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9 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827623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387.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389 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1389 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1389 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1389 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1389 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389 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docx

《1389 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89 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389 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docx

1389溶液课题1溶液的形成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沾有油渍的衣物放入洗衣机中,加入水和洗涤剂,搅拌搓洗,最终除去油污的理由是

A.加入洗涤剂后,让油滴溶于水

B.加入洗涤剂后,让油滴聚集,上浮分层

C.加入洗涤剂后,让油滴分散,稳定地乳化在水中

D.加入洗涤剂后,让油滴密度增大,下沉分层

2.小明同学在自己购买的一本化学课外参考资料中看到这样一段话:

“用汽油洗涤工作服上的油渍这一过程,可以用乳化和乳化作用的原理来解释”。

对此,小明产生了一些疑问。

你觉得小明的下列想法合适的是

A.有时参考书上也会有错误的。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我还是问问老师吧!

B.好象不对吧?

不过参考书都是权威专家写的,应该不会错的!

可能是我记错了。

C.汽油是乳化剂,可以与衣服上的油渍发生化学变化,形成乳浊液,达到清洗的目的

D.不容置疑,参考书上写的当然是正确的啦!

3.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无色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一定质量的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

C.物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一定不变

D.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固体,溶剂一定是水

4.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澄清、透明、无色的

B.溶液都是由一种溶质和一种溶剂混合而成的

C.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

D.向100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加入10硝酸钾固体,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5.向右图试管里的水中加入下述某种物质后,原来U型管内在同一水平上的红墨水,左液面降低了些,右液面上升了些,则加入的物质是

A、硝酸铵B、石灰石C、活性炭D、氢氧化钠

6.沾有油渍的衣物放入洗衣机中,加入水和洗涤剂,搅拌搓洗,最终除去油污的理由是

A.加入洗涤剂后,让油滴乳化;

B.加入洗涤剂后,让油滴聚集,上浮分层

C.加入洗涤剂后,让油滴分散,稳定地乳化在水中

D.加入洗涤剂后,让油滴密度增大,下沉分层

7.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8.用下图所示的密闭实验装置,能够使气球先膨胀,过一段时间又恢复到原状的一组固体和液体是

A.固体:

硝酸铵;液体:

水B.固体:

生石灰;液体:

C.固体:

碳酸钠;液体:

稀盐酸D.固体:

氯化钠;液体:

9.把分别盛满甲、乙、丙气体的试管倒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对甲、乙、丙气体的分析正确的是

A.甲、乙、丙气体都易溶于水

B.乙气体比甲气体更易溶于水

C.不可以用排空气方法收集甲气体

D.可以采用排水集气方法收集丙气体

10.括号内是区别下列各组常见物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A.面粉和蔗糖(加水,振荡)B.硬水与软水(加肥皂水,振荡)

C.蒸馏水与食盐水(过滤)D.白酒和食醋(闻气味)

11.下列关于化学中“一定”的说法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分子一定由原子构成;原子核一定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B.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C.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冷却热饱和溶液一定会有晶体析出;当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着火点就一定会燃烧

12.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现将两支分别装有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试管(底部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浸入盛有水的烧杯里,然后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固体,搅拌至完全溶解(如图1),此时对相应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溶液可能变成不饱和溶液

B.盛乙的试管中未溶解的固体质量减少

C.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

D.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13.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错误的是()选项物质用途性质

A.二氧化碳作气体肥料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B.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熟石灰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C.氮气用于食品防腐氮气的化学性质较稳定

D.洗洁精洗涤油污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

1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纯净物

B.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的浓度

C.温度和溶剂的种类不会影响物质的溶解性

D.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量取)、溶解等步骤

二、选择填充题(题型注释)

三、填空题(题型注释)

15.(4分)生产、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1)用洗洁精清洗油污,是利用了洗洁精的作用。

(2)厨房中的酸性调味剂中含有的酸是(写化学式)。

(3)长沙新奥燃气公司给用户输送的是天然气,在初次使用之前需要通入氮气,通入氮气的目的是什么?

