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汇总.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843640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82 大小:161.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汇总.docx

《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汇总.docx(8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汇总.docx

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汇总

 

第一章

 

绪论

 

1.1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基本内容

课程内容包含两个方面

(1)第四纪和地貌研究的基本知识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的实际价值;

(2)第四纪地球自然环境变化的重要方面即第四纪气候、海平面、生物与古人类和新构造运动

等的基本情况。

第一方面是第二方面内容的基础,第二方面是第一方面的拓宽与应用。

1.2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的联系及其与其他学科关系

一.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的联系

地貌学是研究地表地貌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和形成发展规律的学科。

第四纪地质学是研究距今二三百万年内第四纪的沉积物、生物、气候、地层、构造运动和地壳

发展历史规律的学科。

二者都以地表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其演变历史为研究对象,都是研究地表环境的重要科

学,常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同一问题。

研究结果互相补充,关系十分密切。

二.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本课程主要学科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都是从地质学和地理学发展起来的。

地貌学是介于自

然地理学和地质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

1.3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际意义

地贸学及第四纪地质的研究,是开发利用第四纪资源和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工作的基础,也是

水利、水电、水运、地上和地下交通与管线工程勘查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灾害与地球环境变化

的预测研究的重要环节。

1.第四纪资源开发利用与区域地质研究

各种第四纪矿产赋存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成因类型蝗第四纪沉积物中,位于一定地貌单元,开发

利用这些矿产必须应用第四纪地质和地貌知识。

2.工程建筑

水利、水电、交通建筑和水运等工程勘察都必须研究与工程有关的有利和不利的第四纪沉积物、

地貌、新构造运动和现代动力作用。

3.自然灾害与环境变化研究

自然灾害是对人类经济和生命财产能造成重大损失的恶性事件,大都具有突出性。

对自然灾害

的形成发展、时间与空间和强度演化规律,监测、预测和防治,对减灾和救灾的研究也离不开第

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的知识。

第二章第四纪、地貌和地球环境变化动因概述

2.1第四纪沉积物

一.第四纪沉积物的特征

 

1

 

1.基本特征

(1)岩性松散

(2)成因多样

(3)岩性岩相变化快(4)厚度差异大

(5)不同程

度地风化(6)含哺乳动物化石和古人类

2.第四纪沉积物的命名

砾石、砂、粘土。

进一步细分采取二元法命名。

例如:

据砂和粘土的含量划分

砂、亚砂土、亚粘土、粘土

3.第四纪沉积物与地貌的相关性

剥蚀区地貌发展的同时在相邻的堆积区一定有相应的堆积。

如何证明相关性?

岩性成分是否来自供源区;看每期沉积物的粒度变化;

二.第四纪沉积物的成因研究

第四纪沉积物的成因类型(genetictype)--指在第四纪时期,由于某一种地质动力所造成的

特有的沉积物。

第四纪沉积物的成因类型标志

1.第四纪沉积物的成因类型标志

能明显反映沉积物成因的标志,叫成因类型标志。

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标志:

(1)沉积学标志:

岩性、结构、构造、产状、沉积体形状

(2)地貌标志

 

直接地貌标志

间接地貌标志

河流---阶地

相关沉积

洪流---洪积扇

 

(3)环境标志

A、有机环境标志

海相化石、淡水化石、其他陆相生物化石

B、无机气候标志

 

黄土、岩盐、石膏--干旱②

粘土矿物

红土风化壳--温暖、潮湿

 

2.第四纪沉积物成因类型确定的原则和方法

(1)原则:

根据所造成沉积物的主要动力条件。

 

2

 

单一成因一种动力al

复合成因两种以上动力dlp、alp、pld

成因不明pr

(2)方法:

 

综合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

数学地质--定量法;

 

3.第四纪沉积物成因分析及其分类

三.第四纪沉积物的旋回

(1)气候旋回

各种有机生物及化学元素含量的变化,如孢粉、有孔虫、氧同位素等;

(2)侵蚀旋回

没有构造运动,主要是沉积间断,通过沉积间断面(erosionsurface)反映出来。

(3)构造旋回

由于构造运动所引起。

通过2方面反映出来:

A、在不同的地层中以角度不整合出现;

B、沉积盆地中出现多层同成因沉积的韵律层;

(4)沉积旋回

成因类型和岩性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不同的成因〕。

2.2地貌形态

一.地貌形态的基本要素

地貌:

指地面上具有一定几何形态的高低起伏。

地形基本要素:

点、线、面

1.地貌基本形态和地貌形态组合

基本形态——指那些成因单纯、体积小、单个分布的地貌形态。

形态组合——在空间分布上有一定的规律、在成因上有联系、在形态上无联系的地貌组合在一

起。

基本形态:

洪积扇、滑坡、阶地

组合形态:

河谷

 

3

 

2.地貌形态测量指标

高度、坡度、起伏程度、切割程度

①高度绝对高度(即海拔高度),从图上读取。

相对高度(2种地貌的比高)。

②坡度:

坡度主要反映在地形面上。

一般的划分等级为:

陡坡:

坡角>50°

中等坡:

坡角25~50°

缓坡:

坡角<25°

3.地貌的形态类型

正形态:

高出周围地貌

负形态:

比周围地貌低

阶地、垅、丘

谷地、洼地、坑、穴

 

二、的相对等级

相对等级:

可分为5级

Ⅰ.巨型地貌:

地球表面可以分为两大地貌单元:

大陆、洋盆

Ⅱ.大型地貌:

在巨型地貌基础上进行划分。

大陆又可分为山地、平原、盆地。

是地貌学的主

要研究对象。

Ⅲ.中型地貌:

山地又可进一步划分为河谷、分水岭

Ⅳ.小型地貌:

河谷分为谷坡(包括阶地)、谷底。

Ⅴ.微型地貌:

在小型地貌基础上进一步划分。

为在小型地貌中更低一级的地形起伏。

大陆→山地→河谷→阶地→前缘

Ⅰ--Ⅱ--Ⅲ--Ⅳ--Ⅴ

宏观观察和制图:

巨、大型-Ⅰ、Ⅱ级,利用卫星、遥感的手段。

微观研究和制图:

在野外,从小型地貌入手,然后扩展大中型地貌。

2.3地貌的成因

一.地貌是内外地质营力相互作用的结果:

内外地质营力:

发生于地壳内部、深部,即内部的物质运动。

基础——岩石和地质构造。

 

内营力的方式

(1)水平运动

本世纪板块运动学说,喜山板块由于南美板块的推进,始新世以来,0.33~0.27cm/y,造成喜

山的上升。

 

4

 

(2)地壳升降

主要是新构造运动对塑造现代地貌起了主导作用,地壳升降主要形成中小型地貌。

(3)岩浆活动

岩浆上升形成火山地形,溢出的熔岩填平地形,形成熔岩高原或平原。

主要来自太阳能、风能、流水、风化、冰川等能量。

内营力:

造成地形的高低起伏。

外营力:

产生削高补低。

外营力:

主要来自太阳能、风能、流水、风化、冰川等能量。

外营力作用有2个过程

 

削高——产生剥蚀地貌

补低——造成堆积地貌

 

二.影响地貌形成发展的因素

(1)气候

同一岩性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形成地貌的时间、尺度不同;

同一地质作用在不同气候条件下作用程度不同;

不同气候带内有不同地貌组合。

(2)植被

植被发育减弱地貌的形成;否则加速地貌的形成。

(3)人工活动:

加速地貌的形成。

(4)地质构造

顺构造地貌:

背斜或地垒形成正地貌;

逆构造地貌:

背斜成负地貌,向斜成正地形。

三、内外地质营力在地貌上的表现

(1)地壳的连续上升

作用强度越来越大,造成大峡谷,稳定期短

5

 

(2)地壳间歇性上升

分水岭与河谷高度不变,形成多级阶地或夷平面。

(3)长期稳定

随时间延伸,分水岭降低,河谷降低,分水岭接近河谷,宽河谷,低小丘陵。

2.4.地貌的成因分类

一.基本成因分类(单因素分类)

按形成地貌的地质作用分类

1.外力地貌:

每种地质作用形成两种地貌,侵蚀地貌、堆积地貌

2.内力地貌:

构造运动所造成的地貌。

(1)新构造运动直接造成地貌N2以来,青藏高原隆起,三峡地形。

(2)剥蚀构造地貌

在山区和丘陵地区多。

指已经形成的地质构造,经过外力风化剥蚀后,把其构造揭露出来。

特点:

必定有一大部分地质构造(折皱、断层、地层面)反应在地形面上,构成地面的一部分。

(3)火山地貌:

由于火山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貌。

3.人工地貌:

古运河、修大寨田、围海造田、红旗渠

二.形态组合分类(多因素分类)

复杂,是一种多成因分类,关键是要找出形态组合形成的主要原因,要考虑:

形态特征动力因

素地质构造基础地貌发展史

目前这仍然是一难题,尚无统一的地貌形态组合分类方案。

三、地貌的年代及发展

1.概念

地貌的年代:

主要指地貌的主要特征形成以后的年代。

只有等基本要素固定下来以后方能算年代。

何地貌随着时间的推移,总是有一个发生、发展和

消亡的过程。

2.现代地貌与古地貌

现代地貌——指全新世(≤1万年)的地貌,和当地的气候一致。

古地貌——指地质历史上形成的地貌,参与现代地形,和当时的古气候一致。

如江汉平原的丘陵之上,多堆积风化红土,为炎热气候条件下形成(N2),现在的气候为温暖较

湿。

注意:

千万不能把组成地貌的岩层时代作为地貌的年代,尤其是侵蚀地貌。

①地貌年代相对顺序的确定

主要依据各个地貌单元之间的相互关系。

a.切割关系

地貌发展中,新地貌切割老地貌。

 

6

 

b.过渡关系

同一时期、不同地点形成不同

的地貌或沉积物。

c.掩埋关系

地貌发展中,新的地貌或沉积物掩埋老的地貌或沉积物。

②地貌地质年代的确定

a.古生物法

主要利用地貌堆积物中所含的古生物(Q)化石,直接确定地貌的年代。

此法适用于堆积地貌,

因侵蚀地貌常无堆积物。

b.年间法

确定的地貌在某一年间或阶段形成,确定的时间越短越好,长了则无意义,

主要是利用寻找地貌上最老的堆积物和剥蚀地形切割的最年轻的堆积物。

c.其他方法:

C14法、历史考古法等。

三、地貌发展的阶段性

1.地貌的发展

指地貌形成以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主要反映地貌的形成、发展和消亡的过程。

现在地貌仍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

2.地貌发展的阶段性

——指根据地貌的发展,可以划分出若干个发展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它本身的特征,而后

一阶段又包含前一阶段的若干特征。

如:

坳谷包含冲沟。

用地文期来表示地貌发展的阶段性

地文期——指以侵蚀和堆积为主的相互交替阶段。

6.3W.M.戴维斯侵蚀旋回学说

美国地貌学W.M.Dvis提出侵蚀旋回学说,即指假定有一地块,原始面非常平缓,在某一地

质时期突然抬升,抬升后遭受河流的侵蚀和流水剥蚀,根据剥蚀程度,分为:

a.幼年期:

短暂而起伏迅速增加。

峡谷V字型,高差大。

b.壮年期:

“起伏最强烈,地形变化最大”。

河谷侵蚀,斜坡大量发育,峡谷变宽谷

c.老年期:

起伏微弱而无限延长(指时间)。

山坡消失,在分水岭之间残存有小小的残丘。

形成

老年期的时间需很长。

幼+壮≤老年期。

老年期发展的终极状态,即成为准平原。

W.M.Davis认为世界上有2块准平原(加拿大地块、中亚地块)

夷平面:

是规模较大的残留地貌,它是在地壳处于长期相对稳定和气候比较湿润条件下,风化剥

蚀作用的结果,致使岩性、地质构造的地貌差异逐渐缩小,形成向海洋水准面趋近的平缓(或波

状)地形。

剥蚀面:

内、外营力相近条件下剥蚀削平的有限地面。

如山足剥蚀面、冻融剥蚀面。

(是一个笼

统的概念)

侵蚀面:

限于河流地质作用。

准平原是剥蚀作用发展的趋势,夷平面是这个过程的一个阶段。

以河流作用为主形成的夷平面,可能是准平原,也可能是尚未达到准平原化的老年期宽谷地形,

所以,夷平面与准平原不能完全等同。

夷平面的研究:

时代的确定、变形研究,

夷平面研究的意义:

隆升幅度的推算、气候的研究等。

 

7

 

强调:

这些只代表其阶段性,不反映时间关系。

第三章重力地貌及其堆积物

一、斜坡重力作用及其分类

1、斜坡的块体运动

(1)斜坡的分类

可按不同特征进行分类,如地貌位置、形态、物质成分、成因、岩石倾向与斜坡的关系等。

基岩斜坡、碎屑坡;凹形坡、凸形坡;顺向坡、反向坡、切向坡。

侵蚀坡、剥蚀坡、坡积坡

和人工坡等等。

(2)斜坡块体运动

定义:

斜坡上的岩体或松散的土体(统称块体)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往下运动的过程称块体

运动。

块体运动是引起斜坡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稳定性:

K=1,极限平衡,K>1,块体稳定,K<1,块体不稳定

块体的稳定性取决于:

坡度、土体内摩擦力、土体黏结力、和坡高等因素。

2、重力作用分类

可以分为三大类(表)

滚落作用

崩塌:

陡坡(>50度)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发生急剧的向下崩落、滚落和翻转运

动的过程,称为崩塌。

山崩:

发生在山地的大规模崩塌。

塌岸:

发生在岸坡

塌陷:

发生在岩溶洞穴

塌方:

生在土石体中

冰崩和雪崩:

发生在冰雪中。

错落:

岩体沿陡坡、陡崖上平行发育的一些近于垂直的破裂面发生整体下坐位移,其垂直位移

大于水平位移。

移动岩体基本上保持原岩结构和产状。

撒落:

斜坡(30~50度)上的风化碎石在重力作用下,长期不断往坡下坠落的现象。

对斜坡改造起重要作用,但不造成重大灾害。

剥蚀地貌:

剥蚀坡,堆积地貌:

倒石锥

倒石锥的特点:

上部细、下部粗,细土充填裂隙;显示粗略的分选。

最厚处在斜坡由陡变缓处。

②滑动作用

滑坡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及水的参与下,沿着一定的滑动面或滑动带作整体下滑的

现象。

特点:

物质成分——构成原始斜坡的岩土体动力——重力

具有软弱面——滑动面

运动过程——具整体性

滑坡的双重含义:

过程、堆积物

我国的分布:

云、贵、川

③流动作用

A、泥流

斜坡上的厚层风化土石(或黄土、红土)被水浸泡饱和后,在重力作用下,往斜坡下缓慢流动的

现象。

热带、温带发生于暴雨集中区,坡度20¬40之间。

寒冷气候区:

形成冻融泥流。

地貌:

泥流阶地、泥流阶地群(融冻泥流)

堆积物:

泥土与碎石混杂,无分选和层理。

稀性泥石流的主要物源。

B、土层蠕动

斜坡上的表层岩屑,受温差或冻胀影响,在重力作用下发生顺坡缓慢移动的现象。

(土爬)

速度慢,几mm~几十cm/年。

但长期积累也会引起建筑物的破坏。

 

8

 

原因:

重力作用,斜坡上碎石片热胀冷缩,使土层缓慢移动。

C、片流作用

降雨或冰雪融化后在斜坡表面上形成的面状水流(片流)对坡面的破坏作用。

它可以带走雨滴溅起的泥沙,对坡面上松散的土层产生较均匀的破坏作用,即面状洗刷作用。

是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

坡度为45度时片流作用最强。

二、斜坡重力地貌及堆积物

1、崩塌(Collapse)

(1)定义

(2)崩塌形成的条件和影响因素

A、地层岩性

沉积岩:

坚硬且脆性的岩石、软硬相间的岩石(照片)

岩浆岩:

垂直节理发育的或有后期岩脉、岩墙穿插的岩

B、地质构造

断裂、褶皱、构造节理

C、地形地貌

坡度>45~500,高度>20m(表);反坡上的悬崖易发生崩塌

D、水体的影响

降雨:

崩塌次数与降雨量成正比(宝成铁路)

地表流水:

坡脚被掏蚀、凹岸被冲刷

地下水:

对块体的浮托力和静压力;裂缝水的动水压力、对充填物的软化作用、带走细粒物

质降低凝聚力。

E、地震的影响

F、人类活动的影响

边坡设计过高、过陡;不适宜地采用大爆破;施工程序不当;对潜在崩塌体认识不足。

2、滑坡(Slide)

(1)定义

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及水的参与下,沿着一定的滑动面或滑动带作整体下滑的现象。

特点:

物质成分——构成原始斜坡的岩土体

动力——重力

具有软弱面——滑动面

运动过程——具整体性

滑坡的双重含义:

过程、堆积物

我国的分布:

云、贵、川

(2)滑坡要素

A、滑坡体:

滑动的岩土体。

树木成“醉汉林”。

B、滑动面(带):

滑坡体移动所经过的面。

岩质滑动面上可见擦痕及磨光面。

C、滑床:

滑动面之下,支持滑体而本身未经移动的斜坡组

成部分。

3、斜坡片流作用地貌及堆积物

(1)地貌

剥蚀地貌:

斜坡洗刷带,可以分为三个亚带。

微洗刷亚带、弱洗刷亚带、强洗刷亚带。

堆积地貌:

坡积裙:

是坡积物围绕山坡下部形成的裙边状堆积地形。

 

9

 

其宽度在山坡较陡处窄,缓坡地带则较宽。

在平缓丘陵区坡积裙规模较大。

要注意从坡面坡度、

沉积成因等方面等把坡积裙与倒石锥区别开来。

(2)堆积物——坡积物

A、定义

是片流和重力共同作用下,在斜坡地带堆积的沉积物,其中有时夹有冲沟和重力的粗粒堆积物。

B、岩性

以片流搬运的砂、粉砂和亚粘土为主,其正态概率为细一段式。

角砾以棱角—次棱角状为主,短

距离搬运岩性与斜坡上基岩一致。

C、结构、构造

由于片流往坡下运动速度逐渐变慢,坡积物呈现水平与垂直方向粒度变化。

平面上:

近坡部分以粗粒为主,夹细粒碎石砂土透镜体,宽度和厚度不大。

中部以亚砂土或亚

粘土为主,夹少量碎石透镜体,宽度和厚度最大。

近谷底部为亚粘土,厚度不大;有时过渡为坡

积——冲积层。

三、斜坡地貌的发展

发展是指斜坡的高度、坡度、稳定性三个方面的变化。

总趋势:

高——低;陡——缓;不稳定——稳定。

不同坡度,重力作用的方式不同(图)

斜坡发展的两种基本观点

W.M.戴维斯“平行下降说”

在坡面流水作用下,斜坡按下凹形坡面平行降低其高度与坡度,最终形成有圆顶残丘的和缓地形。

M.彭克“平行后退说”

改造斜坡的动力为重力作用,在斜坡演化过程中上部重力作用不断进行,使陡坡不断平行后退,

最终形成有尖顶残丘和山足剥蚀面的和缓地形。

彭克认为:

斜坡的发展是由于重力作用而非流水作用,即使到晚期仍有崩塌、错落之类的重力作

用发生。

实际情况:

斜坡演化受岩性、地质构造、气候、植被和人为活动影响,演变过程复杂,既有平行

下降为主的地区(湿润气候区);也有平行后退为主地区(干燥区),甚至同一地区平行下降

和平行后退交替进行。

第四章河流地貌与堆积物

一、暂时性流水地貌与沉积物

暂时性流水主要指洪流。

洪流——沟谷中流动的、水位暴涨暴落的暂时性水流称洪流。

洪流的特性:

常发生在暴雨或冰雪消融的季节;历时短暂,流速大,紊动性强,流程短;搬运力

大于河流,搬运颗粒大于河流,分选作用差,地貌塑造和堆积过程更具急进性,并常伴生灾害。

1、洪流沉积物及地貌

(1)洪积物

定义:

暴雨或冰雪消融季节,含有大量砂石高速运动的浊水流,从山地流出山口或流入主流河谷,

由于分散成多股槽流;通过泛滥,槽流连接成面状洪流,两者在上述地区共同堆积的扇形堆积物

称洪积物

①洪积物的岩性

主要是砾石、砂、粘土混合物,很少发现化学沉积物。

②洪积物的岩相

具有扇形分相特点

10

 

A、扇顶相

以巨砾、砾石等粗粒沉积物为主(槽洪相),夹有细粒沉积透镜体,巨砾间为后续水流细粒充

填,发育急流交错层理。

因为有短暂的后续水流,使细粒物质被带走,因此孔隙度大。

河道内的沉积物叫筛积物。

B、过渡相

从砾石过渡到砂,以砂为主。

为漫洪相砂土夹槽洪相砂砾组成。

C、扇缘相

主要是亚粘土、亚砂土组成(漫洪相),看起来象“纹泥”,透水性差。

与冰川纹泥的区别:

冰川纹泥含有长石,而洪积物边缘相的纹泥以石英为主。

2、泥石流沉积物

以上各岩性带在平面和剖面上都呈过渡关系。

洪积物岩相界限离山口的距离取决于气候和新构

造运动对洪流作用的影响。

沉积物厚度最大处在中部,山前有活动断裂时近断裂带最厚。

①洪积物具有明显的分带现象,在洪积扇顶部,堆积有粗大的砾石;在洪积扇边缘,沉积物主

要为砂、粘土,并具有层理。

在扇顶与扇缘之间,沉积物既有砾石,又有砂及粘土。

洪积物这种

分带现象是粗略的,各带之间没有截然的界线。

②洪积物分布有明显的地域性,其物质成分较单一,不同冲沟中的洪积物岩性差别较大;

