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835748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3.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安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南安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南安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南安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南安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安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docx

《南安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安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安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docx

南安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2018年南安市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2018年春季,我市小学五年级语文科期末测试由市教师进修学校统一命题,各中心校对本次期末检测进行周密地组织安排,试卷由各单位自行评改。

现根据各单位送交的质量分析对试题内容和学生答卷情况作简要分析。

一、总体情况

我们从各单位送交的质量分析中抽取了10所市直及乡镇中心小学,从抽样统计的成绩看,到考率达到100%,及格率92.15%,优秀率30.63%,平均成绩73.68分。

因为本次考试命题与国家检测卷的检测方式接轨,将知识的积累、运用和阅读理解为主要的走向,试卷体现出灵活性、综合性,有一定难度,所以各单位的成绩大多数不够理想。

但从平均成绩来看,我市小学五年级下学期学生语文学习目标达成情况还算较好,教学质量正常。

二、对试卷总体评价

本试卷依据课标,立足教材,检测内容全面,题目对于农村小孩来说稍难,着重考察学生知识的积累和灵活运用的能力,能较客观地检测学生的学习水平,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兼顾个体差异,比较客观地反映学生学习语文的真实水平,重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学习语文的信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能通过此次考试都有所收获。

该试卷立足教材、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命题,体现了“重视积累,强化语用;立足教材,适度拓展;联系生活,加强实践;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教学导向,也体现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的理念。

本次试卷安排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理解”“作文”三个板块,其中“积累与运用”占35%,“阅读与理解”占35%,“习作”占30%。

沿袭这两年的测试,本次测试“阅读与理解”的比重仍旧较大。

    

1.积累运用

本次试卷安排了“积累运用”板块占35%,其中“看拼音写词语”5分,“单项选择题”18分,“根据课内外阅读积累填空”12分。

从总体上看,“积累运用”试卷题型新颖丰富,能体现学生的思考能力和阅读面,考察内容覆盖面广、思维量大,体现了语文课标的理念要求。

试卷没有偏题、怪题,难易适中,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试卷命题突出注重“双基”、重视积累、强化“语用”、培养思维能力和语文学习习惯等方面的教学导向。

2.阅读理解

阅读题的命制能围绕单元训练重点,体现课标要求,以国家质量监测为导向,注重课内外的相互结合,全面考察了学生对教材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3.习作

本次习作是命题作文,题目是:

我在努力。

本习作试题从内容上看,贴近学生生活,因为每个学生无论何时何地都是需要认真、需要努力的,他们或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或努力让自己变得更懂事;或努力让自己更胆大……从形式上看,本试题以“命题”的形式,让学生根据“提示”完成作文,学生可以选取正在努力的事情来写,这样让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

试题“提示”中提出“字数不少于400字”的要求,这样学生不至于为了追求字数多而写出冗长的习作。

4.难易程度

本次命题能对接课标要求,在试题形式上立足教材,在试题内容上适度拓展,注意与课外积累、生活实际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语文综合能力,试题难易程度比例为8:

1:

1,有一定的区分度,三个部分题目分数比例比较合理。

本次命题难易对优等生、中等生、差等生都有所兼顾,适用于不同层次学生的考查。

三、答题情况分析

下面是一所农村中心小学随机抽查的100份试卷对学生各道题答题情况的统计数据。

各题次得分情况如下:

题次

分值

平均得分

得分率

积累与运用

35

22.5

64.28%

一、看拼音写词语。

5

4.6

92%

二、单项选择题

20

15.34

76.7%

二、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是()。

1.5

1.33

89%

二、2.下列这些字,与“笏”的读音相近的是()。

1.5

0.84

56%

二、3.“朦胧”中的“朦”的意思,最有可能与下列选项有关的是()。

1.5

0.35

23.34%

二、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正确的解释是()。

1.5

1.35

90.10%

二、5.下列四组词语中,词语的感情色彩一致的一组是()。

1.5

1.24

82.66%

二、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1.5

1.18

73.33%

二、7.下列各句表达的意思不一样的一项是是()。

1.5

1.32

88%

二、8.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语用得不恰当的是()。

1.5

1.4

93%

二、9.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1.5

1.09

93.58%

二、10.给下面语段,选择合适的短句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

1.5

0.95

63.33%

二、11.在我国古代被称作“诗仙”的是李白,被称为“诗圣”的是()

