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剑锋《水经注》讲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831217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龚剑锋《水经注》讲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龚剑锋《水经注》讲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龚剑锋《水经注》讲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龚剑锋《水经注》讲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龚剑锋《水经注》讲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龚剑锋《水经注》讲析.docx

《龚剑锋《水经注》讲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龚剑锋《水经注》讲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龚剑锋《水经注》讲析.docx

龚剑锋《水经注》讲析

《水經注·三峽》(節選)講析

浙江師範大學人文學院龔劍鋒

本文選自北魏酈道元(約466—527)所著的《水經注》。

《水經》一書是中國第一部記述河道水系的專著,其撰者是誰,至唐代已經不大清楚,一說認為是漢代桑欽所著,另一說認為是三國時期的著作。

因為《水經》主要記述東漢時的河道水系情況,部分內容下限又到三國,另有一些又涉及到西漢,所以我們現在一般認為《水經》可能出於不同時期、出自不同作者之手,而不是一次成書的,或者可能是三國時魏人根據不同年代的材料彙編而成的。

《水經》內容極為簡略,專業性很強。

而酈道元給《水經》作注,使其內容更加詳盡。

他不僅記述各河流的情況,而且還記述各江河流經區域的歷史和地理狀況。

他旁徵博引,文筆優美,又善引他人著作,綜合反映了南北朝山水文學的成就。

總之,《水經注》具有極高的地理、歷史、文學價值。

《水經注》卷三十三、卷三十四的《江水》記載了聞名遐邇的長江三峽。

長江三峽指的是長江上游的瞿塘峽、巫峽、西陵峽,它西起重慶市的奉節縣,東至湖北省的宜昌市,江段全長204公里。

三峽兩岸高山對峙,崖壁陡峭,山脈連綿,是長江著名的天險,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峽谷之一。

其中瞿塘峽西起重慶市奉節縣的白帝城夔門,東至巫山縣的大溪鎮,長8公里,是長江三峽中最短的,但極為雄偉險峻。

西端峽口,斷崖壁立,形如門戶,故名“夔門”,素有“夔門天下雄”之稱。

巫峽西起重慶市巫山縣大寧河口,東迄湖北省巴東縣官渡口,綿延45公里,景色以幽深秀麗著稱,整個峽區奇峰突兀,怪石嶙峋,峭壁屏列,綿延不斷,是三峽中最壯觀的一段。

西陵峽西起湖北省秭歸縣香溪口,東至宜昌市南津關,全長76公里(其中包括35公里長的廟南寬穀),是長江三峽中最長的峽谷,因位於楚之西塞和夷陵(宜昌古稱)的西邊,故叫西陵峽,以航道曲折、怪石林立、灘多水急、行舟驚險而聞名。

自奉節至宜昌的三峽江段,其間還有長25公里的大寧河口寬穀、長50公里的香溪寬穀等,所以總長度有204公里。

《三峽》選自《水經注》卷三十四《江水》中的一段,標題為編者所加。

文中酈道元以生動、形象、簡潔的筆觸對三峽的雄奇險峻,以及三峽的各種自然景觀和人文狀況作了引人入勝的描寫。

此處《水經》原文僅有“又東過巫縣南,鹽水從縣東南流注之”一句(鹽水即長江支流大寧河,上有龍門峽、巴霧峽、滴翠峽,號稱小三峽),而酈道元《水經注》原文卻有一大篇,本教材所節選的又僅僅是其中專寫三峽的片段。

此片段可分兩部分,第一部分寫巫峽,第二部分總敘三峽風光。

一、《水經注·三峽》釋譯

第一段主要描繪了巫峽的景色。

第一句“江水又東,逕巫峽,杜宇所鑿以通江水也。

”“逕”通“徑”,經過之意。

“杜宇”是指傳說中古代蜀國的國王,又稱之為“望帝”,後讓位於治水有功的宰相開明(即叢帝),自己隱退,死後化為杜鵑鳥。

杜鵑鳥即布穀鳥,為農侯之鳥。

第一句的意思是:

