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江苏省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790030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9.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江苏省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最新江苏省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最新江苏省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最新江苏省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最新江苏省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江苏省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docx

《最新江苏省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江苏省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江苏省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docx

最新江苏省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

 

江苏省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

年级2007专业统计

班级统计072学号040307212

学生姓名张轲

指导教师籍艳丽职称

论文提交日期2010-05-20

 

常熟理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诚信承诺书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本人签名:

日期:

2010-05-22

 

常熟理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常熟理工学院有关收集、保留和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

本科生在校期间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常熟理工学院。

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毕业设计(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将毕业设计(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毕业设计(论文),并且本人电子文档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

保密的毕业设计(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本人签名:

日期:

2010-05-22

导师签名:

日期:

2010-05-22

 

江苏省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分析

摘要

论文首先阐述了科学进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的意义,并建立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叙述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的原理和步骤。

文章以江苏省各地市2009年的原始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计算出各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排名,再根据城市排名进行聚类分析,把江苏省13个市分为5类,从分析的结果中得出江苏省各市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苏南经济发展最好;苏中次之;苏北最差,针对这个问题对各个区域提出了各自切实可行的建议,以逐步缩小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从而使江苏省的经济发展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关键词:

经济发展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Jiangsuaroundthecityeconomicdevelopmentlevelofcomprehensiveevaluation

abstract

Paperfirstdescribesthescientificdevelopmentofthecomprehensiveevaluationofregionaleconomicandsocialsignificance,andtoestablishthelevelofeconomicdevelopmentinJiangsuProvince,comprehensiveevaluationindexsystem,describesthe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andclusteranalysisoftheprincipleandprocedure.ArticletoallCityofJiangsuProvincein2009theoriginaldataby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tocalculatethelevelofeconomicdevelopmentinvariouscitiesarerankedaccordingtothecityrankedtheclusteranalysis,the13citiesinJiangsuProvinceisdividedintofivecategories,theresultsfromtheanalysisJiangsuProvince,todrawtheregionaleconomicdevelopmentthereisabigdifference,ofwhichthebesteconomicdevelopmentinsouthernJiangsu;theSovietUnioninthesecond;Jiangsuworstofallregionsforthispracticalproposalsputforwardtheirown,tograduallyNarrowthegapbetweenthelevelofeconomicdevelopment,sothattheeconomicdevelopmentofJiangsuProvince,toanewlevel.

Keywords:

Economicdevelopment;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clusteranalysis

 

1.引言………………………………………………………………………1

2.文献回顾…………………………………………………2

3.综合评价分析…………………………………………………………………3

3.1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3

3.2评价指标的选取……………………………………………………………4

3.3实证分析…………………………………………………………………………4

3.3.1方法介绍………………………………………………………………4

3.3.2.地区经济发展主成分分析………………………………………………4

3.3.3地区经济发展聚类分析………………………………………………………8

4.结论与建议……………………………………………………………………10.

致谢………………………………………………………………………………12

参考文献…………………………………………………………………………13

1.引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江苏省的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很快,其各项经济指标都居于全国领先水平。

2009年,江苏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高于全国19169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国3377远,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国2581元;净出口总额占全国15.4%,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10.1%。

这一时期,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12.6%。

但是,由于历史沿革、地理位置、经济政策以及思想观念等原因,作为江苏省区域经济中心的13个地区,却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

2009年苏州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83696元,而宿迁市仅为17460元,前者为后者的4.81倍,可见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是有比较大的差异的;苏州市2009年人均GDP比2005年增长了25.4%,而宿迁市却增长了142.9%,可以看出不同地区经济发展速度也是不同的。

实际上,地区差距的存在,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无论发达地区还是不发达地区,都是如此,江苏省也不例外。

江苏省的南部、中部、北部(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之间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苏南地区发展较快,苏中适中,苏北较慢,这样的现状影响了江苏省经济的和谐、稳步发展。

