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5 ,大小:387.69KB ,
资源ID:23827623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382762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1389 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1389 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docx

1、1389 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沾有油渍的衣物放入洗衣机中,加入水和洗涤剂,搅拌搓洗,最终除去油污的理由是A加入洗涤剂后,让油滴溶于水B加入洗涤剂后,让油滴聚集,上浮分层C加入洗涤剂后,让油滴分散,稳定地乳化在水中D加入洗涤剂后,让油滴密度增大,下沉分层2小明同学在自己购买的一本化学课外参考资料中看到这样一段话:“用汽油洗涤工作服上的油渍这一过程,可以用乳化和乳化作用的原理来解释”。对此,小明产生了一些疑问。你觉得小明的下列想法合适的是A有时参考书上也会有错误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还是问问老师吧!B好象不对吧?不过参考书都是权威专家

2、写的,应该不会错的!可能是我记错了。C汽油是乳化剂,可以与衣服上的油渍发生化学变化,形成乳浊液,达到清洗的目的D不容置疑,参考书上写的当然是正确的啦!3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无色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一定质量的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C物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一定不变D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固体,溶剂一定是水4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澄清、透明、无色的B溶液都是由一种溶质和一种溶剂混合而成的C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D向100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加入10硝酸钾固体,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5向右图试管里的水中加入下述某种物质后,原来U型管内在同一水平上的

3、红墨水,左液面降低了些,右液面上升了些,则加入的物质是A、硝酸铵 B、石灰石 C、活性炭 D、氢氧化钠6沾有油渍的衣物放入洗衣机中,加入水和洗涤剂,搅拌搓洗,最终除去油污的理由是A加入洗涤剂后,让油滴乳化;B加入洗涤剂后,让油滴聚集,上浮分层C加入洗涤剂后,让油滴分散,稳定地乳化在水中D加入洗涤剂后,让油滴密度增大,下沉分层7下列图像正确的是8用下图所示的密闭实验装置,能够使气球先膨胀,过一段时间又恢复到原状的一组固体和液体是A固体:硝酸铵;液体:水 B固体:生石灰;液体:水C固体:碳酸钠;液体:稀盐酸 D固体:氯化钠;液体:水9把分别盛满甲、乙、丙气体的试管倒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

4、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对甲、乙、丙气体的分析正确的是A甲、乙、丙气体都易溶于水B乙气体比甲气体更易溶于水C不可以用排空气方法收集甲气体D可以采用排水集气方法收集丙气体10括号内是区别下列各组常见物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A面粉和蔗糖(加水,振荡) B硬水与软水(加肥皂水,振荡)C蒸馏水与食盐水(过滤) D白酒和食醋(闻气味)11下列关于化学中“一定”的说法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分子一定由原子构成;原子核一定由质子和中子构成B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C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冷却热饱和溶液一定会有晶体析出;当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着火点就一定会燃烧

5、12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现将两支分别装有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试管(底部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浸入盛有水的烧杯里,然后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固体,搅拌至完全溶解(如图1),此时对相应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溶液可能变成不饱和溶液B盛乙的试管中未溶解的固体质量减少C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D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减小13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错误的是( )选项 物质 用途 性质A.二氧化碳作气体肥料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B.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熟石灰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C.氮气用于食品防腐氮气的化学性质较稳定D.洗洁精洗涤油污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1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

6、的是( )A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纯净物B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的浓度C温度和溶剂的种类不会影响物质的溶解性D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量取)、溶解等步骤二、选择填充题(题型注释)三、填空题(题型注释)15(4分)生产、生活中处处有化学。(1)用洗洁精清洗油污,是利用了洗洁精的 作用。(2)厨房中的酸性调味剂中含有的酸是 (写化学式)。(3)长沙新奥燃气公司给用户输送的是天然气,在初次使用之前需要通入氮气,通入氮气的目的是什么? 请写出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16实验室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填写下列空格:(1)取两支相同的木条,将其中一支的一端浸入酒精中约10秒

7、,将另一支的一端浸入水中约10秒,然后将两支木条的浸入端分别靠近酒精灯火焰片刻此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物质的燃烧与 的关系。(2)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g固体碘,再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10mL水,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10mL酒精,振荡,观察现象据此可知,物质的溶解性与 有关。(3)用图A所示方法,把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下层蜡烛的火焰先熄灭,上层蜡烛的火焰后熄灭本实验中,放置高低不同的两支蜡烛的目的是 。(4)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得到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B所示曲线上a点所表示的意义是 。17清明时节,同学们相约外出踏青野炊请用化学知识分析小丽问题:(1)野炊食谱人

