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十物质制备及性质探究类实验题教学案苏教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77123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99.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十物质制备及性质探究类实验题教学案苏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十物质制备及性质探究类实验题教学案苏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十物质制备及性质探究类实验题教学案苏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十物质制备及性质探究类实验题教学案苏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十物质制备及性质探究类实验题教学案苏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十物质制备及性质探究类实验题教学案苏教版.docx

《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十物质制备及性质探究类实验题教学案苏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十物质制备及性质探究类实验题教学案苏教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十物质制备及性质探究类实验题教学案苏教版.docx

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十物质制备及性质探究类实验题教学案苏教版

课时3 物质制备及性质探究类实验题

[课时诠释]

物质制备及性质验证与探究实验是高考热点,物质制备主要以气体、无机物、有机物的制备为载体,考查学生常见化学仪器的使用,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等基本实验操作,以及实验条件的控制、产率的计算;而性质的探究过程就是科学探究的过程,过程中对物质性质的预测,设计实验以及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能更好地考查同学们的科学素养。

此类试题往往探究化学反应机理、探究化学实验中的反常现象、探究对典型问题的质疑、探究未知物的成分、探究物质的性质、探究反应条件以及反应的现象等,是近几年新课标考试的热点题型。

微点聚焦一 涉及气体的物质制备

[典题示例]

【示例1】(2017·北京朝阳模拟)工业上常利用含硫废水生产Na2S2O3·5H2O,实验室可用如下装置(略去部分夹持仪器)模拟生产过程。

烧瓶C中发生反应如下:

Na2S(aq)+H2O(l)+SO2(g)===Na2SO3(aq)+H2S(aq)(Ⅰ)

2H2S(aq)+SO2(g)===3S(s)+2H2O(l)(Ⅱ)

S(s)+Na2SO3(aq)Na2S2O3(aq)(Ⅲ)

(1)仪器组装完成后,关闭两端活塞,向装置B中的长颈漏斗内注入液体至形成一段液柱,若________,则整个装置气密性良好。

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装置E中为________溶液。

(2)为提高产品纯度,应使烧瓶C中Na2S和Na2SO3恰好完全反应,则烧瓶C中Na2S和Na2SO3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3)装置B的作用之一是观察SO2的生成速率,其中的液体最好选择________。

a.蒸馏水b.饱和Na2SO3溶液

c.饱和NaHSO3溶液d.饱和NaHCO3溶液

实验中,为使SO2缓慢进入烧瓶C,采用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反应(Ⅲ)相对较慢,则烧瓶C中反应达到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后期可用酒精灯适当加热烧瓶A,实验室用酒精灯加热时必须使用石棉网的仪器还有________。

a.烧杯    b.蒸发皿    c.试管    d.锥形瓶

(4)反应终止后,烧瓶C中的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即可析出Na2S2O3·5H2O,其中可能含有Na2SO3、Na2SO4等杂质。

利用所给试剂设计实验,检测产品中是否存在Na2SO4,简要说明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Na2S2O3·5H2O遇酸易分解:

S2O+2H+===S↓+SO2↑+H2O

供选择的试剂:

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BaCl2溶液、AgNO3溶液

【思维提示】

答案 

(1)液柱高度保持不变 防止倒吸 NaOH(合理即可) 

(2)2∶1 (3)c 控制滴加硫酸的速度(合理即可) 溶液变澄清(或浑浊消失) ad (4)取少量产品溶于足量稀盐酸,静置,取上层溶液(或过滤,取滤液),滴加BaCl2溶液,若出现沉淀则说明含有Na2SO4杂质(合理即可)

【知识必备】

常见气体发生装置

反应装置类型

反应装置图

适用气体

操作注意事项

固、固加热型

O2、

NH3等

①试管要干燥;

②试管口略低于试管底;

③加热时先均匀加热再固定加强热

固、液加热型或液、液加热型

Cl2、

HCl等

①烧瓶加热时要隔石棉网

②反应物均为液体时,烧瓶内要加碎瓷片(或沸石)

固、液不加热型或液、液不加热型

H2、CO2、

SO2、NO、

NO2等

①使用长颈漏斗时,要使漏斗下端插入液面以下;

②启普发生器只适用于块状固体和液体反应,且气体不溶于水;

③使用分液漏斗既可以增强气密性,又可控制液体流速

[体验感悟]

氯化亚砜(SOCl2)是一种液态化合物,沸点为77℃,在农药、制药行业中用途广泛。

SOCl2遇水剧烈反应,液面上产生白雾,并有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实验室合成原理:

SO2+Cl2+SCl2===2SOCl2,部分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以下问题:

(1)仪器c的名称是________,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Cl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SOCl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蒸干AlCl3溶液不能得到无水AlCl3,使SOCl2与AlCl3·6H2O混合加热,可得到无水AlCl3,试解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四种制备SO2的方案中最佳选择是________。

 

