西欧国家的经济危机

C.认清美国对外政策的本质D.预见美国霸权必将衰落

【答案】C

【解析】本题为图片型单选题,注意图片所给信息“黄鼠狼(美国)给鸡(西欧)拜年”,实际上指美国于1947年对西欧各国实施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实质是控制西欧。

14.英美两国在巴黎和会上支持日本享有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而在华盛顿会议上却转而支持中国的要求,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中国人民的斗争直接打击了英美在华的统治

B.为了遏制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势力

C.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渐提高

D.日本已没有再被继续利用的价值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英美与日本侵华问题上的矛盾。

一战期间,日本独霸中国,影响到英美在华利益。

在华盛顿会议上,英美支持中国收回山东,正是为了遏制日本在华势力的扩张。

15.构成凡尔赛体系的诸条约中涉及到南斯拉夫问题的是(  )

①对德和约 ②对奥和约 ③对保和约 ④对匈和约⑤对土和约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答案】B

【解析】本题实际上考查了凡尔赛体系下诸条约的内容。

解题关键是熟记各条约的主要内容。

②③④均涉及到了南斯拉夫问题,故选B。

 

16.观察下面漫画,通过这幅漫画作者主要表达出(  )

A.苏联必将战胜法西斯的乐观主义精神

B.德军是一群不堪一击的乌合之众

C.苏联存在过分轻敌的战略错误

D.德国法西斯惧怕苏联的心态

【答案】A

【解析】漫画中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将纳粹的头子希特勒当做盘中的晚餐,这说明作者坚信苏联一定能够打败法西斯。

17.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美领导人曾分别谈到:

“英国雄狮一声吼而天下震撼一切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如今,英国已经吓不倒任何国家。

它已经失去一个帝国,但至今还不知道扮演什么角色。

”导致英国从“震撼一切”到“吓不倒任何国家”的主观因素有

(  )

A.美国的强大B.经济实力削弱

C.苏联的强大D.联合国的成立

【答案】B

【解析】

18.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等原料缺乏的国家,大力发展化学合成技术,从而推动了化工技术的发展。

这说明的根本问题是(  )

A.战争是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

B.社会需要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根本动力

C.科学技术是维持战争的根本保证

D.发展化学工业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答案】B

【解析】德国发展化工技术虽然是在战争的推动下出现的,但从根本上说是源于社会的需要。

19.使美苏两国在二战后实力超群,成为雅尔塔体制的核心国家的原因不包括(  )

A.西欧各国饱受战火蹂躏,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B.两国基本上没有受到战争破坏,经济发展较快

C.两国军事实力较为强大

D.两国的政治地位在二战中及战后逐步提高

【答案】B

【解析】在二战中,美国受到的破坏极小,而苏联受到了极大的破坏,故B项表述不符合史实。

20.有人说:

西班牙内战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二战的彩排”。

这种说法的依据是()

A.西班牙战争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B.西班牙是二战中举足轻重的国家

C.西班牙战争充分体现了当时各主要国际政治势力间的矛盾和斗争

D.国际纵队的参与使西班牙内战变成了一场国际冲突

【答案】C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的综合分析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干的要求“二战的彩排”,这主要是由于当时的各种政治势力都在西班牙内战中登场,这些政治势力的活动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德意法西斯的嚣张和英法的绥靖政策形成鲜明的对比,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2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允许奥斯曼帝国境内的阿拉伯人建国,后又在“贝尔福宣言”中表示支持犹太人复国,其主要目的是(  )

A.维护中东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B.支持落后地区的民族主义

C.维护自己在中东地区的利益

D.削弱奥斯曼帝国的势力

【答案】C

【解析】一个国家的政策的变化是由其国家利益所决定的,虽然有时称维护世界和平,但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

 

22.识读下图,关于这场战争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削弱了英美的国际地位 ②埃及扫清了英法殖民统治的残余 

③美苏的势力乘机渗透此地区 ④中东地区民族独立运动呈现高潮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图和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

由图中战争的参与国是英法军队、以色列和埃及,范围在中东地区,可知该战争是苏伊士运河战争,这场战争削弱的是英法的实力和国际地位,而不是美国。

排除①。

 

23.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苏联争霸活动全面收缩,这表明(  )

A.苏联要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

B.苏联与美国一决雌雄定出胜负

C.苏联军事力量缺乏相应的经济支撑

D.苏联社会矛盾尖锐,国家濒临瓦解

【答案】C

【解析】经济是政治的基础。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苏联经济困难,难以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不得不转入全面收缩。

24.二战前夕,法西斯国家以“反共”作招牌结盟的主要目的(  )

A.以反共迷惑西方大国,掩盖侵略意图

B.以反苏为诱饵鼓励西方大国执行绥靖政策

C.打破共产国际提倡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D.拉拢西方大国加入轴心国军事同盟

【答案】A

【解析】虽然随着法西斯国家的侵略,他们同西方大国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但由于时机尚不成熟,法西斯国家不愿过早刺激西方大国,于是打出了反共的招牌,选A。

