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制度史考试复习重点.docx
《中国政治制度史考试复习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政治制度史考试复习重点.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政治制度史考试复习重点
《中国政治制度史》试题库
1、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窗体顶端
1、一般把政体分为()和共和制两类。
(B)
A、君主专制制 B、君主制 C、等级君主制 D、君主立宪制
2、中国传统社会是以()思想为治国指导思想。
(B)
A、法家 B、儒家 C、阴阳家 D、道家
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范围。
()(D)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4、中国的君主制出现于公元前21世纪的()。
(A)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春秋时期
5、中国传统社会的国家结构形式是()。
(B)
A、领主制 B、中央集权制 C、贵族民主制 D、等级君主制
6、中国奴隶制国家结构是一种()。
(B)
A、中央集权制 B、等级君主制 C、联邦制 D、邦联制
7、中国封建社会的君主专制是建立在封建()制度基础上的一种封建专制君主制。
(A)
A、家庭 B、分封 C、法律 D、内阁
8、司马迁写()是为了“鉴往事,知来者”。
(C)
A、《春秋》 B、《资治通鉴》 C、《史记》 D、《左传》
窗体顶端
9、中国的奴隶制时代,通常指迄于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立国,而止于()时代的公元前476年的这一长时段的历史。
(C)
A、商朝 B、周朝 C、春秋 D、战国
10、()破坏了禅让制,取被推举出的伯益之位而代之,自此,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取代。
(C)
A、舜 B、尧 C、启 D、禹
11、分封制则是依据()原则实行的中国奴隶制下政权组织形式的基本表现。
(B)
A、禅让制 B、宗法制 C、世袭制 D、等级制
12、()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中国奴隶社会的基本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
(D)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宗法制
13、"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是哪一种王位继承制的基本原则。
()(C)
A、兄终弟及制 B、父死子继制 C、嫡长子继承制 D、王子继承制
14、西周中央政府三公以下最主要的政务官是三司,即司徒、司马和()。
(D)
A、司农 B、司士 C、司公 D、司空
15、正式确立嫡长子继承制的朝代是()。
(C)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
16、古代中央行政体制从组织机构与相应的官制配置来看,其中枢系统以()为核心。
(C)
A、皇帝 B、司马 C、宰相 D、太史
17、文武分职的专职官僚体制取代奴隶社会的世卿世禄制是在()。
(B)
A、春秋 B、战国 C、秦朝 D、西汉
18、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围绕维护皇权而建立的职官体系中,中央官制以()为主干。
(D)
A、三公 B、三司 C、九卿 D、三公九卿
19、东汉时期,以()、司徒、司空为三公,共同为名义上的宰相。
(B)
A、司马 B、太尉 C、御史大夫 D、丞相
20、宋代()的设置,分割了宰相的行政权。
(D)
A、枢密院 B、三班院 C、三司使司 D、参知政事
21、隋代中央监察机构中负责监察中央官员的是()。
(A)
A、御史台 B、中书台 C、司隶台 D、尚书台
22、中国封建中央集权专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
(C)
A、人治与法治的矛盾 B、权力机关与行政机关的矛盾
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D、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的矛盾
23、魏晋南北朝时期行政执行的最高机关是()。
(A)
A、尚书省 B、中书省 C、尚书台 D、门下省
24、清军机处成立后()更无实权,往往作为清政府对某些重臣明升暗降的一种手段。
(B)
A、内阁大臣 B、内阁大学士 C、军机大臣 D、宰相
窗体顶端
25、汉武帝时开始重用()为中朝官以牵制外朝。
(D)
A、丞相 B、御府 C、侍郎 D、尚书
26、隋唐时期,正式确立和发展了三省()部制。
(B)
A、三 B、六 C、八 D、九
27、宋代在中枢机构中书门下和枢密院之外的最重要的机构是主管全国财政的()。
(C)
A、中书令 B、尚书令 C、三司 D、少卿
28、明洪武十三年废除宰相制度以后,()成为直属皇帝的全国最高法定政务机构。
(D)
A、三省 B、枢密院 C、中书省 D、六部
29、清代官制中,()是名义上的最高行政机构。
(B)
A、军机处 B、内阁 C、国子监 D、尚书
30、()掌皇宫内一应事务(包括宦官系统),设有总管大臣,由满族贵族担任。
(A)
A、内务府 B、宗人府 C、詹事府 D、宁国府