1.5

1.36

90.07%

二、12.我国古代神话传说“精卫填海”这个故事中,“精卫”是()。

1.5

1.29

86%

三.根据课内外阅读积累填空。

12

12.13

93.31%

阅读:

32

24.76

77.37%

(一)1.短文第

段至第

段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1

0.78

78%

(一)2.第

段划横线句最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1

0.72

72%

(一)3.“细菌发电”的主要优势有()。

(多选)

3

2.4

60%

(一)4.第

段中,科学家为提高细菌发电效率,采取的措施是()。

(多选)

2

1.2

60%

(一)5.结合全文揣摩,下列句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1

0.65

65%

(一)6.第

段写到“人们还惊奇地发现”,请写出“惊奇发现”的两点内容。

2

1.4

70%

(一)第

段划横线句子中的“仅”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3

1.6

53.33%

(二)1.“河面上水流很急,发出很大的声响,河中央一团团泡沫迅速向下游奔去”这句话采用的描写方法()

2

1.8

90%

(二)2.河面上水流很急,发出很大的声响,河中央一团团泡沫迅速向下游奔去”,写这句话的主要目的是()

2

1.36

68%

(二)3.对文中人物性格的理解,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2

1.22

61%

(二)4.“我”在下水前、游泳中及学会游泳后的心理状态是()。

2

0.98

49%

(二)5.对“我看到了一条河”这个题目正确的理解是()

2

1.23

61.5%

(二)6.“我”对童年的几个片段记忆犹新最主要的原因是(  )。

2

1.42

71%

(二)7.文章叙述了“我”童年生活中记忆深刻的三个片断?

请简要概括。

6

4.4

73.33%

(二)8.对于文中这对父母教育孩子方法,你认为可取吗?

为什么?

4

3.31

82.75%

作文:

五、根据提示,完成作文

30

23.56

78.53%

从各题得分情况可以看出,学生对与课本内容相关的基础知识的积累和简单运用掌握较好,而对阅读理解及语言文字综合运用等则相对薄弱。

(三)各题答题情况分析

【积累运用】

第一题,“看拼音写词语”

本题考查学生拼写生词。

正确完成这道题,既要能正确拼读又要正确书写有关生词。

这道题完成得比较好,大部分同学都能正确书写。

少部分同学将“虐”写错了;“瞥见”的“瞥”写错了。

个别学生存在错别字现象,说明学生识记生字不够准确。

第二题“单项选择题”

第1题,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是()。

考查容易读错的生字的字音的掌握情况。

加点字注音正确的词语“刺猬”是个轻声,不少同学误认为它是错误的;“雏儿”这个儿化音,不少同学不懂得儿化音正确的拼音,因此认为它是正确的读音。

说明对平时字词的注音掌握得不扎实。

第2题,下列这些字,与“笏”的读音相近的是()。

考查学生是否能根据形声字构字规律来识字。

形声字的特点大部分同学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说明平时识字教学中,老师们关注科学识字方面的指导,对学生识字能力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第3题,“朦胧”中的“朦”的意思,最有可能与下列选项有关的是()。

本小题得分率低,该题主要考查学生是否能根据形声字构字规律来识字。

但是大部分同学选择和“肉”有关,“月字旁”和肉有关,比如:

胸、肝等;但是“月”它还和月亮有关。

因此还需要结合词语来理解。

第4题,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正确的解释是()。

考查学生是否能结合语境辨析字义。

这道题答题正确率较高,说明老师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联系具体语言环境理解字词,学生具有一定理解能力。

第5题,下列四组词中,词语的感情色彩一致的一组是()。

考查学生是否能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词语的感情色彩归类为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

大部分同学对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还是掌握得较好,说明老师平时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才能正确地做出判断。

第6题,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考查学生对成语的意思的理解以及运用。

一部分同学不能正确选出,说明学生对成语的解释不能理解,因此平时老师的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等理解成语的意思。