为了客观全面地了解江苏省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别程度,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作为江苏省区域经济中心的13个地区做出定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格局及实现均衡发展的途径。

2.文献回顾

关于如何对区域经济进行评价,已经有许多研究成果,笔者浏览了众多关于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的文章,归纳起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1)时序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2)因子分析,(3)聚类分析,(4)主成分分析。

上述四种方法中,时序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比较少,少有的一篇论文高伟、周敏(2003)采用了时序多指标的系统工程评价方法,对江苏省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实证分析——时序多指标综合评级方法及应用【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3年11月】,而其他三种方法应用较多。

成分分析法在将原始变量转变为主成分的过程中,同时形成了反映主成分和指标包含信息量的权数,以计算综合评价值,这样在指标权重选择上克服了主观因素的影响,有助于保证可观的反映样本间的现实关系。

如陆雁(2008)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福建省9个地级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进行分类比较,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常艳明、王如渊、杨帆(2010)采用主成分分析对重庆市1999-2007年14个经济统计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2010年3期】。

张欣蕾、丁春玲、王红双(2010)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河北省11个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并提出了河北省实现均衡发展的建议。

【河北省各市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第6期】

因子分析是把一些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归结为叔叔几个无关的新的综合因子的一种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

聚类分析是对样品或指标进行分类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

宋国卿、王国定(2001)采用因子分析对山西省11个地市的经济发展状况作出了实证分析,指出了各地市的优势和不足,探讨了实现山西省经济均衡发展的途径【2001年1期,山西省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生产力研究】。

张学良(2002)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安徽省17个主要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做出综合评价,分析了各个城市在安徽的经济地位,并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给出了政策建议。

石学刚、王戎和吴春芳(2008)对云南省各省市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云南省各市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现代商业,2008年08期】。

刁英、王亚慧(2009)采用因子分析法对陕西省10个地级市的经济发展状况作出了综合评价,为该省各市今后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基于因子分析的陕西省各市经济发展状况分析,工业技术经济2009年09期】

综合以往文献,可以发现评价方法存在诸多问题:

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不能全面反映被评价地区的经济状况;对各个市经济发展状况只做一年的研究,不能反映其动态发展情况。

本文将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联合使用的方法,通过主成分分析计算出主成分得分,根据得分多少来反映各市经济发展状况;通过聚类分析将13个市分成几类,根据它们各自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地理位置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3.综合评价分析

3.1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在多指标综合评价中,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最重要的问题,是综合评价能否准确反映全面情况的前提,如果评价指标选择不当,将直接影响综合评价的结果,本文遵循以下原则构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

系统全面性原则:

综合评价体系必须能够较全面地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水平,指标体系应包括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与生活质量、社会生活的各个主要方面内容。

稳定可比性原则:

综合评价体系中选用的指标既要有稳定的数据来源,又要适应我国其余经济的特点,指标的口径包括指标的时间长度,计量单位,内容含义必须一致,才能保证评估结果的真实、客观和合理。

简明科学性原则:

在系统全面型的基础上,尽量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综合指标,要避免选择含义相近的指标。

指标体系的粗细也必须适宜,指标体系的设置应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做到简明科学。

灵活可操作性原则:

综合指标体系在实际应用中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方便全省各地区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层次评价对象的操作使用。

各个指标的数据来源渠道要通畅,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基于上述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参照国内外评估标准和要求,根据小康标准的指标体系,结合江苏省实际情况,本文在进行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时,以社会、经济、生活质量等作为评价的准则,在此基础上,建立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指标体系。

3.2评价指标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为了能科学、客观、准确、合理地衡量各市经济发展水平,根据江苏省经济发展的现状,本文选取了8个代表性指标,建立了相应的评价体系,具体包括如下指标: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x1,反映经济增长水平指标;人均工业总产值x2;人均农业总产值x3;人均第三产业总产值x4;人均财政收入x5,反映政府财力的指标;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6,反映社会购买力水平的指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x7,反映居民收入和财产水平的指标;人均固定资产投资x8,反映投资水平的指标。