8、表所示:从合理膳食角度来看,你认为食谱中还应添加 (填字母);A炒鸡蛋 B牛奶 C黄瓜 D烤野兔肉(2)野炊后同学们准备将垃圾分类处理,其中属于不可回收垃圾的是 (填字母);A废纸 B果皮 C易拉罐 D塑料桶(3)小滨用洗涤剂洗去手上的油迹,是利用了洗涤剂的 作用;(4)大家在田边看到农民正在使用化肥NH4NO3,于是联想到NH4NO3不能和熟石灰混合施用,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 18(2分)碘是紫黑色晶体,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将23小粒碘放入小烧杯中,加入20mL汽油,振荡,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如图是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画出的表示碘分子溶解在汽油中形成溶液的分布示意图(汽油分子没有画出),你

9、认为 的示意图符合事实。19今天考试,妈妈为涵涵准备了一份午餐:米饭、鱼香肉丝、清蒸鱼、排骨汤、鸡蛋根据你所学的化学知识,你认为还要添加下列哪项会使这份食谱更为合理 。A花生米 B炒牛肉 C凉拌黄瓜 D牛奶中考结束后,涵涵打算和同学去野炊妈妈为涵涵准备了铁锅、打火机、洗涤剂等(1)铁能做炊具,是利用铁的 性铁锅易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 共同作用的结果。(2)打火机使用的燃料主要是丁烷,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X+13O28CO2+10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 。(3)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 作用。20(3分)联系学过的化学知识,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1)铁在潮湿的

10、环境下容易生锈,这是铁与 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2)汽油能洗涤油污,这是利用汽油 油污的性质;(3)金属铝可以加工成铝箔,主要利用铝的 。21(5分)用下列常见物质来完成以下各题:(填序号)干冰葡萄糖石墨硝酸铵固体水银(1)溶于水后溶液温度降低的是 ;(2)可做干电池电极的是 ;(3)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4)温度计中含有的物质是 ;(5)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的是 。22(3分)下图是对20一定质量的甲的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结晶的实验过程,请回答。(1)蒸发前原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n的数值是 。(2)依据上述实验,你认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是 (填字母)的。A随温度升高而增

11、大 B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无法判断23(7分)实验室用石灰石(所含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和稀盐酸制备二氧化碳,实验小组对回收的废液、废渣进行试验如下图所示。(1)写出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2)由上图可知滤渣内一定含有的物质名称为_。(3)操作b为:取50mL滤液,向滤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钠溶液。由图呈现的现象可知,滤液中的溶质为_。(4)小明在完成操作b的过程中,当不再产生现象时共用去53g碳酸钠溶液,过滤得到滤液X,则滤液X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为_g。24如图所示,在室温下的饱和食盐水中放了一个塑料小球。(1)现加入少量食盐晶体,充分搅拌和静止后,在温度不变

12、的情况下,小球在液面沉浮情况有何变化 。(2)若要在不用外力的情况下使小球略上浮,你准备采取的具体方法是 或 。25(14分)多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1)从微观角度(图5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微观上看,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根本改变的微粒是_(填“原子”或“分子”),变化过程中,同种原子的个数_(填“有”或“没有”)增减。参加反应的A2与B2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2)从反应类型角度(一种物质可通过不同的反应类型生成,以二氧化碳为例。)能与氧气化合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是_(填一种物质化学式)。高温下,石灰石分解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在一

13、定条件下,碳与铁的氧化物能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_(填化学式)。(3)从能量变化角度(借用图6装置分别进行下列实验,认识物质变化中的能量变化)往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生石灰会引起白磷燃烧,从燃烧条件分析,此时生石灰的作用是_。写出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将一定量的下列某物质溶于烧杯中的冷水,其中能引起白磷燃烧的是_(填标号)。A氣化纳 B硝酸铵 C浓硫酸 D氢氧化钠26用图所示装置研究“活性炭吸附能力与温度变化的关系”将NH4NO3固体加入到水中搅拌,观察到两侧玻璃管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不同(1)由于试管内气体的压强_(选填“增大”或“减小”),使得玻璃管内液面上升(2)NH4NO3固体溶于