第7题,下列各句表达的意思不一样的一项是()。

考查学生对相同的一句话,句子的形式不同,句子的意思是否一样。

大部分同学都能正确地选出,说明学生能够正确把反问句改陈述句。

第8题,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语用得不恰当的是()。

主要检测学生对常用关联词的固定搭配及前后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理解情况。

总体看,学生具有一定语感,这道题完成得较好。

第9题,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主要通过辨别句子正确与否来检测学生的语感。

第一个选项、第二个选项、第三个选项都有搭配不当的语病,有一部分同学不能正确辨别出病句,说明学生的语感、语用能力亟待提高。

第10题,给下面语段,选择合适的短句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语句衔接能力,要注意找到句子内在的搭配关系。

因此要抓住句子前后相互搭配,“润滑剂”可以消除摩擦;“镇定剂”让人们平静;阳光消除积雪;桥梁可以让人们沟通。

一大部分同学不能正确选择,说明对语句前后的搭配关系不理解。

第11题,在我国古代被称作“诗仙”的是李白,被称为“诗圣”的是()。

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拓展与延伸。

大部分同学能正确判断,说明老师在平时教学中注意对文学常识的拓展与延伸。

第12题,我国古代神话传说“精卫填海”这个故事中,“精卫”是()。

本题考查学生对“精卫填海”这个神话故事的了解。

本册第一单元是有关神话故事,因此平时教学中,老师应该注意引导拓展,并鼓励学生去阅读书本以外的神话故事传说。

第三题“根据课内外阅读积累填空”

第1题,根据提示填写句子。

该题要求写《范仲淹的故事》中后人赞颂范仲淹的句子。

学生完成的较好,但少部分学生对这句话不熟悉,导致失分。

第2题,考查《猫》这一课的学习链接,学生答题正确率较高。

个别同学“骆驼祥子”“祥”多加了一点,“龙须沟”的“须”写错。

第3题,根据提示补充诗句,写出字词释义。

大多数同学都能较好的完成,但个别同学“秦”“未”易写错,个别同学解释“但使”时,未将其表示假设的意思表达出来,“不教”的意思个别同学易写成“不会”。

第4题,按《冬不拉》第15自然段的内容填空,这题得分率较高,但也有少数学生在背诵这篇课文时,侧重背诵第16自然段,造成对这一段内容不够熟悉,导致失分。

第5题,写出一句告诉别人应鼓足勇气的名言,考查学生课外阅读及对百花园积少成多的掌握情况。

大部分学生都能在本学期所教的四句关于勇气的名言中选择一句来写,但部分同学写成了民族谚语,不属于名言,个别同学写的名言与勇气无关。

第6题,写出鲁迅关于时间的名言。

这题正确率较高,绝大部分同学都能写对,但少部分同学没认真审题,只写了鲁迅名言,没写关于时间的句子,个别同学一句话没写完整,有缺字漏字。

【阅读】

(一)

第1题:

1.短文第

段至第

段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这一小题完考查学生的说明文顺序,本题得分率较高,小部分同学不能从选段中的一些时间词来判断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造成答题失误。

第2题:

段划横线句最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本题考查学生的说明方法,大部分同学都能正确地选出,也说明老师平时有重视说明方法的教学。

第3题,“细菌发电”的主要优势有()。

(多选)本题考查学生从文本中地提取信息并进行筛选。

这题多选题失分较多,不能正确地选出所有的答案选项。

说明学生对短文理解不到位。

第4题,第

段中,科学家为提高细菌发电效率,采取的措施是()。

(多选)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第

段中提取并筛选信息,而一部分同学把第

段里相关的信息全部选出来,并不是针对科学家为提高细菌发电效率而采取的措施,因此本题失分较多。

说明学生审题不认真,理解能力不强。

第5题:

结合全文揣摩,下列句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学生对全文的理解,应从全文揣摩筛选信息,本题不高。

第6题:

段写到“人们还惊奇地发现”,请写出“惊奇发现”的两点内容。

本题大部分同学能写出“惊奇地发现”的第一点内容,第二点内容“用嗜盐菌发电能大大降低成本”,很多同学不能写出来。

说明学生不懂得去提取信息。

第7题;第

段划横线句子中的“仅”字能否去掉?

为什么?

