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第10单元 总复习 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781419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47.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第10单元 总复习 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第10单元 总复习 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第10单元 总复习 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第10单元 总复习 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第10单元 总复习 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第10单元 总复习 教案.docx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第10单元 总复习 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第10单元 总复习 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第10单元 总复习 教案.docx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0单元总复习教案

课题:

总复习——除法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能熟练进行除法计算,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2.通过对比、归纳、整理、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他们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难点

1.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提高计算能力。

2.学生能选择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梳理

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除法。

(板书课题)

1.复习平均分。

(1)把15个苹果平均放在3个盘里,每盘放()个。

师:

什么是平均分?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请生说说是怎样分的?

在草稿纸上列式解决问题。

提问:

15表示什么意思?

3呢?

为什么要用除法计算?

(2)20个玉米,每袋装4个,可以装()袋。

师:

4表示什么意思?

你是怎样分的?

为什么也要用除法计算?

(就是求“20里面有几个4”)

2.复习有余数除法。

(1)方框里最大能填几。

师: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25÷4=6……1

师:

你会列竖式吗?

列竖式要注意什么呢?

商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余数要比除数小。

(3)□÷□=6……3

①你知道除数最小应该是几吗?

②你能写出3个不同的算式吗?

师:

你用了什么小秘籍?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4)□÷6=5……□,当余数最大的时候,被除数等于多少?

二、解决问题

1.练习二十二第1题。

师:

你知道了什么?

要怎样解决?

24表示什么意思?

4呢?

【设计意图】

将知识置于生活情境中,让学生分析数据,解决问题。

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练习二十二第14题。

师:

8个碗可以分给几个客人?

那14根筷子呢?

一个客人需要2根筷子。

所以,14根筷子可以分给()个客人。

因此,8个碗,14根筷子只能发给()个客人。

3.五一节这天,5名老师带领30名同学去公园游玩。

(1)乘限坐8人的小汽车,至少需要几辆这样的车?

(2)他们到湖边去划船,每条船可以乘4人。

最多可以坐满几条这样的船?

知识点总结:

①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②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③余数<除数

④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商和余数的单位

【设计意图】

及时进行知识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也能体现利用除法算式中的数量关系。

三、补充练习

1.这些袜子的质量都是相同的,买哪一种袜子最划算?

 

师:

可以求出平均每双袜子多少钱,再进行比较。

2.

红红黄蓝红红黄蓝红红黄蓝红红黄蓝

(1)第16个是什么颜色?

(2)第26个是什么颜色?

(3)第31个是什么颜色?

师: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小结:

在有规律的排列中,我们先找出重复出现的部分,然后根据算式中的余数来确定答案。

四、课堂总结

师:

通过本节课的整理和复习,你又有了什么新的收获?

教后思考:

 

课题:

总复习——万以内的认识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组成及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明确近似数与准确数的不同,提高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

2.通过整理使学生对万以内数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整理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系统学习知识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正确、熟练地读写数和进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2.学生能灵活地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

(板书课题)

二、知识整理

1.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

(1)请同学们先来回忆一下,我们学了万以内数的哪些知识?

(学了万以内数的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近似数以及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

(2)先估一估,再数一数,有多少个气球。

你是怎样数的?

 

2.数的读写及组成。

(1)用不同的方式表示下面的数。

二千七百九千九百九十九四百六十

三千零八十九六千零五二千八百零六

(2)老师在计数器上拨珠,学生读、写数,说数的组成。

374520806009

小结:

读写数时,应从最高位起(左边起)。

读数时,千位是几就读几千,百位是几就读几百,十位是几就读几十,个位是几就读几。

中间有“0”就直接读“零”。

末尾不管有多少个“0”都不读。

写数时,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几十就在十位上写几,几个就在个位上写几。

哪一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都没有,就写“0”占位。

3.数的顺序。

在3745、2080、6009各数后面连续数出5个数。

【设计意图】

通过估一估、数一数、拨一拨等活动,引导学生复习万以内数的数数、组成和读写。

4.近似数。

教材第114页的第(5)题。

2708接近的整千数是多少?