江水繼續向東流,經過巫峽,巫峽是杜宇所鑿藉以疏通江水的。

接下來一句“江水曆峽,東逕新崩灘。

此山漢和帝永元十二年崩。

晉太元二年又崩。

”此句中,東漢和帝永元十二年即西元100年。

東晉孝武帝太元二年即西元377年,但是《晉書》與《宋書》都沒有記載此年山崩之事。

此句的意思為:

江水穿過峽谷往東流,經過新崩灘。

漢和帝永元十二年此處發生山崩。

晉太元二年再次山崩。

後一句“當崩之日,水逆流百餘裏,湧起數十丈。

今灘上有石,或圓如簞,或方似屋,若此者甚眾,皆崩崖所隕,致怒湍流,故謂之“新崩灘。

”“簞”讀“dān”音,是用來盛飯的圓形竹器。

“屋”有的版本作“笥”(音“sì”)。

“屋”即房屋,“笥”是一種方形的竹器,均指山崩的石塊的大小形狀。

“隕”是墜落的意思。

本句的意思為:

山崩那天,江水回流百餘裏,水湧高達幾十丈。

現在灘上還有很多石塊,有的圓石像盛飯用的圓形竹器,有的方石大如房屋,類似的石頭很多,都是從崖壁崩落下來的,急流受阻,奔騰怒吼,所以叫“新崩灘”。

後句“其頹岩所餘,比之諸嶺,尚為竦桀。

”“竦”通“聳”,是突出的意思,“竦桀”是高聳特立的樣子。

此句的意思是:

崖壁崩塌後留下的岩石,與諸多山嶺相比,還是顯得高聳特立。

“其下十餘裏,有大巫山,非惟三峽所無,乃當抗峰岷峨,偕嶺衡疑,其翼附群山,並概青雲,更就霄漢辨其優劣耳。

”“抗峰岷峨”中的“抗”是與誰爭高下的意思,“岷峨”是指四川的岷山和峨眉山;“偕嶺衡疑”中的“偕”是與誰相並列的意思,“衡疑”是指湖南的衡山和九嶷山;“翼附”是遮蔽統領的意思;“概”指盛量糧食時用來削平鬥斛之口的器具,引申為削平、刮平,另說“並概”是並比之意;“霄漢”是指雲霄和銀河。

本句的意思是:

江水沖出新崩灘下流十多裏,有大巫山,它的高大不僅是三峽區域所沒有,而且可以跟岷山、峨眉山爭高低,同衡山、九疑山相並列,它遮護統領周圍的各個山峰,高削青雲,還要到雲霄、銀河之上才能分辨出它們的高低啊!

“其間首尾一百六十裏,謂之巫峽,蓋因山為名也。

”這句話的意思是:

此段從起點到終點長160裏,稱之為巫峽,就是因為巫山而得名的。

以上是本文的第一段,主要介紹了巫峽的地理狀況。

但是巫峽的起止點及長度古今是有區別的。

第二段第一句“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重岩疊嶂,隱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見曦月,至於夏水襄陵,沿泝阻絕。

”“略無”是毫無的意思;“停午夜分”中的“停午”是中午的意思,“夜分”是半夜的意思,此處“停”通“亭”;“曦月”中的曦字指“日”,即太陽的意思。

“夏水襄陵”中襄陵是江水漫上山坡的意思;“沿泝阻絕”中的“泝”是“溯”的異體字,音sù。

“七百里”是古人虛指,今測三峽江段的總長度為204公里。

這一句的意思是:

三峽七百里的水路間,兩岸山脈連綿不絕,其間沒有一點空缺的地方。

層疊的岩石和峰巒,把天空和陽光都遮住了,不到中午和半夜,是看不到太陽和月亮的。

到了夏天,大水上漲,漫到了山坡上面,順江而下和逆水而上的交通都阻斷了。

接下來一句“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至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禦風,不以疾也。