本题考查学生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第一个问题“不能”学几乎能答出。

“仅”的意思部分学生能够写出来,但原因说得不够具体,不能联系文本来说,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较少学生能答出,部分学生答出“如果去掉就会改变句子的意思”。

(二)

第1题:

“河面上水流很急,发出很大的声响,河中央一团团泡沫迅速向下游奔去”这句话采用的描写方法()。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的描写方法,这题得分率高,说明学生对描写方法的掌握较好。

第2题:

“河面上水流很急,发出很大的声响,河中央一团团泡沫迅速向下游奔去”写这句话的主要目的是()。

考查学生对环境描写的作用的掌握情况,极大部分的孩子选择第二个选项:

为了体现“我”那时缺乏信心的状态。

我们可以理解孩子的思维,因为这句话之前有这个描述“但离水越近,我越没信心,等我跑到河边时,自己也害怕极了。

”所以很多孩子选择第二:

为了体现“我”那时缺乏信心的状态。

这一题考查学生对短文的理解和对作者写作目的的把握,这环境的描写表面看是要表现作者的害怕,实际是为了表现作者的勇敢,这也是文章的写作目的。

这一题得分率不高,可见,对区分表层还是深层的含义学生还是比较不懂,这题也确实较难,这个得分率给我们敲响警钟,以后在课堂上应该如何领着孩子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更好地把握中心思想提出思考。

第3题:

对文中人物性格的理解,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这题考查孩子对文中人物性格的分析判断,这题也考查对全文的理解,对信息的筛选,这题得分率为61%,那些选错的孩子基本是选第一个“我是个贪心的小男孩”,可见还是有一部分孩子对文中的理解把握不到位。

第4题:

“我”在下水前、游泳中及学会游泳后的心理状态是()。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中“我”的心理状态,需要学生从全文来理解,此题得分率较低,其实文中对“我”的心理描写还是比较明显的,孩子没选对,说明孩子对文章读不透。

以后应该引导孩子带着问题阅读,读文时用笔把需要的信息做一下记号,提高得分率。

第5题:

对“我看到了一条河”这个题目正确的理解是()。

这题考查学生对全文的理解,对信息的筛选,对题目含义的理解应建立在充分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但是不能仅限于对字面的理解,应结合文章的内容分析出它深层的含义。

这一题得分率较高,说明大部分的孩子还是能准确做出判断的。

第6题:

“我”对童年的几个片段记忆犹新最主要的原因是(  )。

本题失分较高,学生不认真审题,题目是多选,很多同学变成单选,选不全。

第7题:

文章叙述了“我”童年生活中记忆深刻的三个片断?

请简要概括。

第一、第三个片断写得较好,而第二个片断写错了或答不完整。

第8题:

对于文中这对父母教育孩子方法,你认为可取吗?

为什么?

本题考查学生应联系文本来谈,第一个问题,学生都能答出“可取”或者“不可取”,但在解释原因时部分学生所回答的理由不够充分。

总体来说正确率还是较高的。

【作文】

本次测试,以命题作文《我在努力》为题来检测学生的作文水平,要求学生“用上面的文题,或叙说一下故事,或连缀几个生活的片断,表现你为了健康成长而正在进行着努力。

注意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感情真实,书写工整,不少于400字。

改卷中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的几个问题,其一是无法在作文中体现出努力这个过程,更多的只是流于表面地说我努力了,可是在字里行间都不能体现出他如何努力,如何克服困难。

第二个问题则是学生的写作素材问题,写我努力了只写学习和骑自行车或者游泳,范围小而且死板。

为此我觉得有几个点老师们必须注意到:

一是在注重作文教学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身边的人和事,为写作积累素材。

平时让学生多练笔,写日记、读书体会或周记,养成写日记、周记随笔的习惯,让他们一有所思,一有所得,就及时记下,记录自己的独特感受,抒写自己的真情流露,留下自己的成长足迹,天天动笔就会开阔学生的思路,积累大量词汇、语言素材,越写越熟,促进作文水平的提高。

二是重视作文的讲评,激发写作热情,作文的评讲很重要,每一次的作文评讲不能蜻蜓点水,要成为学生下次写作的热情。

不能只夸奖写得好的,或只批评写得差的,要着重以激励大多数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为出发点,肯定每个学生的成绩,让不同层次的小学生都能体验到进步的喜悦,从而产生的写作热情,产生“我能写好”的想法,搭建交流平台,创设良好的习作氛围。