请说出几个接近这个整千数的数。

(1)找出近似数和准确数。

(2)试着说几个近似数和准确数。

教材第117页的第6题。

 

5.比一比。

456○40032056○18032056○20659999○10000

6.计算下面各题,先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再说一说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教材117页第5题。

(1)6000+2000=5900-5000=

6000+200=5900-500=

(2)教材练习二十二第5题

7.解决问题。

笔记本电脑2980元/台电视机800元/台洗衣机4000元/台

(1)妈妈买一台电视和一台洗衣机一共花了多少钱?

(2)你能估计一下妈妈要买一台电脑和一台电视大约要花多少钱吗?

【设计意图】

让学生用加法算式表示数的组成,体现了表达或描述一个数的不同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同时也体现了数的本质,即不同计数单位及计数单位个数的累加。

三、课堂作业

练习二十二第4题。

教后思考:

 

课题:

总复习——混合运算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熟练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试题。

2.通过复习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让学生会用列综合算式的方法解决问题。

3.让学生会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及训练学生养成认真审题、仔细验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巩固掌握含有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正确进行计算。

2.会用列综合算式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整理复习

1.练习二十二第3题。

2.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4×6÷3=26+(70-24)=

32÷4×2=72-6×8=

75-66+23=81÷(26-17)=

问题:

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问题:

(1)你能把这6个算式分分类吗?

并说说为什么这么分类。

(2)每一类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呢?

①在有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中,按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计算。

②只含有加减(或乘除),要从左至右按顺序计算。

③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设计意图】

通过比较分类,进一步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3.列出综合算式。

15-6=928 ÷4=7

9×8=727×6=42

6×8=48        63-33=30

   2+48=50        30÷6=5

 

二、解决问题

1.有2堆桃子一堆22个,另一堆18个,放在5个筐,每个筐里装几个?

(1)你知道了什么?

(2)会列综合算式吗?

(3)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为什么要加小括号呢?

(4)解答正确吗?

2.有3箱牛奶,每箱装8瓶,拿走了18瓶,还剩多少瓶?

(1)你知道了什么?

(2)要求“还剩多少瓶”,你们会解决吗?

会列综合算式吗?

(3)说一说你的想法。

(4)解答正确吗?

3.学校用80元买体育用品,买篮球用60元,剩下的买了4根跳绳,每根跳绳多少元?

4.蛋糕店共有蛋糕40块,每4块一盒。

上午卖出4盒,还剩下几块?

【设计意图】

贴近学生生活,将数学融进丰富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能用多种形式进行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对混合运算的掌握。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后思考:

 

课题:

总复习——克和千克第4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确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

牢固掌握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

2.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掌握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能够根据物体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学习质量单位的必要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3.进一步理解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难点

1.建立1千克和1克的质量观念,掌握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

2.估计出一些物品大约有多重。

教学过程:

一、复习梳理、引导建构

1.引出课题

师:

测量物体的重量用什么单位?

(质量单位)

师:

质量单位有哪些?

(板书:

克和千克)

2.直观感受

师:

看到1克和1千克,你会想到什么?

举例:

生活中哪些物体重量约是1克或者1千克,看大屏幕回顾已经建立的直观感受。

(一个二分硬币重大约是1克,1枚校徽,1粒钮扣,7粒黄豆的质量大约是1克……,1000枚二分硬币大约重1000克,两袋500克的糖重1千克。

3.进率关系

师:

我们已经明确了1克与1千克的重量,那么克与千克有什么关系呢?

谁来说一说多少枚二分硬币加在一起和才一千克的面粉同样重?

(板书:

1千克=1000克)

4.测量

师:

测量物体轻重要用到什么?

测量时要注意哪些?