”此句中“乘奔禦風”是乘奔馬駕疾風的意思。

“白帝”即今重慶市奉節縣白帝城,“江陵”即今湖北省荊州市。

這句話的意思是:

如果朝廷的詔令急於傳達,有時早上從白帝城乘船順水而下,傍晚即可到達江陵。

這中間相距1200裏,即使騎著飛奔的馬、借著快速的風,也沒有這快。

這裏值得注意的是“朝發白帝,幕至江陵”一句,很容易讓我們聯想到唐代李白《早發白帝城》中的“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一日還”,其意非常相似,可知李白在寫這首詩時是受到過《水經注》的啟發,而且從中可以看出,即使到了唐代,三峽航路仍然是繁忙通暢的。

後一句是“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其中“素湍”是白色的急流之意;“綠潭”是清澈的深潭的意思;“巘”字念yǎn,是孤立的山峰的意思;“清榮峻茂”則是江水澄清、樹木繁榮、山勢高峻、青草茂盛之意。

這句的意思應該是:

到了冬天和春天季節,就有白色的急流、碧綠的清潭,迴旋的清波倒映著各種景物,陡峭的峰巒上生長著奇形怪狀的柳樹和柏樹,高懸的山泉瀑布飛流直下、急蕩沖刷,水清、樹榮、山高、草盛,趣味盎然,引人入勝。

本文最後一句“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屢引淒異,空穀傳響,哀轉久絕。

故漁者歌曰:

‘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其中“肅”字是靜寂的意思。

“屢引”也作“屬(zhǔ)引”,但意思都是接連不斷,經常發生的意思。

“裳”(音cháng,又讀作shang),指衣裳。

這句話的意思是:

每逢初晴或凝霜的早晨,樹林清寒,山澗寂靜,經常有猿猴在高山上長嘯啼叫,聲音接連不斷、淒涼異常,在空曠的山谷中傳蕩迴響,悲哀婉轉,久久才消失。

所以漁夫唱道:

“巴山之東有三峽,三峽之中巫峽長,猿猴哀鳴聲不絕,淚水漣漣濕衣裳。

”此處漁夫所唱之歌“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與上面所說的唐代李白《早發白帝城》中的後兩句: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二、《水經注·三峽》的文學、歷史地理學價值

(一)《水經注·三峽》的文學價值

《水經注·三峽》具有極高的文學、歷史地理學價值。

從文學價值的角度來看,這段記敘三峽的文字,膾炙人口,歷來被人們所稱頌。

文中第一段主要講三峽中的巫峽,巫峽是三峽風景中最壯美的峽區。

文中用簡潔明瞭的語言交代了巫峽的地理位置以及巫峽名稱的來歷。

其中介紹新崩灘時,“當崩之日,水逆流百餘裏,湧起數十丈。

”一幅壯觀的山崩畫面赫然出現在我們的眼前。

接著介紹大巫山時,用了一句“非惟三峽所無,乃當抗峰岷峨,偕嶺衡疑”,將其和岷山、峨眉山、衡山、九疑山相比較,將大巫山的高峻盡展無遺。

酈道元在短短數語中,將巫峽景觀展示在我們眼前,前面是新崩灘,經常有石塊從山上飛下來,再過十餘裏即是大巫山,群山疊巒,峰入雲霄。

這裏有灘有山,讓讀者猶入幻境。

再看第二段,其中的文字使人讀起來猶如觀賞一幅山水畫,可以說這一段是本文最精彩的文字。

整段只有一百五十五個字,但已把三峽的形勢和一年四季的景色,繪聲繪色地表現了出來。

其中寫了:

急流奔騰、飛舟駕風、碧潭白浪、瀑布懸泉、峽谷深澗、奇峰絕壁、水清山峻、草茂樹榮、猿嘯霜林、巴蜀漁歌等,三峽山川風物萬千氣象,春夏秋冬景色變幻,無不一一生動呈現。

本段首先是寫山,三峽兩岸山岩重重,陡障疊起,遮蔽了天空和日光。

如果不是在正午和子夜時分,是看不到太陽和月亮的。

這裏通過空間上的高低、長短、寬窄的對比,令人如身臨其境。

“重岩疊嶂,隱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見曦月”四句更是本節中的精華,北宋蘇軾《後赤壁賦》中的:

“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與此有異曲同工之妙。

接著用“或王命急宣”這一事例來寫水,如果說前面寫山是寫靜,那麼此句中寫水是寫三峽的動,如夏天水流湍急,但酈道元並沒有直接去寫它的流動之急,而是用朝發暮至,以行舟時間的短來襯托水流的快。

這比直接描寫水流是如何的湍急要高明的多。

文中寫了三峽地區季節的變化,按照時序,本該先寫春,但文章卻首先寫了夏,因為三峽山高峽窄,夏季水大流急,峽中江水最有氣勢,最有特點。

而寫了夏,本該接著寫秋、寫冬,但文中卻又先寫冬春之際。

而相對於三峽夏水暴漲來說,冬春三峽則水勢最為平穩,這樣寫具有對比的特點。

冬春之際的三峽,可賞玩峽中麗影,兩岸風光,文中還以“清榮峻茂”來寫此時三峽之秀美,並情不自禁地讚歎其“良多趣味”。

接下則寫三峽秋色,而此時的秋並不是通過景色來表現的,而是用人的感情的淒涼來表現,特別是引用“猿聲長嘯”將這種秋情具體化和形象化,再加上漁者之歌,秋天的悲涼肅殺感人耳目、動人心魄。

本節水光山色,有動有靜,有景有情,構成了三峽景色的整體之美。

魏晉南北朝時期,文人興起了一股欣賞自然的風氣。

巧的是《三峽》中的“自非停午夜分,不見曦月”與同時代的袁山松《宜都記》中的“非日中夜半,不見日月”、盛弘之《荊州記》中的“自非停午夜分,不見曦月”意思幾乎一樣。

值得注意的是唐代李白《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似乎是從《三峽》得到靈感並加以高度概括的。

(二)《水經注·三峽》的歷史地理學價值

中國最早的記載古代地理的著作是《尚書·禹貢》,相傳為夏禹時代的著作,但現在大多數學者認為其為戰國時期的作品。

《禹貢》主要記載了中國先秦時期的山嶺、河流、藪澤、物產、貢賦、交通等珍貴資料。

《禹貢》分區標準,以名山大川為界,打破了當時邦國割據、諸侯林立的局限,而以大一統思想著眼。

中國較早的專門記載河道水系的專著是漢代桑欽所著的《水經》。

《水經》載有水流137條,所涉及的內容非常廣博,各水流域的山川林澤、物產名勝、風俗民情等皆有記敘。

然而《水經》內容極為簡略,專業性很強。

後來有漢代的郭璞和北魏的酈道元為其作注。

郭注現已遺失,現在存世的只有酈道元的《水經注》。

《水經注》補充了水道1252條,共30餘萬字,撰寫的注文比《水經》多20餘倍。

中國早期地理著作中具體關於三峽地區記載的,《禹貢》側重於黃河、淮河,涉及長江的只有寥寥數語,《山海經》所記載的又帶有神話色彩而難以考證,唯有《水經注》開三峽歷史地理紀實之先河,所以說《水經注》還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全面系統地記敘長江三峽歷史地理的著作,具有很高的歷史地理學價值,也是一部研究古代地理生態環境的重要著作。

再看本文《水經注·三峽》,它主要介紹了巫峽及整個三峽地區在北魏時期的地理風貌。

本文第一段對新崩灘和大巫山進行了敘述。

江水由西向東,首先進入了新崩灘,新崩灘在今重慶市巫山縣東、湖北省巴東縣西。

據秭歸縣地方誌《歸州志》記載,新崩灘原名“豪三峽”,“始平坦,無大灘”,後因山崩而成灘。

東漢永元十二年(西元100年)崩過一次。

又據《東觀漢記》記載:

“秭歸山高四百餘丈崩,填溪水,壓殺百餘人。

”繼而在晉太元二年(西元377年)也山崩過。

酈道元以後,新崩灘也曾山崩過好幾次,如在宋天聖七年(西元1030年)發生過一次山崩,毀船無數;在明嘉靖二十一年(西元1542年)又發生過一次更大規模的山崩,毀民房數十間,壓死居民300餘人;1935年農曆六月三日以及1985年6月12日也曾發生過山崩。

可見由於地質原因,新崩灘一帶從古至今曾發生過多次山崩,歷次山崩都非常壯觀。

具體看《水經注·三峽》所記載的山崩情形:

“當崩之日,水逆流百餘裏,湧起數十丈”,可見其規模之大。

將其與1985年6月12日淩晨新灘所發生的崩塌進行比較可得出一些更直觀具體的感受,1985年新灘滑坡激起的湧浪高達54米,波及上、下游江面約42公里。

前者激起的湧浪高度達“數十丈”,尚是較模糊的數字,不便進行硬性比較。

從波及江面長度來看,前者是往上游逆流達百餘裏,如果計及對下游的影響則可能超過後者波及上、下游江面的總距離。

由此可知,晉太元二年這次崩塌的規模與後者相比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

酈道元作《水經注》之年代上距晉太元二年的新灘崩塌約為一個多世紀。

《水經注·三峽》記載:

“今灘上有石或圓如簞,或方似屋。

若此者甚眾,皆崩崖所隕,致怒湍流”,可見當時峽江新灘段河床中漢晉兩次崩塌的石塊有的已被激流沖刷成渾圓狀,有的則仍然棱角分明。

至於兩岸崖壁,即“其頹岩所餘,比之諸嶺,尚為竦桀”,也就是說岸邊兩次崩塌後仍留存的崖壁和其他山峰相比,仍然顯得更為峻峭挺拔。

《水經注·三峽》給我們提供了兩次山崩的實例,使我們瞭解了新崩灘的形成歷史。

《水經注·三峽》還記敘了大巫山,現在一般稱巫山。

酈道元筆下的巫山比四川的岷山和峨嵋山以及湖南的衡山和九嶷山還要雄偉壯麗。

其實這幾座山就其海拔來說是相差不多的,而《水經注·三峽》中故意突出巫山,進而凸顯整個巫峽。

《水經注·三峽》第二段主要記敘的是整個三峽的美景。

其分別從空間和季節來描繪三峽。

這些描述給後人留下了當時三峽的自然地理風貌,如對當時兩岸猿聲的描寫。

關於三峽兩岸生活的猿,《水經注·江水》中已有猿的記敘:

“此峽(指廣溪峽,今屬瞿塘峽)多猿,猿不生北岸,非惟一處,或有取之放著北山中,初不聞聲,將同路獸渡汶而不生矣。

”此後李白在《早發白帝城》中也寫道: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陸遊的《入蜀記》(卷六)所載的一則傳說也明確地傳達了北岸有猿的資訊:

“二十三日,過巫山凝真觀,謁妙用真人祠。

真人,即世所謂巫山神女也。

祠正對巫山。

峰巒上入霄漢,山腳直插江中。

議者謂太華衡廬,皆無此奇。

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見。

所見八九峰,惟神女峰最為纖麗奇峭,宜為仙真所托。

祝史雲:

每八月十五夜月明時,有絲竹之音,往來峰頂,山猿皆鳴,達旦方漸止。

”由此可知,至少在南宋之時,在三峽兩岸還生活著猿。

但是今天三峽兩岸的猿類已經絕跡,究其原因,光緒《巫山縣誌》有記載,因三百年前三峽地區自然條件優越,屢有長臂猿出現,但是“自乾隆乙亥年後,四山開墾,山土松滑,大雨時行,土隨水下,洞塞田淹,下壩、中壩,匯為巨浸”。

可見人類的過度開發破壞了三峽猿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導致三峽地區猿類絕跡。

《水經注·三峽》的記載為後人提供了三峽地區曾有猿類生活的證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自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