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考科学真题专题分类汇编常见的物质常见的化合物有机物.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796873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22.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中考科学真题专题分类汇编常见的物质常见的化合物有机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浙江省中考科学真题专题分类汇编常见的物质常见的化合物有机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浙江省中考科学真题专题分类汇编常见的物质常见的化合物有机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浙江省中考科学真题专题分类汇编常见的物质常见的化合物有机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浙江省中考科学真题专题分类汇编常见的物质常见的化合物有机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中考科学真题专题分类汇编常见的物质常见的化合物有机物.docx

《浙江省中考科学真题专题分类汇编常见的物质常见的化合物有机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中考科学真题专题分类汇编常见的物质常见的化合物有机物.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中考科学真题专题分类汇编常见的物质常见的化合物有机物.docx

浙江省中考科学真题专题分类汇编常见的物质常见的化合物有机物

浙江省中考科学真题专题分类汇编:

常见的物质—常见的化合物、有机物

一、单选题

1、(•嘉兴)如图是小明在做“检测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实验示意图。

小明是在检测人体呼出气体中所含的(  )

A、水蒸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氮气

2、(•丽水)肉类的鲜度可以通过测试pH来判断。

有资料显示,pH与肉类新鲜度的关系如表,则新鲜肉在变质过程中酸性如何变化(   )

名称

新鲜肉

次鲜肉

变质肉

PH

5.8~6.2

6.3~6.6

>6.6

A、变强

B、变弱

C、不变

D、无法确定

3、(•湖州)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如图所示的X、Y、Z三种物质间转化,表格中X、Y、Z对应的物质不能实现这种转化的是(  )

X

Y

Z

A

CO2

Na2CO3

CaCO3

B

CuO

Cu(NO3)2

Cu(OH)2

C

HCl

BaCl2

NaCl

D

Mg

MgO

MgCl2

A、A

B、B

C、C

D、D

4、(•湖州)利用厨房用品能完成的实验是(  )

A、检验鸡蛋壳中是否含有碳酸钙

B、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

C、测定蔬菜中农药的残留量

D、比较食用油与水的密度大小

5、(·宁波)有A、B两种酸碱指示剂,它们显示的颜色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它们在甲溶液和乙溶液中显示的颜色如表。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甲溶液呈酸性       

B、乙溶液的pH可能为11

C、只用A指示剂就可鉴别甲溶液、乙溶液和蒸馏水三种液体

D、在滴有A指示剂的甲溶液中不断地加入乙溶液,最后溶液一定呈绿色

6、(•嘉兴)年,联合国把世界水日的主题定为“废水”,关注重点是寻找各种方式来减少和再利用废水。

以下对不同工业废水的处理措施及对应的方法类别,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

处理措施

方法类别

A

不溶性颗粒物

加明矾

结晶法

B

异味物质

加活性炭

吸附法

C

氯化铜

加硫酸钠

过滤法

D

纯碱

加石灰水

蒸馏法

A、A

B、B

C、C

D、D

7、(•金华)利用饱和碳酸钠溶液与酸反应,小科同学制作了如图甲所示的简易酸碱灭火器装置,并进行操作。

操作结束后,对瓶中残留液进行如图乙所示的实验。

实验现象:

A试管溶液变红色,B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则残留液中含有的溶质有(   )

A、盐酸

B、碳酸钠

C、硫酸钠

D、氯化钠

8、(•丽水)实验室有一瓶标签脱落的固体试剂,现分别取少量的该固体进行下列实验。

根据实验现象判断,该固体最可能是(   )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取该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振荡

固体不溶解

取该固体于试管中,加盐酸、振荡

固体溶解,无气泡产生

一氧化碳通过炽热的该固体,称固体质量、检测尾气

固体质量减轻,尾气中只检测到CO与CO2

A、碱

B、盐

C、金属单质

D、金属氧化物

二、填空题

9、(·台州)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由硫酸铜、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为检验其中的成分,按以下流程进行实验:

(1)根据实验现象,白色粉末中一定有________。

(2)实验中不能用BaCl2溶液代替Ba(NO3)2溶液的理由是________。

10、(·台州)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的气体。

请阅读有关甲烷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今年5月18日新闻联播报道:

我国在南海成功完成了“可燃冰”试验开采工作。

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学名叫“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高效清洁、储量巨大的新能源。

甲烷作燃料是因为它具有________性。

(2)一定条件下氢气与溶解在水中的二氧化碳结合生成甲烷和水,这一化学反应被称作“产甲烷作用”。

请写出“产甲烷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3)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固体混合物来制取并收集一瓶较为纯净的甲烷气体,则应选用图中的________装置(填字母)。

A.