C项“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建立比题干事件要晚,排除。

法西斯国家和西方英法等大国之间有着根本的利益冲突,不可能结成联盟,排除D。

 

25.20世纪20年代,欧洲各国处理国际关系的主要方式是()

A.和平谈判B.武力方式

C.经济封锁D.外交孤立

【答案】A

【解析】经过一次大战以后,欧洲和平主义盛行,各国都不愿意轻易采用武力解决问题,往往通过谈判,签订协议的形式,维护安全。

26.1920年1月,国际联盟正式宣告成立。

它(  )

①是战后世界人民对战争反思的成果之一 

②是巴黎和会的重要成就之一 

③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 

④对促进国际间的合作作出了许多有益的尝试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解答本题容易出现的失误是认为③④的叙述不正确。

不论国际联盟在维护世界和平中发挥的作用如何,但维护世界和平是它努力的方向,这一点是无法否认的。

国际联盟的合作模式,对后来的联合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7.克什米尔地区是南亚次大陆的“火药桶”。

下列关于克什米尔的叙述,正确的(  )

①在《印度独立法案》中未明确其归属 ②居民中印度教徒占多数 ③引发了三次印巴战争 ④克什米尔地区的归属问题始终未得到解决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④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印度独立法案》未明确该地区的归属,该地区的居民大多数是穆斯林,这一地区引发了前两次印巴战争,克什米尔问题至今都没有得到解决。

 

28.下图是一幅反映近代国际形势的政治漫画,其中的含义显示的时代背景是(  )

A.普法战争时两方的针锋相对

B.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军事结盟集团的对立

C.瓜分殖民地时各国的利害冲突

D.两大集团形成后,内部完全没有了利害冲突,并结成了稳固的集团利益

【答案】B

【解析】漫画反映的是一战前欧洲军事集团的形成与对立。

A项中的时间明显与漫画不符;C项所说也是两大集团对立的一方面,包含于B项。

D项说法错误,集团内部仍有利害冲突,故排除。

 

29.“……会议坚信:

本宣言和各项停止敌对行动协定中所规定的条款的实施,将使柬埔寨、老挝和越南从此能够完全独立自主地在国际的和平大家庭中起到它们的作用。

”本段内容选自(  )

A.《日内瓦会议关于“印度支那问题”的最后宣言》

B.《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

C.《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

D.《朝鲜停战协定》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印度支那三国的独立问题。

首先读材料找出有效信息,这是关于印度支那三国独立的内容,且材料中已明确提出“本宣言……”,故此可排除B、C、D三项。

 

30.20世纪70年代初苏联提出“缓和”战略的实质目的是:

A.改变争霸目标

B.采取更为积极的进攻战略

C.限制和裁减核武器

D.苏联的霸权主义发展到高峰

【答案】B

【解析】70年代美苏在欧洲缓和,但在亚非积极进攻。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8.0分,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德意志帝国首相俾斯麦说:

“我们位于欧洲中部……所需要的是法国让我们安宁,要防止法国——假如它不愿和我们保持和平的话——找到盟友。

只要法国还没有盟友,法国对我们就没有什么危险……除了法国以外,各国都需要德国,德国应尽力利用它们的彼此关系,不让它们联合起来反对自己。

”——迪特尔·拉夫《德意志史》

材料二 1890年俾斯麦下台后,威廉二世表明其对外政策时说:

“在我们德意志军旗的保护标志之下,我们有理由提出要求:

凡是外国人给予一切其他国家的某些权利,也同样是德意志商业、德意志商人和德意志船只所要取得的权利。

”——《世界近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三 威廉二世的外交国务大臣毕洛夫说:

“当其他国家分割世界时……我们不会消极地躲在一旁……如果英国人谈大不列颠,法国人谈新法兰西,俄国人侵占亚洲……那么,我们也要求建立大德意志。

”——《世界近代史教学资料选辑》

(二)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德国对外政策的核心是什么?

为此,德国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2)材料二、三说明德国对外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概括说明德国对外政策变化所产生的主要影响。

【答案】

(1)核心:

防止普法战争中失败的法国复仇,尤其是防止法国与别国结盟来反对德国。

措施:

1879年,与奥匈帝国签订同盟条约;1882年,与意大利、奥匈帝国签订《三国同盟条约》,建立了以德国为核心的三国同盟。

(2)变化:

由称霸欧洲大陆发展到争夺世界霸权。

原因:

德国经济迅速发展,实力超过英、法两国,改变了列强之间的力量对比,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

(3)列强之间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日益激化;英德矛盾成为列强之间的主要矛盾;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相互对峙和扩军备战;国际危机不断加剧,最终引发一战。

【解析】第

(1)问中的“核心”应依据材料一中“防止法国……找到盟友”等信息进行说明,“措施”可结合三国同盟的形成过程进行回答;第

(2)问中的“变化”应依据材料二中“凡是外国人”、材料三中“建立大德意志”等信息进行归纳,“原因”需要联系德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进行分析;第(3)问应注意结合德国对外政策的目的,从直接影响和深远影响等方面进行思考。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不要忘记以下情况,德国人入侵苏联,是经过芬兰、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匈牙利的。