请写出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16.实验室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两支相同的木条,将其中一支的一端浸入酒精中约10秒,将另一支的一端浸入水中约10秒,然后将两支木条的浸入端分别靠近酒精灯火焰片刻.此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物质的燃烧与的关系。

(2)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g固体碘,再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10mL水,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10mL酒精,振荡,观察现象.据此可知,物质的溶解性与有关。

(3)用图A所示方法,把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下层蜡烛的火焰先熄灭,上层蜡烛的火焰后熄灭.本实验中,放置高低不同的两支蜡烛的目的是。

(4)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得到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B所示.曲线上a点所表示的意义是。

17.清明时节,同学们相约外出踏青野炊.请用化学知识分析小丽问题:

(1)野炊食谱人表所示:

从合理膳食角度来看,你认为食谱中还应添加(填字母);

A.炒鸡蛋B.牛奶C.黄瓜D.烤野兔肉

(2)野炊后同学们准备将垃圾分类处理,其中属于不可回收垃圾的是(填字母);

A.废纸B.果皮C.易拉罐D.塑料桶

(3)小滨用洗涤剂洗去手上的油迹,是利用了洗涤剂的作用;

(4)大家在田边看到农民正在使用化肥NH4NO3,于是联想到NH4NO3不能和熟石灰混合施用,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

18.(2分)碘是紫黑色晶体,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将2﹣3小粒碘放入小烧杯中,加入20mL汽油,振荡,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如图是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画出的表示碘分子溶解在汽油中形成溶液的分布示意图(汽油分子没有画出),你认为的示意图符合事实。

19.今天考试,妈妈为涵涵准备了一份午餐:

米饭、鱼香肉丝、清蒸鱼、排骨汤、鸡蛋.根据你所学的化学知识,你认为还要添加下列哪项会使这份食谱更为合理。

A.花生米B.炒牛肉C.凉拌黄瓜D.牛奶

中考结束后,涵涵打算和同学去野炊.妈妈为涵涵准备了铁锅、打火机、洗涤剂等

(1)铁能做炊具,是利用铁的性.铁锅易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2)打火机使用的燃料主要是丁烷,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X+13O2

8CO2+10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

(3)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作用。

20.(3分)联系学过的化学知识,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铁在潮湿的环境下容易生锈,这是铁与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2)汽油能洗涤油污,这是利用汽油油污的性质;

(3)金属铝可以加工成铝箔,主要利用铝的。

21.(5分)用下列常见物质来完成以下各题:

(填序号)

①干冰②葡萄糖③石墨④硝酸铵固体⑤水银

(1)溶于水后溶液温度降低的是;

(2)可做干电池电极的是;

(3)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4)温度计中含有的物质是;

(5)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的是。

22.(3分)下图是对20℃一定质量的甲的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结晶的实验过程,请回答。

(1)蒸发前原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n的数值是。

(2)依据上述实验,你认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是(填字母)的。

A.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无法判断

23.(7分)实验室用石灰石(所含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和稀盐酸制备二氧化碳,实验小组对回收的废液、废渣进行试验如下图所示。

(1)写出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上图可知滤渣内一定含有的物质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

(3)操作b为:

取50mL滤液,向滤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钠溶液。

由图呈现的现象可知,滤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

(4)小明在完成操作b的过程中,当不再产生现象时共用去53g碳酸钠溶液,过滤得到滤液X,则滤液X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g。

24.如图所示,在室温下的饱和食盐水中放了一个塑料小球。

(1)现加入少量食盐晶体,充分搅拌和静止后,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小球在液面沉浮情况有何变化。

(2)若要在不用外力的情况下使小球略上浮,你准备采取的具体方法是或。

25.(14分)多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1)从微观角度

(图5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微观上看,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根本改变的微粒是____________(填“原子”或“分子”),变化过程中,同种原子的个数_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增减。

②参加反应的A2与B2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2)从反应类型角度

(一种物质可通过不同的反应类型生成,以二氧化碳为例。

①能与氧气化合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是____________(填一种物质化学式)。

②高温下,石灰石分解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一定条件下,碳与铁的氧化物能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________(填化学式)。

(3)从能量变化角度

(借用图6装置分别进行下列实验,认识物质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①往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生石灰会引起白磷燃烧,从燃烧条件分析,此时生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写出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一定量的下列某物质溶于烧杯中的冷水,其中能引起白磷燃烧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氣化纳B.硝酸铵C.浓硫酸D.氢氧化钠

26.用图所示装置研究“活性炭吸附能力与温度变化的关系”.将NH4NO3固体加入到水中搅拌,观察到两侧玻璃管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不同.

(1)由于试管内气体的压强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使得玻璃管内液面上升.

(2)NH4NO3固体溶于水________(选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3)活性炭吸附气体的能力随温度________而增强.

27.碘是紫黑色晶体,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形成紫红色溶液.

(1)碘的汽油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溶剂是________.

(2)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画出下面的示意图,表示溶液中碘分子的分布(汽油分子没有画出).

根据你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填“甲”“乙”或“丙”)的示意图符合事实.