四、教学建议

 1.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

平时要加强对课标及教材的研读,正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精心组织教学活动。

特别是在过程与方法上要指导学生,使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2.教测结合,提高教学实效。

以义务教育国家、省质量监测为导向,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一方面,研究监测标准和检测样题,对照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和检测方式,参照国测、省测的指向进行过程性检测,让教学过程的监测更加精准。

另一方面,认真分析监测结果,探寻跟进策略,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实效。

如针对监测中“回答问题要点抓不准确答不简练”的问题,教学中尝试精心提炼核心问题,促进学生阅读思考;引导围绕问题探究交流,完善学生对问题的看法;指导梳理探究所得,练习准确简要回答问题。

把文本当成搜集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凭借,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训”“练”结合,夯实语文基础。

扎实的语文基础是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根基。

夯实语文基础,有赖于有实效的语文基本功训练。

语文教材课后、语文百花园中列出了一个个语文基本功训练项目。

要切实抓好这些基本项目的训练,既指导学习方法,又创设情景让学生尝试运用,更鼓励学生在新的情境中运用实践。

如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最基础的东西,不管在哪个年级都不宜忽视。

到了高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字理,要鼓励学生运用这些字理自主识字,提高识字能力;还要鼓励学生一笔一划写好字,强化学生的练字意识,督促学生把字写正确,写规范,写美观。

再如对教材中列出的诸如背诵精彩语段、学习修辞手法等基本项目,要指导方法,加强归类练习,使学生真正理解,并鼓励学生举一反三,在写作中、在口语交际中灵活运用,不断夯实语文基础。

4.读思结合,促进阅读理解。

测试显示,阅读理解是学生语文学习中比较薄弱的环节。

追溯到阅读教学,最大的问题在于阅读和思考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

一些同学因为没有养成静心阅读用心思考的习惯,导致阅读收效不高,导致阅读理解能力发展迟缓,慢慢跟不上同学。

阅读教学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阅读实践活动,读思结合是学生阅读时所必须做到的。

阅读教学必须留出时间让学生自己阅读思考,思考文章写什么,思考文章表达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方法,发现自己不理解的问题;除了留出学生自己读书思考的时间,还要留出时间让学生交流自己阅读思考的感受,提出疑难问题,并对同学的问题、见解发表自己的看法,展开讨论,促进理解的深化。

只有把阅读和思考有机结合起来,阅读活动才能有效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发展。

只有抓好阅读和思考的有机结合,课内阅读、课外阅读才能得到真正的改进。

5.仿创结合,培养写作能力。

模仿是创造的开始。

仿,可以让让学生仿思路,仿方法,仿语言的表达形式。

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加强片段仿写训练,找准适合仿写的片段,指导学生揣摩理解文章作者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模仿课文的表达方式写自己的见闻感受。

可以在成篇的习作训练中,把课文或学生佳作作例文,参照例文的观察方法,在生活中找到相类似的事物进行观察,然后模仿例文的写作思路和语言表达方式,写出自己的观察所得,以读促写,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注意引导学生在模仿中领会、积累基本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综合运用积累的“原型”,在模仿中求变通,大胆创作,写出童心,写出新意。

仿创结合,从模仿走向创造,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6.“培”“转”结合,落实面向全体。

本次质量分析中讲到,有一部分学生检测的成绩很不理想。

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没跟上,以后学习会更加困难。

这些学习暂时没跟上的学生,不排除有思维能力存在问题的,但相信有一大部分是思维正常、学习不够上心而导致学习暂时跟不上的。

日常的教学中,优生容易引起教师的关注,学困生常常被忽视,游离于教学之外。

教学中要强化面向全体的意识,在继续关注优生的同时,给学困生更多的关注。

可以通过分层教学、团队互动等策略,让学困生拥有发展的空间。

同时,对学困生多提问,多辅导,多关心,激励他们积极进取,跟上前进的步伐。

把培优和转差结合起来,把面向全体落实到教学之中。

(小学教研室吴朝晖综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学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