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文言文知识点归纳.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88763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人教版文言文知识点归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文言文知识点归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文言文知识点归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文言文知识点归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文言文知识点归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人教版文言文知识点归纳.docx

《高中语文人教版文言文知识点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人教版文言文知识点归纳.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人教版文言文知识点归纳.docx

高中语文人教版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高中语文人教版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一、通假字

曲终收拔当心画(画通划)

钿头银篦击节碎(篦通金字旁的篦,密齿梳)

二、古今异义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明年:

古:

第二年今:

指今年的下一年)

老大嫁作商人妇(老大:

古:

年纪大了今:

长子、长兄等)

又闻此语重唧唧(唧唧:

古:

叹息声今:

一般指虫鸣)

因为长句(因为:

古:

因此写了今:

表原因)

暮去朝来颜色故(颜色:

古:

容貌今:

色彩)

凄凄不似向前声(向前:

古:

刚才今:

朝向前方(面))

三、一词多义

(1)言

感斯人言(言:

话语)

凡六百一十六言(言:

字)

自言本是京城女(言L:

说)

(2)命

遂命酒(命:

吩咐,命令)

命曰[琵琶行](命:

取名)

(3)为

因为长句(v写、作)

初为【霓裳】后【六幺】(为:

弹奏)

为君翻作【琵琶行】(为:

介词,为、替)

(4)暂

凝绝不通声暂歇(暂:

副词,短暂)

如听仙乐耳暂明(暂:

副词,顿时、忽然)

(5)幽

别有幽愁暗恨生(幽:

深沉)

幽咽泉流冰下难(幽:

形容低微,隐晦,不畅达)

野芳发而幽香(幽:

清幽幽的)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幽:

昏暗)

(6)语

琵琶声停欲语迟(语:

说话,回答)

今夜闻君琵琶语(语:

曲)

(7)暗

寻声暗问弹者谁(轻声地)

别有幽愁暗恨生(隐藏的)

偏听则暗(糊涂,愚昧)

四、词类活用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夜:

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遂命酒(酒:

名词作动词,摆酒席)

歌以赠之(歌:

名词作动词,作诗)

商人重利轻别离(重、轻:

形容词作动词,看重、轻视)

五、文言句式

1、倒装句

转徒于江湖间(于江湖间,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于穆,曹二善才,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2、省略句

问其人,本(是)长安倡女

送客(于)湓浦口

使(之)快弹数曲

沉吟放拔插(于)弦中

3、被动句

感斯人言

《寡人之于国也》

__《孟子》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刚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通“毋”,不要)

(2)无失其时(通“毋”,不要)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通“斑”,此处指头发花白)

(4)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同“途”,道路)

(5)直不百步耳(直通只,仅仅)

2.特殊词义

(1)河内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2)邻国之民不加少(副词,更、更加)

(3)直不百步耳(只是,不过)

(4)数罟不入洿池(细密)

3.一词多义

(1)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食:

前一个为动词,吃;后一个为名词,食物)

(2)数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译(几,若干)

数罟不入洿池(密)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数目)

扶苏以数谏故(屡次)

(3)直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不过)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不弯曲)

系向牛头充炭直(通值,价钱)

(4)胜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尽)

驴不胜怒,蹄之(能承受)

其所谓战胜于朝廷(胜利)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超过)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优美的)

(5)发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打开)

发閭左謫戍渔阳九百人(派遣)

百发百中(发射)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花开)

(6)兵

非我也,兵也(兵器)

穷兵黩武(军事力量)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军队)

草木皆兵(士兵)

4.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填然鼓之(敲鼓)

树之以桑(种植)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穿)

然而不王者(称王)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吃)

5、古今异义

(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古:

黄河今:

泛指河流)

(2)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古:

谷物收成不好今:

凶恶,厉害)

(3)弃甲曳兵而走(古:

跑,逃走今:

行,走路)

(4)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古:

供养活着的人今:

保养身体)

(5)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古:

可以凭借今:

表示同意,认可)

(6)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古:

然意为这样,而意为却今:

转折连词)

(7)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古:

不要归咎今:

没有罪过)

二、文言虚词

1.而

(1)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表修饰:

弃甲曳兵而走

(2)连词,表承接:

或百步而后止

(3)连词,表转折:

然而不王者/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4)连词,表并列: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2.其

(1)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里”:

则移其民于河东

(2)代词,作定语成分:

移其粟于河内(代河东的)/无失其时(它们的)

3.之

(1)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寡人之于国也/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结构助词,的:

察邻国之政/王道之始也

(3)衬音助词,无义:

填然鼓之/树之以桑

⑷代词,作宾语成分:

申之以孝悌之义(指代百姓)/未之有也(代前面所说的事)