28.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将其填入下表中.

溶液

溶质

溶剂

(1)生理盐水

(2)澄清的石灰水

(3)碘酒

(4)稀盐酸(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

(5)高锰酸钾溶液

(6)酒精溶液

29.冬冬同学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做了一个有关物质溶解和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探究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小试管A、B中分别盛有两种不同的无色液体,U形管内均为品红溶液.

(1)若试管A中的无色液体是水,向试管A中滴入适量烧碱,则U形管的a、b两端液面的变化是:

b端液面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若试管B中的无色液体是稀盐酸,向B试管中加入镁条,看到试管中产生大量无色气泡,且U形管a、b两端液面的变化与

(1)相同,则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通过本实验的探究,再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题型注释)

30.为探究物质在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小白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小白的方案为:

先在广口瓶中加入氢氧化钠,塞紧橡皮塞,把导管插入烧杯中的水面以下,把分液漏斗中的水放入广口瓶内,小白认为通过观察烧杯中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或在导管内是否形成一小段水柱,就可判断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是吸收热量,还是放出热量.

请你对小白设计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案进行评价。

你的观点是什么?

如不完善,如何改进?

31.在盛有一定量水的试管中缓慢加入浓硫酸,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溶解后,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时感觉到试管发烫,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某兴趣小组利用家中的材料研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实验步骤设计如下:

Ⅰ.称取六份冰糖和一份食盐,每10g为一份,并将其中五份冰糖研磨成粉末.

Ⅱ.按照下表进行实验(实验所需仪器略)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实验温度

20℃

20℃

20℃

20℃

20℃

20℃

80℃

固体种类

冰糖

冰糖

冰糖(粉末)

冰糖(块状)

冰糖

食盐

冰糖

固体质量

10g

10g

10g

10g

10g

10g

10g

溶剂种类

植物油

溶剂质量

50g

50g

10g

10g

10g

10g

10g

请你对他们的实验设计进行分析:

(1)根据上述设计,你认为他们准备研究的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不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第四组实验与前三组实验的比较,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第四组实验的设计是否会影响实验结论的得出,请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1)石灰水

(2)锌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3)食盐水(4)80mL酒精与20mL水组成的溶液。

34.

(1)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盐水是溶液,糖水是溶液,混合在一起,既有糖又有盐则不是溶液了。

___________________。

(3)溶液中只含有溶质分子、溶剂分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你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生活中的问题.

(1)碘酒是家庭常备药,碘酒中的溶剂是_________(写化学式)

(2)炎热的夏季自行车车胎容易爆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铝制品抗腐蚀性能很好,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现有①黄瓜②豆腐③馒头④鸡蛋,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_(填序号)

五、探究题(题型注释)

36.某兴趣小组利用家中的材料研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实验步骤设计如下:

Ⅰ.称取六份冰糖和一份食盐,每10g为一份,并将其中五份冰糖研磨成粉末.

Ⅱ.按照下表进行实验(实验所需仪器略)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实验温度

20℃

20℃

20℃

20℃

20℃

20℃

80℃

固体种类

冰糖

冰糖

冰糖(粉末)

冰糖(块状)

冰糖

食盐

冰糖

固体质量

10g

10g

10g

10g

10g

10g

10g

溶剂种类

植物油

溶剂质量

50g

50g

10g

10g

10g

10g

10g

请你对他们的实验设计进行分析:

(1)根据上述设计,你认为他们准备研究的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不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第四组实验与前三组实验的比较,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第四组实验的设计是否会影响实验结论的得出,请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2013福建南平)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NH4Cl、CaCl2、NaCl三种物质溶于水过程中的热量变化.

【药品器材】

水、NH4Cl、CaCl2、NaCl;

烧杯、药匙、玻璃棒、量筒、温度计等.

【实验探究】

三种物质各取1药匙于烧杯分别溶于水,另还有一个烧杯只加水,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并记录有关数据如下:

实验

水的体积

所加物质

测量液体温度(℃)

实验1

50mL

NH4Cl

15

实验2

50mL

CaCl2

28

实验3

X

NaCl

21

实验4

50mL

22

【数据分析】

(1)表中X为________mL.

(2)比较实验2与实验4,可获得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要生产一种“冰袋”用于冷敷,上述三种物质中最合适的是________.

【反思提升】

(4)经讨论该小组认为本实验操作中存在缺陷,它是________(填选项,可多选).