31、秦朝统一后,以()为中央行政系统的主体。
(B)
A、枢密院 B、三公九卿 C、三省六部 D、太阁院
窗体顶端
32、中国封建社会地方建制的基本结构是()制度。
(B)
A、乡镇 B、郡县 C、郡国 D、领地
33、汉代()时采纳晁错的建议,实行"削藩"。
(B)
A、汉武帝 B、汉景帝 C、汉文帝 D、汉献帝
34、()时,采纳主父偃的建议,继续推行削弱王国势力的"推恩法",王国土地日以缩小。
(A)
A、汉武帝 B、汉景帝 C、汉文帝 D、汉献帝
35、()是宋代最高地方行政机构。
(C)
A、州 B、道 C、路 D、府
36、元地方最高行政组织是()。
(A)
A、省 B、路 C、府 D、州
37、明代最高地方行政机构是()。
(D)
A、国 B、寺 C、司 D、省
窗体顶端
38、选官制度的最初形态,始于()制度下,对氏族、部落、部落联盟首领的推选。
(A)
A、原始民主 B、军事民事 C、奴隶 D、封建
39、西周的学校教育,按()来考核学生。
即:
礼、乐、射、御(驭)、书、数。
(D)
A、"六技" B、"六德" C、"六能" D、"六艺"
40、()时期是士阶层的黄金盛世。
(A)
A、春秋战国 B、汉代 C、两宋 D、明清
41、秦始皇重()治国之术,倡导以吏人为师。
(C)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佛家
42、()向汉武帝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D)
A、张仲景 B、苏武 C、苏洵 D、董仲舒
43、魏晋南北朝的主体选官制是()。
(B)
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推举制 D、科举制
44、一般认为()设置进士科这标志着科举制的形成。
(B)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高宗
45、科举与学校教育的彻底合流,凡"科举者必由学校"是在()。
(C)
A、唐代 B、宋代 C、明代 D、清代
窗体顶端
46、车已用于军事目的是在()时期。
(A)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春秋
47、商朝时()是军队最高统帅,常直接统兵打战。
(D)
A、领主 B、将军 C、丞相 D、商王
48、我国古代军事制度,大致可以()为前后分界点,前期是以征兵制为主。
世兵制和募兵制为辅的时期,后期则是募兵制和征兵制相互参用的时期。
(C)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安史之乱 D、康乾盛世
49、()时期,贵族世兵制被最后取消,各国开始实行普遍的征兵制。
(B)
A、春秋 B、战国 C、西汉 D、东汉
50、秦朝一统天下,军事制度整齐划一,()作为三公之一,掌管全国军政。
(D)
A、司马 B、将军 C、校尉 D、太尉
51、()府兵制最为完备。
(A)
A、唐代 B、宋代 C、明代 D、清代
52、宋代的军队主要分禁军、厢军、乡兵、蕃兵四种,其中由朝廷直接统领的()构成宋朝的军事主力。
(D)
A、蕃兵 B、乡兵 C、厢军 D、禁军
53、清朝八旗兵采取()兵制,年16以上的八旗子弟需当兵。
(B)
A、征用 B、世袭 C、终身 D、府兵
54、唐开元时期,节度使势力急剧膨胀成为拥兵一地,兼有行政、财政等权的地方实力人物,其发展结果最终酿至()(D)
A、黄巾起义 B、太平天国运动
C、李自成起义 D、"安史之乱"
55、战国、秦、汉的法律总体上属于()系统。
(C)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佛家
56、魏律、晋律和唐律中的"八议"之条,体现着()的礼义学说,法律的道德化成为明显的特点。
(A)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佛家
57、中国古代法律集中体现维护王权制度和父权家长制的基本精神。
()是实际的最高立法人。
!
(C)
A、宰相 B、御史 C、天子 D、内阁
58、()在秦变法时,改法为律,参照李悝的《法经》制定《秦律》。
(D)
A、董仲舒 B、李斯 C、王安石 D、商鞅
59、下列属于唐代的法律形式的是()。
(D)
A、律 B、令 C、格 D、以上四种都是
60、中央最高司法审判机构,三国、两晋、南朝、北魏均称廷尉(三国初曾称大理),北齐改称()。
(C)
A、司直 B、少卿 C、大理寺 D、律博士
61、清朝司法制度中的民族不平等性比较明显,有专门受理()案件的特殊司法机构。
(A)
A、满人 B、汉人 C、蒙人 D、契丹人
62、随着()的统一,统一的封建司法制度也随之建立起来了。
(A)
A、秦朝 B、汉朝 C、元朝 D、明朝
窗体底端
63、晚清时期的中国社会是一个()性质的社会。
(D)
A、封建社会 B、半封建社会 C、半殖民地社会 D、半封建与半殖民地社会
64、1861年设立的总理衙门是一个办理()的机构(B)
A、全国政务 B、外交 C、工商行政 D、地方事务
65、湘军的创始人是()(C)
A、李鸿章 B、张之洞 C、曾国藩 D、左宗棠
66、北洋大臣依例由()兼任。
(B)
A、两江总督 B、直隶总督 C、两广总督 D、四川总督
67、预备立宪时期的咨议局是一个()“民意”机构。
(A)
A、中央 B、直隶 C、地方 D、南方
68、“责任内阁”是一个具有()色彩的内阁(B)
A、平民 B、皇族 C、公民 D、资产阶级
69、科举制度是在()年废止的。
(C)
A、1904 B、1805 C、1905 D、1911
70、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主张设立()作为主持变法的机构。
(A)
A、制度局 B、资政局 C、谘议局 D、责任内阁
窗体底端