B.

C.

D.

E.

11、(•杭州)小金通过图示装置验证CO2能与NaOH发生化学反应。

推注射器活塞向充满CO2的集气瓶中注入过量20%的NaOH溶液,振荡集气瓶后打开止水夹。

(1)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2)反应后将集气瓶中混合物过滤,所得溶液中除CaCl2外,还存在的溶质有________。

12、(•杭州)测定BaCl2·xH2O中结晶水数目的过程如图所示:

(1)写出此过程中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燃烧过程中,如果空气不充足和温度过高,会有部分沉淀物质转化为BaS,这会使x的测定结果________(选填“偏低”、“偏高”或“不变”)。

13、(•舟山)为了安然度过寒冷而又食物匮乏的冬季,许多哺乳动物也具有冬眠的本领。

(1)大量累积脂肪是动物在冬眠前储存能源的常用策略,相对于糖类和蛋白质,脂肪更适合作为储能物,这是因为________。

(2)作为恒温的哺乳动物与,冬眠时的体温却只比环境温度略高,原因是位于脑干中的________中枢的“设定温度”下调了。

14、(•衢州)硫酸钡不容易被X射线透过,在医疗上可用作检查肠胃的内服剂,俗称“钡餐”。

小柯将硫酸镁溶液滴入硝酸钡[Ba(NO3)2]溶液中得到硫酸钡,如图表示该实验过程中溶液总质量随加入硫酸镁溶液质量的变化情况。

图线AB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C点处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___。

15、(•金华)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含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小科同学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

Ⅰ.取少量固体样品于烧杯中,先加足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Ⅱ.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质量随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段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2)C点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

16、(•丽水)“寓学于乐”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如图是“盖房子”的游戏示意图,其规则是根据“上下相邻两层的物质之间均可发生化学反应”来堆砌楼层。

图中已放置好四种物质,还有二氧化碳、碳酸钠溶液、硫酸铜溶液三种物质待放置。

请回答:

(1)二氧化碳应放在________处(填序号);

(2)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到③中,产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3)第二层内的两物质间能相互转化,请写其中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

三、探究题

17、(·台州)解决淡水资源危机对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

小柯设计如图装置模拟海水淡化,请回答:

(1)实验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

(2)实验结束后,向乙装置的试管内滴加硝酸银和稀硝酸,目的是________

(3)为使冷凝效果更好,可以对乙装置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18、(•湖州)科学兴趣小组在探究酸的性质时,做了如图实验:

向放有少量CuO粉末的试管中加入6毫升盐酸,观察到黑色粉末很快溶解,并得到蓝绿色溶液,而向放有少量CuO粉末的试管中加入6毫升硫酸溶液,常温下无明显现象,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差异呢?

【建立猜想】①两种酸溶液的pH不同.(注:

pH相同,则单位体积溶液中H+数目相同)

②两种酸溶液中的________不同.

【实验过程】

实验次数

试剂

实验条件

实验现象

1

0.2克CuO粉末+6毫升pH=0的盐酸

常温

黑色粉末很快溶解,溶液呈蓝绿色

2

0.2克CuO粉末+6毫升pH=0的硫酸

常温

无明显现象

3

0.2克CuO粉末+6毫升pH=0的硫酸+0.35克NaCl

常温

黑色粉末很快溶解.溶液呈蓝绿色

4

0.2克CuO粉末+6毫升pH=0的硫酸+0.35________

常温

无明显现象

【实验结论】常温下,pH相同的盐酸和硫酸溶液于CuO反应现象出现差异的原因是由于________促进了反应的进行.

19、(·宁波)碱式氯化镁[Mg(OH)Cl]受热能分解,它分解后的产物是什么?