14、水_(选填“放出”或“吸收”)热量(3)活性炭吸附气体的能力随温度_而增强27碘是紫黑色晶体,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形成紫红色溶液(1)碘的汽油溶液中,溶质是_,溶剂是_(2)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画出下面的示意图,表示溶液中碘分子的分布(汽油分子没有画出)根据你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_(填“甲”“乙”或“丙”)的示意图符合事实28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将其填入下表中溶液溶质溶剂(1)生理盐水(2)澄清的石灰水(3)碘酒(4)稀盐酸(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5)高锰酸钾溶液(6)酒精溶液29冬冬同学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做了一个有关物质溶解和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探究实验,装置如下图所

15、示小试管A、B中分别盛有两种不同的无色液体,U形管内均为品红溶液(1)若试管A中的无色液体是水,向试管A中滴入适量烧碱,则U形管的a、b两端液面的变化是:b端液面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2)若试管B中的无色液体是稀盐酸,向B试管中加入镁条,看到试管中产生大量无色气泡,且U形管a、b两端液面的变化与(1)相同,则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3)通过本实验的探究,再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四、简答题(题型注释)30为探究物质在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小白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小白的方案为:先在广口瓶中加入氢氧化钠,塞紧橡皮塞,把导管插入烧杯中的水

16、面以下,把分液漏斗中的水放入广口瓶内,小白认为通过观察烧杯中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或在导管内是否形成一小段水柱,就可判断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是吸收热量,还是放出热量.请你对小白设计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案进行评价。你的观点是什么?如不完善,如何改进?31在盛有一定量水的试管中缓慢加入浓硫酸,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溶解后,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时感觉到试管发烫,主要原因是_.32某兴趣小组利用家中的材料研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实验步骤设计如下:称取六份冰糖和一份食盐,每10g为一份,并将其中五份冰糖研磨成粉末按照下表进行实验(实验所需仪器略)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实验温度20202020202080固体种类冰

17、糖冰糖冰糖(粉末)冰糖(块状)冰糖食盐冰糖固体质量10g10g10g10g10g10g10g溶剂种类水植物油水水水水水溶剂质量50g50g10g10g10g10g10g请你对他们的实验设计进行分析:(1)根据上述设计,你认为他们准备研究的影响因素是_,其中不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_(2)根据第四组实验与前三组实验的比较,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3)你认为第四组实验的设计是否会影响实验结论的得出,请简述理由:_33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1)石灰水 (2)锌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 (3)食盐水 (4)80mL酒精与20mL水组成的溶液。34(1)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_。(2

18、)盐水是溶液,糖水是溶液,混合在一起,既有糖又有盐则不是溶液了。_。(3)溶液中只含有溶质分子、溶剂分子。_。35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你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生活中的问题(1)碘酒是家庭常备药,碘酒中的溶剂是_(写化学式)(2)炎热的夏季自行车车胎容易爆裂,原因是_;(3)铝制品抗腐蚀性能很好,原理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现有黄瓜豆腐馒头鸡蛋,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填序号)五、探究题(题型注释)36某兴趣小组利用家中的材料研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实验步骤设计如下:称取六份冰糖和一份食盐,每10g为一份,并将其中五份冰糖研磨成粉末按照下表进行实验(实验所需仪器略)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实

19、验温度20202020202080固体种类冰糖冰糖冰糖(粉末)冰糖(块状)冰糖食盐冰糖固体质量10g10g10g10g10g10g10g溶剂种类水植物油水水水水水溶剂质量50g50g10g10g10g10g10g请你对他们的实验设计进行分析:(1)根据上述设计,你认为他们准备研究的影响因素是_,其中不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_(2)根据第四组实验与前三组实验的比较,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3)你认为第四组实验的设计是否会影响实验结论的得出,请简述理由:_37(2013福建南平)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NH4Cl、CaCl2、NaCl三种物质溶于水过程中的热量变化【药品器材】水、NH4Cl、CaCl2、N

20、aCl;烧杯、药匙、玻璃棒、量筒、温度计等【实验探究】三种物质各取1药匙于烧杯分别溶于水,另还有一个烧杯只加水,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并记录有关数据如下:实验水的体积所加物质测量液体温度()实验150mLNH4Cl15实验250mLCaCl228实验3XNaCl21实验450mL无22【数据分析】(1)表中X为_mL(2)比较实验2与实验4,可获得的结论是_(3)如果要生产一种“冰袋”用于冷敷,上述三种物质中最合适的是_【反思提升】(4)经讨论该小组认为本实验操作中存在缺陷,它是_(填选项,可多选)A实验操作过程没有采取较为严格的保温措施B加入物质的质量可能不相等C加入物质的种类不一样38为了