③洪积物分选性差,往往砾石、砂、粘土混积在一起;

④洪积物的磨圆度较低,一般介于次圆状和次棱角状之间;

⑤洪积物的层理不发育;

⑥洪积物在剖面上砾石、砂、粘土的透镜体相互交叠,呈现出多元结构。

坡积物与洪积物区别

①由于坡积物来自附近山坡,一般比洪积物成分更单纯,另外坡积物中砾石含量少,一般为细

碎屑物,如亚砂土、亚粘土等,常见到小的砾石透镜体,而洪积物砾石丰富;

②坡积物的分选性比洪积物差;

③坡积物比洪积物的磨圆度低,砾石的棱角较明显;

④坡积物略显层状,不具洪积物的分带现象;

⑤坡积物多分布于坡麓,分布较广,构成坡积裾地形,但其厚度小。

而洪积物分布于沟口形成

洪积扇地貌,厚度较大。

(2)地貌

冲沟

又称侵蚀沟,是发育在坡地上的小型流水侵蚀沟谷。

冲沟的发展可以分成细沟阶段、切沟阶段、冲沟阶段和坳谷阶段(图)

冲出锥

是暂时性冲沟水流在沟口形成的小型堆积地貌。

其面积大小仅仅几平方米到几十平方米。

与洪积扇的区别:

坡角较陡、分选差、岩相分异不及洪积扇明显。

洪积扇

干旱、半干旱地区洪流形成的扇状堆积地貌。

面积:

几平方公里~几十平方公里不等;

坡度:

扇顶相、扇形相扇面倾角5~10度,边缘相地形平缓。

水系发育:

轴部常有干河床,潜水面较深;往滞水相方向潜水面逐渐升高,在扇形相与滞水相交

界地带,有时潜水溢出地面成泉、河或形成沼泽地或盐渍地。

洪积平原

 

11

 

定义:

山前若干洪积扇(或冲积扇)相连形成的中—大型组合形态。

规模:

可达几十甚至上千平方公里。

形态:

纵向上往平原倾斜,平面上波状起伏。

上凸处为洪积扇轴部,下凹处为扇间洼地。

二、河流地貌与沉积物

1、河谷

(1)形态要素(图)

(2)河谷的发展

横剖面的发展:

“V”形谷——河漫滩河谷——成形河谷。

纵剖面的发展:

受三重要素影响,侵蚀基准面、向源侵蚀、岩性。

凹形、凹凸形、不规则形(图)

裂点(knickpoint)。

河谷横剖面的发展

A、V形谷

以垂直侵蚀作用为主,发育在河流上游地区

B、河漫滩河谷

以侧方侵蚀为主,塑造河漫滩

C、成型河谷

既有侧方侵蚀、又有垂直侵蚀;既发育河漫滩又发育河流阶地,为河谷发育的晚期。

2、河床

3、河漫滩典型的二元结构.

4、河流阶地

A、分清真假阶地

B、作横剖面

C、作纵剖面(阶地位相图)

D、分析新构造运动

5、冲积物

河流的沉积物统称为冲积物。

冲积物的主要鉴别标志是

①砾石成分复杂,往往具叠瓦状排列。

砂和粉砂的矿物成分中不稳定组分较多。

②碎屑物质的分选性较好。

③碎屑颗粒的磨圆度较高。

④冲积物层理发育,类型丰富,层理一般倾向河流下游。

⑤冲积物常呈透镜状或豆荚状,少数呈板片状。

⑥冲积物往往具有二元结构,下部为河床沉积,上部为河漫滩沉积。

 

第五章

岩溶地貌及堆积物

 

一、岩溶作用

定义:

在可溶性岩石地区,凡是以地下水作用为主,地表水作用为辅;以化学作用为主,机械作

用为辅,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解破坏的过程。

岩溶:

岩溶作用及其由此产生的现象叫岩溶。

喀斯特(Karst):

南斯拉夫西北部石灰岩高原的地名,

代表石灰岩被溶蚀后形成的地貌。

1、地下水的潜蚀作用

地下水在运动过程中对周围岩石的破坏作用称为地下水的潜蚀作用。

由于地下水的化学成分

较复杂,常含有较多CO2和各种溶剂,因而化学潜蚀作用显著

岩溶作用要具备一些基本条件:

可溶性岩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