小科进行了探究。

【猜想】Mg(OH)Cl分解后产物可能有:

Mg、MgCl2、MgO、HCl气体、H2O、Cl2。

老师告诉他产物就是上述猜想中的其中几种,并提示Cl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实验一】取少量的Mg(OH)Cl放入大试管中,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加热过程中观察到足量硝酸银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一段时间后,沉淀不再产生,大试管口也没有液滴形成,管内有固体剩余,无其他现象。

由此推知Mg(OH)Cl分解后产物中有________气体,无其他气体。

【实验二】取少量实验一的剩余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

由此推知Mg(OH)Cl分解后产物中没有________。

【实验三】再取少量实验一的剩余固体,加入足量稀硝酸,固体全部溶解,再滴入AgNO3溶液,无沉淀产生。

由此推知Mg(OH)Cl分解后产物中没有________。

【结论】Mg(OH)Cl受热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20、(•嘉兴)在拓展性课程活动中,小明利用以下常见物品验证酸的一些性质:

白醋(含3%的醋酸)、食品干燥剂(主要成分是CaO)、鸡蛋壳、牵牛花汁液、铁钉、苏打(碳酸钠)。

【查阅资料】牵牛花汁液在酸性溶液中显红色,在中性溶液中显紫色,在碱性溶液中显蓝色。

【实验过程】

(1)在鸡蛋壳上滴加白醋,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则鸡蛋壳中一定含有________。

(用离子符号表示)

(2)小明知道酸能够与铁发生反应产生氢气,但当他将足量的白醋加入放有铁钉的容器中,没有看到明显的气泡产生。

小明很疑惑,于是提出猜想:

气泡不明显可能与酸的浓度有关。

要验证与酸的浓度有关,应选择下例试剂中的      。

(选填编号)

A、3%的盐酸

B、5%的醋酸

C、5%的盐酸

(3)小明利用已有物品还想验证酸与碱的反应,请你帮助完成下列实验设计。

步骤

操作

现象

1

将食品干燥剂加入适量清水中,搅拌后静置

放出大量的热

2

取步骤1中的上层清液,先加入牵牛花汁液,________

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再变为紫色,最后变为红色

【评价反思】科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许多事物能更好地帮助我们学习和理解科学。

21、(•金华)小苏打(NaHCO3)和食盐(NaCl)是厨房中常用物质。

现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NaHCO3和NaCl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

某科学小组同学展开了系列拓展性研究。

(1)定性分析

【实验目的】确定白色固体的组成

【实验方案】

【实验结论】该白色固体由NaHCO3和NaCl两种物质组成

a.基于上述实验结论,则步骤①中加入的过量稀酸应该是________。

b.写出步骤②中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2)定量分析

【实验目的】测定该白色固体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为了测定该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小吕、小周分别取a克该样品,设计了如下方案:

小吕方案Ⅰ:

利用NaHCO3与稀硫酸反应产生CO2,通过测定生成CO2的质量,计算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a.小吕用下列装置完成本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_(填装置的字母编号,装置不重复使用);

b.D装置中的反应完全后,需再次通入空气,其目的是________。

小周方案Ⅱ:

小周用沉淀法测定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操作流程如下:

(已知:

NaHCO3+NaOH=Na2CO3+H2O)

c.为使定量分析更准确,在操作Ⅰ之前,需判断所加BaCl2溶液是否过量,请你设计一个合理方案:

________。

22、(•金华)已知某混合气体由H2、CO和CO2三种气体组成。

为验证该混合气体成分,科学研究小组的同学经过讨论,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方案。

根据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C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

(2)仅根据D装置中黑色粉末变红这一现象,能否证明混合气体中一定存在CO?

请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

(3)小丁根据装置E中出现白色硫酸铜粉末变成蓝色的实验现象,得出该混合气体中有氢气存在的结论。

你认为结论是否可靠?

若可靠,请说明理由;若不可靠,请对图1实验装置提出改进意见。

________。

(4)图1方案中B装置可用来吸收CO2但没有现象。

为证明CO2和NaOH能发生反应,小丁又设计了图2所示的方案。

则图2方案中所加试剂X应该是________。

四、解答题

23、(·台州)每年5、6月是蓝莓丰收的时节,蓝莓中含有丰富的花青素(化学式为C15H11O6)。

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色素,颜色与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细胞液酸性时呈红色,碱性时呈蓝色。

(1)在白醋中滴加花青素,溶液变________色。

(2)一个花青素分子中共有________个原子。

(3)28.7克花青素中含有多少克碳元素?