A.实验操作过程没有采取较为严格的保温措施

B.加入物质的质量可能不相等

C.加入物质的种类不一样

38.为了探究“乙醇是否能溶于水”,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操作步骤]

①在盛有2mL水的试管中滴入2~3滴红墨水(振荡),然后加入约2mL乙醇(不要振荡),发现乙醇与滴有红墨水的水分层.

②振荡试管,观察现象.

③……

[问题讨论]

(1)在水中滴入红墨水的目的是什么?

(2)在操作步骤①中,为了确保乙醇与水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实验操作时应注意什么?

(3)要证明乙醇能溶于水,还应进行操作步骤③.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

39.(9分)某同学想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

进行下列实验操作:

取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30ml,用温度计测出其温度为13℃。

然后向其中加入NaOH固体,再用温度计测出温度为22℃。

由此,该同学得出NaOH与稀硫酸发生的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的结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壮壮同学认为由该实验得到的结论是不科学的。

理由是__________。

(2)根据本实验的目的,请你改进他的实验操作_______________。

(3)子萱同学取反应后的溶液,向其中滴入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不变色。

因此他得出溶液呈中性的结论。

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正确?

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

他应补做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

40.(5分)某化学探究小组的同学在学习《溶液》这一单元时,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并进行相关归纳,请你作为其中一员,参与他们的探究。

【活动一】小红对“物质溶于水是否都能形成溶液?

”进行探究。

选取如下生活用品。

生活用品有:

①氯化钠;②植物油;③蒸馏水;④冰块;⑤蔗糖

仪器任选。

(1)通过该探究活动,小红得出结论:

有的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

如上述物质中放入水中就能形成溶液(填“序号”)

【活动二】小明以“物质溶于水后液体的温度是否改变?

”为课题进行探究,其用品和操作示意图如下表:

(2)图示③中的操作存在一处错误,应改正为。

(3)经老师指出原因后,小明同学又重新做了三次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的实验,三次实验得出相同的结果,该结论为。

【活动三】小伟对“物质的溶解性受哪些因素影响?

”这一课题进行探究。

(4)小伟从日常的事实:

①食盐易溶于水,难溶于植物油;②硝酸钾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

分析得出:

物质的溶解能力是由、决定。

41.为了探究“乙醇是否能溶于水”,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操作步骤]

①在盛有2mL水的试管中滴入2~3滴红墨水(振荡),然后加入约2mL乙醇(不要振荡),发现乙醇与滴有红墨水的水分层.

②振荡试管,观察现象.

③……

[问题讨论]

(1)在水中滴入红墨水的目的是什么?

(2)在操作步骤①中,为了确保乙醇与水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实验操作时应注意什么?

(3)要证明乙醇能溶于水,还应进行操作步骤③.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

42.冬冬同学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做了一个有关物质溶解和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探究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小试管A、B中分别盛有两种不同的无色液体,U形管内均为品红溶液.

(1)若试管A中的无色液体是水,向试管A中滴入适量烧碱,则U形管的a、b两端液面的变化是:

b端液面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若试管B中的无色液体是稀盐酸,向B试管中加入镁条,看到试管中产生大量无色气泡,且U形管a、b两端液面的变化与

(1)相同,则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通过本实验的探究,再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

43.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mL水,然后分别加入1~2小粒碘或高锰酸钾,振荡,观察现象;然后再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1mL汽油,振荡,静置,观察现象。

记录如表所示:

溶剂

溶质

现象

先加水

底部仍有碘固体,液体呈浅黄色

先加水

高锰酸钾

底部无固体,溶液呈深紫色

再加汽油

分层,上层呈深紫色,下层近无色,底部无固体

再加汽油

高锰酸钾

分层,上层无色,下层呈深紫色,底部无固体

请回答:

(1)加入汽油后,投入碘的试管的上层液体名称是_________;投入高锰酸钾的试管的下层液体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实验现象可以归纳:

碘的溶解性为______________,高锰酸钾的溶解性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科学研究中,若将大量水中溶解的少量碘“富集”起来,你认为可以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六、信息分析题(题型注释)

44.(4分)我们学习化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学会从化学的视角认识和分析生活生产中的一些问题。

(1)2013年济南市整合趵突泉、大明湖、五龙潭、护城河等旅游资源,组建天下第一泉风景区,它集独特的自然山水景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于一体,为5A级景区。

①对泉水的下列说法中明显错误的是(填序号)

A.清澈的泉水是溶液B.蒸馏是净化程度很高的净水方法

C.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泉水的硬度D.过滤可以除去泉水中的可溶性杂质

②某化学小组的小泉同学取2滴非常清澈的趵突泉水滴在洁净的玻璃片上,置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