笔者从2010年江苏省统计年鉴中找到了各个指标的数据,根据各个地市经济指标的总量和人口数目,计算出各市人均经济指标。

【简单介绍数据来源。

用几句话介绍都可以】

3.3实证分析

3.3.1方法介绍

主成分分析法的主要原理是利用降维的思想,通过研究指标体系的内在结构关系,把多指标转化成少数几个相互独立而且包含原有指标大部分信息(80%-85%)的综合指标的多元统计方法。

其优点是它确定的权数是基于数据分析而得到的指标之间的内在结构关系,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而得到的综合指标(主成分)之间彼此独立,减少信息的交叉,使得分析评价结果具有客观性和准确性。

主成分分析的计算步骤:

(1)将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标准化数据;

(2)计算标准化样本的相关系数矩阵R;(3)求相关系数矩阵R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4)计算主成分的贡献率和累积贡献率;(5)计算主成分得分矩阵;(6)根据多指标和加权综合评价模型计算综合评价值。

如此,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科学地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最终可将多指标综合为一个统一的评价值。

系统聚类分析是聚类分析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它的基本原理是:

首先将一定数量的指标各自看成一类,然后根据指标的亲疏程度,将亲疏程度最高的两类进行合并。

然后考虑合并后的类与其他类之间的亲疏程度,再进行合并。

重复这一过程,直至将所有的指标合并为一类。

3.3.2主成分分析

采用SPSS软件对13个地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得分析结果表1、表2。

 

表1主成份分析表

Compo

nent

InitialEigenvalues

ExtractionSumsofSquaredLoadings

RotationSumsofSquaredLoadings

Total

%ofVariance

Cumulative%

Total

%ofVariance

Cumulative%

Total

%ofVariance

Cumulative%

1

6.315

78.942

78.942

6.315

78.942

78.942

3.729

46.611

46.611

2

1.046

13.079

92.021

1.046

13.079

92.021

3.633

45.410

92.021

3

.297

3.707

95.727

4

.210

2.629

98.357

5

.102

1.279

99.636

6

.025

.318

99.954

7

.003

.035

99.990

8

.001

.010

100.000

由表1可知,前两个特征跟的累计贡献率达到92.021%,大于85%,故选取前两个成分作为主成份。

表2旋转后主成分矩阵表

Component

1

2

Zscore(x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471

.841

Zscore(x2)人均工业总产值

.888

.412

Zscore(x3)人均农业总产值

-.440

-.784

Zscore(x4)人均第三产业总产值

.862

.491

Zscore(x5)人均财政收入

.860

.459

Zscore(x6)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90

.914

Zscore(x7)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

.403

.905

Zscore(x8)人均固定资产投资

.919

.187

 

由表2知特征根对应的特征向量为:

F1=(0.471,0.888,-0.44,0.862,0.86,0.19,0.403,0.919);F2=(0.841,0.412,-0.784,0.491,0.459,0.914,0.905,0.187)。

各市的主成份得分可由主成份得分系数和原始变量的标准化值计算,则第一主成分得分:

同样方法计算第二主成分得分为:

则综合评价值

进行主成份命名,第一主成分主要反映工业、第三产业、人均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对经济的影响,主要反映当地政府富裕程度,因为工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政府带来巨大的税收,从而在影响固定资产投资的多少;第二主成分主要反映农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储蓄存款余额对经济的影响,主要反映居民的富裕程度,其中农业是对居民富裕程度起负作用的,因为比较落后地区的居民大多从事农业,而农业的收入没有工业和第三产业那么多。

由此可见,每个主成分都代表了特定的实质意义,2个主要成分从2个角度反映了各市经济发展水平,因此用它们对各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和评价是合适的。