(请列式计算)

24、(·宁波)实验室有一瓶碳酸钙和氯化钙粉末组成的均匀混合物,小科用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该混合物反应(所得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四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请分析计算:

实验组别

稀盐酸质量/g

100.0

100.0

100.0

100.0

混合物质量/g

3.0

6.0

9.0

12.0

所得溶液质量/g

101.9

103.8

105.0

a

剩余固体质量/g

0

0

m

n

(1)反应后,稀盐酸还有剩余的是第________组。

(2)求混合物中碳酸钙和氯化钙质量之比。

 

(3)表中a的值为________。

 

(4)求表中m的值。

25、(·宁波)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把小木棍、蔗糖等中的氢元素和氧元素“脱出”结合生成水。

(1)用小木棍蘸取浓硫酸少许,一段时间后,小木棍上出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2)在蔗糖(C12H22O11)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

如果蔗糖完全脱水,则生成C和H2O的质量比是________。

26、(•舟山)在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后,科学老师布置了一项课外学习任务:

调查化工颜料店出售的涂料添加剂“银粉”是什么金属?

某学习小组通过调查,分别获得了“银粉”是银粉、铝粉、锌粉这三种不同结果。

为了确定究竟是哪一种金属,学习小组同学将一小包“银粉”带回实验室,进行了如下实验和分析。

(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Zn+2HCl=ZnCl2+H2↑;2Al+6HCl=2AlCl3+3H2↑)

(1)取少量“银粉”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盐酸,观察到有________产生,说明“银粉”一定不是银。

(2)为了进一步确定“银粉”是铝还是锌,学习小组通过理论计算,获得两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关系,并绘制成如图所示图像。

取1.8克“银粉”(杂质忽略不计)加入到50克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气0.2克。

根据上图可知,“银粉”是________。

计算实验中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

27、(•温州)某校举行科学实验操作考查,由学生抽签确定考查的实验内容,要求根据提供的实验器材完成相关实验。

(1)A组实验有:

①过滤含泥沙的食盐水;②蒸发氯化钠溶液获得晶体;③用实验室方法制取一瓶二氧化碳。

甲同学抽到的是A组中的一个实验,需要如下器材:

则他抽到的实验是________(选填序号)。

(2)乙同学抽到的是B组中的一个实验:

配制50克10%的氯化钠溶液。

为完成该实验,

他应称取固体氯化钠________克。

(3)丙同学抽到的是B组中另一个实验:

验证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酸碱性。

用到的试剂有:

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紫色石蕊试液。

实验结束后,他将实验后的溶液全部倒入废液缸,混合溶液呈蓝色,则混合溶液中除石蕊外还含有的溶质为________(写化学式)。

28、(•嘉兴)在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后,科学老师布置了一项课外学习任务:

调查化工颜料店出售的涂料添加剂“银粉”是什么金属?

某学习小组通过调查,分别获得了“银粉”是银粉、铝粉、锌粉这三种不同结果。

为了确定究竟是哪一种金属,学习小组同学将一小包“银粉”带回实验室,进行了如下实验和分析。

(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Zn+2HCl=ZnCl2+H2↑;2Al+6HCl=2AlCl3+3H2↑)

(1)取少量“银粉”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盐酸,观察到有________产生,说明“银粉”一定不是银。

(2)为了进一步确定“银粉”是铝还是锌,学习小组通过理论计算,获得两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关系,并绘制成如图所示图像。

在绘制锌的图像时,a点所对应的锌的质量m为多少?

(通过计算回答)

(3)取1.8克“银粉”(杂质忽略不计)加入到50克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气0.2克。

根据上图可知,“银粉”是________。

计算实验中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A

【考点】常见物质的鉴定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人体吸人气体和呼出气体成分含量。

利用氯化钴试纸遇水变色,可用来检验水的存在,分析判断。

【解答】人体呼气的主要成分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瓶内有氯化钴试纸,利用用氯化钴试纸遇水变色,可用来检人体呼气中的水蒸气。

故选A

2、【答案】B

【考点】pH值的变化

【解析】【分析】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溶液的酸碱性与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根据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7时,随着pH的减小酸性增强进行解答。

【解答】猪肉在变质过程中,可以看出来pH逐渐增大,当溶液的pH<7时,随着pH的增大酸性减弱。

故选B

3、【答案】B

【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一步反应实现即原物质只发生一个反应即可转化为目标物质,根据所涉及物质的性质,分析能否只通过一个反应而实现即可.【解答】解:

A、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X、Y、Z对应的物质能实现这种转化.