方案

发生

装置

所选

试剂

NaHSO3

固体

18.4mol·L-1

H2SO4+Cu

4mol·L-1

HNO3+Na2SO3

70%H2SO4+

K2SO3

(5)装置e中产生的Cl2经过d后进入三颈烧瓶,请在d的虚线框内画出所需实验装置图,并标出试剂。

(6)实验结束后,将三颈烧瓶中混合物分离开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已知SCl2的沸点为50℃);

若反应中消耗Cl2的体积为896mL(已转化为标准状况,SO2足量),最后得到纯净的SOCl24.76g,则SOCl2的产率为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7)分离产物后,向获得的SOCl2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振荡、静置得到无色溶液W,检验溶液W中存在Cl-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仪器c为球形冷凝管。

(2)实验室利用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取Cl2: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3)根据提供信息可知,SOCl2与水反应,产生的白雾为HCl与水形成的盐酸液滴,产生的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为SO2,化学方程式为SOCl2+H2O===SO2↑+2HCl↑。

(4)制备SO2的最佳选择为丁,因为甲、乙中需要加热,而丙中硝酸与Na2S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产生SO2。

(5)d中为Cl2的净化、干燥装置:

除杂质HCl用饱和食盐水,干燥用浓硫酸。

(6)分离三颈烧瓶中SCl2、SOCl2的液体混合物用蒸馏的方法。

根据Cl2~2SOCl2,SOCl2的理论产量为×2×119g=9.52g,故SOCl2的产率为×100%=50.0%。

(7)向SOCl2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生成NaCl、Na2SO3,生成的Na2SO3对Cl-的检验有干扰,因此先加入过量Ba(NO3)2溶液,使SO转化为BaSO3沉淀,再向滤液中滴加HNO3酸化,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溶液中有Cl-。

答案 

(1)球形冷凝管 吸收逸出的有毒的Cl2、SO2,防止污染环境,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反应装置,防止SOCl2水解

(2)MnO2+4HCl(浓)MnCl2+Cl2↑+2H2O

(3)SOCl2+H2O===SO2↑+2HCl↑ AlCl3溶液易水解,AlCl3·6H2O与SOCl2混合加热,SOCl2与AlCl3·6H2O中的结晶水作用,生成无水AlCl3及SO2和HCl气体,SOCl2吸水,产物SO2和HCl抑制AlCl3水解

(4)丁

(5)如图所示

(6)蒸馏 50.0%或0.500

(7)取少量W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Ba(NO3)2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HNO3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溶液中有Cl-

【解题流程】

1.物质制备流程

2.实验操作流程

⇨⇨⇨⇨⇨

3.操作先后流程

(1)装配仪器时:

先下后上,先左后右。

(2)加入试剂时:

先固后液。

(3)实验开始时:

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加药品,后点酒精灯。

(4)净化气体时:

一般先除去有毒、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后除去无毒、无味的气体,最后除水蒸气。

(5)防倒吸实验:

往往是最后停止加热或停止通气。

(6)防氧化实验:

往往是最后停止通气。

微点聚焦二 固态、液态无机物质的制备

[典题示例]

【示例2】(2016·浙江理综,29)无水MgBr2可用作催化剂。

实验室采用镁屑与液溴为原料制备无水MgBr2,装置如图1,主要步骤如下:

图1

步骤1 三颈瓶中装入10g镁屑和150mL无水乙醚;装置B中加入15mL液溴。

步骤2 缓慢通入干燥的氮气,直至溴完全导入三颈瓶中。

步骤3 反应完毕后恢复至室温,过滤,滤液转移至另一干燥的烧瓶中,冷却至0℃,析出晶体,再过滤得三乙醚合溴化镁粗品。

步骤4 室温下用苯溶解粗品,冷却至0℃,析出晶体,过滤,洗涤得三乙醚合溴化镁,加热至160℃分解得无水MgBr2产品。

已知:

①Mg与Br2反应剧烈放热;MgBr2具有强吸水性。

②MgBr2+3C2H5OC2H5MgBr2·3C2H5OC2H5

请回答: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实验中不能用干燥空气代替干燥N2,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将装置B改为装置C(图2),可能会导致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2

(3)步骤3中,第一次过滤除去的物质是________。

(4)有关步骤4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可用95%的乙醇代替苯溶解粗品

B.洗涤晶体可选用0℃的苯

C.加热至160℃的主要目的是除去苯

D.该步骤的目的是除去乙醚和可能残留的溴

(5)为测定产品的纯度,可用EDTA(简写为Y4-)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Mg2++Y4-===MgY2-

①滴定前润洗滴定管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测定时,先称取0.2500g无水MgBr2产品,溶解后,用0.0500mol·L-1的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EDTA标准溶液26.50mL,则测得无水MgBr2产品的纯度是________(以质量分数表示)。

【思维提示】

审题干信息

制备无水MgBr2,整套装置应保持干燥

审装置图信息

使用干燥氮气可避免Mg与O2的反应,且采用冰水浴以防Mg与N2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