进行综合主成分值计算。

以上2个主成分可以用来衡量江苏省各市经济发展水平,每个主成分的贡献率表明了该主成分综合原始指标信息能力的大小,值越大说明主成分反映信息能力越大。

因此可以根据各市在2个主成分上分配的权重以及主成分的贡献率加权求和得到综合得分值。

表3各地市主成份得分及综合排名表

城市

第一主成分得分

第二主成分得分

综合得分

城市排名

南京

-1.1088

2.7364

0.7258

4

无锡

5.8147

6.5873

5.7016

2

徐州

-1.3559

-2.0947

-1.5832

9

常州

-0.7075

0.5266

-0.0906

7

苏州

11.2859

10.0447

9.8218

1

南通

-0.7377

0.0144

-0.3373

8

连云港

-1.3433

-2.7608

-1.8798

10

淮安

-5.8958

-5.345

-5.1753

13

盐城

-3.4238

-4.2852

-3.5418

11

扬州

0.5391

-0.2661

0.1304

6

镇江

1.4807

0.6818

0.9998

3

泰州

1.1763

-0.3653

0.3824

5

宿迁

-5.7238

-5.4741

-5.1537

12

3.3.3地区经济发展聚类分析【是不是考虑去掉,和目录保持一致】

根据主成分综合得分情况对各市进行聚类分析,将江苏省13个城市分为五类。

第一类为:

苏州;第二类为:

无锡;第三类为:

常州、扬州、南通、南京、镇江、泰州;第四类为:

徐州、连云港;第五类为:

淮安、宿迁、盐城。

具体见图。

      C A S E        0         5        10        15        20        25

  Label          Num  +---------+---------+---------+---------+---------+

  淮安             8   ─┐

  宿迁            13   ─┼─────────┐

  盐城             9   ─┘         │

  徐州             3   ─┬─┐       ├─────────────────────────────────────┐

  连云港           7   ─┘ │       │                                     │

  常州             4   ─┐ ├───────┘                                     │

  扬州            10   ─┤ │                                             │

  南通             6   ─┼─┘                                             │

  南京             1   ─┤                                               │

  镇江            11   ─┤                                               │

  泰州            12   ─┘                                               │

  无锡             2   ─────────┬───────────────────────────────────────┘

  苏州             5   ─────────┘

图13个地市经济发展水平的聚类分析树形图

第一和第二类为苏南城市,第三类为苏南和苏中城市,第四和第五类为苏北城市。

苏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而苏北经济水平较落后,可见经济发展水平依苏南、苏中和苏北呈梯状发展,这和以往的文献相吻合。

其中处于第一类的苏州人均农业总产值为1485.26元,处于第五类的宿迁人均农业总产值为3131.521元,说明经济较落后的地区从事农业的人比较多,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比较落后。

而且,即使同为苏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也有差距。

由此可见,江苏省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较大的差距。

如何缩小这种差距呢?

由于经济落后地区二、三产业发展落后,所以需要大力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加快城市化水平,较发达的城市可以给落后地区技术上的帮助,落后地区也可以给较发达地区提供其缺少的矿产资源。

4.结论与建议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江苏省13个地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研究结果显示:

江苏经济发展水平在地域分布上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性。

其中苏州、无锡的得分最高,常州、扬州、南通、南京、镇江、泰州处于第三类,徐州、连云港属于第四类,淮安、宿迁、盐城属于第五类。

可见,江苏省区域经济呈现出明显的梯度,即苏南经济发展水平最高,苏中次之,苏北最低,其中,苏州市在苏南地区和全省处于领先地位,苏中南通处于领先位置,苏北以扬州市经济效益最好。

缩小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南北差距,必须充分依托区域优势,起点要高、方法要新,同时体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着力构造新优势,逐步形成新体制,以取得新成效。

总体思想是: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发挥比较优势、注重协调发展”的原则,做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促进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协调发展。

(一)着眼于全局构造,充分发挥优势互补

  经过多年的发展,实现江苏省南北联动发展已具有了一定的基础。

但南北联动绝不是苏南、苏中、苏北经济的简单求和及板块拼凑,而是以提高资源配置和生产力为目的,从自己的实际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