21、探究“乙醇是否能溶于水”,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步骤在盛有2mL水的试管中滴入23滴红墨水(振荡),然后加入约2mL乙醇(不要振荡),发现乙醇与滴有红墨水的水分层振荡试管,观察现象问题讨论(1)在水中滴入红墨水的目的是什么?(2)在操作步骤中,为了确保乙醇与水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实验操作时应注意什么?(3)要证明乙醇能溶于水,还应进行操作步骤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39(9分)某同学想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进行下列实验操作:取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30ml,用温度计测出其温度为13。然后向其中加入NaOH固体,再用温度计测出温度为22。由此,该同学得出NaOH与稀硫酸发生的中和

22、反应是放热反应的结论。请回答下列问题:(1)壮壮同学认为由该实验得到的结论是不科学的。理由是_ 。(2)根据本实验的目的,请你改进他的实验操作_ _。(3)子萱同学取反应后的溶液,向其中滴入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不变色。因此他得出溶液呈中性的结论。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正确?_理由是_。他应补做的实验是_。40(5分)某化学探究小组的同学在学习溶液这一单元时,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并进行相关归纳,请你作为其中一员,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一】小红对“物质溶于水是否都能形成溶液?”进行探究。选取如下生活用品。生活用品有:氯化钠;植物油;蒸馏水;冰块;蔗糖仪器任选。(1)通过该探究活动,小红得出结论:有的

23、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如上述物质中 放入水中就能形成溶液(填“序号”)【活动二】小明以“物质溶于水后液体的温度是否改变?”为课题进行探究,其用品和操作示意图如下表:(2)图示中的操作存在一处错误,应改正为 。(3)经老师指出原因后,小明同学又重新做了三次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的实验,三次实验得出相同的结果,该结论为 。【活动三】小伟对“物质的溶解性受哪些因素影响?”这一课题进行探究。(4)小伟从日常的事实:食盐易溶于水,难溶于植物油;硝酸钾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分析得出:物质的溶解能力是由 、 决定。41为了探究“乙醇是否能溶于水”,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步骤在盛有2mL水的试管中

24、滴入23滴红墨水(振荡),然后加入约2mL乙醇(不要振荡),发现乙醇与滴有红墨水的水分层振荡试管,观察现象问题讨论(1)在水中滴入红墨水的目的是什么?(2)在操作步骤中,为了确保乙醇与水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实验操作时应注意什么?(3)要证明乙醇能溶于水,还应进行操作步骤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42冬冬同学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做了一个有关物质溶解和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探究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小试管A、B中分别盛有两种不同的无色液体,U形管内均为品红溶液(1)若试管A中的无色液体是水,向试管A中滴入适量烧碱,则U形管的a、b两端液面的变化是:b端液面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产生此现

25、象的原因是_(2)若试管B中的无色液体是稀盐酸,向B试管中加入镁条,看到试管中产生大量无色气泡,且U形管a、b两端液面的变化与(1)相同,则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3)通过本实验的探究,再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43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 mL水,然后分别加入12小粒碘或高锰酸钾,振荡,观察现象;然后再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1 mL汽油,振荡,静置,观察现象。记录如表所示:溶 剂溶 质现 象先加水碘底部仍有碘固体,液体呈浅黄色先加水高锰酸钾底部无固体,溶液呈深紫色再加汽油碘分层,上层呈深紫色,下层近无色,底部无固体再加汽油高锰酸钾分层,上层无色,下层呈深紫色,底部无固体请回答:(1)加入

26、汽油后,投入碘的试管的上层液体名称是_;投入高锰酸钾的试管的下层液体的名称是_。(2)从实验现象可以归纳:碘的溶解性为_,高锰酸钾的溶解性为_。(3)在科学研究中,若将大量水中溶解的少量碘“富集”起来,你认为可以采取的方法是_。六、信息分析题(题型注释)44(4分)我们学习化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学会从化学的视角认识和分析生活生产中的一些问题。(1)2013 年济南市整合趵突泉、大明湖、五龙潭、护城河等旅游资源,组建天下第一泉风景区,它集独特的自然山水景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于一体,为 5A 级景区。对泉水的下列说法中明显错误的是 (填序号)A清澈的泉水是溶液 B蒸馏是净化程度很高的净水方法C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泉水的硬度 D过滤可以除去泉水中的可溶性杂质某化学小组的小泉同学取2滴非常清澈的趵突泉水滴在洁净的玻璃片上,置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