4.焉

(1)句末语气助词:

尽心焉耳矣

(2)代词:

斯天下之民至焉(指代“王”)

5.然

(1)指示代词,这样:

河东凶亦然/然而不王者

(2)形容词词尾,相当于“地”:

填然鼓之

6.于

(1)介词,对于:

寡人之于国也

(2)介词,表比较,比: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3)介词,在: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2)然而不王者,末之有也(“……者,……也”,表判断)

(3)非我也,岁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4)是亦走也

(5)非我也,兵也

2.疑问句

(1)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疑问代词,与“也”连用,表疑问)

(2)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疑问代词“何”与“如”连用,表疑问)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

“非我也,兵也。

”(疑问代词“何”在此表示反问)

3.省略句

(1)(寡人)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省去主语“寡人”)

(2)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士兵)弃甲曳兵而走(省去主语“士兵”)

(3)以(是)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以”后省“是”,“以是”相当于“因此”)

(4)(梁惠王)曰:

“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省去主语“梁惠王”)

(5)(孟子)曰: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省去主语“孟子”)

(6)(国家)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省去主语“国家”)

(7)(王)则日:

“非我也,岁也。

”(省去主语“王”)

(8)五十者可以(之)衣帛矣

(9)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4.倒装句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于邻国多,介词宾语后置)

(2)申之以孝悌之义(以孝悌之义申之,介词宾语后置)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于道路女戴,介词宾语后置)

(4)未之有也(未有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劝学》

——《荀子》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輮以为轮(通“煣”,用火烘木使弯曲)

(2)虽有其槁暴,不复挺者(通“又”,再;通“曝”,晒)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通“智”,智慧)

(4)君子生非异也(通“性”,资质,禀赋)

2.古今异义

(1)輮以为轮(以为,古义:

把……做成;今义:

认为)

(2)金就砺则利(金,古义:

文中指金属制成的刀剑等;今义:

黄金)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博学,古义:

广泛地学习;今义:

学问渊博)

(4)用心一也(用心:

古:

用,因为今:

集中注意力;居心,存心)

(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参:

古:

验,检验今:

参加,参见)

(6)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寄托:

古:

安置,安身今:

托付;把理想等放在某人或某事物上)

3.词类活用

(1)动词使动用法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使……弯曲)

(2)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其曲中规(弯曲的弧度)

(3)名词作状语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每日)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向上,向下)

(4)名词作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水)

輮使之然也(“輮”这种方法)

不能十步(跨十步,至十步)

(5)数词作形容词:

用心一也(专一)

4、一词多义

(1)绝

假舟辑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隔断)

以为妙绝(到了极点)

佛印绝类彌勒(非常)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终止)

(2)假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凭借,借助)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与真相对,不真,假装)

(3)闻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听见)

博闻强记(见闻、知识)

不能称前时之闻(声誉、名声)

(4)强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强大,强健)

挽弓当挽强,用剑当用长(有力的弓)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有余)

乃百强步,日三四里(竭力,勉强)

(5)望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向远处看)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盼望,希望)

先达德隆望尊(名望)

七月既望(月圆之时,农历每月十五日)

二、文言虚词

1.而

⑴连词,表修饰:

吾尝终日而思矣/吾尝跂而望矣

⑵连词,表转折: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⑶连词,表并列: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蟹六跪而二螯

⑷连词,表承接: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⑸连词,表递进: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于

(1)介词,从: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介词,比: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3)介词,表对象,可以不译:

善假于物也

3.之

⑴代词:

青,取之于蓝(代靛青)/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代冰)

⑵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⑶助词,的:

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

⑷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词间,无实义:

不如须臾之所学

4.焉

⑴兼词,于之,从这里: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⑵句末语气助词,了: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用“也”表示判断)

(2)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用“者……也”表示判断)

(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用“者……也”表示判断)

2.省略句

(1)鞣(之)以(之)为轮(分别省动词、介词的宾语“之”)

(2)假(于)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省介词“于”)

3.倒装句

(1)青,敢之于蓝,而青于蓝(于蓝取之、于蓝青,介宾后置)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乎己参省,介宾后置)

(3)善假于物也(于物假,介宾后置)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利之爪牙、强之筋骨,定语后置)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于水,介词结构后置)

《过秦论》

——贾谊

一、实词

1、通假字:

(读本字音)

约从离衡(通“横”)

合从缔交(通“纵”,合纵)

制其弊(通“敝”,困顿,失败)

陈利兵而谁何(通“呵”,呵问)

倔起阡陌之中(通“崛”,崛起)

赢粮而景从(通“影,像影子一样”)

百有余年(通“又”)

威震四海(通震,震慑)

始皇既没(通殁,死)

2、古今异义

(1)以为桂林、象郡(以为:

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