德国人所以能够经过这些国家侵入苏联,是因为在这些国家中,当时存在着敌视苏联的政体……苏联为了保证自己将来的安全,力求在这些国家内能有对于苏联抱着善意态度的政府。

——斯大林《关于丘吉尔先生的演说和〈真理报〉记者的谈话》

材料二 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与美国总统艾豪威尔举行戴维营会谈。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苏联对外政策的特点,并说明其主要原因。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苏美“和解”的认识。

【答案】

(1)特点:

实行防御型的对外政策,力图在东欧建立“安全带”。

主要原因:

德国法西斯入侵苏联的教训;为自身发展谋求相对和平的环境;扩大对东欧国家的政治影响。

(2)现象:

苏联主动谋求与美国缓和关系。

认识:

苏联是在美国处于攻势的背景下谋求缓和关系的,“和解”只是双方关系的表面现象,实际上双方都没有放弃对世界霸权的争夺。

【解析】第

(1)问中“特点”可依据材料一中“力求……对于苏联抱着善意态度的政府”等信息进行归纳,“主要原因”应从历史和现实两个层面进行分析;第

(2)问中的“现象”可联系材料二中“举行戴维营会谈”等图文信息进行说明,“认识”需要从现象与本质的角度进行分析。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8~1919年世界流行性感冒共导致2200万人失去了生命。

在欧洲各国,食物的配给量极低,人们的抵抗力极弱,因而死亡的人数也最多。

俄国死去了40万人,德国有30万人死亡,在伦敦,疾病流行时,一周之内就有1.8万人死去。

材料二 战争结束后,德国物价急剧上涨,面包的价格竟然上涨了2倍多。

对此,德国人民上街游行,抗议物价上涨。

有30多万人参加了这次游行,并进而发展为暴动,上千人被杀,上万人被捕入狱。

材料三 列宁说:

“帝国主义战争也唤醒了东方,把东方各族人民卷入了国际政治生活。

”中国的五四运动、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等等,说明:

“在当代革命中,东方各民族为了不再仅仅充当别国发财的对象而参与决定世界命运的时期到来了。

”——以上均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战争的后果有哪些?

(2)根据材料三说明一战对亚、非、拉地区产生的影响。

【答案】

(1)战争使疾病流行,夺去无数人的生命;战争带来了饥荒和贫困;战争使欧洲国家社会矛盾激化,出现政治危机。

(2)一战促使亚、非、拉地区民族觉醒,出现了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局面。

【解析】第

(1)题注意依据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如材料一中的各国伤亡人数;材料二中的“物价上涨”“暴动”“被捕入狱”进行总结。

(2)题注意材料中“把东方各族人民卷入了国际政治生活”及中国、印度、土耳其等国家的提示作用。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毛泽东说:

“只要迫使希特勒转入战略防御,法西斯的命运就完结了。

因为像希特勒这样的法西斯国家的政治生命和军事生命,从它出生的一天起,就是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进攻一完结,他的生命也就完结了。

(1)材料一中红场阅兵发生在哪一事件中?

该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迫使希特勒转入战略防御的重要战役是什么?

该战役有何意义?

【答案】

(1)莫斯科战役。

使德国陆军在二战中遭遇第一次重大失败,宣告了德军“闪电战”的破产;德军被迫由全面进攻转入重点进攻。

(2)斯大林格勒战役。

这次战役不仅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还是整个二战的转折点;德国法西斯从此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直至战败。

【解析】第

(1)题根据材料一中的时间和地点可以判断该场景发生在莫斯科战役中;影响依据教材归纳即可。

(2)题必须准确理解材料二中毛泽东谈话的要旨,抓住“转入战略防御”这一关键词,便可以得知重要战役是斯大林格勒战役;意义根据教材归纳即可。

3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苏联和美国的参战决定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负。

在这场大战中,传统的欧洲体系的崩溃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

通常所称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欧洲”现已死去,而且无复活希望。

——哈乔·霍尔本,1951年

材料二 在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历史的进程意味着西方的衰落。

伦敦、巴黎和柏林不再左右世界的新闻。

它们也不再控制世界上的帝国。

它们的陆军、海军和联盟体系已不再统治全球。

例如,1860年,西欧的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产量的72%;……到1960年下降到25%。

不言而喻,欧洲19世纪的全球霸权已经结束,而且永远地结束了:

欧洲已不可能恢复它的殖民帝国,也不可能重新建立以前的军事和政治优势。

——斯塔夫里阿诺斯,1999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传统的欧洲体系的崩溃”指的是什么?

概括其崩溃的过程。

(2)材料二中提到西欧的衰落应如何看待?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二战后期形成的新的世界体系有何特点?

【答案】

(1)近代以来形成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的瓦解。

一战使其发生动摇;二战使其崩溃,为两极格局所代替。

(2)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体现,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矛盾在起作用。

(3)划分了美国与苏联在欧洲的势力范围;形成了以美苏为主导的政治、军事集团对峙局面;为形成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对立的国际关系格局奠定了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