B、氧化铜能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和水,Cu(NO3)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硝酸钠,氧化铜难溶于水,不能与水反应,不能生成氢氧化铜,故X、Y、Z对应的物质不能实现这种转化.

C、HCl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氯化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故X、Y、Z对应的物质能实现这种转化.

D、Mg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故X、Y、Z对应的物质能实现这种转化.

故选:

B.

4、【答案】D

【考点】盐的性质及用途,酸、碱、盐的鉴别

【解析】【分析】A、根据反应生成的气体不能确定,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氯离子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测定蔬菜中农药的残留量,需用特定的药品,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比较密度大小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鸡蛋能与食醋反应生成气体,但是不能确定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要进一步检验才能完成,故选项利用厨房用品不能完成.

B、实验室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检验氯离子,故选项利用厨房用品不能完成.

C、测定蔬菜中农药的残留量,需用特定的药品,故选项利用厨房用品不能完成.

D、比较食用油与水的密度大小,利用食用油和水混合即可完成,故选项利用厨房用品能完成.

故选:

D.

5、【答案】D

【考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pH值的变化

【解析】【分析】根据酸碱指示剂的特点可判断溶液酸碱性。

【解答】A、甲溶液呈酸性,甲溶液中滴入A指示剂显黄色所以甲溶液呈酸性,A正确;

B、乙溶液的pH可能为11,B指示剂能使PH为10~14的溶液显粉红色,乙中滴入B显粉红色所以乙的PH值在10~14之间,B正确;

C、只用A指示剂就可鉴别甲溶液、乙溶液和蒸馏水三种液体,甲、乙和蒸馏水分别呈酸性、碱性和中性A指示剂在酸性时呈黄色,中性时呈绿色,碱性时呈蓝色所以可以用A鉴别出三种液体,C正确;

D、在滴有A指示剂的甲溶液中不断地加入乙溶液,最后溶液一定呈绿色,当乙溶液过量时溶液呈碱性将显蓝色,D错误。

6、【答案】B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常见的化学反应,解题时注意物理法与化学法的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是解题的关键。

污染治理要求能除掉有毒的物质,新生成的物质对环境无污染,物理法与化学法的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A、不溶性颗粒物应该采用过滤的方法去除,故A错误;

B、异味物质可用活性炭去除,利用了活性炭吸附性去除,故B正确;

C、氯化铜与硫酸钠不反应,无法去除,故C错误;

D、纯碱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又是新的污染物,故D错误。

故选B

7、【答案】C

【考点】盐的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盐的化学性质、不溶于酸的沉淀(硫酸钡、氯化银)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根据题意,简易酸碱灭火器中碳酸钠溶液与一种常见的酸反应;结合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另取少量残留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简易酸碱灭火器中碳酸钠溶液与一种常见的酸反应;结束后对瓶中残留液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残留液于试管中,滴加2滴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则说明残留液显酸性;②另取少量残留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存在,说明此沉淀是氯化银或硫酸钡沉淀,由于反应物是一种酸,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盐、水和二氧化碳,同时酸有剩余,则原酸溶液为硫酸,硫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则残留液中有大量的硫酸钠、硫酸。

故选:

C

8、【答案】D

【考点】物质的推断

【解析】【分析】本考点属于物质的推断题,是通过对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在比较鉴别的基础上,得出了正确的实验结论。

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通过实验现象,从而得出物质的组成.此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实验题中,能够考查学生的实验推理能力。

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

检测水中加入固体,固体不溶解,说明该固体不溶于水;加入盐酸后固体,固体溶解,无气体放出,说明该固体能与盐酸反应;固体灼热状态下,通入纯净CO,固体质量减轻,尾气中只检测到CO与CO2,说明该固体是金属氧化物。

【解答】检测水中加入固体,固体不溶解,说明该固体不溶于水;加入盐酸后固体,固体溶解,无气体放出,说明该固体能与盐酸反应;固体灼热状态下,通入纯净CO,固体质量减轻,尾气中只检测到CO与CO2,说明该固体是金属氧化物。

故选D

二、填空题

9、【答案】

(1)NaCl、Na2CO3或氯化钠、碳酸钠

(2)带入Cl-不能确定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存在或带入Cl-对实验过程产生了干扰

【考点】物质的推断

【解析】【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及物质间的转化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远程网络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