看大屏幕认识秤生活中的各种秤。

二、综合训练、拓展提高

1.一个乒乓球重1()一袋洗衣粉重1()

一支牙膏重100()一只鸡重2()

一位小朋友重23()一个西瓜重3()

【设计意图】

将知识置于相关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自然地实现由生活到数学的转化,更好地建立相应的质量观念。

2.填一填。

2000克=()千克 8000克=()千克

6千克=()克 4千克500克=()克

500克+1500克=()克=()千克  

3.在○里填上“>”、“<”、“=”。

1千克○1000克26千克○260克

3千克○4800克4900克○5千克

4.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二十二第7题,指名汇报。

引导:

仔细观察第3幅图,秤盘上显示的是多少千克?

(65千克)这是谁的重量?

那怎么知道小狗的重量呢?

【设计意图】

通过练习,进一步引导学生从不同计量范围的秤上读出物体的质量,巩固了克与千克的相关知识,培养了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5.解决问题。

(1)一只小狗9千克,一只山羊和两只小狗一样重,一只山羊多重?

(引导学生用画一画的方法理解题意)

(2)妈妈买了1千克冰糖,煮咖啡用了200克,做绿豆汤用了500克,还剩多少克?

(3)完成练习二十二第17题。

6.给爷爷的一封信。

亲爱的爷爷:

您好!

今天是我十岁生日,我身体特别棒,体重已达50克,每天早上能吃掉30千克的鸡蛋,今天爸爸给我买了一个300千克的蛋糕,妈妈领我看了世界上最小的蜂鸟,大约只有2克重,我还知道世界上最大的鸟是鸵鸟,大约有100克重。

三、课堂总结、畅谈收获

师:

通过本节课的整理和复习,你又有了什么新的收获?

教后思考:

 

课题:

总复习——图形的运动和数据收集第5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会正确区分平移和旋转两种现象,体会对称、平移和旋转在图案中的应用。

2.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美。

教学重难点

1.能判断出轴对称图形、能区分平移和旋转,能根据收集的数据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2.能准确地判断并描述生活中的平移、旋转和对称现象。

教学过程:

一、复习轴对称

1.谈话:

请同学们回忆第三单元学过的知识,同桌互相说说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师:

生活中还有没有这样的图形呢?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看看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

师:

轴对称图形有什么特点?

什么是对称轴?

它们有什么区别?

师:

对称轴指的是什么?

预设:

一条直的虚线。

师:

轴对称指的是什么?

预设:

图形的特征。

2.辨一辨:

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是轴对称图形的画出对称轴。

 

3.下列平面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如果是,它有几条对称轴?

 

二、复习平移、旋转

1.小结并过渡:

这一单元,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还有平移和旋转这两种现象,老师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运动现象,你能说说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吗?

 

学生自己判断,指名汇报,逐个说出自己是怎样判断的,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用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达。

师:

平移和旋转有什么区别?

(可用手势表示)

【设计意图】

让学生借助肢体语言直观地感受平移和旋转的特征,更形象地区分这两种运动现象,深化学生的认识与理解。

2.完成教材练习二十二的第10题。

谈话:

看,这些三角板,请你把可以平移到灰色三角板位置的图形涂上颜色。

动手涂色,明确平移是直线运动的,只有3个三角板是可以平移到灰色三角板位置的。

3.剪一剪。

(教材第115题的第2题。

拿出长方形纸和正方形纸,按要求剪一剪。

根据图中的折法和剪掉的部分,想象剪出的最后的形状。

师:

先猜一猜,你觉得答案是什么?

师:

到底对不对呢?

请同学们动手操作,验证你的猜测。

组织学生交流,展示自己的作品,说出答案。

4.找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平移和旋转现象,并记录下来。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剪一剪、玩一玩的游戏活动中,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图形的平移以及旋转现象,进一步发展学生空间想象的能力,沟通图形的变换与生活中物体运动的关系。

5.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三、复习数据收集整理

1.完成教材练习二十二的第11题。

提问:

我们在进行统计时,首先要收集数据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我们用哪些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呢?

预设:

画“正”字,打“√”……

学生根据统计情况完成统计表。

对于第

(1)小题你认为本校应多准备哪种体育器材?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2)小题让学生独立提问并解答。

四、课堂总结,畅谈收获

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1.完成教材练习二十二第9题。

2.完成教材练习二十二第15题。

教后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